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番茄,刘辩没忍住笑了。
何太后问他:“皇帝笑什么?”
刘辩笑着说:“朕只是在想,如今母慈子孝,当初可也闹的鸡飞狗跳。”
“还不是袁隗怂恿的。”何太后有些不好意思:“哪有母亲害儿子的。”
“母后说的是。”刘辩掀开车帘问了句:“到了什么地方?”
“前方有几个村子。”车外的何咸回道:“臣也不清楚叫什么名。”
“那就在这里停下。”吩咐了何咸,刘辩对何太后说:“母后长久未有出宫,不如下车走走。”
何太后与他下了车。
车帘刚掀开,何太后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田野不再荒芜,作物长势良好。
微风吹过,翠油油的麦田随风摇曳,像是阵阵碧绿的波涛。
“洛阳城外,如今是这样的景象?”她不敢相信的问刘辩。
“已是第二年的麦田。”刘辩微笑着说:“司隶一带,臣民不用担心再饿肚子。这里的粮食,甚至还往并州和凉州输送。”
“并州和凉州可是这样?”何太后问他。
刘辩摇头:“那里土地贫瘠,粮食产量稍逊,养活当地人口不是问题,余粮却是不多。不过并州有煤炭,凉州有畜牧,发展也是很快。”
他接着对何太后说:“朕令凉州放牧骏马、牛羊。用不几年,大汉朝的臣民会有足够的牛羊肉吃。”
“羊肉可食,吃牛肉可是触犯大汉律法。”何太后大惊:“皇帝怎可这样?”
“耕牛当然不能吃,肉牛却是留着吃的。”刘辩对她说:“待到有一天,家家户户养耕牛,田地不再缺少劳力的牲畜,多出来的不吃,难不成供着?”
“皇帝的想法,本宫真是不明白。”何太后摇头:“每每出乎人之所料。”
“汉人与异族相比,体质略为逊色。”刘辩说道:“直白些说,就是我们吃的肉食太少。国贫则民弱,国富则民强。朕要的,是人人安居乐业,再不受动荡之苦。”
“先帝若有你一半,汉室也不会落得如今田地。”何太后叹道:“难怪百姓拥戴你,而憎恶先帝。”
刘辩指着前方:“母后,那里有处岔路,就在彼处祭拜,如何?”
何太后点头:“依着皇帝。”
她对刘辩说:“待到天下大定,本宫要与皇帝一道前往泰山祭天。”
“泰山如今还不能去。”刘辩说道:“那里情势复杂,只有收了兖、冀、青三州,去那里才算稳妥。”
“皇帝有谋划,本宫只是随口一提。”何太后说道:“以你的能耐,匡复大汉指日可待。”
来到路口,孙辰指挥几名卫士摆上供桌。
何太后供奉先帝,刘辩就在她身旁站着。
他对汉灵帝可没有半点好感。
就是因为那个昏庸的坑货,他才到这个时代,差点被董卓废掉。
若真是汉灵帝的儿子,倒也不能埋怨什么。
体内灵魂早已换了人,祭拜昏君,刘辩连面子上的功夫都懒得做。
何太后祭拜,并没耗费太久。
刘辩离她不远,只听见念念有词,究竟说什么,根本听不清。
皇宫内。
荀攸匆匆来到北宫。
内侍告诉他,皇帝出宫去了。
荀攸只得离开。
出宫的时候,他遇见了郭嘉。
“公达慌慌张张,发生了什么?”郭嘉问他。
荀攸回道:“幽州告捷,吕布阵斩公孙越,赵云擒了张燕。乌桓头领难楼,被陷阵营将士斩杀。大军正在趁胜追击,眼看用不多久,就将推进到易京。”
“公孙瓒完了?”郭嘉错愕。
他也没想到,公孙瓒败的竟是如此之快。
“公孙瓒意图一战灭了进入幽州的朝廷大军,却把自家实力都给耗光。”荀攸说道:“许多投降的幽州将士,也加入我军。进军易京的先锋,是公孙瓒旧部王门。”
“好事!”郭嘉说道:“应尽快禀报给陛下。”
“陛下不在北宫,内侍说他出宫去了。”荀攸回道:“我正打算先回去,晚些再来。”
“我知陛下在哪。”郭嘉拉起他就走。
荀攸问:“陛下去了何处?”
