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让孙岚先将身上的婚服换下来。
    他在外面等。
    一直到新娘子收拾好出来,门口已备好马车,夫妻俩乘坐往朱家去给朱娘敬茶。
    朱娘第一次看到儿媳的模样,非常高兴,拉着孙岚的手说了半天话。
    中午朱浩带着新婚妻子,与朱娘、李姨娘和朱婷一起吃了顿饭,算是阖家团聚的第一顿饭。
    吃完后他便以公务繁忙为由,带着孙岚返回别院。
    二人不像陌生人,但也不像夫妻,也不能算朋友,互相间带着一种相敬如宾。
    朱浩有意跟孙岚保持距离,孙岚对朱浩也有一层隔阂。
    政治婚姻不同于一般婚姻,这年头读过书的女孩子同样会有主见,只是她们的性情会被封建礼教所压制,既然朱浩给了她一个可以选择的机会,她也不想跟朱浩走得太近,破坏这种微妙的距离感。
    “夫人回来啦。”
    春瑜没有与夫妻二人同行,等见到朱浩和孙岚前后脚进来,赶紧满脸堆笑地出来给二人行礼。
    朱浩道:“扶你家小姐回屋去休息吧,这边有两个丫鬟和四个护院听用,卧室梳妆台旁有个木匣,内有三百两银子,旁边一口大木箱里还有一百贯钱,有什么需要的,可派人自行购买。”
    春瑜急忙道:“老爷平时不住在这里吗?”
    朱浩微微一笑:“这是我的家,自然会经常回来,但时间不确定。两天后三朝回门我肯定会回来,你们准备好即可。”
    ……
    ……
    朱浩不理会春瑜异样的目光,简单交待完毕后便离开。
    朱浩到官所时,老远便听到张左正跟唐寅交谈,二人见到朱浩进来有些讶异,唐寅好奇地问道:“这个时候不在家陪新娘子,怎到这儿来了?”
    张左苦笑:“唐先生,应该说朱先生昨夜就没回去,这新婚燕尔的……哎呀……”
    虽然张左觉得朱浩的行为有些不能让人理解,但以太监之身,他也不好过多评价。
    唐寅也没摸清楚朱浩的路数,想问,旁边有张左在场,不好意思开口。
    “张公公,现在午时还没过,这么急匆匆出宫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吗?”朱浩问道。
    张左这才想起正事,急忙道:“今日朝会上,兵部彭尚书奏,说是闽粤等地有倭寇袭扰,就连南直隶以及周边地区,也都相继有关于海盗的报告传来……涉及南京守备衙门迟报或不报的情况,谁曾想年底前竟然一次性都爆了出来。”
    朱浩皱眉问道:“缺军饷?”
    “嗯。”
    张左重重点头,“南京奏报,军饷方面缺口高达二十万两,这还只是在来年入夏前东南海防用度所需,若是要常年备战,一举解决东南盗患,只怕每年需额外增加五十万两钱粮开支。”
    正如朱浩所料。
    大明到了中叶,沿海海盗猖獗已成为影响地方安定的大事件。
    嘉靖朝中期,海盗日益泛滥,几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到了嘉靖后期,以戚继光和俞大猷为代表的抗倭名将出现,编练新军,堪堪将东南海盗的猖獗压制下去。
    而在嘉靖朝之前,因为大明与倭国间一直有十年一次的“勘合贸易”,算是一种官方贸易,永乐到正德末年近百年时间,倭患只是零星出现在东南沿海,并没有形成大气候。
    但进入嘉靖初期,倭国进入战国时代,大批流浪武士开始漂洋过海谋生,而大明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海疆之外有大批岛屿处于无主的状态,于是岛上开始滋生以倭人为主的海盗势力,慢慢地开始参杂大批明朝沿海民众……
    一直到嘉靖二年发生“争贡之战”,倭国大名细川氏和大内氏各派遣对明贸易使团来华贸易,两团在抵达宁波后因为勘合真伪之辩而引发激烈冲突,进而爆发武力杀戮事件,倭人烧杀抢掳,对大明军民造成很大损害,追击的备倭都指挥刘锦、千户张镗等明朝官兵战死。
    此战之后,大明停止跟倭国间的官方贸易,自此终嘉靖一朝,东南倭寇成为堪比西北边患的重大问题,所需军费一年比一年多,直到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将领领兵平定倭寇。
    眼下东南奏报,只是零星的倭寇袭扰事件。
    文官在年前这时间段把事提出来,并不是他们觉得倭寇袭扰有多紧急,而只是想以此来给小皇帝一个下马威……
    你先前不是能把西北用度问题,靠个人能力圆满解决吗?
    现在又给你出个难题,价值白银二十万两的钱粮军费,看你怎么筹措!
