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蜀穿着橡胶制作的雨衣,他腰间系着绳索,迎着不断拍击在甲板上的海浪,固定绳索脱钩的一门舰炮。
    泰山号战列舰在海中不断的起伏,突然之间向左猛的倾斜。
    苏蜀刚固定完舰炮,准备回去时,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向着下方滑去。
    随后腰间的绳索就被拉直,他双手拽着绳索,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安全地带。
    很快一道海浪打过来,苏蜀无法站直身体,立刻滑倒在地。
    他身体被海浪推着,向着旁边的炮管上撞去。
    他即将砸在炮管上时,感觉腰间的绳索被其他人拉住,不再撞向炮管。
    陆元琪参谋费了好大力气,他才与士兵一起把苏蜀拉过来。
    他有些担忧地训斥道:“我们遇到台风,外面这么大的海浪。
    不是命令除了站岗的人之外,所有人躲在船舱之中。
    小苏突然行动,真出事会造成很大的动乱,影响现在舰队抗击台风。”
    苏蜀指着重新被固定好的舰炮,他心有余悸的说道:“这些舰炮重达数吨,我们用数条铁链才把它固定在炮位上。
    我刚刚发现固定舰炮的铁链有些松动。
    一旦这个大家伙没有固定好,台风导致船只倾斜时,箭炮直接滚下去。
    这会造成巨大的伤亡,很可能会对泰山号战列舰,造成无法修复的损伤。
    我发现海浪即将来袭,喊别人已经没有时间,只能自己亲自去做。
    现在看来,我的选择没有错误。”
    苏蜀在行动之前,他已经做好安全准备。
    这种危机时候瞻前顾后,肯定会养成唯唯诺诺的性格,遇事不敢担责任。
    苏蜀是皇子,想要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完全能做到,事后也不会受到其他人的苛责。
    但他作为有志储君的皇子,必须要学会衡量利弊,必须要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在开始做事之前,苏蜀已经衡量风险。
    这个区域比较空旷,不会有散乱的东西被海浪冲出来,砸到他的身上。
    他腰间系着绳索,也不会被卷到海中,安全性有保障。
    苏蜀一旦成功,必定能让舰队上下刮目相看。
    他的背后也就有了一支军方力量的支持。
    苏蜀必须要冒一定的风险,为了成为储君,历史上很多人都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何况他遇到的风险没有这么高。
    他已经离开大华帝国一年多,不知道他的兄弟势力发展的怎么样?
    是否会有一个兄弟,突然得到父皇的宠爱。
    这些事情都不是他所能控制,苏蜀惟一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增强自己的实力。
    陆元琪参谋看向被重新固定过的舰炮,他受到海浪的冲击,不断发生剧烈的摇晃。
    舰炮如果没有捆绑住,很可能会直接被海浪与倾斜的军舰共同作用。
    舰炮脱离位置,在甲板上四处滚动,这样造成的危害,简直是无法估量。
    陆元琪参谋了解到前因后果,他也无法用训斥的语气,再与苏蜀说话。
    他只是拍了拍苏蜀的肩膀,赞许的说道:“小苏,你做得不错。
    今日你的表现,已经比军舰上大多数人都强。”
    他们躲在船舱内,感知着泰山号战列舰在海面上剧烈的摇晃。
    有一些从来没有遇到台风的海军将士,他脸都吓得煞白,担忧的说道:“遇到这么大台风,军舰摇晃的这么剧烈,会不会倾覆。
    军舰真的倾覆,咱们一个都跑不了。”
    苏蜀立刻站出来安慰道:“大家请放心,泰山号战列舰的重心比较低,军舰自重更重,在海上更加稳定。
    传统的风帆军舰遇到这么大的台风,军舰肯定会解体。
    但泰山号战列舰一定不会这个样子。
    它可不是用钉子钉在一起,而是用巨大的铆钉,把几块钢板铆接在一起。
    泰山号战列舰的坚固程度,你们也有所了解。”
    苏蜀这么说,正在蔓延的恐慌情绪立刻停止。
    他心中对于泰山号战列舰的情况不担心。
