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纺织厂机器都太落后了,工人不多,所以分配的任务比较少,一直以来也只是勉强混口饭吃。
    去年被陆怀安拉了一把,厂子焕发了生机。
    好不容易过了个好年,刚过完年,机子又坏掉了。
    工人们眼巴巴地盼着呢,厂长年纪也大了,觉得自己拉不动这车了,琢磨琢磨,索性就找上了诺亚。
    他不要权,不要利,只希望陆怀安能好好待他们的工人,让大家都吃口饱饭。
    陆怀安特地实地考察了一番,确定这厂子别的都可以,只是缺机器。
    回来一琢磨,都觉得这事搞得。
    过了年后,港口抓得没那么严格了,张正奇卯足了劲,疯了一样地收机器,各种新机器源源不断地从定州送进来。
    龚皓都两眼放光,搓着手道:“而且他们的财务好像挺不错的,我觉得可以吸收一下,刚好这边事情太多。”
    确定可行后,陆怀安往上边打了报告。
    批复得特别快。
    甚至文件还是郭鸣亲自送过来的。
    一见面,他就乐呵呵的:“陆哥怎么突然想起接收这家纺织厂?”
    之前陆怀安连淮扬都不要,他还以为陆怀安从此会固步自封,不会再扩大生产了,一度还颇为可惜来着。
    这回突然看到报告,他可乐坏了,立马给领导送过去了。
    所以才批得这么的快。
    陆怀安揽着他的肩,笑着往回走:“来得正好,昨儿老江刚杀了头猪,切了俩猪耳朵过来,我媳妇给熏了一下,正好整个炒耳尖好下酒。”
    一提起喝酒,郭鸣胃都直抽抽。
    可进了院子后,闻着了那个味儿,他又张不开嘴拒绝:“真香!这,好像不是猪耳尖的味儿,是……饴糖?”
    “确实香。”陆怀安想着沈如芸,忍不住笑着摇头:“也不知道她咋个回事,这几天她非说好久没吃过饴糖了,一门心思惦记着这口,托人寻了送过来的。”
    饴糖是黄褐色浓稠液体,粘性很大,另一个名儿叫麦芽糖。
    沈如芸剥了花生,认真地翻炒,炒到花生熟到微焦,才拿出来趁着热,搓一搓,吹一吹,把皮子都吹掉。
    剩下白白的花生肉,碾碎一部分,大部分是直接半颗半颗地倒里倒。
    全部倒到饴糖里,拌匀后,挖出一块放到自己的碗里。
    一手拿根筷子地挑起一些饴糖,飞快地相互缠绕直到它们与下面的整坨分离开来。
    这时候,再将两根筷子合并,一起放到嘴里。
    “唔……”沈如芸满足地叹息了一声,舒服了。
    果果趴在旁边,好奇地盯着她看:“芸妈妈,好吃吗?”
    “好吃。”沈如芸怕她牙坏了,没敢给太多:“你尝尝。”
    果然是好吃的,果果幸福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唔,哇……好香。”
    可以拿舌头轻轻地去抵,能感觉到那种又软又柔和的口感。
    格外香甜。
    俩人正吃得开心,陆怀安他们走了进来。
    沈如芸眉眼弯弯的,给他们一人盛了一碗饴糖:“尝尝吧,很新鲜的,花生还热乎着。”
    就要这种味儿,糖冷了或者花生硬了就都不香了。
    连不喜甜食的郭鸣都忍不住吃了几口,才说起了正事:“你这个纺织厂,领导说你并得非常好,只是也要稍微注意一下影响。”
    陆怀安点点头,若有所思:“他怎么说的?”
    “他说……”郭鸣沉吟片刻,模仿萧明志的神态语气,缓缓地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好的,我明白了。”
    陆怀安这么说,也确实就是这般做的。
    小纺织厂地方不大,但原来的工人他也一个都没遣散,全部留下了。
    只是他们习惯了慢吞吞的劳作,陡然换成诺亚这般高效率的流程有些接受不来,陆怀安特地安排了钱叔过去接管。
    经过去年一整年的打底,钱叔跟杜厂长一起管理诺亚纺织厂,已经颇有心得。
    他是个狠得下心干实事的,除了回来陪果果,其他时间全砸在了厂里。
    每台机器,他都上手操作过,每个环节,他都了如指掌。
    这样的钱叔,管理一家小小的纺织厂,绰绰有余。
    于是,钱叔突然又从副厂长,提成了新厂的厂长了。
    关于这小纺织厂的名字,陆怀安也有新的想法:“就叫方舟吧。”
    龚皓听了大笑,连声道这名字好:“以后有分厂就叫方舟一号方舟二号好了,哈哈,连起来就是诺亚方舟。”
    对于方舟的成立,陆怀安也是费了点心思的。
    相关的机器统一运到新安村后,等工程师到了才一起运过去。
    新生产线上线很快,钱叔调整了他们的组织结构,分批次到诺亚纺织厂培训过后,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听说这个小厂子都提高了产量,淮扬工人们很是羡慕。
    也有俩厂子里的工人是亲戚朋友的,走门子的时候免不了闲聊几句。
    “你们现在真的改名啦?”
