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殒。
    字数越少,事情越大。
    刘宏死了。
    算上送信的时间,应该已经过去数日了,进一步的详报,恐怕要晚一些才会送到。
    郭嘉三人皆陷入沉思,几人早已达成共识,皆以为刘宏薨逝,会成为乱世起点。
    “看来三郡之事,不能慢慢等了,我照例先去一趟雁门,不过我估计,后面还有消息。”刘擎道。
    “刘宏薨逝,刘辩继位,何进地位便会更进一步,说不定,他会仿效窦武陈蕃,诛除宦官。”田丰道。
    田丰在雒阳担任过侍御史,所以了解偏多,以刘擎看来,田丰之言,与历史相近,只可惜何屠户也有被人屠了的一天。
    至于现在的雒阳,刘擎已经没有历史可以参照了。
    刘擎离了书房,便去同蔡琰告别,其实方才的想法,刘擎是想带着蔡琰一同去雁门的,去见识一下雁门关,和塞外风光,说不定她还会即兴赋诗一番。
    然而现在不行了,刘擎必须快去快回。
    午饭与蔡琰一起,用饭之时,详报到了。
    刘擎正欲取来查看,蔡琰却抢先一步,将之截了去。
    只要她在,便给刘擎念信报,两人都已经习惯了。
    蔡琰展开帛书,却是久久未开口说话,粉色小嘴微张,似乎是被其中内容惊道了。
    “怎么了?”
    “大将军何进死了,车骑将军何苗死了,上军校尉蹇硕也死了,十常侍悉数潜逃,董太后与何皇后为了争夺帝位,相持不下。”蔡琰将信中内容做了概括。
    刘擎默默的放下碗筷。
    蔡琰默契的将帛书递过去,刘擎自己细细看来。
    书信中简明说了来龙去脉,十常侍欲往蹇硕谋害何进,何进命丁原杀了蹇硕,然后带兵围住宫门,欲擒杀十常侍,十常侍假传圣旨,诱骗何进入宫将其杀害,陪同入宫的何苗,被何进部将杀害。
    这些事,虽与历史有所出入,发生时间也大大提前,但总体而言,是他们能干出来的事。
    所以说,性格决定命运,一点不会错,哪怕换一个时间,在那个环境之中,那个性格的人依然会做那样的事。
    不知道是不是阴差阳错,曹操不在雒阳,否则他必劝说何进稍安勿躁,而何进如果能因此沉住气,说不定不会这般早早丧命,以至于刘辩都还未来得及登基。
    这下好,多出一幕争夺皇位的戏码。
    刘擎不得不再度提速了,余下半顿饭,也不吃了,甚至老丈人那里,也不告别了,而是吩咐典韦立即命禁卫集结待命。
    为了炼铁扩产,雁门这一趟,却是非去不可,技术的东西虽然懂的有限,但与古代人相比,刘擎觉得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
    雒阳,长秋宫。
    廷议,守灵,娇生惯养的何皇后哪里受得了天天如此,回到长秋宫中,身心俱乏。
    她手中牵着刘辩,两人在围廊漫步,如今这个季节,绿叶已不多见,园中尽是萧瑟景象,一如她的心情。
    可一想到刘辩,何皇后便决定再咬咬牙,绝不松口,就算多了一个弘农杨氏支持刘协,她也要捍卫祖制。
    “母后,今日太常的礼官师傅问我,想不想当皇帝,我说母后想让我当,我就当。”刘辩一边走一边说道。
    小孩子心里藏不住事,有什么事,都会当天说出来。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何皇后一听是太常的礼官,那应该是教授刘辩礼仪的太常博士,去太常学习,确实是何皇后有意如此。
    虽然嘴上不承认,但何皇后清楚,与自小接受帝王教育的刘协相比,刘辩确实荒废了,于是她才请太常的礼官来教。
    负责教授刘辩的,好像是一名叫李儒的博士,以儒为名,听上去便像是书达礼,学识渊博之人。
    只是何皇后好奇,李儒为什么会问刘辩这个问题?
    难道他有办法?
    何皇后如今的处境,无论抓到什么,都会狠狠把握住,这个念头一起,她打算见一见李儒。
    当即以面授刘辩为由,召见李儒。
    半个时候之后,李儒如期来到,侍女将他引到殿中,李儒只见面前隔着一幕珠帘,内侧隐约可见端坐着一位富丽堂皇的身影。
    “太常博士李儒,见过皇后。”李儒行礼道。
    “博士免礼,辩儿,去见过老师。”
    刘辩走出珠帘,在揭开珠帘之时,李儒瞥见帘内的一抹靓丽,这是他首次见到何皇后,心中惊诧:不愧是能在万千女子中被刘宏选中,并不计出身的将之立为皇后,足见其国色。
    刘辩用刚学的礼仪行礼道:“见过老师!”
