黄立极觉得匪夷所思,陛下既然知道,为何还不召我等觐见?
    三个内阁大学士面面相觑,一时间想不明白天启皇帝的意图!
    这是多大的事啊!
    说是天塌下来都不为过。
    如此大事,没有选择和内阁议论,很显然……这帝心已经难测了。
    黄立极下意识地看向孙承宗道:“孙公,你怎么看待?”
    毕竟他们三人之中,最是了解天启皇帝的,算是孙承宗了。
    孙承宗道:“老夫以为……此事……有些匪夷所思……若是猜测不错的话,应该很快就会有旨意。”
    刘鸿训则是叹息着道:“江南那些人,也实在胆大妄为,事情走到了这一步,投鼠忌器,无论怎么做,都难有万全之策……”
    且在此时,却突然有宦官匆匆而来,道:“陛下有口谕,敕刑部尚书徐兆魁下江南,彻查刺周一案,钦哉!”
    黄立极等人领了口谕,又不禁面面相觑起来。
    周应秋去查贪渎,死了。
    如今又派一个刑部尚书……
    “这……有些蹊跷……”
    刘鸿训道:“或许陛下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如若不然,不会派刑部尚书出马彻查。”
    黄立极点点头,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江南乃是天下钱粮的重镇,一旦乱了,后果难以预料。
    可若只是彻查,那么以这位刑部尚书的智商,肯定是尽力将此事尽力的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
    譬如,查出那刺客如何杀人,为何杀人之类。
    不过刘鸿训虽然这样说,可黄立极还是有些不可置信,他沉吟着道:“事情只怕不会这样简单,陛下的性子,绝不会如此。”
    “这也不好说。”刘鸿训道:“这毕竟是动摇国本的大事,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即便是陛下,也需小心处置才是。”
    其实已经不只是内阁了。
    消息传出,京城震动。
    人们出于对江南的担心,也开始出现了许多的流言蜚语。
    当然,也有人看乐子的。
    毕竟那吏部尚书周应秋,乃是阉党,此番遇刺,在人看来……实是对阉党的一次重创。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如今的党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彼此之间,也已势同水火,再加上新政已成了人头上悬着的宝剑,实在让人担心。
    吏部尚书的死,不啻是对宫中的一次警告。
    这一次是刺杀,那下一次呢?
    而刑部尚书徐兆魁得了旨意,已是惶恐起来。
    他也是阉党。
    可这个案子明显是没办法查的。
    彻查下去,天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
    所以他接了旨意,却没有动身,打算继续拖延。
    江南许多的奏报传来,这江南的六部大臣,绘声绘色的提及了刺周一案,不过几乎都是异口同声,说刺客只是一个痛恨阉党的寻常百姓,因为实在愤恨阉党所为,所以铤而走险,现在已关押在大狱之中,供认不讳是自己一人的举动,与其他人无涉。
    天启皇帝在此后,便没有再召见大臣了。
    也没有抛头露面,就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般。
    原来所预料的气急败坏,以及龙颜震怒,统统都没有出现。
    好像这件事并没有影响到天启皇帝的情绪。
    因此,从京师的各方面反馈来看,江南这边,在焦灼地等待了半个月之后,大家终于慢慢地松弛了下来。
    依旧还是那秦淮河上,也依旧是那灯红酒绿、万家灯火,丝竹阵阵、欢声笑语,还有那千金买笑的秦淮河上。
    画舫里,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更有甚者,带着几分嘲讽的意味笑着道:“没想到啊,那昏君也会有害怕的时候。”
    “民心可用啊。”一个官纶巾儒衫的读书人摇头晃脑地道:“江南这里,人人都唾弃那阉贼,周应秋一死,不知多少人家燃放了爆竹呢!老夫近几日,走亲访友,人们提及此事,无不喜不自胜的……还有那刺客张庆祥,提及此人,许多人都翘起大拇指,说他乃是义士!”
    “哈哈哈……”
    众人便都开怀地笑了起来。
    “从朝廷的消息来看,此番又派刑部尚书来查,不过……那刑部尚书徐兆魁虽也是阉党,可有了周应秋的前车之鉴,只怕现在慌的不是我等,而是这位刑部尚书了。”
    “不过还是要小心为上的好……那刺客张庆祥,还是杀了吧。”
    “现在就杀?”
