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蝉鸣,夜风微凉。
入夜,两仪殿。
盛夏的晚风顺着敞开的殿门,抚平了李承乾烦躁的内心。
皇帝这活不好干啊!
半个月来,天一亮就起床,在洗漱用膳完事之后,便直奔两仪殿,一直待到傍晚,在筋疲力竭的回东宫。
996社畜也不过如此。
李承乾可谓是累得要死。
反观李世民,倒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刚开始那几天,他偶尔还会来两仪殿看看,但渐渐的,这位父皇就在未露过面。
彻底将政务都丢给李承乾之后,他每天就陪着长孙在后宫赏花玩乐,过着已经许久未有过的二人生活。
李承乾憔悴了许多,但长孙的气色却好了很多。
谁都以为皇后这是渐渐好转了,但孙思邈的眉头却越来越沉重。
按他的说法,长孙现在已经是油尽灯枯。
虽然面色现在看起来好了许多。
但其实,只是油灯里残存的最后一丝灯油在勉强发光罢了。
这个消息暂时只有李承乾知道。
这让他心里很不好受。
甚至都无心在理政。
明日李渊灵枢就要进京,按规矩,朝廷要罢朝十五日,以哀上皇。
所以今日的政务跟前两天比起来,少了许多。
但李承乾却一直处理到了天黑都还没有处理完。
心神不宁的他最终叫来了刘枕,而后便将一些不太重要的政务推给了他。
刘枕的到来,既给他分担了工作量也给他做了伴。
李承乾的效率这才渐渐高了起来。
没用多长时间,摆在他面前的公函,便全都送去了内阁。
看了眼专心致志的刘枕后,李承乾便学着李世民,躺在摇椅上复核起了他所处理的公函。
虽然交给刘枕的,都是些芝麻般大小的事情。
但李承乾也不敢大意,每一封公函,他都复核的很仔细。
刘枕这小子,虽然没正儿八经接触过政事,但的确是个聪明人。
大部分的事情,他处理的都很恰当,有几件处理方式不太妥当的,李承乾也都改正了过来。
这小子多加历练一番,以后也是名臣之姿。
政务都处理完之后,李承乾便直接回了东宫,此时的东宫,已经素缟连天。
不仅是东宫,整个皇宫,整个长安城,皆是一片素缟。
看着被风轻轻吹动的魂蟠,李承乾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
翌日。
在太阳刚刚升起的那一刻,长安城便钟响连天。
不论是宫里的报时钟,还是各寺庙的铜钟,皆敲的震天响。
李承乾今日起的比往日还要早。
一番收拾过后,他便换上孝服,跟着李世民和一大帮人一起侯在了东城门,静迎灵枢的到来。
刚刚开心了没几天的皇帝,此刻又是一脸哀容。
从李世民通红的眼睛可以看出,他应是一夜未眠。
李承暗叹一口气。
应该也就是这两天,就能接到蜀中的消息了,到时,又会发生什么呢?
李承乾失神了许久,直到耳边突然响起了哭嚎声之后,他才停止了胡思乱想。
睹目思人..
失去亲人最痛苦的,就是当你看到一些细微之物的时候,脑子里立马会想起以前的过往。
比如用过的碗筷,比如吃剩的饭菜...
比如,李渊的龙袍。
虽然棺椁已经盖棺,但李世民知道那里面是什么。
念记李渊的龙袍,皇帝陛下脑子里就出现了父亲身穿龙袍时的所有画面。
穿着龙袍训斥他,穿着龙袍安慰他,穿着龙袍笑呵呵的看着他....
这些记忆,迅速击溃了李世民的心态。
皇帝不顾礼制,不顾面子,突然攀爬上了特制的灵车,而后抱着棺椁就悲愤的大嚎了起来。
那等哭声,可谓是闻者落泪见者心哀。
跪在城门两侧的一众官员和皇子,都纷纷跟着哭了起来。
他们一个个嚎的非常的起兴。
反倒是李承乾,只是双眼泛红,既未哭也未嚎。
一众人哭了许久之后,眼瞅着皇帝都快要哭晕过去了,这才急忙上前,将李世民拉下了灵车。
一别十载,再回长安,却是人去衣回。
当初离开长安之时,李渊可能从没这么想过吧。
看着缓缓穿过城门的灵州,李承乾终是也落起了泪。
长安满城缟素,百姓人皆麻衣,跪立于朱雀大街两侧,叩迎上皇遗灵。
就犹如当初他率军进入长安,百姓立于道路两侧,热烈欢迎王师入城之时一般。
一切,终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灵堂,布置在了大安宫。
这还是当初李渊特地为李世民修建的寝宫。
大安宫内外跪满了人。
所有人都放开了嗓子哭嚎,哭的李承乾脑瓜子嗡嗡作响。
李世民这时候倒是不哭了,只是跟傻了一般,呆呆的看着装着衣冠的棺椁,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长孙,在李渊灵枢入城的时候,就因为过度哀伤,直接晕了过去。
一边是母后晕厥,一边是这群人虚情假意的哭嚎。
李承乾这心里,突然就升起了一股火,突然就很是烦躁...
