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裴寂酿出了啤酒 葡萄酒
这样,李世民花高价购买了粮食,等到饥荒发生的时候,还需要拿粮食去救济那些把存粮卖掉的平民百姓。
而他用瓷器、白酒换五姓七望的粮食,五姓七望为了换他的瓷器、白酒,就需要买粮食,他们买粮食就会尽可能地打压粮价,不让粮价上涨。
粮价不涨,平民百姓自然不会把他们储存的粮食卖掉,这样,五姓七望买粮食就只能从那些囤积大量粮食的大地主、大商人那里买,这样就保持了粮价的平衡、维持了粮食的正常流通。
他之所以向拓跋炎、达勃鲁要钱,不要粮食,就是避免胡商联合会为了拿粮食换他的瓷器、白酒,而在大唐大量买粮食,造成粮价上涨,打乱他的计划。
和拓跋炎、达勃鲁商讨完毕,夜已经很深了,二人向李元景告辞,各自安睡。
第二天一大早,裴寂就来了赵王府,今天,他有一件大喜事要告诉李元景,向李世民禀报:
他指挥制作的啤酒和葡萄酒都制作出来了!
但裴寂到了赵王府时,李元景还没有起来,裴寂急着去向李世民报喜,而李元景睡着得不起来,他急得团团转。
如果这会儿李元景已经起来了,他把啤酒和葡萄酒已经制作出来的消息告诉给李元景之后,再去禀报李世民,估计那时候李世民还没有吃早饭,他去那么早,李世民一定能猜到他还没有吃早饭,那李世民就会请他一块吃,能和李世民一块吃饭,实在是一种殊荣!
而如果李元景起得太晚,等他把这件事向李元景说了,再和李元景商议一番怎样出售等事情,然后他再去皇宫,向李世民禀报,那就晚了,李世民肯定已经吃过饭了,那时李世民也会认为他也吃过饭了,就不会再请他一块吃饭了。
而李元景今天早晨也睡不进去了,这几天他很忙,有许多事情要做:
要去皇宫把那四百件瓷器运出来交给拓跋炎、达勃鲁,要和李世民商量给拓跋炎、达勃鲁胡商联合会多少白酒、香水、花露水、茶叶,他还要赶快给五姓七望写七百五十首诗和曲谱。
他已经画好了烧制玻璃和炼铁的高炉图形,李世民在新丰县找到了一座长石矿,蓝田县找到了一座铁矿,李元景任命李世民第三子蜀王李恪为玻璃厂厂长,任命李世民第五子楚王李祐为炼铁厂厂长,让他们先出京准备去了。
在大唐历史上,李世民的儿子中李恪是死得最冤枉、憋屈的。
原本大唐历史上,李元景、房遗爱谋反案,根本就不牵连李恪,但长孙无忌为了除掉李恪,就诬陷李恪也参与了谋反,把他杀害了,直到七零五年,他才得以平反昭雪,追赠司空,恢复吴王爵位。
(李恪贞观二年被封为蜀王,贞观十一年(六三七年),封吴王,此时是贞观二年,他还是蜀王。)
李恪英武果敢,非常能力,深得李世民宠爱,李世民几次都欲立李恪为太子,这也是长孙无忌处心积虑除掉李恪的原因。
而李祐也是极具才能的,因而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嫉恨,他一番诬陷造谣,逼得李祐不得不造反,六四三年(贞观十七年)四月六日,李祐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
