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左离开后,朱浩也要收拾一下心情,准备回归到以往的生活状态。
娄素珍见朱浩脸色严肃,问道:“西北局势,让公子心怀忧虑?”
“没有。”
朱浩摇头,“西北局势倒还好,只是我先前跟陛下预言过,大同等地边军可能会哗变,现在时间临近,陛下对此非常重视。其实我更关心的是东南海防,倭寇这两年低调中崛起,已对我大明东南海疆形成威胁,我一直力主造船,现在有了一点成绩,也该检验一下我大明水师的实力了。”
娄素珍颔首:“看来公子对天下局势了然于心,处处料事于先,难怪陛下器重有加。”
朱浩侧头瞥了她一眼:“你当我是在吹牛逼?不过在陛下跟前,偶尔吹吹牛逼也未尝不可,但我所说可不都是玄乎的事情,就怕一切都在往我预想的方向发展。”
……
……
朱浩回城,先去见过陆松。
陆松近来已不负责永平府铁矿之事,而专司京城火车站的安保工作,有关陆松出任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一事也暂时没了下文,一方面朱辰到现在还没卸任,另一方面朱四属意陈寅为下一任北镇抚司镇抚使。
当然,骆安继任锦衣卫指挥使,基本已确定下来。
陆松并不着急,本来他在兴王府仪卫司内排名就不是很靠前,加上有在正德朝充当朝廷细作的经历,他对自己上位并不是那么迫切,这也跟他妻子在蒋太后身边得到器重,不想被人笑话说走夫人路线有关。
陆松的心态一直保持得很好。
“我想让陆千户你去一趟天津船厂,按照我给的图纸,为新船配备新式火炮,再拉船队到江浙一代,打一打倭寇,提振一下海防将士的士气。”
朱浩跟陆松说明来意。
陆松非常为难:“卑职从未带兵上过战场,更何况还是统领水军……只怕会辜负朱先生的厚望。”
朱浩道:“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我打算让你带上陆炳一起,现在思贤居那边无须太多人守护周全……你顺带把关敬一并带去,这算是兴王府出身的军将一次很好的实战机会。
“我们对敌倚靠的是武器的代差碾压,现在倭寇尚不成气候,取胜的机会很大,就算不能一次根除,也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我觉得你实在没理由拒绝。”
朱浩把详细作战计划都给陆松制定好了,但陆松依然忐忑不安。
留在京城混日子,是兴王府出身的多数人的想法,这里锦衣玉食,执行的公务也不是很繁琐,收入高,有各种外快可以捞,偶尔还能接触皇帝,指不定就能急速拔擢,为什么要去东南沿海打倭寇?
打仗这种事,总归有生命危险!
“当然,陆千户你不愿意去,我也不勉强,这正是我提前来跟你商议的原因,而不是请陛下直接下旨。”
朱浩笑了笑。
陆松想追求安稳生活,自己怎能强求?
陆松道:“卑职愿意前往,只是……”
“你有何顾虑只管说。”
朱浩随手拿出一叠图纸,摆放到桌上。
陆松叹息道:“如今锦衣卫内已形成各个山头势力,卑职就怕调任别处后,手里的差事不能由自己人承继,将来回京时已无容身之所……”
意思是锦衣卫也开始内卷起来了。
皇帝刚到京城时,兴王府仪卫司出身这群人,对于利益还不是那么渴求,但随着时间推移,几年下来皇帝站稳脚跟的同时,兴王府出身的人也将各自的基本盘划分清楚,陆松是个实在人,他很怕去干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回来后连自己的地盘都被人给侵占了。
朱浩微笑道:“陆千户放宽心,待你打胜仗归来,南镇抚司将归你统辖,另外矿山和铁路我都会交给你打理。既然我相信你,哪有在分配利益时偏向别家的道理?安心去便可!”
……
……
紫禁城。
朱浩入宫面圣。
乾清宫,朱四早早为朱浩准备好了茶点,还想请朱浩在皇宫吃晚饭,让御膳房着手进行准备,又怕被人知道朱浩入宫之事,只让张左侍奉在旁。
朱浩入宫第一件事,就跟朱四提出要在东南沿海开辟战场的计划。
“……这么快?先前不是说,那些新造出来的海船难登大雅之堂?最近朕也研究了一些海战图志,说大船打小船的时候,也不是每次都有优势,容易被敌军以火攻等方式围攻,灵活性很差……”
朱四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小子,讲到什么东西,哪怕朱浩临时提出,他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朱浩道:“这次我们扫荡的是江浙沿海的海岛,把倭寇和海盗盘踞的岛屿一座座全拿下,倭寇和海盗被逐出大陆后,便躲在那些小岛上,他们的船只不但破小,数量也不多,而我们的船队规模已壮大到碾压对手的地步,无须担心对手的围攻战术。”
张左笑着在旁提醒:“陛下,东南水军已有数万人马,怎可能会怕区区几个倭寇和海盗?”