此刻,他真想站起来,令所有人都闭上嘴。
但终究只是想想罢了。
这一刻,李承乾突然有了种深深的无力感。
生死不由人..
不信神佛的李承乾,心里默默拜起了神佛,同时,捎带脚的还祭拜起了李渊,让他在天之灵能够多多保佑长孙。
不论是出于情感还是出于私心,他都不想让长孙出事。
于情,李承乾希望这位母后能长命百岁。
于私,这么多年来,他在灵州做了不少逾制的事情,李世民之所以充耳不闻,就是因为有长孙在其中调和。
历史上,正是在长孙皇后崩逝之后,李承乾和李世民这父子二人的关系就迅速降到了冰点,如果长孙没有早逝的话,那李承乾应该都不会走上造反那一条路。
李世民是个性情极其复杂矛盾的人,用俗话说,他就是个性子拧巴的人。
他表达爱的方式,就是对你报以各种严苛的要求,充斥着十足的掌控欲。
可想而见,要是没了长孙在一旁吹枕边风调和,那李承乾和李世民的关系,会比历史上变得还的僵硬。
他们二人身后都有一批人,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之后会发生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李承乾胡思乱想之际,苏宁急匆匆进来,对着李世民一番耳语过后,皇帝猛然站起,而后猛的看向了李承乾。
他的眼睛布满血丝,犹如要吃人的老虎一般,李承乾立马一激灵。
入夜,两仪殿。
盛夏的晚风顺着敞开的殿门,抚平了李承乾烦躁的内心。
皇帝这活不好干啊!
半个月来,天一亮就起床,在洗漱用膳完事之后,便直奔两仪殿,一直待到傍晚,在筋疲力竭的回东宫。
996社畜也不过如此。
李承乾可谓是累得要死。
反观李世民,倒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刚开始那几天,他偶尔还会来两仪殿看看,但渐渐的,这位父皇就在未露过面。
彻底将政务都丢给李承乾之后,他每天就陪着长孙在后宫赏花玩乐,过着已经许久未有过的二人生活。
李承乾憔悴了许多,但长孙的气色却好了很多。
谁都以为皇后这是渐渐好转了,但孙思邈的眉头却越来越沉重。
按他的说法,长孙现在已经是油尽灯枯。
虽然面色现在看起来好了许多。
但其实,只是油灯里残存的最后一丝灯油在勉强发光罢了。
这个消息暂时只有李承乾知道。
这让他心里很不好受。
甚至都无心在理政。
明日李渊灵枢就要进京,按规矩,朝廷要罢朝十五日,以哀上皇。
所以今日的政务跟前两天比起来,少了许多。
但李承乾却一直处理到了天黑都还没有处理完。
心神不宁的他最终叫来了刘枕,而后便将一些不太重要的政务推给了他。
刘枕的到来,既给他分担了工作量也给他做了伴。
李承乾的效率这才渐渐高了起来。
没用多长时间,摆在他面前的公函,便全都送去了内阁。
看了眼专心致志的刘枕后,李承乾便学着李世民,躺在摇椅上复核起了他所处理的公函。
虽然交给刘枕的,都是些芝麻般大小的事情。
但李承乾也不敢大意,每一封公函,他都复核的很仔细。
刘枕这小子,虽然没正儿八经接触过政事,但的确是个聪明人。
大部分的事情,他处理的都很恰当,有几件处理方式不太妥当的,李承乾也都改正了过来。
这小子多加历练一番,以后也是名臣之姿。
政务都处理完之后,李承乾便直接回了东宫,此时的东宫,已经素缟连天。
不仅是东宫,整个皇宫,整个长安城,皆是一片素缟。
看着被风轻轻吹动的魂蟠,李承乾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
翌日。
在太阳刚刚升起的那一刻,长安城便钟响连天。
不论是宫里的报时钟,还是各寺庙的铜钟,皆敲的震天响。
李承乾今日起的比往日还要早。
一番收拾过后,他便换上孝服,跟着李世民和一大帮人一起侯在了东城门,静迎灵枢的到来。
刚刚开心了没几天的皇帝,此刻又是一脸哀容。
从李世民通红的眼睛可以看出,他应是一夜未眠。
李承暗叹一口气。
应该也就是这两天,就能接到蜀中的消息了,到时,又会发生什么呢?