李元景之所以让他们二人做玻璃、炼铁厂厂长,对外宣布是因为玻璃和铁都是对大唐最重要、最关键的物品,所以,要派二人去担任厂长,而真正原因是李元景在二人还没有被长孙无忌嫉恨、陷害之前,把他们送出京城,不让长孙无忌见到他们、防着他们,也不让他们有机会在京城和李承乾、李治争太子之位、以及有造反的机会,保全他们。
等他们炼制出来了大量的铁,烧制出来了玻璃,变得非常有能力,为李世民立了大功,李世民轻易就不舍得把他们处死,当然李元景自己也会全力防止他们争夺太子之位、造反,被长孙无忌陷害、处死。
李元景穿越来了大唐,已经改变了大唐的历史走向,所以以前大唐历史上李元景、李元昌、李恪、李祐都因谋反而被长孙无忌处死的事情,应该都不会再发生了,李元景也不会让这些事发生了。
李元景准备在二人把烧制玻璃、炼铁的炉子建好之后,他亲自去看看,还要在中秋节诗会之前,把歌舞演员找好,教他们一些歌曲、排练舞蹈……
事情这么多,所以李元景比平时起来得早一些,他起来之后,发现裴寂已经来了赵王府。
裴寂看到李元景起来之后,赶紧来到李元景面前,顾不得过多寒暄,就非常兴奋地告诉李元景,他已经把啤酒和葡萄酒制作出来了,李元景听了也非常高兴。
但李元景知道,啤酒和葡萄酒最好多放几天,让里边的酒曲充分发酵,那样喝起来口感才更好。
并且,啤酒和葡萄酒更多的时候是喝一种情调,喝啤酒、葡萄酒的酒具要很讲究才行,所以李元清准备先制作一些高脚玻璃杯,把啤酒、葡萄酒倒在高脚玻璃杯中,喝起来才显得更尊贵、奢华、优雅、更有情调。
但大唐的玻璃太贵了,两个还没有鸡蛋大的玻璃球就要上百贯钱,所以李元景以前没有打算制作玻璃杯,准备等自己烧制的玻璃烧制出来之后再制作,但现在既然裴寂已经把啤酒、葡萄酒酿制出来了,那就先制作一些高脚玻璃杯,凑一个机会把啤酒、葡萄酒宣传出去,也能卖一些钱或者换一些粮食。
要制作玻璃杯就要教会春绮众人,那李元景就忙上加忙,他看了看裴寂,猜想裴寂制作出来了啤酒、葡萄酒,如此大事,他一定会去向李世民禀报、报喜。
李元景灵机一动,决定让裴寂去皇宫,把那四百件瓷器给拓跋炎、达勃鲁送去,并且和李世民商量给这两名胡商多少白酒、香水、花露水、茶叶,这样他就不用去皇宫了,能节省出一上午的时间。
而他用瓷器、白酒换五姓七望的粮食,五姓七望为了换他的瓷器、白酒,就需要买粮食,他们买粮食就会尽可能地打压粮价,不让粮价上涨。
粮价不涨,平民百姓自然不会把他们储存的粮食卖掉,这样,五姓七望买粮食就只能从那些囤积大量粮食的大地主、大商人那里买,这样就保持了粮价的平衡、维持了粮食的正常流通。
他之所以向拓跋炎、达勃鲁要钱,不要粮食,就是避免胡商联合会为了拿粮食换他的瓷器、白酒,而在大唐大量买粮食,造成粮价上涨,打乱他的计划。
和拓跋炎、达勃鲁商讨完毕,夜已经很深了,二人向李元景告辞,各自安睡。
第二天一大早,裴寂就来了赵王府,今天,他有一件大喜事要告诉李元景,向李世民禀报:
他指挥制作的啤酒和葡萄酒都制作出来了!
但裴寂到了赵王府时,李元景还没有起来,裴寂急着去向李世民报喜,而李元景睡着得不起来,他急得团团转。
如果这会儿李元景已经起来了,他把啤酒和葡萄酒已经制作出来的消息告诉给李元景之后,再去禀报李世民,估计那时候李世民还没有吃早饭,他去那么早,李世民一定能猜到他还没有吃早饭,那李世民就会请他一块吃,能和李世民一块吃饭,实在是一种殊荣!