朱四点点头:“只要准备充分就好,朕也是不想被人说,无端开启战事,先前几代人不都是以守住陆地为主?就算外面那些海岛上有人闹事,前面几朝从未肃清过,朕也就想守成了。”
朱浩有些诧异,朱四小小年纪就失去进取心,一心求稳了?当即道:“陛下,这些海岛扼守大明通向西洋以及东洋的航道,若不肃清,大明海上贸易将承受巨大损失,影响朝廷的税收。
“另外,这次作战也算是一次练兵,如果一切顺利,待肃清海疆后稍作休整,臣就准备派出一支船队,远赴重洋探索海外疆土,请您恩准。”
“嗯。”
朱四对此也没什么想法,只是机械地点了点头,“你来安排吧,对这些朕不是很懂,如果能像你之前说的那般,从海外带回点金银什么的,富国强民,朕就很满足了。但要新辟并守住海外疆土,朕看暂且不必吧,能把华夏之地打理好,朕都觉得费劲,遑论其它……
“那些大臣最近总给朕找麻烦,你先帮朕想些对策,好好压一压他们的嚣张气焰。”
朱浩越发惊讶,怎么朱四独揽大权后,行事反而越来越保守,连开疆拓土的进取心都没了?
……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朱浩在皇宫跟朱四一起吃过晚饭,才在张左陪同下出宫。
张左对于朱浩于东南沿海开辟新战场,多有不解。
“朱先生,大明自开国以来,防备重心一直都在北方,为何您会一直盯着东南呢?那边的倭寇和海盗虽然偶尔也会给朝廷带来一些困扰,但总不会对我大明疆土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吧?”
张左一直都比较“务实”,但这种“务实”明显不是为天下大治的仁臣之风,更多是为君王考虑。
皇帝需要北方安定来作为政治筹码,他便觉得北疆安稳更为重要,而不是因为其它。
朱浩解释道:“东南海防会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成为大明最大的安全隐患,趁早进行整肃,将会最大程度避免祸患的发生,对于沿海民众安居乐业有诸多好处,至于北疆……几代人布置下来,场面再坏又能坏到哪儿?”
张左叹道:“朱先生的意思是,您要为大明查漏补缺,而不是锦上添花?”
“嗯,大概是这意思吧。”朱浩道。
张左不想跟朱浩争论什么,道:“朱先生,最近陛下一直在问,是否可以让唐先生早点晋升高位?您说的,今年乃他命中的劫数……这眼看就到年底了,他到底是……有事还是没事啊?”
“不好说。”
朱浩摇摇头,连他自己心里都没底。
张左追问:“算不出来吗?”
朱浩道:“人的命数,哪有那么容易测算的?想逆天改命,有时候太过艰难,只希望唐先生能熬过去,年前不要想着他入朝,他这人胸无大志,关键时候有他出面挡一下,当个由头和引子,其实挺好。”
张左笑眯眯道:“那一切都听您的。”
……
……
夜深人静,朱浩仍旧不能回私宅休息,让人通知苏熙贵,把黄瓒请到戏楼。
戏楼此时正在唱夜戏,京城很多票友喜欢熬到深夜,有的权贵及巨富更是喜欢拖家带口来看——晚上看戏家庭氛围浓厚许多,一般白天很少见到女子抛头露面,到了晚上却屡见不鲜。
这一点也说明,大明中期社会风气还没到一潭死水的封闭地步。
包间内。
苏熙贵把黄瓒引进门后,很识相地退了出去,从外边把门关上,让朱浩和黄瓒可以单独叙话。
“……两件事,陛下想在年后重提议礼之事,腊月前会安排黄学士入阁。
“现在文臣中有传闻,说是有大臣想借东南沿海海禁,上奏陛下,令陛下不再于天津等处造船,以此断绝倭寇和海盗生存的基础……黄学士作为南户部尚书,请在此事上出面斡旋,以保证更为严格的海禁不会推行。”
黄瓒琢磨了一下。
他很不喜欢这种听人号令的感觉,可他又知道,若想入阁,就不得不为皇帝办事。
如果他的意见和主张跟那些文臣没什么两样,那皇帝为何要让他来当翰林学士,甚至让他入阁呢?
黄瓒道:“敬道,老夫能问一句,陛下对阁臣更迭有何意见?”
朱浩微笑道:“黄学士是问蒋阁老和毛阁老几时退下吧?快了,快了,年后重开议礼前,此二人非从内阁退下去不可,他们在内阁本来就属于过渡性质……至于镇江的和余姚那两位,现在陛下也没说一定要复召,黄学士若入阁,或在内阁停留时间更长,但相应承担的责任也更大。”
娄素珍见朱浩脸色严肃,问道:“西北局势,让公子心怀忧虑?”