李承乾失神了许久,直到耳边突然响起了哭嚎声之后,他才停止了胡思乱想。
睹目思人..
失去亲人最痛苦的,就是当你看到一些细微之物的时候,脑子里立马会想起以前的过往。
比如用过的碗筷,比如吃剩的饭菜...
比如,李渊的龙袍。
虽然棺椁已经盖棺,但李世民知道那里面是什么。
念记李渊的龙袍,皇帝陛下脑子里就出现了父亲身穿龙袍时的所有画面。
穿着龙袍训斥他,穿着龙袍安慰他,穿着龙袍笑呵呵的看着他....
这些记忆,迅速击溃了李世民的心态。
皇帝不顾礼制,不顾面子,突然攀爬上了特制的灵车,而后抱着棺椁就悲愤的大嚎了起来。
那等哭声,可谓是闻者落泪见者心哀。
跪在城门两侧的一众官员和皇子,都纷纷跟着哭了起来。
他们一个个嚎的非常的起兴。
反倒是李承乾,只是双眼泛红,既未哭也未嚎。
一众人哭了许久之后,眼瞅着皇帝都快要哭晕过去了,这才急忙上前,将李世民拉下了灵车。
一别十载,再回长安,却是人去衣回。
当初离开长安之时,李渊可能从没这么想过吧。
看着缓缓穿过城门的灵州,李承乾终是也落起了泪。
长安满城缟素,百姓人皆麻衣,跪立于朱雀大街两侧,叩迎上皇遗灵。
就犹如当初他率军进入长安,百姓立于道路两侧,热烈欢迎王师入城之时一般。
一切,终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灵堂,布置在了大安宫。
这还是当初李渊特地为李世民修建的寝宫。
大安宫内外跪满了人。
所有人都放开了嗓子哭嚎,哭的李承乾脑瓜子嗡嗡作响。
李世民这时候倒是不哭了,只是跟傻了一般,呆呆的看着装着衣冠的棺椁,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而长孙,在李渊灵枢入城的时候,就因为过度哀伤,直接晕了过去。
一边是母后晕厥,一边是这群人虚情假意的哭嚎。
李承乾这心里,突然就升起了一股火,突然就很是烦躁...
此刻,他真想站起来,令所有人都闭上嘴。
但终究只是想想罢了。
这一刻,李承乾突然有了种深深的无力感。
生死不由人..
不信神佛的李承乾,心里默默拜起了神佛,同时,捎带脚的还祭拜起了李渊,让他在天之灵能够多多保佑长孙。
不论是出于情感还是出于私心,他都不想让长孙出事。
于情,李承乾希望这位母后能长命百岁。
于私,这么多年来,他在灵州做了不少逾制的事情,李世民之所以充耳不闻,就是因为有长孙在其中调和。
历史上,正是在长孙皇后崩逝之后,李承乾和李世民这父子二人的关系就迅速降到了冰点,如果长孙没有早逝的话,那李承乾应该都不会走上造反那一条路。
李世民是个性情极其复杂矛盾的人,用俗话说,他就是个性子拧巴的人。
他表达爱的方式,就是对你报以各种严苛的要求,充斥着十足的掌控欲。
可想而见,要是没了长孙在一旁吹枕边风调和,那李承乾和李世民的关系,会比历史上变得还的僵硬。
他们二人身后都有一批人,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之后会发生什么,可就不好说了。
李承乾胡思乱想之际,苏宁急匆匆进来,对着李世民一番耳语过后,皇帝猛然站起,而后猛的看向了李承乾。
他的眼睛布满血丝,犹如要吃人的老虎一般,李承乾立马一激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