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文来说,菲-洛佩兹的网球风格是职业生涯首次遭遇的全新类型,一切,都需要重新调整适应。
人人都说,这是时代的必然,但事实上,一句“时代浪潮”,却不足以总结一项运动的前世今生。
网球,其实在起源阶段,一直都是草地网球;而发球上网,则曾经是草地网球的主流乃至于唯一打法。
然而在目前四大满贯唯一一项草地赛事温布尔登里,却也已经看不到多少发球上网型球员出现在赛场了,曾几何时,温布尔登被认为是发球上网的胜地,然而现在,发球上网却只是作为一项偷袭技术而存在。
时间,科技,商业发展,一直在默默地改变着竞技体育,网球也不例外。
1996年,斯蒂芬-埃德伯格(stefan-edberg)退役,桑普拉斯就曾经表示,最后一位纯粹的发球上网型球员退出历史舞台,在他之后的所谓“发球上网型球员”,全部都已经跟随着时代的进步做出调整。
在那之后,鲍里斯-贝克尔(boris-becker)1999年退役,皮特-桑普拉斯2003年退役,一直到蒂姆-亨曼(tim-henman)2007年退役,这也一步一步宣告纯粹的发球上网型球员正式从这项运动消失。
那么,在这短短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当其冲的,是球场类型的改变。
罗德-拉沃尔在1969年完成“年度全满贯”伟业,至今依旧是没有人能够复制的壮举,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年四大满贯之中,澳网、温网和美网全部都是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这一壮举的难度系数。
发球上网这一项技术本身,就是因为草地而生,网球落在草地之上会产生难以预测和无法控制的不规则弹跳,于是球员们想出的对策就是尽可能避免让网球落地,在落地之前就完成截击,将麻烦抛回给对手。
于是,发球上网这一项技术就出现了。
然而,时代在发展,网球告别贵族运动进入千万家,因为草地的培育和整理非常困难,硬地的便利性就凸显出来,可以看到塑胶硬地和水泥硬地在网球这项运动的全面普及过程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直接结果就是,美网在七十年代、澳网在八十年代先后都演变成为硬地。
自然而然地,球员们的打法也跟着做出调整,又慢慢从网前退回到底线。
从过去二十年atp和wta的赛事调整就能够清晰地看到,硬地赛事越来越多,草地赛事则越来越少,至于红土赛事则始终保持稳定。
翻开2014年的赛事日历,两百五十积分以上的职业赛事,全年六十四项赛事,其中,红土二十二项、草地六项,其他三十六项全部都是硬地——
曾经占据一席之地的室内地毯则已经彻底消失。
六项草地赛事里,只有温布尔登一项重磅赛事,其他五项赛事全部都是两百积分,甚至就连一项五百积分赛事都没有,更不要说大师赛了。
尽管温布尔登依旧是四大满贯之中历史最悠久、地位最特别的存在,但所谓的草地赛季已经形同虚设,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发球上网型球员的生存空间;同时,硬地赛事的快速扩张,也影响到了新生代球员的打法——
且不说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的“goat之争”也受到直接影响,单单说1990年以后出生那一批球员糟糕透顶的网前技术,就能够深深感受到其中的影响了。
1978年、1979年、1980年,比约-博格(bjorn-borg)连续三年,依靠底线上旋赢得法网冠军之后,又凭借着两周的发球上网特训,背靠背在温网夺冠,书写传奇,现在已经成为永远无法复制的历史。
尽管纳达尔在2008年、费德勒在2009年、德约科维奇在2021年也先后实现法网和温网背靠背夺冠的壮举,但从比赛内容和技巧来看,三位球员的打法并没有本质改变。
其中,2008年的温布尔登决赛,纳达尔和费德勒奉献了“史上最佳比赛”,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底线对决。
很难想象,2002年温布尔登决赛,休伊特和纳尔班迪安首次在决赛舞台上奉献底线拉锯战,当时还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负面评价,被认为是对草地赛事传统的一种破坏;短短六年,底线拉锯战却已经成为温布尔登的“经典”。
