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万历皇帝以“情”动人的这一席话,让李太后顿时牵起了对往事的回忆与思索。
自戚继光捅出来的棉衣事件后,她的父亲,也就是现在的武清侯原来的武清伯一家,好像短了水的秧苗,整日蔫巴巴的。
这两年武清侯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太好,也知道不受女儿欢迎,所以很少来宫中走动。
见了面也没什么话说。
因此,李太后偶尔与父亲武清侯相见,看着父亲一副木讷拘谨的样子,心里头便很过意不去。
除了朱翊镠方面,这也是她为什么答应晋封父亲的原因之一。
她总想着欠了父亲一份情,却又说不清楚到底欠的是什么。
现在听大儿子这么一说,她才恍然顿悟般,哦,原来如此!
大儿子惦记着外公一家的遭遇,她这个做娘的当然感动。
但凭女人敏感的直觉,她感到儿子对戚继光的怨恨,又并非完全是为了替武清侯出气那么简单。
从万历皇帝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似乎隐藏着什么。
退一万步说,即便大儿子是真心要替外公武清侯打抱不平,那也是可想但绝不可做的事儿,不能将怨气发泄到戚继光的身上。
因为在棉衣事件上,戚继光可谓仗义执言,而且她还知道,那是受到张居正的暗中授意。
武清侯毕竟有贪墨之嫌。
当时如此处置,的确如同张居正所料,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有效地遏止了官场上愈演愈烈的贪墨之风。
关键还有一点,棉衣事件都已经过去了六年之久,倘若现在予以纠正,让天下人怎么想?
势必会引起朝野非议,天下人会扪心一问:早不追究,晚不追究,为什么张居正一死,尸体还没有下葬,万历皇帝就要追究此事,为自己外公打抱不平贬黜戚继光呢?
这样是不是会让天下人非议,张居正一手调教出来的英明之主,怎么忽然间就变成了护短的昏君?
李太后想了又想,然后以不容人质疑的口吻,说道:“钧儿,戚继光你不能动,蓟镇总兵官必须是他。”
“没有他,孩儿就不相信不行。”万历皇帝执拗地道。
“钧儿!”李太后呵斥一声,两道泼辣的眼光扫过来。
吓得万历皇帝赶紧低下头去。
只听李太后厉声厉色地斥道:“张先生一死,娘亲的话你就不听了是吗?”
“娘,孩儿不敢。”
“哼,你不敢,如果今天不是娘主动提出来,你是不是准备将戚继光直接调走,也不知会娘一声啊!”
“孩儿没有。”
李太后心中憋着一股气儿,接着又数落道:“娘知道这两年你看冯公公不得劲儿,如今遭到言官弹劾,是不是也要将他一并赶走啊?”
万历皇帝一脸的委屈,为自己辩解道:“娘,孩儿没有。”
“看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竟敢在娘亲面前说假话。你若敢胡来,娘可以放权给你,也可以收回来。”
李太后训斥儿子几句,也不知是因为生气还是因为激动或担心,眼泪竟扑簌簌地直往下流。
自那次酒后调戏侮辱宫女事件发生后,万历皇帝再也没有听到李太后如此严厉的训斥,吓得他冷汗直冒。
想辩解,可半天找不出话来,急得他两手抽风似的打战,喷了一个响亮的嗝儿,接着一个接着一个地打。
见儿子这般神情,李太后又觉得很伤心,心情不好受。
但生气归生气、伤心归伤心,此时她又赶紧起身,满眼的怜爱,帮儿子轻轻锤着后背。
过了好一会儿,万历皇帝才止住了打噎。
李太后长吁一口气,重新回到自己的绣榻上。
经过这一番折腾,三个人都觉得疲乏不堪。
今天李太后说的话比较多,刚才又在气头上,这会儿刚一松下来,便感觉到口干舌燥,命内侍送上一杯冰糖菊花水,正啜饮着。
听见万历皇帝说道:“娘,马上就到正午了,请娘留下来,让孩儿陪您好好用一顿午膳吧?”