“陪太后出宫去了。”郭嘉说道:“走不多远,无非是在官道上,四处走走看看。只要寻着卫士,就能找到。”
郭嘉领着荀攸,匆匆出宫。
何太后祭拜了汉灵帝,刘辩陪着她,欣赏城外风光。
曾经的萧条不再,何太后也是颇有兴致。
刘辩给她介绍麦苗如何生长,何太后一脸错愕:“皇帝还知道这些?”
“身为人君,理应多了解些民生。”刘辩说道:“不仅要知道这些,还得经常见见百姓,听他们说些什么。”
“皇帝尊贵,岂可与贱民为伍?”何太后皱眉。
“没有贱民,哪来贵胄和皇帝?”刘辩说道:“正因有万千大众,才有了朕这个九五之尊。”
对于刘辩的说法,何太后一时半会还是难以接受。
刘辩体内的灵魂来自两千年后。
很多思想与当今时代的人都有不同。
而何太后出身尊贵,又是大汉朝的太后,骨子里就是高高在上。
刘辩并没打算说服她。
何太后也不打算劝说皇帝。
皇帝做的一切,到目前来看,都是正确的。
她的劝说,或许真像何咸说的那样,是在拽朝廷后腿。
母子二人保持着微妙的默契。
“母后看那边。”刘辩朝稍远的地方一指。
何太后望过去:“光秃秃的,看着倒是很扎眼。”
“面上看着是光秃秃的,只因还没抽芽。”刘辩说道:“那里种的是马铃薯,也叫土豆。等到抽了芽,枝叶枯萎,就可以收获。”
“皇帝连稼穑都懂,还弄出古怪作物,母后真不知是喜是忧。”何太后说道:“还得多放些心思在朝政上。”
“民生、军备都是朝政。”刘辩对她说:“朕一样也不会放下。”
母子俩正说话,郭嘉和荀攸匆匆跑了过来。
见他俩满头大汗,刘辩问:“你俩在做什么?怎会累成这样?”
“捷报。”荀攸举着那份战报:“幽州大捷,斩敌无数,俘获敌军万余!”
何太后问他:“皇帝笑什么?”
刘辩笑着说:“朕只是在想,如今母慈子孝,当初可也闹的鸡飞狗跳。”
“还不是袁隗怂恿的。”何太后有些不好意思:“哪有母亲害儿子的。”
“母后说的是。”刘辩掀开车帘问了句:“到了什么地方?”
“前方有几个村子。”车外的何咸回道:“臣也不清楚叫什么名。”
“那就在这里停下。”吩咐了何咸,刘辩对何太后说:“母后长久未有出宫,不如下车走走。”
何太后与他下了车。
车帘刚掀开,何太后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田野不再荒芜,作物长势良好。
微风吹过,翠油油的麦田随风摇曳,像是阵阵碧绿的波涛。
“洛阳城外,如今是这样的景象?”她不敢相信的问刘辩。
“已是第二年的麦田。”刘辩微笑着说:“司隶一带,臣民不用担心再饿肚子。这里的粮食,甚至还往并州和凉州输送。”
“并州和凉州可是这样?”何太后问他。
刘辩摇头:“那里土地贫瘠,粮食产量稍逊,养活当地人口不是问题,余粮却是不多。不过并州有煤炭,凉州有畜牧,发展也是很快。”
他接着对何太后说:“朕令凉州放牧骏马、牛羊。用不几年,大汉朝的臣民会有足够的牛羊肉吃。”
“羊肉可食,吃牛肉可是触犯大汉律法。”何太后大惊:“皇帝怎可这样?”
“耕牛当然不能吃,肉牛却是留着吃的。”刘辩对她说:“待到有一天,家家户户养耕牛,田地不再缺少劳力的牲畜,多出来的不吃,难不成供着?”
“皇帝的想法,本宫真是不明白。”何太后摇头:“每每出乎人之所料。”
“汉人与异族相比,体质略为逊色。”刘辩说道:“直白些说,就是我们吃的肉食太少。国贫则民弱,国富则民强。朕要的,是人人安居乐业,再不受动荡之苦。”
“先帝若有你一半,汉室也不会落得如今田地。”何太后叹道:“难怪百姓拥戴你,而憎恶先帝。”
刘辩指着前方:“母后,那里有处岔路,就在彼处祭拜,如何?”