    李儒笑着扶住刘辩,再度转向皇后,静静等待着。
    他自然知道,何皇后叫他此时来这里,不是真的教刘辩的。
    何皇后从宫女使了个眼色,后者领会,带着刘辩离开了。
    “今日博士问起辩儿,是否想做皇帝,不知博士为何有此一问?”
    “皇后容禀,请恕李儒冒犯之罪,皇子辩年幼时缺乏管教,学识礼节,皆差年龄更小的皇子协,故皇后将其送往太常习礼,常言有道,‘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然学识礼节气度,皆非一朝一夕可成,皇后无需苛责皇子辩太多。”
    “李博士言之有理,可如今辩儿帝位面临挑战,哀家如何能不急,李博士身为太常属官,应该是奉祖制守国礼,支持辩儿的吧。”
    何皇后淡淡说出,还给李儒扣了顶帽子。
    “皇后勿疑,臣不但是太常博士,还妄称一声皇子辩之师,支持皇子辩,理所应当。”
    何皇后发觉,这个李儒很会说话。
    “那博士欲以何种方式来支持呢?”
    何皇后也好奇,李儒区区博士,在朝堂上都发不出声,他的支持,恐怕没什么意义。
    “下官官微言轻,能献者,不过一言尔。”李儒道。
    “你说。”
    “如今皇子辩已有袁氏支持,所缺乃是真正的实力,因大将军之事颇受非议,故昔日部将,不敢贸然战队,董太后仰仗不过骠骑将军尔,只要他不在了,便优势在皇后了。”李儒道。
    何皇后眉头一锁,精明如她,立刻意识到那句“他不在了”的含义,但她依旧明知故犯问道:“骠骑将军,如何会不在?”
    李儒心中一阵冷嘲,虽说许多事情是宫廷秘事,但何皇后作风,在雒阳城中不是秘密,谋害宋皇后,逼死王贵人,甚至连皇子都不放过,为了权势,心肠如此蛇蝎,竟然会发出如此天真之问。
    无非是想把脏话让李儒来说,李儒倒不介意,既然选择攀这步台阶,总不能处处想着明哲保身。
    “皇后,下官听闻骠骑将军曾言,愿为大汉,为陛下肝脑涂地,那便让他肝脑涂地好了。”
    何皇后心想这李儒果然对她的味,竟真敢将这话说出口。
    “那此事……该如何办?”何皇后道。
    “自然是交给下官来办。”
    李儒心中清楚,刘宏一死,天下将乱,他必须找一颗大树栖身,目下,何皇后有袁氏支持,且刘辩是长子,受祖制法礼所顾,于是何皇后与董太后之间,他选何皇后。
    正值杨彪在朝堂出头,何皇后孤立无援之际,正是他一展价值之时,董重,便算作见面礼吧。
    何皇后十分满意,便问了声,“不知哀家能做什么呢?”
    “皇后,下官还有米已成炊之计,陛下薨逝,长子继位,乃是天经地义,皇后可将之认定为既定事实,不予置论,同时,以皇后懿旨,册封刘协为王。”李儒道。
    “好一个米已成炊之计!那依你之见,册封到哪为好呢?”
    李儒一想,答道:“皇后可知渤海刘擎?”
    “哀家自然知道。”
    “下官听闻些风声,刘擎历来以恢复渤海国为志,以下官之见,要封皇子协,自然是要封个多事之地,以我看来,将皇子协封至渤海国,如此一来,刘擎岂能善罢甘休?”
    “如此一来,刘擎憎恨的岂不是哀家?”
    “皇后身在宫中,些许仇恨,何足挂齿,然刘擎所图,仍是渤海国,即便刀兵相加,亦是去渤海国,而不是雒阳皇宫。”李儒解释道。
    何皇后突然想起了刘宏册封刘擎为渤海王之事,只是让张让压下并销毁了圣旨了,而后陛下薨逝,张让潜逃,此事,应该作罢了吧。
    李儒所言,堪称恶毒,为既定之利益,不顾骂名,够实在,投她味。
    和她明着诬陷宋皇后,毒杀王贵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事可行,明日哀家便当朝颁布懿旨!”
