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算是被鞑子祸害了,那也不关自己的事啊,反正不是自己的不心疼,但是命可是自己的啊,要是为了你的封地,把自己的这条小命丢在这儿,那可就大大的不值得了。
老子还想多纳几个小妾,多享受几年呢。
于是,见朱桂问起来,李景隆整理了一下思路,随机换上了一副忠心耿耿的表情,道:“殿下,恕臣直言。鞑子如今派五万多人来犯,就凭这甘州的两万两千人和这个沙土夯筑的城墙,绝难守住。
臣等死不足惜,但是殿下是千金之躯,岂能留在这个随时都有可能被攻破的城池之内?所以,依照臣的意见,不如留下会宁侯张温来守卫甘州,臣等率领精锐,拼死保护殿下突围,撤往兰州。”
一番话说得朱桂恶心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堂堂的曹国公,一个大明开国功勋之后,竟然能说出这么无耻的话。
这完全是只想着自己逃命,不想为寡人防守城池啊,真不知道你爹李文忠听到你说这句话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被你小子给气得活过来。
棺材板都压不住了,有木有?
会宁侯张温也白了李景隆一眼,心里问候了他祖宗八代不知道多少遍,好你个无耻的曹国公,平日里作威作福,老是拿着自己的身份和老爹的功勋压人,现在有了战事,不想着怎么退敌,反而一心想着逃跑,还把老子推出来给你抗雷。
呸!什么玩意儿!
此时的朱桂真的有种将李景隆留在甘州,然后他再率领着肃藩其他人撤离到兰州的打算,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吧。
一个李景隆死不足惜,但是把他留在这里,就他那打仗的水平,用不了多久鞑子就会攻破甘州,到时候真是可惜了兵,可惜了满城的百姓,可惜了寡人刚刚建设的一番景象。
哎,寡人在肃藩的建设刚有了起色,可不能被李景隆这个孬种给破坏了。
朱桂心里虽然很生气,但也明白大战之前不能起内讧,于是便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淡淡地问李景隆道:“曹国公,寡人要是走了。这甘州城的百姓怎么办?他们不少人可都是从内地千里迢迢地随寡人来到河西的。
寡人本来许诺了他们,等他们来到河西之后一定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但是现在稍微有了一点麻烦,寡人就扔下他们不管,你让寡人今后怎么面对他们?怎么取信天下的百姓?”
李景隆听到这话后心中不由地暗骂,都他妈什么时候了,你还管什么百姓?死点百姓你照样是藩王,我照样是曹国公,咱们照样吃香的喝辣的,你要是为了这群命如蝼蚁的百姓死在了这里,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太不值了。
一想到那来去如风,状若奔雷的五万蒙古铁骑,李景隆心里就不由地打颤,老子最近可是刚纳了一房小妾啊,还没有玩够呢,老子可不想为了这群蝼蚁去死啊。
于是,李景隆再次站出班来劝朱桂道:“殿下,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当初皇上就是因为甘州城还没有完全建好,实力还不够雄厚,才不让殿下现在来就藩,而是让殿下暂住兰州。
现在看来,皇上他老人家真是明见万里,早早的就预见到了如果殿下来到甘州,势必会引起鞑子的觊觎之心,导致他们举兵来犯。
现在,皇上说得话全都已经应验了,臣以为咱们还是听皇上的话,暂时撤到兰州。至于全城的百姓,不是还有会宁侯张温保护吗?
张温是百战名将,跟着皇上南征北战,立功无数,臣想有他在这甘州城一定可以守住,百姓也可以无恙。
臣等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只是殿下是千金之躯,我大明的堂堂藩王,不能冒一丝危险,不能有一点闪失。
所以,还请殿下听从臣的建议,速速撤往兰州。”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居然还把朱元璋给抬出来做自己的论据,看来这个李景隆还真是不简单啊,要是穿越到二十一世纪,一定是个比泥鳅还滑的官僚,任谁也抓不住他。
不得不说,李景隆的话还是说到了很多肃藩文武的心坎儿里,毕竟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心思跟李景隆是一样的,认为自己来肃藩完全就是来打工镀金混资历的,就等着哪天被老朱召回朝中,担任显耀职位。
他们对肃藩是没有任何主人翁精神的,丢了就丢了又不是自己的,老子回到了大明照样当官,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而且,这是你朱桂亲自下达的命令,将来就算是老朱追究责任,也追究不到老子们头上,到时候,你丢了疆土,我们照样当我们的官老爷,何乐而不为?
于是,人群中渐渐响起了阵阵的议论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附和李景隆的意见。
但是,会宁侯张温的脸色却变得越来越难看,眼睛直直地瞪着李景隆,恨不得吃了他。
朱桂知道,大战之前统一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见这群人开始军心浮动,便沉着脸,严厉地说道:“你们呢?你们都是什么意思?”
“臣以为曹国公说得有道理,殿下是千金之躯,万万不能冒一丝危险啊。”一名五品文官站出来说得。
“臣附议。殿下若是有了任何风险,臣等无法向陛下交待。”
“臣附议。”
“臣附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出来支持李景隆的意见。
李景隆见此情景,心里不由地踏实了下来,只要朱桂在众人的压力之下屈服了,那自己的小命就可以保住了。
而且,就算将来朱元璋问起来,自己也可以将今天的形势描述的万分危急,并且把自己说成是拼死保护着朱桂突围的。
到时候,自己不仅无罪,甚至还是有功。
至于朱桂,到时候他即便是明知道他中了自己的算计,怕是还得帮着自己一起扯谎,将蒙古人说得是如何如何强大。
因为撤退的命令毕竟是他下达的,他要是不这么说,到时候他自己就得吃不了兜着走,这样以来,自己获得了实际的利益,却让朱桂承担了主要的责任,岂不美哉?