费德勒就是鲜活的例子。
从2003年首次登顶温布尔登,到现在的七冠王,费德勒的发球上网次数逐年减少,成功掌握了温布尔登的统治权,成为新一代的“草地之王”;然而,费德勒已经是四巨头里发球上网次数最频繁同时网前技术最出色的一位了。
时代浪潮的背后,真正折射出来的是商业发展的演变。
紧随其后的,则是科技的改变。
和鲨鱼皮对游泳项目颠覆性的改变一样,网球在球拍和球线的材质方面也迎来全面革新。
越来越快、越来越转、越来越重、越来越准,科技方面的革新能够看到击球的全面提升,这对于发球上网都是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看看纳达尔和费德勒的比赛就知道了——
每当费德勒上网,纳达尔总是能够寻找到破网的线路,天赋是一部分原因,科技则是另外一部分。
2000年,“网球”杂志曾经进行过一项专业实验,测试不同材质球拍的发球时速,结果稍稍令人意外:
不同材质球拍之间,发球的绝对时速差异,仅仅在十公里左右。
也就是说,球拍和球线的革新,对于发球环节的提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传奇名宿纳芙拉蒂诺娃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球拍科技的更新,对接发球的帮助,要远远大于对发球的好处。
以前,接发球是一项传统意义的被动技术,但现在,却成为攻防转换的战略枢纽,德约科维奇和穆雷两位接发球大师的崛起就最具代表性。
十年前,阿加西的接发球技术独步天下,但现在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的接发球专家,却数都数不过来:
且不说四巨头,休伊特、纳尔班迪安、达维登科、费雷尔等等等都是个中好手,他们的接发球能力都提升到了全新高度,同时也是他们在底线回合球之中抢占先机的重要环节,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于是,从接发球的提升来重新看待发球上网打法,就能够看到时代的发展脉络了:
整个打法类型退出历史舞台,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站在当下的时间点回首过往,就能够清晰看到一种打法类型是怎么完成演变又怎么被淘汰的。
人人都说,这是时代的必然,但事实上,一句“时代浪潮”,却不足以总结一项运动的前世今生。
网球,其实在起源阶段,一直都是草地网球;而发球上网,则曾经是草地网球的主流乃至于唯一打法。
然而在目前四大满贯唯一一项草地赛事温布尔登里,却也已经看不到多少发球上网型球员出现在赛场了,曾几何时,温布尔登被认为是发球上网的胜地,然而现在,发球上网却只是作为一项偷袭技术而存在。
时间,科技,商业发展,一直在默默地改变着竞技体育,网球也不例外。
1996年,斯蒂芬-埃德伯格(stefan-edberg)退役,桑普拉斯就曾经表示,最后一位纯粹的发球上网型球员退出历史舞台,在他之后的所谓“发球上网型球员”,全部都已经跟随着时代的进步做出调整。
在那之后,鲍里斯-贝克尔(boris-becker)1999年退役,皮特-桑普拉斯2003年退役,一直到蒂姆-亨曼(tim-henman)2007年退役,这也一步一步宣告纯粹的发球上网型球员正式从这项运动消失。
那么,在这短短十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当其冲的,是球场类型的改变。
罗德-拉沃尔在1969年完成“年度全满贯”伟业,至今依旧是没有人能够复制的壮举,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年四大满贯之中,澳网、温网和美网全部都是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这一壮举的难度系数。
发球上网这一项技术本身,就是因为草地而生,网球落在草地之上会产生难以预测和无法控制的不规则弹跳,于是球员们想出的对策就是尽可能避免让网球落地,在落地之前就完成截击,将麻烦抛回给对手。
于是,发球上网这一项技术就出现了。