“没有。”
朱浩摇头,“西北局势倒还好,只是我先前跟陛下预言过,大同等地边军可能会哗变,现在时间临近,陛下对此非常重视。其实我更关心的是东南海防,倭寇这两年低调中崛起,已对我大明东南海疆形成威胁,我一直力主造船,现在有了一点成绩,也该检验一下我大明水师的实力了。”
娄素珍颔首:“看来公子对天下局势了然于心,处处料事于先,难怪陛下器重有加。”
朱浩侧头瞥了她一眼:“你当我是在吹牛逼?不过在陛下跟前,偶尔吹吹牛逼也未尝不可,但我所说可不都是玄乎的事情,就怕一切都在往我预想的方向发展。”
……
……
朱浩回城,先去见过陆松。
陆松近来已不负责永平府铁矿之事,而专司京城火车站的安保工作,有关陆松出任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一事也暂时没了下文,一方面朱辰到现在还没卸任,另一方面朱四属意陈寅为下一任北镇抚司镇抚使。
当然,骆安继任锦衣卫指挥使,基本已确定下来。
陆松并不着急,本来他在兴王府仪卫司内排名就不是很靠前,加上有在正德朝充当朝廷细作的经历,他对自己上位并不是那么迫切,这也跟他妻子在蒋太后身边得到器重,不想被人笑话说走夫人路线有关。
陆松的心态一直保持得很好。
“我想让陆千户你去一趟天津船厂,按照我给的图纸,为新船配备新式火炮,再拉船队到江浙一代,打一打倭寇,提振一下海防将士的士气。”
朱浩跟陆松说明来意。
陆松非常为难:“卑职从未带兵上过战场,更何况还是统领水军……只怕会辜负朱先生的厚望。”
朱浩道:“这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我打算让你带上陆炳一起,现在思贤居那边无须太多人守护周全……你顺带把关敬一并带去,这算是兴王府出身的军将一次很好的实战机会。
“我们对敌倚靠的是武器的代差碾压,现在倭寇尚不成气候,取胜的机会很大,就算不能一次根除,也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我觉得你实在没理由拒绝。”
朱浩把详细作战计划都给陆松制定好了,但陆松依然忐忑不安。
留在京城混日子,是兴王府出身的多数人的想法,这里锦衣玉食,执行的公务也不是很繁琐,收入高,有各种外快可以捞,偶尔还能接触皇帝,指不定就能急速拔擢,为什么要去东南沿海打倭寇?
打仗这种事,总归有生命危险!
“当然,陆千户你不愿意去,我也不勉强,这正是我提前来跟你商议的原因,而不是请陛下直接下旨。”
朱浩笑了笑。
陆松想追求安稳生活,自己怎能强求?
陆松道:“卑职愿意前往,只是……”
“你有何顾虑只管说。”
朱浩随手拿出一叠图纸,摆放到桌上。
陆松叹息道:“如今锦衣卫内已形成各个山头势力,卑职就怕调任别处后,手里的差事不能由自己人承继,将来回京时已无容身之所……”
意思是锦衣卫也开始内卷起来了。
皇帝刚到京城时,兴王府仪卫司出身这群人,对于利益还不是那么渴求,但随着时间推移,几年下来皇帝站稳脚跟的同时,兴王府出身的人也将各自的基本盘划分清楚,陆松是个实在人,他很怕去干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回来后连自己的地盘都被人给侵占了。
朱浩微笑道:“陆千户放宽心,待你打胜仗归来,南镇抚司将归你统辖,另外矿山和铁路我都会交给你打理。既然我相信你,哪有在分配利益时偏向别家的道理?安心去便可!”
……
……
紫禁城。
朱浩入宫面圣。
乾清宫,朱四早早为朱浩准备好了茶点,还想请朱浩在皇宫吃晚饭,让御膳房着手进行准备,又怕被人知道朱浩入宫之事,只让张左侍奉在旁。
朱浩入宫第一件事,就跟朱四提出要在东南沿海开辟战场的计划。
“……这么快?先前不是说,那些新造出来的海船难登大雅之堂?最近朕也研究了一些海战图志,说大船打小船的时候,也不是每次都有优势,容易被敌军以火攻等方式围攻,灵活性很差……”
朱四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小子,讲到什么东西,哪怕朱浩临时提出,他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换源App】
朱浩道:“这次我们扫荡的是江浙沿海的海岛,把倭寇和海盗盘踞的岛屿一座座全拿下,倭寇和海盗被逐出大陆后,便躲在那些小岛上,他们的船只不但破小,数量也不多,而我们的船队规模已壮大到碾压对手的地步,无须担心对手的围攻战术。”
张左笑着在旁提醒:“陛下,东南水军已有数万人马,怎可能会怕区区几个倭寇和海盗?”