    李儒退下之后,何皇后再度思索了一番,觉着并没有什么纰漏,心想这个李儒,却有几分本事,只是行事风格,与这个“儒”字相去甚远。
    叫“李毒”或许更合适。
    翌日,朝上。
    当何皇后命人宣布懿旨的时候,着实令百官吃了一惊,特别是董太后一派,气得不轻,但皇后懿旨并非儿戏,所以他们还是耐着性子听到了最后。
    然后爆发了激烈的“讨论”。
    董重与杨彪自然是反对的最凶的,这就好比谈判的双方,尚未达成协议,突然有一方单方面宣布了结果。
    这不是不讲武德,这简直就是不顾廉耻。
    不过看着董太后与董重一派气得不轻,何皇后觉得这封诏书,就算不生效,也令她很爽。
    “皇后,新君事关大汉社稷,尚需从长计议,臣请皇后,收回诏命。”杨彪率先表态。
    随后一帮跟从者,纷纷跟随请求皇后收回成命。
    倒是董太后与董重,毫无回应,显然还没从何皇后的卑劣手段中回过神来。
    “大汉社稷之根本,便是要遵循祖宗礼法,自古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废长立幼,终至招来灾祸,反对的各位大臣,有谁家是立幼子的?”
    袁隗一问,百官顿时噤声,正如他所说,其实所有人心中,皆是忌讳废长立幼的。
    “废长立幼,并非不可,立君要立贤立德,皇子协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气度,此乃上天赐先帝之真命天子,先帝对之亦十分喜爱,此事天下皆知,若非陛下突然薨逝,必会行废长立幼之举!”杨彪针锋相对道。
    袁隗:“司空消息好灵通,本官在朝数十年,从未听闻过,从未听闻过陛下有此意。”
    杨彪:“袁太傅年事已高,未曾听说,亦是寻常,故先帝委你太傅以养老,将太尉重任,交予张太尉。”
    “杨文先!尔敢!”袁绍突然出头,不过被袁隗一个眼神,使退了。
    袁绍退了,群臣议论却没退,一时嘈杂又起,而且议论的主题,似乎又跑偏了。
    所以又是毫无建树的一天,而且伴随着满无休止的廷议,双方都开始意识到——
    廷议是不会有结果的!
    权力争夺尚会刀兵相见,何况是为了帝位!
    袁隗不急,因为根据董卓回信,他已经抓到大鱼了,再有两日,能可回雒阳。
    原本袁隗还想着拖一拖,没想到何皇后今日朝堂上弄出了这一出,直接将辩论变成了争论。
    袁隗不由得想:这手法,是何皇后自己想出来的吗?
    这个女人什么时候有这脑子了?
    另一边,历来气度不错的董太后,今日被气得不轻,回宫后还摔了一只平日里十分喜爱的玉碗,并将那种心疼与惋惜化作对何皇后的恨意。
    在她看来,何皇后之举动,已经是挑衅了。
    散朝之后,董重与杨彪直接被董太后哦叫上,商量对策。
    “太后,事到如今,以廷议胜出,已再无可能,有袁氏在,实难达成共识,看来,此事唯有倚仗骠骑将军了。”杨彪道。
    “早该如此!看我率军围住长秋宫之时,她还要不要刘辩上位!”董重道。
    “那此时宜早不宜迟,不如就在今夜行事,大事必成!”杨彪提议道。
    董重似是而非的点着点,没有说话,显然是看太后意见。
    “这何氏气煞我也,今夜切莫动手,我欲以牙还牙,拟一太后诏书,明日朝上宣读!”董太后说着,双肩依然一耸一耸,显然还未消气。
    “太后,大局为重。”杨彪提醒道。
    “不差这一日,袁氏既然以我作对,动不了袁隗,我还动不了袁绍么,那何氏欲挑拨我与刘擎,我便同行此事,封刘辩为渤海王,再令袁绍为渤海太守,两人一起去看海吧!”董太后道。
    “太后不可!”杨彪直接反驳,“我与刘擎在颍川有过交往,此子身怀大器,胸有大志,且用兵入神,作战之时常身先士卒,曾以百余骑击溃波才数万大军,当场将其斩杀,如今公子戍边雁门,身负守疆重任,万万不可吃罪,只有何氏这等无知女子,才会招惹刘擎,不过,袁绍为渤海太守,倒是可取!”
    封国与郡守,历来是独立的,渤海太守,并不与刘擎相冲,只是名字膈应人。
    以袁氏去恶心刘擎,令刘擎厌恶袁氏,这倒是杨彪喜闻乐见的。
    昔日在颍川,杨彪可是亲眼见过刘擎杀敌的,颍川家族争相拉拢的情景,真是叫人难忘,他杨氏,如何能错过结交此等人才。
    “那刘辩,该封何处?”董太后问。
    杨彪冷笑一声:“便封弘农王吧,由臣之家族,来招待他。”
    ……
    (求推荐票、月票)

章节目录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子虚笑乌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子虚笑乌有并收藏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