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帝国自从击溃了明军的三大重兵集团,逼迫皇帝自杀以后,他们的名声就开始得到了好转,不再举世称逆。
    他们就有如狂风扫落叶一般,横扫全国,大有在今年年尾之前,就一统全国,结束战争。
    可以这么说,在国内最大的变数,就应该是朱燮元的30万大军,此人盘踞在河南,手握重兵,最重要的,还是他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河南也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饥民和流民也都最多,可称哀鸿遍野,水深火热。
    此人抄了福王府,获得了大量的钱粮,用于救济难民,这为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他所驻兵的地方,都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而且他学刘家的办法,组织老百姓,重新的开荒,大举的建设,这也都让河南有一番复兴的气象。
    华夏军就知道此人是一个硬骨头,所以调集了几位大将,从四个方面对河南发动了攻击,准备将其拿下。
    同时华夏军也做好了伤亡数万的打算,他们就知道,他们肯定会打败朱燮元的,但是伤亡也会不少,保守过万,把河南打成白地亦非意外。
    现在的朱燮元,他就是茅坑里面的石头,又硬又臭,面对华夏军的威胁,丝毫的不示弱,即使大明皇帝已经死了,大明国都已经完了,依旧高举的大明的旗帜,带领着这些遗老遗少和军队们,继续抵抗华夏帝国,誓不与之并立。
    意图立福王为帝的做法,其实就是准备跟华夏军作战到底的做派,刘远桥早就放弃了对此人的招降,他们之间的血仇,是不共戴天的,双方不能并立的,这也就意味着华夏军将会在河南,有一场巨大的恶战。
    谁知道这场仗却没有打响,老天爷对刘远桥的偏爱,达到了无以加复的地步,就在他们准备对河南发动总攻,在各个方面围剿河南的时候。
    突然间传出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朱燮元死了,三十万大军解散了。
    朱燮元就是这一支军队的灵魂,这一支军队就是在他的带领之下,才能高举大明的旗帜,反对华夏帝国,血战到底。
    朱燮元算是大明士大夫的典范,也算是典型的名臣,他也都做到了自己曾经发誓许诺之事,国己亡,事不可为,仍忠于旧主,其苦心孤诣,可称伟丈夫,奇男子也。
    许多人对其是非常佩服,非常仰慕的,朱燮元在河南高举反旗的时候,全国各地,反对华夏军的人,也都纷纷赶来这里,加入他的队伍,准备一起,共襄盛举。
    谁知道,就在这重要的关头,却传出来朱燮元死了的消息,他的高层将领也都死光,然后他的几十万大军,群龙无首,大家就尽抢粮草军响,一哄而散了。
    多达三十万大军,有的向华夏军投降,有的就地解散,逃回了乡下,许多人预计之中,发生在河南的大战,压根就没有发生。
    就在大战的前夕,朱燮元死了,这一支大军也都土崩瓦解了。
    这就相当于元末之时,脱脱丞相率领百万大军,围攻徐州的红巾军,眼看就要功成的时候,皇帝突然间一道圣旨,迫令脱脱自杀,脱脱死了以后,百万大军,也就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
    像这样子的情形,历史上也都有的是例子,但这其实对华夏帝国,对河南人民来说是大好的事情,这意味着避免了一场大战,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
    华夏军更是长驱直入,在短短的二月时间内,就平定了河南的各大府县反贼,控制了这号称中原和中州的地方,进而把他们的几大块控制区都联系起来,基本上是奠定了其一统天下的格局。
    时人感叹,刘氏运气,好到无以加复,可用受命于天形容也。
    当日朱燮元是信心十足,咄咄逼人,要许建强交出太子,只要有太子在手,他有大义在,就可以号召更多的人来支援于他,反抗华夏军,复兴大明。
    但是许建强现在,压根就不看好他的事业,坚决不肯交,当时差点就要闹翻。
    双方都有点下不了台。
    许建强来这里,是认准了朱燮元的为人,认为他对大明的忠心,绝对不会伤害他们。
    朱燮元也是认定了许建强的忠心,所以才会强迫他交出太子,在他眼里,这才是对大家最好的做法。
    谁知道大家都有自己心中的看法,坚决不肯退步,这就令他们都卡在了这里,差点就下不了台,就得来一场火拼,两败俱伤了。
    就在这一个时候,朱燮元突然间产生一种无力感,就是无力感,并不是心里面的一种感觉,而且实实在在的,真正的身体衰弱无力,好象气力在外流。
    要知道自从夷陵之战以后,朱元他的精神,就前所未有的好,每天都是满脸红光,神釆奕奕,他的精神,比小伙子还好,每天吃的饭,比一个小伙子的还多,吃得香,睡得好,这就是他认为上天在眷属于他,让他有一个好身体,从而更好的为大明效力。
    许多人看得见朱大帅这般的精神利落,也都认为这这是大好之兆,要知道此时他可是身系天下安危,身体比小伙子还棒,风餐露宿,戎马征战,冲锋陷阵,大杀四方,他的手下们也都信心大增,跟着这样的大帅去打仗,就算死了又何妨?