老子还想多纳几个小妾,多享受几年呢。
于是,见朱桂问起来,李景隆整理了一下思路,随机换上了一副忠心耿耿的表情,道:“殿下,恕臣直言。鞑子如今派五万多人来犯,就凭这甘州的两万两千人和这个沙土夯筑的城墙,绝难守住。
臣等死不足惜,但是殿下是千金之躯,岂能留在这个随时都有可能被攻破的城池之内?所以,依照臣的意见,不如留下会宁侯张温来守卫甘州,臣等率领精锐,拼死保护殿下突围,撤往兰州。”
一番话说得朱桂恶心不已,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堂堂的曹国公,一个大明开国功勋之后,竟然能说出这么无耻的话。
这完全是只想着自己逃命,不想为寡人防守城池啊,真不知道你爹李文忠听到你说这句话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被你小子给气得活过来。
棺材板都压不住了,有木有?
会宁侯张温也白了李景隆一眼,心里问候了他祖宗八代不知道多少遍,好你个无耻的曹国公,平日里作威作福,老是拿着自己的身份和老爹的功勋压人,现在有了战事,不想着怎么退敌,反而一心想着逃跑,还把老子推出来给你抗雷。
呸!什么玩意儿!
此时的朱桂真的有种将李景隆留在甘州,然后他再率领着肃藩其他人撤离到兰州的打算,但是想想还是算了吧。
一个李景隆死不足惜,但是把他留在这里,就他那打仗的水平,用不了多久鞑子就会攻破甘州,到时候真是可惜了兵,可惜了满城的百姓,可惜了寡人刚刚建设的一番景象。
哎,寡人在肃藩的建设刚有了起色,可不能被李景隆这个孬种给破坏了。
朱桂心里虽然很生气,但也明白大战之前不能起内讧,于是便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淡淡地问李景隆道:“曹国公,寡人要是走了。这甘州城的百姓怎么办?他们不少人可都是从内地千里迢迢地随寡人来到河西的。
寡人本来许诺了他们,等他们来到河西之后一定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但是现在稍微有了一点麻烦,寡人就扔下他们不管,你让寡人今后怎么面对他们?怎么取信天下的百姓?”
李景隆听到这话后心中不由地暗骂,都他妈什么时候了,你还管什么百姓?死点百姓你照样是藩王,我照样是曹国公,咱们照样吃香的喝辣的,你要是为了这群命如蝼蚁的百姓死在了这里,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太不值了。
一想到那来去如风,状若奔雷的五万蒙古铁骑,李景隆心里就不由地打颤,老子最近可是刚纳了一房小妾啊,还没有玩够呢,老子可不想为了这群蝼蚁去死啊。
于是,李景隆再次站出班来劝朱桂道:“殿下,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当初皇上就是因为甘州城还没有完全建好,实力还不够雄厚,才不让殿下现在来就藩,而是让殿下暂住兰州。
现在看来,皇上他老人家真是明见万里,早早的就预见到了如果殿下来到甘州,势必会引起鞑子的觊觎之心,导致他们举兵来犯。
现在,皇上说得话全都已经应验了,臣以为咱们还是听皇上的话,暂时撤到兰州。至于全城的百姓,不是还有会宁侯张温保护吗?
张温是百战名将,跟着皇上南征北战,立功无数,臣想有他在这甘州城一定可以守住,百姓也可以无恙。
臣等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只是殿下是千金之躯,我大明的堂堂藩王,不能冒一丝危险,不能有一点闪失。
所以,还请殿下听从臣的建议,速速撤往兰州。”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居然还把朱元璋给抬出来做自己的论据,看来这个李景隆还真是不简单啊,要是穿越到二十一世纪,一定是个比泥鳅还滑的官僚,任谁也抓不住他。
不得不说,李景隆的话还是说到了很多肃藩文武的心坎儿里,毕竟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心思跟李景隆是一样的,认为自己来肃藩完全就是来打工镀金混资历的,就等着哪天被老朱召回朝中,担任显耀职位。
他们对肃藩是没有任何主人翁精神的,丢了就丢了又不是自己的,老子回到了大明照样当官,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而且,这是你朱桂亲自下达的命令,将来就算是老朱追究责任,也追究不到老子们头上,到时候,你丢了疆土,我们照样当我们的官老爷,何乐而不为?
于是,人群中渐渐响起了阵阵的议论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附和李景隆的意见。
但是,会宁侯张温的脸色却变得越来越难看,眼睛直直地瞪着李景隆,恨不得吃了他。
朱桂知道,大战之前统一思想是十分有必要的,见这群人开始军心浮动,便沉着脸,严厉地说道:“你们呢?你们都是什么意思?”
“臣以为曹国公说得有道理,殿下是千金之躯,万万不能冒一丝危险啊。”一名五品文官站出来说得。
“臣附议。殿下若是有了任何风险,臣等无法向陛下交待。”
“臣附议。”
“臣附议。”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出来支持李景隆的意见。
李景隆见此情景,心里不由地踏实了下来,只要朱桂在众人的压力之下屈服了,那自己的小命就可以保住了。
而且,就算将来朱元璋问起来,自己也可以将今天的形势描述的万分危急,并且把自己说成是拼死保护着朱桂突围的。
到时候,自己不仅无罪,甚至还是有功。
至于朱桂,到时候他即便是明知道他中了自己的算计,怕是还得帮着自己一起扯谎,将蒙古人说得是如何如何强大。
因为撤退的命令毕竟是他下达的,他要是不这么说,到时候他自己就得吃不了兜着走,这样以来,自己获得了实际的利益,却让朱桂承担了主要的责任,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