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后世美国统治世界的手段,从经济上,军事上,科技上实现垄断地位,继而摆脱宋朝积贫积弱的地位。这个想法赵昕很早就萌生出来,但是将之明确地提出来,这还是第一次。
赵昕从不认为这些想法一点问题都没有,毕竟是来自后世的观念,有着时代约束,将之移植过来肯定会产生水土不服。所以赵昕现在提出这个想法,也是希望集合众人的智慧,将之修改完善。
就时机而言,方今平灭交趾,国威赫赫,大军还未从交趾撤走,东南亚的这些小国摄于大宋的压力,至少无人胆敢拒绝赵昕的要求。再过十数年,甚至是数年,效果可能就不好了。
一切国际体系的基础还是军事基础,没有武力的支持,所谓条约都是废纸一张。此外赵昕也好不容易南下一趟,能够汇聚最广大的力量。此事最好一次敲定框架,细节方面可以交给手下人不断商议,利益方面的纠纷只要能够谈,那就还好。
赵昕认为凭借自己现在的威势,推动构建这样一个同盟来,不至于太难。但是结果并不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在这第一步就不好办,赵昕连身边亲信都不好说服。
归根到底,宋朝的实力太强了,能够武力吞并或者威胁臣服,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此外,在外交上有现行朝贡体制的约束。大宋属于天朝上国,小国只有来朝贡的份,怎么能够与他们一同出资办什么钱庄,因为这点“小利”就丧失大国体面,是以不为众人所认可。
还有,建立军事上的同盟军,人员配置问题,领导机制问题,后勤协调问题。经济上的利润分配问题,监督问题。
一个又一个问题,如同狂风骤雨一样朝赵昕袭来,赵昕多数时候都只是默默听着而已。事实上到会议中期,赵昕早已开不了口,毕竟赵昕身为太子,对于基层的很多工作并不了解,将这个计划抛出来之后,面对旁人抛出来的问题根本无法回答。
在场众人早已吵成了一团,见此情形,赵昕不怒反喜,吩咐书记官何敏将众人提出的各个问题一并摘记下来。不怕有问题,就怕没有问题,反正是草创阶段,想到问题就及时更改,也没有历史负担。
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争辩的不是该不该设立同盟,而是如何确立在同盟中的领导地位。要成立如此庞大的同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赵昕也没有指望在一天时间内就能够拿出解决方案,能够在其他小国的继承人到来前给出一个草案来就再好不过。
这场会议一直开到凌晨,众人还是精神奕奕,晚餐也不过是简单应付而已,甚至于一边在口中嚼着东西一边辩论。越是辩论,众人越是察觉到其中大有可为,为赵昕的深谋远虑所震惊。一些人还帮着赵昕扩展这一计划,提出了移民,屯垦,统一钱币,畅通商路等议题。
毕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帝国构建的世界体系,汇聚了后世不知道多少天才的想法。足够他们去深思拓展了。
听着旁人的赞美之词,赵昕不敢贪这一功劳,仅仅是浅笑而过。而赵昕的这番表态,在他人眼中便是自谦之意,心中更加敬佩。
这一日的军营会议,很快波及出去,赵昕无意隐藏消息,甚至主动传播消息。交趾境内还有占城和真腊等国联军未退,且看他们如何反应。
次日,赵昕上书朝廷言及此事,同时下令三军,扩大讨论范围,要全军上下一起讨论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准备在三天之后举行更大规模的辩论。
韩绛在今天正式出使占城,邀请占城国继承人来参与赵昕主持的会议。至于真腊,三佛齐,蒲甘,邈黎,阇婆(南毗附),勃泥,注辇,丹眉流等中南半岛其他小国,赵昕都派遣使节专门去请他们。
上述国家地处中南半岛,而大宋南方,除却中南半岛外,还有其他疆域。而这些地方赵昕也没有准备放弃。
比如台湾岛和澎湖列岛上的政权,现在都是大宋的藩属国,地理上距离宋朝如此近,关系也比较亲近,凡是储君登基都会来请宋朝同意,此外纳贡的次数也比东南亚国家多。
还有比如菲律宾群岛,其地现在被称为麻逸。菲律宾群岛孤悬海外,在海运条件并不发达的宋代(和后世相比),菲律宾群岛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中转站,南部地区有一些伊斯兰教传教士建立的小国,中北部大部分地区就是原始部落,不少汉人逃亡至此,建立一些港口,除此之外并无称道处。
菲律宾群岛出现强势政权要等到明朝出现的苏禄王国。
而菲律宾群岛成为战略要地,还要更晚,等到日后西方航海家殖民者来到东亚,他们攻占不了中原王朝治下土地,而菲律宾群岛就是一处很好的东西方中转处。
西班牙统治此地近三百年,美西战争中美国与西班牙争夺的重点便是这块土地,这场战争后,西班牙失去强国地位的最后一张遮羞布,而美国借此放弃门罗政策,插手东亚,并提出门户政策瓜分大清。之后日本推行南进策略,菲律宾再次易手,至日本战败,美国再次成为这方土地的太上皇。
如此多的政权,不乏庞大帝国都如此重视此地,战略地位自然不必多言。
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如果开启大航海时代,那菲律宾群岛就是面向太平洋的最好基地,其战略位置比台湾岛要好很多。
拿下台湾岛,于中原王朝而言,不过是防守内线,自保海疆而已。而拿下菲律宾群岛,往南可以探索大洋洲,往东甚至可以探索美洲,是十足十的进取之地。这样,就是国家军事战略的转向,由一个传统农耕国家发展成为陆海两面型国家。