何太后点头:“依着皇帝。”
她对刘辩说:“待到天下大定,本宫要与皇帝一道前往泰山祭天。”
“泰山如今还不能去。”刘辩说道:“那里情势复杂,只有收了兖、冀、青三州,去那里才算稳妥。”
“皇帝有谋划,本宫只是随口一提。”何太后说道:“以你的能耐,匡复大汉指日可待。”
来到路口,孙辰指挥几名卫士摆上供桌。
何太后供奉先帝,刘辩就在她身旁站着。
他对汉灵帝可没有半点好感。
就是因为那个昏庸的坑货,他才到这个时代,差点被董卓废掉。
若真是汉灵帝的儿子,倒也不能埋怨什么。
体内灵魂早已换了人,祭拜昏君,刘辩连面子上的功夫都懒得做。
何太后祭拜,并没耗费太久。
刘辩离她不远,只听见念念有词,究竟说什么,根本听不清。
皇宫内。
荀攸匆匆来到北宫。
内侍告诉他,皇帝出宫去了。
荀攸只得离开。
出宫的时候,他遇见了郭嘉。
“公达慌慌张张,发生了什么?”郭嘉问他。
荀攸回道:“幽州告捷,吕布阵斩公孙越,赵云擒了张燕。乌桓头领难楼,被陷阵营将士斩杀。大军正在趁胜追击,眼看用不多久,就将推进到易京。”
“公孙瓒完了?”郭嘉错愕。
他也没想到,公孙瓒败的竟是如此之快。
“公孙瓒意图一战灭了进入幽州的朝廷大军,却把自家实力都给耗光。”荀攸说道:“许多投降的幽州将士,也加入我军。进军易京的先锋,是公孙瓒旧部王门。”
“好事!”郭嘉说道:“应尽快禀报给陛下。”
“陛下不在北宫,内侍说他出宫去了。”荀攸回道:“我正打算先回去,晚些再来。”
“我知陛下在哪。”郭嘉拉起他就走。
荀攸问:“陛下去了何处?”
“陪太后出宫去了。”郭嘉说道:“走不多远,无非是在官道上,四处走走看看。只要寻着卫士,就能找到。”
郭嘉领着荀攸,匆匆出宫。
何太后祭拜了汉灵帝,刘辩陪着她,欣赏城外风光。
曾经的萧条不再,何太后也是颇有兴致。
刘辩给她介绍麦苗如何生长,何太后一脸错愕:“皇帝还知道这些?”
“身为人君,理应多了解些民生。”刘辩说道:“不仅要知道这些,还得经常见见百姓,听他们说些什么。”
“皇帝尊贵,岂可与贱民为伍?”何太后皱眉。
“没有贱民,哪来贵胄和皇帝?”刘辩说道:“正因有万千大众,才有了朕这个九五之尊。”
对于刘辩的说法,何太后一时半会还是难以接受。
刘辩体内的灵魂来自两千年后。
很多思想与当今时代的人都有不同。
而何太后出身尊贵,又是大汉朝的太后,骨子里就是高高在上。
刘辩并没打算说服她。
何太后也不打算劝说皇帝。
皇帝做的一切,到目前来看,都是正确的。
她的劝说,或许真像何咸说的那样,是在拽朝廷后腿。
母子二人保持着微妙的默契。
“母后看那边。”刘辩朝稍远的地方一指。
何太后望过去:“光秃秃的,看着倒是很扎眼。”
“面上看着是光秃秃的,只因还没抽芽。”刘辩说道:“那里种的是马铃薯,也叫土豆。等到抽了芽,枝叶枯萎,就可以收获。”
“皇帝连稼穑都懂,还弄出古怪作物,母后真不知是喜是忧。”何太后说道:“还得多放些心思在朝政上。”
“民生、军备都是朝政。”刘辩对她说:“朕一样也不会放下。”
母子俩正说话,郭嘉和荀攸匆匆跑了过来。
见他俩满头大汗,刘辩问:“你俩在做什么?怎会累成这样?”
“捷报。”荀攸举着那份战报:“幽州大捷,斩敌无数,俘获敌军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