    但是到了此刻,他突然间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力,那是真正的肉体上的没有力。
    以前他可是觉得自己,精神特别的好,好到可以打死一头老虎,但是现在则不同了,他就觉得自己真的是无力,就像让他去跑步都没有力气。
    那一刹那间,他才知道,自己的精神状态为什么那么的好,那是因为回光返照。
    在夷陵之战时,就算是他的回光返照,也是大明皇朝的回光返照,此战之后,就开始全面地衰落了。
    朱燮元身体开始全面地衰败,没有力气了,也就没有能力率领着这百万士兵,扶保太子,振兴大明了。
    许建强在旁边冷眼旁观,这可以令他非常的心惊,如果听从了朱燮元的建议,只怕此刻已经搭上了沉船,白白的就搭上了太子
    许建强自从受皇帝和皇后的委托以后,就深深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对待这三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般,舍不得他们受到半点的伤害,吃半点的苦,朱燮元所提出的方案,牺牲太子也要完成他复兴大明的计划,压根他就不感兴趣,因为这跟皇帝的遗诏有冲突。
    在许建强的眼里,他奉崇祯皇帝的遗诏行事,除非皇帝重生向他下诏,否则他就一直执行这一条,他做的也就是相对的简单,那就是把皇子和公主抚养成人,让他们成家立业,传衍下去,这就行了,至于说振兴大明,与他的任务无关。
    在那一刻,许建强生起一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觉,看见朱燮元的衰弱,他非常伤感,朱燮元说道:〞老夫是对的,绝无任何的私心,为的是大明,为的是朱家的天下。”
    许建强道:“某只奉先帝遗诏,余者不予考虑。”
    朱燮元喟叹:“先帝和皇后果然是有大眼光之人,许公刚直不二,苦心孤诣,可为托孤贤臣,恨不早识,引为平生知己。”
    许建强也都见惯了生死离别,他知道朱燮元之前为什么那么的强大,现在为什么那么的衰弱,这一切都是因为回光返照,他那时候那么强,那是因为他透支所有生命,能当生命能被燃烧耗尽的时候,就是他殒落之时,估计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许建强产生一种伤感的感觉。
    对于朱燮元,他是充满了尊敬之意,这是称职的名臣,其所作所为,绝无私心,为的是大明,为的是天下,但他是的下场又如此惨,令人唏嘘。
    如果在太平盛世,在明主那里,他肯定就是一位可以立下盖世之战的名臣,但现在却凄惨落幕。
    许建强说道:“朱公你可以放心,某当谨奉先帝的遗诏,照顾好几位皇子,太祖血脉不会断。”
    朱燮元道:“很好!很好,你能做到这一点,不但先帝欣慰,本帅也都很欣慰,本帅在天之灵,也会保佑你。”
    许建强道:“朱公何必纠结,须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等竭尽所能,也不能力挽狂澜,只能说运数使然。”
    朱燮元不服气的说道:“只恨苍天无眼,如果再给老夫几年时间,断不至此,先帝非亡国之君,诸臣乃之国之臣,可恨可痛也!”
    许建强道:“这都已经成为了前尘往事,再多加纠结,亦无意义,我等所要做的就是让皇子活下去,太祖血脉不灭,大明不灭,既然大明这么多的文臣武将都承担不起这样一个责任,便由我许建强这一个残疾之人,承担此事。”
    朱燮元对于对方这几句话,是深表感动,他有心相助,却是无能为力,不免心生悔恨之意,他说道:“许公,本帅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希望能帮忙。”

章节目录


明末之新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英联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英联邦并收藏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