最关键的是,现在菲律宾群岛上面并没有出现强势政权,内部分裂,各不统属,征服这片土地的成本几乎是没有。
赵昕从不认为这些想法一点问题都没有,毕竟是来自后世的观念,有着时代约束,将之移植过来肯定会产生水土不服。所以赵昕现在提出这个想法,也是希望集合众人的智慧,将之修改完善。
就时机而言,方今平灭交趾,国威赫赫,大军还未从交趾撤走,东南亚的这些小国摄于大宋的压力,至少无人胆敢拒绝赵昕的要求。再过十数年,甚至是数年,效果可能就不好了。
一切国际体系的基础还是军事基础,没有武力的支持,所谓条约都是废纸一张。此外赵昕也好不容易南下一趟,能够汇聚最广大的力量。此事最好一次敲定框架,细节方面可以交给手下人不断商议,利益方面的纠纷只要能够谈,那就还好。
赵昕认为凭借自己现在的威势,推动构建这样一个同盟来,不至于太难。但是结果并不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在这第一步就不好办,赵昕连身边亲信都不好说服。
归根到底,宋朝的实力太强了,能够武力吞并或者威胁臣服,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此外,在外交上有现行朝贡体制的约束。大宋属于天朝上国,小国只有来朝贡的份,怎么能够与他们一同出资办什么钱庄,因为这点“小利”就丧失大国体面,是以不为众人所认可。
还有,建立军事上的同盟军,人员配置问题,领导机制问题,后勤协调问题。经济上的利润分配问题,监督问题。
一个又一个问题,如同狂风骤雨一样朝赵昕袭来,赵昕多数时候都只是默默听着而已。事实上到会议中期,赵昕早已开不了口,毕竟赵昕身为太子,对于基层的很多工作并不了解,将这个计划抛出来之后,面对旁人抛出来的问题根本无法回答。
在场众人早已吵成了一团,见此情形,赵昕不怒反喜,吩咐书记官何敏将众人提出的各个问题一并摘记下来。不怕有问题,就怕没有问题,反正是草创阶段,想到问题就及时更改,也没有历史负担。
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争辩的不是该不该设立同盟,而是如何确立在同盟中的领导地位。要成立如此庞大的同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赵昕也没有指望在一天时间内就能够拿出解决方案,能够在其他小国的继承人到来前给出一个草案来就再好不过。
这场会议一直开到凌晨,众人还是精神奕奕,晚餐也不过是简单应付而已,甚至于一边在口中嚼着东西一边辩论。越是辩论,众人越是察觉到其中大有可为,为赵昕的深谋远虑所震惊。一些人还帮着赵昕扩展这一计划,提出了移民,屯垦,统一钱币,畅通商路等议题。
毕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帝国构建的世界体系,汇聚了后世不知道多少天才的想法。足够他们去深思拓展了。
听着旁人的赞美之词,赵昕不敢贪这一功劳,仅仅是浅笑而过。而赵昕的这番表态,在他人眼中便是自谦之意,心中更加敬佩。
这一日的军营会议,很快波及出去,赵昕无意隐藏消息,甚至主动传播消息。交趾境内还有占城和真腊等国联军未退,且看他们如何反应。
次日,赵昕上书朝廷言及此事,同时下令三军,扩大讨论范围,要全军上下一起讨论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准备在三天之后举行更大规模的辩论。
韩绛在今天正式出使占城,邀请占城国继承人来参与赵昕主持的会议。至于真腊,三佛齐,蒲甘,邈黎,阇婆(南毗附),勃泥,注辇,丹眉流等中南半岛其他小国,赵昕都派遣使节专门去请他们。
上述国家地处中南半岛,而大宋南方,除却中南半岛外,还有其他疆域。而这些地方赵昕也没有准备放弃。
比如台湾岛和澎湖列岛上的政权,现在都是大宋的藩属国,地理上距离宋朝如此近,关系也比较亲近,凡是储君登基都会来请宋朝同意,此外纳贡的次数也比东南亚国家多。
还有比如菲律宾群岛,其地现在被称为麻逸。菲律宾群岛孤悬海外,在海运条件并不发达的宋代(和后世相比),菲律宾群岛并不是一个合适的中转站,南部地区有一些伊斯兰教传教士建立的小国,中北部大部分地区就是原始部落,不少汉人逃亡至此,建立一些港口,除此之外并无称道处。
菲律宾群岛出现强势政权要等到明朝出现的苏禄王国。
而菲律宾群岛成为战略要地,还要更晚,等到日后西方航海家殖民者来到东亚,他们攻占不了中原王朝治下土地,而菲律宾群岛就是一处很好的东西方中转处。
西班牙统治此地近三百年,美西战争中美国与西班牙争夺的重点便是这块土地,这场战争后,西班牙失去强国地位的最后一张遮羞布,而美国借此放弃门罗政策,插手东亚,并提出门户政策瓜分大清。之后日本推行南进策略,菲律宾再次易手,至日本战败,美国再次成为这方土地的太上皇。
如此多的政权,不乏庞大帝国都如此重视此地,战略地位自然不必多言。
将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如果开启大航海时代,那菲律宾群岛就是面向太平洋的最好基地,其战略位置比台湾岛要好很多。
拿下台湾岛,于中原王朝而言,不过是防守内线,自保海疆而已。而拿下菲律宾群岛,往南可以探索大洋洲,往东甚至可以探索美洲,是十足十的进取之地。这样,就是国家军事战略的转向,由一个传统农耕国家发展成为陆海两面型国家。
最关键的是,现在菲律宾群岛上面并没有出现强势政权,内部分裂,各不统属,征服这片土地的成本几乎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