    展铁提督与曹正圆参谋长,他们在海上见识过大风大浪。
    应对这个不算最恶劣的情况,他们的经验十分丰富。
    苏蜀也感知到泰山号战列舰的螺旋桨一直在转动。
    只要螺旋桨转动,又找到远离台风移动的方向,军舰早晚会摆脱这场风暴。
    船舱中的人已经习惯颠簸之感。
    当他们感觉泰山号战列舰行驶平稳之后,立刻欢呼道:“我们终于冲出台风的范围。”
    苏蜀长舒了一口气,他有些理解商人们为什么不想走这条航线。
    前往欧洲,苏伊士运河最近,能节省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非洲这条航线也确实是难行,这条航线上海况十分复杂,偶尔还会遇到台风。
    在红海附近遇到台风,商船们能很快找到避风的码头。
    非洲航线沿途却比较荒凉,根本没有码头可用,避灾和补给都不方便。
    苏蜀再次来到甲板上,他看到甲板上之前有很多东西,现在全被冲到大海之中。
    但最重要的舰炮,全部都没有受到损失。
    苏蜀拿出六分仪,确定现在舰队的位置。
    他很快在海图上做好标记,脸上不由自主露出笑容。
    舰队距离郑国已经非常近,他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娘舅。
    舰队的各艘军舰经过抗击台风,舰体可能受到损坏,工程师会在郑国停留更多的时间。
    ………………………………
    舰队刚来到郑国周边海域,他们就接到郑国海军的引导。
    郑国海军到军舰上面,完全没有蒸汽机的踪迹。
    苏蜀本以为辽国海军,使用明轮船,这在非洲已经是较为普遍的技术。
    他现在感觉,这应该是辽王李青木用大量黄金,砸出来的技术。
    藩属国的国内没有金矿提供源源不断的金钱,真搞不定这些复杂的技术。
    郑王王仲策在码头亲自迎接帝国皇家海军舰队的到来。
    他已经从辽国那里得到消息,他外甥苏蜀就在舰队上。
    他离开帝国已经有数年时间,还没有见识过长大的苏蜀,不知道他是否还像小时候那样聪慧。
    郑王王仲策也不知道苏蜀对于郑国的看法。
    他有些担忧帝国想要进行削藩。
    他随后就不再思考这个问题,帝国真的削藩,那也有实力强盛的闽国,在前面顶雷。
    苏蜀从泰山号战列舰上走下来,他看到码头有一名身穿蟒袍的熟悉身影。
    这是他舅舅王仲策,他还记得舅舅离开京城时,正式最意气风发的时候。
    现在舅舅的头上,已经出现了几根白发。
    舅舅的气质,也不再是一名儒雅的大儒,而是有了帝王的威严。
    郑王王仲策从人群之中,一眼就认出外甥苏蜀。
    他对于苏蜀的熟识程度,比对自己儿子都更熟悉。
    苏蜀小时候,他的父亲苏河经常带兵打仗,一年留在汉中的时间很少。
    王仲策经常进入王宫安慰有些担忧的妹妹,同时教导苏蜀学识。
    这个习惯,哪怕是正式建国之后,来到京城工作,他也依旧如此。
    苏蜀样貌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气质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从稚嫩变得成熟,现在已经是一名翩翩美少年。
    苏蜀来到郑王王仲策面前,他先是按照两国礼仪,进行公式化流程之后。
    他看向王仲策,语气激动的说道:“舅舅,咱们数年未见,我真的好想您。”
    苏蜀说这话时,泪水都在眼眶中打转。
    他知道这次见过舅舅之后,回到国内如果成为储君,那就再也没有离开大华帝国疆域的机会。
    舅舅王仲策身为藩属国的君主,他这个身份也很难进入大华帝国。
    郑王王仲策在王宫中摆下丰盛的宴席,招待舰队的众人。
    苏蜀也趁机观察郑国的情况。
    郑国明显没有辽国富裕,汉人与当地黑皮肤土著,依然是泾渭分明,互相之间不接触。
    但郑国产业更加全面,市面上粮食价格也比较低廉。
    苏蜀简单的观察,他就能判断出来,郑国的百姓,过的比较舒适,矛盾不尖锐。
    郑国国宴很快结束,大华帝国舰队其他人,离开王宫参观郑国的景色。
    郑王王仲策专门把苏蜀带到他处理公务的明政殿之中。
    苏蜀恭敬的行礼道:“舅舅,你有什么指教?”