而如果李元景起得太晚,等他把这件事向李元景说了,再和李元景商议一番怎样出售等事情,然后他再去皇宫,向李世民禀报,那就晚了,李世民肯定已经吃过饭了,那时李世民也会认为他也吃过饭了,就不会再请他一块吃饭了。
而李元景今天早晨也睡不进去了,这几天他很忙,有许多事情要做:
要去皇宫把那四百件瓷器运出来交给拓跋炎、达勃鲁,要和李世民商量给拓跋炎、达勃鲁胡商联合会多少白酒、香水、花露水、茶叶,他还要赶快给五姓七望写七百五十首诗和曲谱。
他已经画好了烧制玻璃和炼铁的高炉图形,李世民在新丰县找到了一座长石矿,蓝田县找到了一座铁矿,李元景任命李世民第三子蜀王李恪为玻璃厂厂长,任命李世民第五子楚王李祐为炼铁厂厂长,让他们先出京准备去了。
在大唐历史上,李世民的儿子中李恪是死得最冤枉、憋屈的。
原本大唐历史上,李元景、房遗爱谋反案,根本就不牵连李恪,但长孙无忌为了除掉李恪,就诬陷李恪也参与了谋反,把他杀害了,直到七零五年,他才得以平反昭雪,追赠司空,恢复吴王爵位。
(李恪贞观二年被封为蜀王,贞观十一年(六三七年),封吴王,此时是贞观二年,他还是蜀王。)
李恪英武果敢,非常能力,深得李世民宠爱,李世民几次都欲立李恪为太子,这也是长孙无忌处心积虑除掉李恪的原因。
而李祐也是极具才能的,因而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嫉恨,他一番诬陷造谣,逼得李祐不得不造反,六四三年(贞观十七年)四月六日,李祐以“谋反罪”被贬为庶人,赐死于长安太极宫内省。
李元景之所以让他们二人做玻璃、炼铁厂厂长,对外宣布是因为玻璃和铁都是对大唐最重要、最关键的物品,所以,要派二人去担任厂长,而真正原因是李元景在二人还没有被长孙无忌嫉恨、陷害之前,把他们送出京城,不让长孙无忌见到他们、防着他们,也不让他们有机会在京城和李承乾、李治争太子之位、以及有造反的机会,保全他们。
等他们炼制出来了大量的铁,烧制出来了玻璃,变得非常有能力,为李世民立了大功,李世民轻易就不舍得把他们处死,当然李元景自己也会全力防止他们争夺太子之位、造反,被长孙无忌陷害、处死。
李元景穿越来了大唐,已经改变了大唐的历史走向,所以以前大唐历史上李元景、李元昌、李恪、李祐都因谋反而被长孙无忌处死的事情,应该都不会再发生了,李元景也不会让这些事发生了。
李元景准备在二人把烧制玻璃、炼铁的炉子建好之后,他亲自去看看,还要在中秋节诗会之前,把歌舞演员找好,教他们一些歌曲、排练舞蹈……
事情这么多,所以李元景比平时起来得早一些,他起来之后,发现裴寂已经来了赵王府。
裴寂看到李元景起来之后,赶紧来到李元景面前,顾不得过多寒暄,就非常兴奋地告诉李元景,他已经把啤酒和葡萄酒制作出来了,李元景听了也非常高兴。
但李元景知道,啤酒和葡萄酒最好多放几天,让里边的酒曲充分发酵,那样喝起来口感才更好。
并且,啤酒和葡萄酒更多的时候是喝一种情调,喝啤酒、葡萄酒的酒具要很讲究才行,所以李元清准备先制作一些高脚玻璃杯,把啤酒、葡萄酒倒在高脚玻璃杯中,喝起来才显得更尊贵、奢华、优雅、更有情调。
但大唐的玻璃太贵了,两个还没有鸡蛋大的玻璃球就要上百贯钱,所以李元景以前没有打算制作玻璃杯,准备等自己烧制的玻璃烧制出来之后再制作,但现在既然裴寂已经把啤酒、葡萄酒酿制出来了,那就先制作一些高脚玻璃杯,凑一个机会把啤酒、葡萄酒宣传出去,也能卖一些钱或者换一些粮食。
要制作玻璃杯就要教会春绮众人,那李元景就忙上加忙,他看了看裴寂,猜想裴寂制作出来了啤酒、葡萄酒,如此大事,他一定会去向李世民禀报、报喜。
李元景灵机一动,决定让裴寂去皇宫,把那四百件瓷器给拓跋炎、达勃鲁送去,并且和李世民商量给这两名胡商多少白酒、香水、花露水、茶叶,这样他就不用去皇宫了,能节省出一上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