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四位都没有一句话要说吗?”
    朱翊镠逐一扫过。
    冯保与田义是内臣,原本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力,尽管身份都很特殊,但朱翊镠提出的这个问题实在太大。
    所以他俩一时都不敢表态。
    哪怕是冯保,这时候也不敢,裁撤留都的事儿,他岂敢乱插嘴?
    而申时行与王承勋虽是外臣,但面对这个问题,同样也不敢表态。这不仅牵涉到祖制,关键要得罪多少人?
    如果说支持裁撤留都南京,不得被南京那边衙门里的官员骂死?
    要知道南京衙门以及衙门里的官员与北京这边基本相当啊。
    “好,既然你们都不说,那朕就来好好说说。”朱翊镠不紧不慢地道,“南京是本朝的`肇基之地`,其地位之高当然毋庸置疑。南京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十几个政权定都之城,其地理优势不言而喻。”
    “想当初太祖皇帝起兵时对南京的优势非常清楚,谋臣冯国用就曾建议太祖皇帝先定南京,认为南京龙盘虎踞,乃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天下可定。”
    “因南京一带经济优势冠绝南方,所以占据南京就等于拥有了江南的财富根基,这也使得太祖皇帝能够在处于四战之地的情况下仍然游刃有余,扫平陈友谅与张士诚后进而成功北伐中原。”
    “可是,你们想必也清楚,这并不代表太祖皇帝对定都南京完全满意,其实在太祖皇帝心里,南京过于偏安一隅,不能够稳定全国,所以他才说出`以金陵为南京,以大梁(开封)为北京,朕于春秋往来巡守`这样的话。”
    “等到洪武十一年,太祖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后又认为,大梁由于地理位置是四战之地,并不适合成为都城。但太祖皇帝从未放弃过寻找新的都城,当时他有三个目标:洛阳、西安、北平。可以说三城各有优势,只可惜太祖皇帝还没来得及做好决定就驾崩西去了。”
    “待成祖皇帝登基即位,北京成为他的`龙兴之地`,自然首选北京。的确,北京地理位置更加有利于对抗蒙古、控制北方,所以成祖皇帝力排众议,决定迁都北京,而后便将南京改为留都。”
    “然而都城是迁了,可当时南京的衙门在迁都过程之中还得审理案子,维持全国运转,也就没有裁撤。但迁都完成后,南京衙门实际上几近于虚设,以致南京六部前面还得加上“南京”二字,形成本朝独具特色的南京六部。”
    “如此一来,北京的机构,南京名义上也都有。小区别在于:南京六部没有左侍郎,吏部没有员外郎,南京都察院没有左都御史。大区别在于:六部官员平时多数悠闲,比如南京刑部只管南京的案件,别的地方案子无权审理,南京吏部只能考核南京地区的官员……”
    “无论你们承认与否,这都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南京衙门,除了兵部等少数几个衙门之外,其他大部分都被视为养老圣地,各位官员从北京退休到南京享受待遇不亦乐哉。”
    “更直白地说,南京衙门权力受北京衙门控制,比如南京礼部要举行祭祀活动得先请示北京礼部,南京吏部官员选拔被北京吏部掌握,南京户部的财政得上交给北京户部,诸如此类。”
    “两京官员职位虽然一样,但南京实际上成为北京的小媳妇。既然如此,那还保留南京大小衙门以及衙门里的官员作甚?何不精简机构裁撤留都以减轻朝廷的负担?难道你们不觉得留都南京如今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存在吗?”
    朱翊镠这段话有点长,但由于他准备充足,所以一气呵成。
    听完后四个人更是沉默了。
    其实朱翊镠召王承勋与田义进京商讨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根据。
    因为平时南京的最高行政机构不是南京六部,而是南京的守备会议。
    南京守备是作为替天子看守南京的存在,大部分都是王公大臣。
    由守备、参赞、内守备等组成的守备会议是南京最高权力所在。
    朱翊镠逐一扫视,发现仍没有一个表达的意思,他不禁有几分恼怒:“朕问你们话呢?怎么一个个哑巴似的?”
    “陛下,兹事体大,臣以为不宜立即表态。”申时行迫不得已开口了。
    “朕没有让你们立即表态是否一定要裁撤留都,而是与你们商议,让你们表达自己的意见,讨论南京是否仍有作为留都的必要,以及南京的衙门与衙门里的官员是否仍有保留的必要,又有哪些机构人浮于事可以撤了,还有哪些机构臃肿必须整改精简,其目的是要提高办事效率,减轻朝廷的负担,户部已捉襟见肘,你们心里没数吗?”
    问得申时行脸色红一阵白一阵,如坐针毡,不知该说什么好。
    只说一句话就被问哑火了。
    而王承勋与田义又觉得自己分量不够,更不知道该怎么说。
    剩下的似乎,确实就只有冯保了。
    尽管如此,冯保还是异常谨慎:“万岁爷如果觉得行,那就干,反正奴婢永远紧跟万岁爷的步伐。”
    看,这话说得……你是皇帝,觉得行就干,我跟着你干就是……言下之意,反正他是不会参与决策中来的。
    朱翊镠何曾听不出来?
    他没好气地白了一眼:“废话,你这说了不等于没说一个样?”
    “万岁爷,这怎么能一个样呢?”冯保弱弱地为自己辩白道,“只要万岁爷觉得行,奴婢双手赞成呀!可惜奴婢的眼光不及万岁爷万分之一……”
    “这需要眼光吗?”朱翊镠抢断,“这是眼下的事实好不好?南京衙门以及衙门里的官员成为朝廷的负担,难道你们心里不认可?”
    “可是万岁爷,将南京设为留都,是先皇的旨意……”
    “朕就问能改不?”
    “改当然是能改,不过……”
    “既然知道是负担,还不过什么?好的祖制咱就继承,然后发扬光大;不好的就改呗?不就是如此简单吗?”
    “……”冯保连续被抢断几次,整得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好在他与申时行都习惯了朱翊镠的风格,知道既然朱翊镠想到,那其实让他们说再多也没用。
    乖乖等着改革就是。
    可对王承勋与田义而言,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朱翊镠。
    此刻见“外相”“内相”都被怼得哑口无言,他们两个更不敢开口,关键还不知道朱翊镠到底什么脾气呢。
    而且他俩心里头还在纳闷儿,不是说好了商议的吗?不像啊!
    本来皇帝就高高在上,这样质问起来,谁还敢商议嘛?
    但有一点,他俩必须承认,陛下言之有理啊!南京衙门的官员绝大多数不就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吗?
    他俩可见得多了。如果真的改革整顿,他俩打心里是认可的。
    只不过如果裁撤留都南京的话,那他们一正一副两位守备的身份地位,指定会在一瞬间一落千丈。
    “王守备与田公公,你们也都了解南京衙门与官员的现实情况,关于裁撤留都这件事儿,你俩怎么看?”
    朱翊镠接着问王承勋与田义。
    ……
    。

章节目录


不负大明不负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十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光并收藏不负大明不负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