朱四点点头:“只要准备充分就好,朕也是不想被人说,无端开启战事,先前几代人不都是以守住陆地为主?就算外面那些海岛上有人闹事,前面几朝从未肃清过,朕也就想守成了。”
朱浩有些诧异,朱四小小年纪就失去进取心,一心求稳了?当即道:“陛下,这些海岛扼守大明通向西洋以及东洋的航道,若不肃清,大明海上贸易将承受巨大损失,影响朝廷的税收。
“另外,这次作战也算是一次练兵,如果一切顺利,待肃清海疆后稍作休整,臣就准备派出一支船队,远赴重洋探索海外疆土,请您恩准。”
“嗯。”
朱四对此也没什么想法,只是机械地点了点头,“你来安排吧,对这些朕不是很懂,如果能像你之前说的那般,从海外带回点金银什么的,富国强民,朕就很满足了。但要新辟并守住海外疆土,朕看暂且不必吧,能把华夏之地打理好,朕都觉得费劲,遑论其它……
“那些大臣最近总给朕找麻烦,你先帮朕想些对策,好好压一压他们的嚣张气焰。”
朱浩越发惊讶,怎么朱四独揽大权后,行事反而越来越保守,连开疆拓土的进取心都没了?
……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朱浩在皇宫跟朱四一起吃过晚饭,才在张左陪同下出宫。
张左对于朱浩于东南沿海开辟新战场,多有不解。
“朱先生,大明自开国以来,防备重心一直都在北方,为何您会一直盯着东南呢?那边的倭寇和海盗虽然偶尔也会给朝廷带来一些困扰,但总不会对我大明疆土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吧?”
张左一直都比较“务实”,但这种“务实”明显不是为天下大治的仁臣之风,更多是为君王考虑。
皇帝需要北方安定来作为政治筹码,他便觉得北疆安稳更为重要,而不是因为其它。
朱浩解释道:“东南海防会在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成为大明最大的安全隐患,趁早进行整肃,将会最大程度避免祸患的发生,对于沿海民众安居乐业有诸多好处,至于北疆……几代人布置下来,场面再坏又能坏到哪儿?”
张左叹道:“朱先生的意思是,您要为大明查漏补缺,而不是锦上添花?”
“嗯,大概是这意思吧。”朱浩道。
张左不想跟朱浩争论什么,道:“朱先生,最近陛下一直在问,是否可以让唐先生早点晋升高位?您说的,今年乃他命中的劫数……这眼看就到年底了,他到底是……有事还是没事啊?”
“不好说。”
朱浩摇摇头,连他自己心里都没底。
张左追问:“算不出来吗?”
朱浩道:“人的命数,哪有那么容易测算的?想逆天改命,有时候太过艰难,只希望唐先生能熬过去,年前不要想着他入朝,他这人胸无大志,关键时候有他出面挡一下,当个由头和引子,其实挺好。”
张左笑眯眯道:“那一切都听您的。”
……
……
夜深人静,朱浩仍旧不能回私宅休息,让人通知苏熙贵,把黄瓒请到戏楼。
戏楼此时正在唱夜戏,京城很多票友喜欢熬到深夜,有的权贵及巨富更是喜欢拖家带口来看——晚上看戏家庭氛围浓厚许多,一般白天很少见到女子抛头露面,到了晚上却屡见不鲜。
这一点也说明,大明中期社会风气还没到一潭死水的封闭地步。
包间内。
苏熙贵把黄瓒引进门后,很识相地退了出去,从外边把门关上,让朱浩和黄瓒可以单独叙话。
“……两件事,陛下想在年后重提议礼之事,腊月前会安排黄学士入阁。
“现在文臣中有传闻,说是有大臣想借东南沿海海禁,上奏陛下,令陛下不再于天津等处造船,以此断绝倭寇和海盗生存的基础……黄学士作为南户部尚书,请在此事上出面斡旋,以保证更为严格的海禁不会推行。”
黄瓒琢磨了一下。
他很不喜欢这种听人号令的感觉,可他又知道,若想入阁,就不得不为皇帝办事。
如果他的意见和主张跟那些文臣没什么两样,那皇帝为何要让他来当翰林学士,甚至让他入阁呢?
黄瓒道:“敬道,老夫能问一句,陛下对阁臣更迭有何意见?”
朱浩微笑道:“黄学士是问蒋阁老和毛阁老几时退下吧?快了,快了,年后重开议礼前,此二人非从内阁退下去不可,他们在内阁本来就属于过渡性质……至于镇江的和余姚那两位,现在陛下也没说一定要复召,黄学士若入阁,或在内阁停留时间更长,但相应承担的责任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