不好!冯保在旁听了不免着急,万历皇帝这是明显地转移话题。
再者,冯保也听出来了万历皇帝并不想真心挽留李太后用午膳,只想将刚才严肃的问题遮掩过去。
冯保当然着急,想着李太后将万历皇帝训斥了大半天,当时听着过瘾,却就是不落实,这就好是比肚子饿了吃西瓜,结果越吃越饿。
所以,冯保生怕李太后不肯留下来,那今天白出来了。
冯保抢先说道:“娘娘,你的确好长时间没有与万岁爷一道用膳,今儿个既然来了,就坐在一起吃顿饭吧?”
李太后也就不好意思离开了。
万历皇帝本想支开李太后的,却不曾料到被冯保使了伴子。
万历皇帝心里头狠狠地将冯保骂了一大通,但也只是在心里,面上还得照顾到李太后的情绪。
所以,万历皇帝又笑着请道:“娘,你就留下来吃午膳吧?”
李太后点了点头,道:“那好,钧儿这里有什么吃的?”
万历皇帝回道:“娘,孩儿的膳食都由御膳房安排,他们做什么,孩儿就吃什么,也没可什么挑剔的。”
很快,御膳房的管事牌子领着几位小火者抬着食桌食盒进来,各类菜肴摆出来,大大小小就二十多岁的样。
李太后因为崇尚佛宗,饮食很是清淡,忽然一下子见了那么多油腻的食物便觉得头晕目眩似的。
“钧儿,每顿饭上这么多菜,你岂不要挑花了眼?”
“娘,还好吧,孩儿只吃这眼前没有你钱啥?”
李太后摇头道:“吃不了那么多,就该减几道,一国之君,该给天下官民做好表率,任何时候都不可养成挥霍的习惯。冯公公,你记得得空去御膳房打个招呼吧。”
虽然从严肃的话题转到吃上面,好像已经越行越远了,可李太后的决定又让冯保感觉很温暖,时时刻刻都记得给他露脸的机会。
因此,冯保品味这李太后的话,微微一笑,说道:“奴婢遵旨!但奴婢以为这件事儿也难怪御膳房。”
“这是为何?”李太后诧异地道。
……
。
自戚继光捅出来的棉衣事件后,她的父亲,也就是现在的武清侯原来的武清伯一家,好像短了水的秧苗,整日蔫巴巴的。
这两年武清侯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太好,也知道不受女儿欢迎,所以很少来宫中走动。
见了面也没什么话说。
因此,李太后偶尔与父亲武清侯相见,看着父亲一副木讷拘谨的样子,心里头便很过意不去。
除了朱翊镠方面,这也是她为什么答应晋封父亲的原因之一。
她总想着欠了父亲一份情,却又说不清楚到底欠的是什么。
现在听大儿子这么一说,她才恍然顿悟般,哦,原来如此!
大儿子惦记着外公一家的遭遇,她这个做娘的当然感动。
但凭女人敏感的直觉,她感到儿子对戚继光的怨恨,又并非完全是为了替武清侯出气那么简单。
从万历皇帝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似乎隐藏着什么。
退一万步说,即便大儿子是真心要替外公武清侯打抱不平,那也是可想但绝不可做的事儿,不能将怨气发泄到戚继光的身上。
因为在棉衣事件上,戚继光可谓仗义执言,而且她还知道,那是受到张居正的暗中授意。
武清侯毕竟有贪墨之嫌。
当时如此处置,的确如同张居正所料,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有效地遏止了官场上愈演愈烈的贪墨之风。
关键还有一点,棉衣事件都已经过去了六年之久,倘若现在予以纠正,让天下人怎么想?
势必会引起朝野非议,天下人会扪心一问:早不追究,晚不追究,为什么张居正一死,尸体还没有下葬,万历皇帝就要追究此事,为自己外公打抱不平贬黜戚继光呢?
这样是不是会让天下人非议,张居正一手调教出来的英明之主,怎么忽然间就变成了护短的昏君?