    “现在就杀!”那坐在首位上的人沉吟道:“今夜就动手吧,来个毁尸灭迹。”
    “好,下官自当交代人去办。”
    “朝廷那边……”这……坐在首位上的人,若有所思地接着道:“陛下虽是让刑部来彻查,似乎……并不想将事闹大,可是……还是要小心提防,陛下最擅长的……乃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要提防陛下突下江南。”
    有人不以为然,道:“有这么严重?”
    这时候,倒是有人警惕起来。
    这人微笑道:“这是昏君,行事无常,自然要小心才是,再说小心驶得万年船!”
    “若如此,该如何防范?”
    “不如,就想办法让孝陵卫那儿……严加防范,尤其是要提防人渡江……”
    孝陵卫在城东,乃是南京城外最重要的军镇,与江北遥遥相望,此处不但有完备的军事设施,可以说是保护南京城的最重要堡垒。
    “孝陵卫那边……”坐在首位上的人道:“那孝陵卫的指挥刘阔,找人去打招呼,告诉他……出了差错,他跑不掉。”
    “除此之外……拿出三十万两银子来,犒劳一下卫中的将士,要舍得银子,若是连银子都舍不得,如何让人卖命呢?当然,这是其次,江岸的各处渡口和码头,也要严加防范,我等外松内紧,只要有所提防,便可保江南无忧。”
    有人忍不住道:“要不要撤了沿岸的百姓……”
    “不必啦。”这人笑了笑,随即叹了口气道:“那昏君残暴不仁,他身边的奸贼更是压榨百姓,视百姓为猪狗……正因为如此……倘若朝廷发难,势必引发江南人心惶惶。江防那里,多留百姓,若是真有大军渡江,他们难辨敌我,只怕就要对百姓动手!”
    “一旦屠戮了百姓,这江南民心尽归我等,这数省万万百姓,便与我等同仇敌忾,此等残暴之师,也就如强弩之末,不战自溃了。”
    众人听罢,纷纷大笑起来,道:“妙啊,真是妙不可言,昏君乱臣无道,残害百姓,谁不畏惧呢?”
    这坐在首位上的人则是接着道:“各府县,还有各卫的文武……是怎么看待这件事?”
    “他们不少人来南京城打探消息,得知了情况之后,纷纷表示,要与我等共进退。”
    这首位上的人便冷笑道:“可不是得跟着我们共进退吗?周应秋死了,现在上上下下,谁也难逃关系,现在不是我们让他们共进退,是他们求着与我们共进退!平日里……这些人跟着我们富贵久了,现如今,也该轮到他们和我们同心协力的时候了。”
    “正是。”
    顿了顿,这首位上的人又道:“是了,还有一事……我们暗中造的那些火铳和火炮,尤其是佛郎机人那购置的大炮……都预备好了吗?”
    “预备好了。”
    “该见真章了,也该告诉那昏君,什么叫做得人心者天下。当初,这昏君在朝堂迫害东林,亲近那些阉党奸佞的时候,我们就该清醒。这当然也要感谢那张静一,若非张静一折腾什么新政,要使我等江南正直忠义之士死无葬身之地,或许……我等还下不来这样的决心。”
    “可如今……他们至少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便是……在朝堂上,指望这昏君是没有用的。能否众正盈朝,靠的不是那昏君的吝啬,而是要让他们知道,我江南数省可以虽是众志成城,可予以他们迎头痛击,方才是最正经的事。”
    “正是。”
    “噢,还有一事,派人去见了淮王吗?淮王殿下……怎么说?”
    “他怕事,起初还见了我们的人,与我们的人谈古论今,后来他突然听闻周应秋遇刺,似乎觉得蹊跷,便立即闭门谢客,装起病来了,我们已接二连三派了人去求见,他也不肯见,只说身体不好,不便相见。”
    “呵……”首位上的人露出了讥诮之色,道:“这淮王既不敢承担大任,那么……只有指望江西建昌府的益王殿下了。说起来,这位益王本也名叫朱由校,与陛下还是同名呢!”
    虽然是同名,不过等到天启皇帝登基之后,这位叫朱由校的益王,立即就自己改了名,叫朱由木。
    有人道:“只怕他也未必肯。”
    “谁没有希图大位之心呢?只是害怕罢了,先去接触一番吧,倒也不急的。”
    “好,我这便去安排。”
    说罢,这坐在首位上的人,随即站了起来,口里道:“要有两手准备,倘若那昏君能乖乖就范,这件事也就罢了。可为了防范于未然,还是做好最坏的打算。”

章节目录


锦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上山打老虎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上山打老虎额并收藏锦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