    “朱先生,陛下也没想到,这西北之事刚解决,东南问题又来了,这怎么大明各处都不消停呢?以前便听闻,说是那倭人长得如鬼魅一般,杀人不眨眼……这要是让他们闹腾起来,大明海防要出大问题!”
    张左有些着急,显然他一个曾经兴王府的承奉司太监,专门伺候人的,想不到大明每天都会有这么多破事发生,疲于应对。
    以他的能力,上来就当司礼监掌印太监,连个学习的机会都没有,实在是为难他了。
    总的来说,就是张左的能力不行。
    朱浩问一旁的唐寅:“唐先生出自东南,不知对倭人海盗有何见地?”
    唐寅打量朱浩,眼神有些飘忽。
    好似在说,你怎么口气跟张左一模一样?我就算是出自南直隶苏州府,那地方也没听说闹倭寇啊!
    我能发表什么见地?
    “你有想法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唐寅没好气地道。
    朱浩道:“年前没剩下几天,既然有人想以倭寇犯边之事来做文章,探讨的仍旧只是钱粮缺口问题,那不如就由陛下提出来,若是朝廷拿不出那么多钱粮,就把东南沿海的治军和备战等事,交给我们的人来做。”
    张左一脸不解地问道:“这……是何意?”
    我跟你商量筹措银子,你却告诉我,要把东南治军和备战权拿到手里?有点驴唇不对马嘴啊!
    唐寅却好似听明白了,替朱浩解释:“他的意思是说,朝中无人能解决问题,就由陛下指定人手来负责,钱粮可以由我们自行筹措,但必须要让朝廷把治军和备战的权力交出来……实际上就是军权。”
    “哦。”
    张左大致听明白了,却连连摇头,“就怕杨阁老不会同意。”
    朱浩笑道:“他不同意,那就让他自行筹措钱粮……开春就要制定来年朝廷预算,二十万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户部能拿出来自然皆大欢喜。陛下条件已经开出了……不能一遇到钱粮方面的问题就由陛下来解决,涉及权力就由文官去决定……到底谁才是大明之主?”
    张左苦笑了一下。
    他其实对朱浩的计划不是很明白,却急忙道:“朱先生,您有何见地,不如写到条陈上,且跟咱家说明白,咱家回去跟陛下回禀,如此陛下也好应对。”
    ……
    ……
    张左得到朱浩献策后,匆忙回宫。
    却在快到乾清宫时,见到奉诏而来的杨廷和与蒋冕二人,他们见张左从外面回来,行色匆匆,心中有些疑惑。
    “两位阁老。”
    张左主动上前见礼。
    “嗯。”
    杨廷和点头。
    蒋冕则拱手:“张公公,风尘仆仆的,这是自何处来啊?”
    “没……这不……呵呵,咱家要去面圣,便不与两位阁老多加交谈……”
    张左支支吾吾,双腿却健步如飞,手捂在胸口位置,好像是怕什么东西掉出来。
    杨廷和与蒋冕目送张左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对视一眼,心里在想,这个张左在搞什么名堂?
    ……
    ……
    杨廷和与蒋冕步行到了乾清宫外,等候半天,才得到嘉靖皇帝正式召见。
    此时张左侍立朱四身后,周围无别的大臣和随从,看来此番商议之事,不需为太多人知晓。
    朱四主动跟两位内阁大学士叙话,叹道:“先前西北钱粮调度,朕已竭尽所能,如今朕也没法再让南户部替朕出主意……要是真的缺军饷的话,不如让东南沿海各处海疆卫所,自行筹措吧。”
    杨廷和一听,心中便有数了。
    小皇帝也不是每次都那么“神奇”,总不能你家是造银子的吧?先前筹措那四十万两,也并非都是朝廷所出,主要功劳都在黄瓒身上。
    既然你没办法,那主动权可就要落在我手里了。
    杨廷和道:“陛下,东南海患一直盘旋未断,多因海民与盗寇私下贸易有关,且有乱民出逃于海上,与贼寇勾连,危害我大明疆土安全……”
    杨廷和先不说正事,而是以长篇大论的方式,告知朱四,大明到底为何会有东南倭寇海盗的隐患。
    等于是在给朱四上课。
    朱四听得一愣一愣的,这些用得着你来跟朕讲?
    当朕是傻逼呢?
    “杨阁老,这东南海患因何而起,你不必细说,还是谈谈那二十万两银子的事吧。”朱四听了半天,实在听不下去,直接打断杨廷和的话。
    蒋冕纠正道:“陛下,银子并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更多是需要粮食和军械。”
    朱四道:“朕知道啊,可问题是,朕连银子都没有,哪儿来粮食和军械?户部在西北问题上,还能筹措个几万两银子,换到东南防务上,就连一两银子也腾挪不出来吗?”

章节目录


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王梓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梓钧并收藏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