    郑王王仲策示意苏蜀坐在他对面,露出缅怀的神色,道:“苏蜀,你已经长大了,舅舅也不在你身边,再给你上最后一课。”
    苏蜀立刻坐直身体,做出一副倾听的姿态。
    他知道这是舅舅王仲策,教导他自己的经验与心得。
    只有至亲之人,才会这样无私的奉献。
    郑王王仲策对于苏蜀的态度很满意。
    他嘱咐道:“你能随着海军周游世界,增长自己的见识。
    这是你这次出海,获得的最大收获。
    苏河皇帝同意这个风险有些大的安排,他应该是想要锻炼你们。
    苏河皇帝有了这种举动,他心中应该是有了大概的人选。
    你的机会最大,但绝对要戒骄戒躁。”
    郑王王仲策看到苏蜀的表情,养气功夫还算可以,没有露出欣喜若狂的模样。
    “我在这里建立郑国,成为治理一方的君主。
    作为一国之主,我现在更清楚当权者的心态。
    作为你的亲舅舅,给你几个忠告。
    今后遇到困难时,可以想想我说的话。”
    苏蜀拿出笔记本,他凝神静听救救王仲策的话,并把它记下来。
    王仲策语气不缓不急的说道:“如果你真成为储君,要记住第一点,那就是不争权。
    你父皇给你什么权利,你就管着什么权力。
    千万别用各种方法,与你那些兄弟们争权夺利。
    当权者的心态,他给你的东西,你才能拥有。
    哪怕理由再充分,一旦被你父皇厌恶,也得不到任何东西。
    一名普通的百姓家里,如果把金钱全部交给孩子。
    很可能这名孩子,今后就不再管老人,老人只能流落街头。
    这还只是金钱,权力更是如此。
    你父皇不会一下子,在你身上压下更多的重担。
    他是让你适应后,在逐渐增加你的权利。
    但一定会把重要的权力留在最后,皇帝驾崩后权力才会转移。
    第二点,认真做事。
    你成为储君,朝廷上下都盯着你的动作。
    不用理会这些人,把手中的事情一一做好。
    没有能力做好的事,绝不揽在自己身上。
    揽在自己身上的事,一定要拼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做好。
    哪怕事情做错,那也不用害怕。
    要的就是做事认真的态度,事情具体怎么样,很多人都不关心。
    第三点,对于下属要快赏快罚。
    赏罚一定要分明,必须要以做事的成果进行赏罚,而不是与关系远近。
    赏罚要公平,但绝对不能慢。
    下属做对事,立刻进行奖赏。
    下属做错事,立刻受到惩处。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威信。
    不要怕赏错或是罚错,这些都能及时调整。”
    郑王王仲策教给自己外省三条建议。
    他还有更多的建议想说,但这三条建议是最主要的建议。
    只要苏蜀依照这些建议行事,坐稳储君之位,完全没有问题。
    郑王王仲策知道一次说太多内容,苏蜀会顾此失彼,不利于学习。
    苏蜀认真记着笔记,他看到舅舅王仲策停下讲述。
    他立刻躬身行礼道:“感谢舅舅的教导,您用精心挑选的案例,生动灵活展示出这三项建议的情况。
    我一定会谨记舅舅的建议。”
    郑王王仲策与苏蜀聊到半夜十分。
    郑王王仲策想要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苏蜀。
    这几年他从一个文臣,一跃而成一国之主,过程也非常艰辛。
    他希望苏蜀能快速适应,略过探索的阶段。
    苏蜀揉着有些通红的眼睛,他婉拒了舅舅让他留宿王宫的建议。
    他现在已经长大了,还即将成为储君,要时刻关注自己的风评。
    舅舅王仲策刚才没有说舆论的事情,但苏蜀知道舆论可以引导。
    坊间传闻储君将来是昏君还是明君,这对于一位储君是否能顺利继位,有着很大的影响。
    大华帝国众多报纸,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舆论。
    苏蜀将来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掌控多份报纸,来为他造势。
    只要舆论对冲,就不会影响到他的未来。
    现在已经是子时以后,苏蜀走在通火灯明的大街上,看着郑国繁华的夜景。
    他接下来要仔细观察郑国的风土人情,了解到好的政策,今后要在帝国执行这些政策,赚取大量的声望。
    他这一路学到很多,这些学识都将化作他的底蕴,为将来的成就添砖加瓦。(本章完)

章节目录


明末逐鹿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风啸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啸木并收藏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