然而,时代在发展,网球告别贵族运动进入千万家,因为草地的培育和整理非常困难,硬地的便利性就凸显出来,可以看到塑胶硬地和水泥硬地在网球这项运动的全面普及过程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直接结果就是,美网在七十年代、澳网在八十年代先后都演变成为硬地。
自然而然地,球员们的打法也跟着做出调整,又慢慢从网前退回到底线。
从过去二十年atp和wta的赛事调整就能够清晰地看到,硬地赛事越来越多,草地赛事则越来越少,至于红土赛事则始终保持稳定。
翻开2014年的赛事日历,两百五十积分以上的职业赛事,全年六十四项赛事,其中,红土二十二项、草地六项,其他三十六项全部都是硬地——
曾经占据一席之地的室内地毯则已经彻底消失。
六项草地赛事里,只有温布尔登一项重磅赛事,其他五项赛事全部都是两百积分,甚至就连一项五百积分赛事都没有,更不要说大师赛了。
尽管温布尔登依旧是四大满贯之中历史最悠久、地位最特别的存在,但所谓的草地赛季已经形同虚设,这也进一步压缩了发球上网型球员的生存空间;同时,硬地赛事的快速扩张,也影响到了新生代球员的打法——
且不说费德勒、纳达尔、德约科维奇的“goat之争”也受到直接影响,单单说1990年以后出生那一批球员糟糕透顶的网前技术,就能够深深感受到其中的影响了。
1978年、1979年、1980年,比约-博格(bjorn-borg)连续三年,依靠底线上旋赢得法网冠军之后,又凭借着两周的发球上网特训,背靠背在温网夺冠,书写传奇,现在已经成为永远无法复制的历史。
尽管纳达尔在2008年、费德勒在2009年、德约科维奇在2021年也先后实现法网和温网背靠背夺冠的壮举,但从比赛内容和技巧来看,三位球员的打法并没有本质改变。
其中,2008年的温布尔登决赛,纳达尔和费德勒奉献了“史上最佳比赛”,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底线对决。
很难想象,2002年温布尔登决赛,休伊特和纳尔班迪安首次在决赛舞台上奉献底线拉锯战,当时还引发了山呼海啸般的负面评价,被认为是对草地赛事传统的一种破坏;短短六年,底线拉锯战却已经成为温布尔登的“经典”。
费德勒就是鲜活的例子。
从2003年首次登顶温布尔登,到现在的七冠王,费德勒的发球上网次数逐年减少,成功掌握了温布尔登的统治权,成为新一代的“草地之王”;然而,费德勒已经是四巨头里发球上网次数最频繁同时网前技术最出色的一位了。
时代浪潮的背后,真正折射出来的是商业发展的演变。
紧随其后的,则是科技的改变。
和鲨鱼皮对游泳项目颠覆性的改变一样,网球在球拍和球线的材质方面也迎来全面革新。
越来越快、越来越转、越来越重、越来越准,科技方面的革新能够看到击球的全面提升,这对于发球上网都是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看看纳达尔和费德勒的比赛就知道了——
每当费德勒上网,纳达尔总是能够寻找到破网的线路,天赋是一部分原因,科技则是另外一部分。
2000年,“网球”杂志曾经进行过一项专业实验,测试不同材质球拍的发球时速,结果稍稍令人意外:
不同材质球拍之间,发球的绝对时速差异,仅仅在十公里左右。
也就是说,球拍和球线的革新,对于发球环节的提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传奇名宿纳芙拉蒂诺娃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球拍科技的更新,对接发球的帮助,要远远大于对发球的好处。
以前,接发球是一项传统意义的被动技术,但现在,却成为攻防转换的战略枢纽,德约科维奇和穆雷两位接发球大师的崛起就最具代表性。
十年前,阿加西的接发球技术独步天下,但现在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的接发球专家,却数都数不过来:
且不说四巨头,休伊特、纳尔班迪安、达维登科、费雷尔等等等都是个中好手,他们的接发球能力都提升到了全新高度,同时也是他们在底线回合球之中抢占先机的重要环节,这就是时代的进步。
于是,从接发球的提升来重新看待发球上网打法,就能够看到时代的发展脉络了:
整个打法类型退出历史舞台,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站在当下的时间点回首过往,就能够清晰看到一种打法类型是怎么完成演变又怎么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