    方舟纺织厂的工人笑眯眯的,牙龈都露出来了:“是诶,改啦,老厂长做不了啦,就让钱厂长来带我们。”
    “哦,这样啊。”淮扬工人心里还是挺失落的。
    亲戚见了,忍不住询问:“你们厂子现在效益不好吗?”
    不应该的吧,好歹是那么大个厂子呐。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加上各种优惠政策,总归差不到哪去。
    “哈,效益?”说起这事,工人真是一肚子的苦水:“成日里就那么点儿活,哪够做哦,一件衣裳,再咋做还能咋地,总不能每件给他绣花吧!”
    其他人顿时哦地一声,好奇地问:“那你们没衣裳做的时候,都干些啥呢?”
    “钉扣子,踩拉链。”
    踩好的拉链一大袋一大袋的,拉出去卖掉。
    这种半成品,最好出手了。
    也不用管什么品控,每袋抛点数,人家查出来有问题也不会多说。
    不少还往诺亚这边卖了,新厂长一点都不在意,还让他们多做,说什么,资源都是共享的,大家要互帮互助,他们的任务都是国家分配的,跟诺亚压根扯不上什么竞争不竞争。
    这就是完全放弃了,直接躺平。
    听了她的话,众人陷入了沉默。
    何厂长还在的时候,厂子好歹还有些生机。
    现在这……
    “厂长压根不在意我们日子过得好不好,他也不在乎效益,只要能完成任务,能让我们坐在那坐一天就行了。”
    工人们都安安生生的,厂长就过得很轻松。
    只是这样一来,福利什么的是别想了。
    连方舟纺织厂的待遇都不如,每个月苦巴巴地熬日子。
    “你们方舟……现在还收人吗?”
    诺亚现在是压根进不去了,原先从淮扬跑过去的人,他们厂子里好多人还笑话她们目光短浅呢。
    铁饭碗不要,跑去个乡下地方。
    结果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方舟的工人愣了愣,有些迟疑:“我不知道诶,没问过,我回头帮你问问。”
    “诶,好,妹子,姐就全靠你了!”她握紧姐妹的手,攥得很紧,眼睛里全是期盼的目光。
    结果回了方舟一问,才知道真的不需要再招人了。
    钱厂长现在都安排得井井有条,闻言还一怔:“怎么?你们车间人手不够?”
    不应该啊,明明他都算过了,绝对是刚刚好的。
    “啊,不是不是,是我们车间一个工人,说她有个姐妹想过来,托我问一问。”
    钱叔哦了一声,果断地拒绝了:“暂时不需要。”
    新厂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扩大生产?
    不,是稳定。
    原有的工人尚且需要磨合,现在他刚竖立起一点威信,就招一批老油条过来,这还怎么管?
    钱叔摆摆手,继续巡查:“今天先出这批……”
    但是如陆怀安这般,压力小,在厂里有话事权的,到底只是少数。
    在方舟纺织厂第一批布料出厂的时候,陆怀安做了一个决定。
    附近村子很多,但完小只有一所。
    村里的孩子们有钱点的家里会给置办辆自行车,没钱的就只能走路。
    远的路程近两小时,天没亮就得起床。
    夏天还好,去年冬天有几个娃娃都好些天没去学校。
    老师也发愁,时不时就得家访一下,确定孩子不会辍学。
    “辍学是不会辍学的,俺们家里这两年还是赚了点钱,就是太远了。”
    “今年我们多种一亩地,卖菜有钱了给娃娃也买辆单车,到时老师您就不用担心了。”
    说的多了,老师也放下了心,只是惋惜。
    人家搞学习都争分夺秒的,他们还得看天气的脸色。
    陆怀安了解到这个事实,决定给他们这一片,捐一所完小。
    报告呈上去,上面批复得特别快。
    只要资金到了位,什么手续都会变得简单。
    甚至,都不需要陆怀安亲自到场,只需要龚皓这边拨款,陆怀安签订了一系列捐赠文件,由市领导班子选了个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划拨了土地,就可以开始开工了。
    完小建得离新安村不远,果果今年刚好读一年级,距离倒是近了不少。
    刚好离开学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倒是不用着急。
    建一所小学,花的钱不多,却也不少。
    陆怀安回头去小学看了,感觉原先的小学桌椅都坏了,有些都缺胳膊少腿的,他一琢磨,索性又捐了一百套桌椅。
    虽然也有人说酸话,说陆厂长那么会赚钱,拿这点子蝇头小利买名声。
    但是至少,陆怀安的态度是摆出来了的。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小学动工的这天,郭鸣给陆怀安捎了个消息:“上边领导视察结束了,成立了经济特区。”
    陆怀安心一动,立即打了个电话给张正奇:“你们那边现在怎么样?”

章节目录


重返八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酒心芒果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酒心芒果果并收藏重返八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