李太后想了又想,然后以不容人质疑的口吻,说道:“钧儿,戚继光你不能动,蓟镇总兵官必须是他。”
“没有他,孩儿就不相信不行。”万历皇帝执拗地道。
“钧儿!”李太后呵斥一声,两道泼辣的眼光扫过来。
吓得万历皇帝赶紧低下头去。
只听李太后厉声厉色地斥道:“张先生一死,娘亲的话你就不听了是吗?”
“娘,孩儿不敢。”
“哼,你不敢,如果今天不是娘主动提出来,你是不是准备将戚继光直接调走,也不知会娘一声啊!”
“孩儿没有。”
李太后心中憋着一股气儿,接着又数落道:“娘知道这两年你看冯公公不得劲儿,如今遭到言官弹劾,是不是也要将他一并赶走啊?”
万历皇帝一脸的委屈,为自己辩解道:“娘,孩儿没有。”
“看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竟敢在娘亲面前说假话。你若敢胡来,娘可以放权给你,也可以收回来。”
李太后训斥儿子几句,也不知是因为生气还是因为激动或担心,眼泪竟扑簌簌地直往下流。
自那次酒后调戏侮辱宫女事件发生后,万历皇帝再也没有听到李太后如此严厉的训斥,吓得他冷汗直冒。
想辩解,可半天找不出话来,急得他两手抽风似的打战,喷了一个响亮的嗝儿,接着一个接着一个地打。
见儿子这般神情,李太后又觉得很伤心,心情不好受。
但生气归生气、伤心归伤心,此时她又赶紧起身,满眼的怜爱,帮儿子轻轻锤着后背。
过了好一会儿,万历皇帝才止住了打噎。
李太后长吁一口气,重新回到自己的绣榻上。
经过这一番折腾,三个人都觉得疲乏不堪。
今天李太后说的话比较多,刚才又在气头上,这会儿刚一松下来,便感觉到口干舌燥,命内侍送上一杯冰糖菊花水,正啜饮着。
听见万历皇帝说道:“娘,马上就到正午了,请娘留下来,让孩儿陪您好好用一顿午膳吧?”
不好!冯保在旁听了不免着急,万历皇帝这是明显地转移话题。
再者,冯保也听出来了万历皇帝并不想真心挽留李太后用午膳,只想将刚才严肃的问题遮掩过去。
冯保当然着急,想着李太后将万历皇帝训斥了大半天,当时听着过瘾,却就是不落实,这就好是比肚子饿了吃西瓜,结果越吃越饿。
所以,冯保生怕李太后不肯留下来,那今天白出来了。
冯保抢先说道:“娘娘,你的确好长时间没有与万岁爷一道用膳,今儿个既然来了,就坐在一起吃顿饭吧?”
李太后也就不好意思离开了。
万历皇帝本想支开李太后的,却不曾料到被冯保使了伴子。
万历皇帝心里头狠狠地将冯保骂了一大通,但也只是在心里,面上还得照顾到李太后的情绪。
所以,万历皇帝又笑着请道:“娘,你就留下来吃午膳吧?”
李太后点了点头,道:“那好,钧儿这里有什么吃的?”
万历皇帝回道:“娘,孩儿的膳食都由御膳房安排,他们做什么,孩儿就吃什么,也没可什么挑剔的。”
很快,御膳房的管事牌子领着几位小火者抬着食桌食盒进来,各类菜肴摆出来,大大小小就二十多岁的样。
李太后因为崇尚佛宗,饮食很是清淡,忽然一下子见了那么多油腻的食物便觉得头晕目眩似的。
“钧儿,每顿饭上这么多菜,你岂不要挑花了眼?”
“娘,还好吧,孩儿只吃这眼前没有你钱啥?”
李太后摇头道:“吃不了那么多,就该减几道,一国之君,该给天下官民做好表率,任何时候都不可养成挥霍的习惯。冯公公,你记得得空去御膳房打个招呼吧。”
虽然从严肃的话题转到吃上面,好像已经越行越远了,可李太后的决定又让冯保感觉很温暖,时时刻刻都记得给他露脸的机会。
因此,冯保品味这李太后的话,微微一笑,说道:“奴婢遵旨!但奴婢以为这件事儿也难怪御膳房。”
“这是为何?”李太后诧异地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