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的储君被废,自然要有新的太子入主东宫,魏王是受宠不假,但并不是唯一的嫡子,李治身为帝后的嫡子,自然也有资格纳入新储君的考察范围。
不知道是脑子有泡,还是小脑发育不良,自己一身“干系”还没有摘干净的,李元昌竟然跑来威胁李治。
不幸被长孙无忌知道了,便联合了高士廉等一班朝臣,冒着犯颜的风险,据理力争,固不奉诏,请先帝下旨,赐死李元昌。
“李元昌是高祖与孙嫔之子,素来包藏祸心,他先是鼓动承乾谋反,又以此功,邀宠于魏王,期许将来获得非分荣宠。”
“赐死李元昌那天,舅舅拉着朕到鲁王府,让朕亲眼看看,他这个舅舅是有多心疼外甥,是怎么给他出气的。”
这家伙仗着皇叔身份,自小就嚣张跋扈,即便李治是皇后的嫡子,在也没少受他的欺负。老实说,看着李元昌被鸩酒赐死,李治心里还真挺高兴的。
可在返回皇宫的路上,长孙无忌便主动提出:为了他早逝的妹妹,为大唐的盛世,他一定把李治,扶到东宫的宝座之上。
冷不丁的听到这个,李治还真有些应接不暇。当时,十几岁的他,从来没想过当太子,更没有受到了储君的系统培养,对于怎么当太子,他是两眼一抹黑。
但长孙无忌却告诉他,凡事不用操心,朝中的事交给他,私事交给赵恭存就行了,李治可以舒舒服服,安安稳稳的坐上太子之位。
“朕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开的,可身在皇家,位在嫡子,有机会坐上这个位子,谁会拒绝呢?”
“娘亲舅大,况且在先帝面前,他绝对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所以,所以朕动心了。”
说到动心的时候,李治还自嘲的笑了笑,没错,长孙无忌是成功把他送入了东宫,并手把手交他,怎么用“仁孝”牢牢地抓住先帝的心,坐稳太子之位。
可当然太子之后,李治发现了问题,那就是东宫上下,乃至朝廷内外,长孙无忌都以他的名义,安插了大量的官员,连出卖李承乾的纥干承基,也晋为祐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
“纥干是个胡人,朕也甚为痛恨他卖主的行径,可就是这么个人,不杀反升。而且,在长孙无忌嘴里,他却成了卧底东宫,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臣了。”
赶上那时候,李承乾就被流放黔州了,不能帮兄长杀了出卖他的人,但送送他,李治还是做得到的,特意备了一些他爱吃的菜,去了宗正寺。
而李承乾在听说,李治是靠着长孙无忌才坐稳东宫的,竟然放声大哭起来,言:唐三世而亡,李淳风之言,不謬矣!
为什么这么说呢?李承乾八岁被立为太子,期间多次监国,满朝文武是一片赞声。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权限的加大,在施政方针及用人方面与长孙无忌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李承乾认为,自己是太子,将来的皇帝,有权作出任何决断,没有必要听那些腐儒碎碎叨叨的话,更没有看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世家的脸子做事。
被长孙无忌烦透了的李承乾便放出了狠话: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
意思就是告诉长孙无忌,我当了天子,绝对不会向关陇世家妥协,你要是多管闲事,那就别怪咱不顾甥舅之情了。
从此,甥舅二人分道扬镳,渐行渐远!李承乾清楚长孙无忌是要当权臣,要效法霍光,将大唐的皇权,都攥在他的手中。
已经掌握了部分实权的李承乾,不愿意将手中的权力分享给长孙无忌,更不想当一个傀儡的皇帝。
所以,哪怕知道当时翻脸不是明智之举,哪怕知道造反是以卵击石,他也不愿意向长孙无忌妥协?
可李承乾宁死都不愿意低头的路,李治竟然轻易的就屈服了。这不正应验了李淳风所言的“唐三世而亡”?所以,不免悲从心来。
“陛下,额”,见李治一瞪眼,李贤立马改口:“父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想过没有?”
“什么问题?”,李治倒是让他问懵了。
“长孙无忌的能耐再大,也不可能逼着他,去暗杀自己的胞弟(李泰)和老师(张玄素)吧!”
呵呵,都说李贤聪明,这话还真没错。李承乾是有些什么喜好胡风、打猎、甚至宠信称心等一些小毛病。可这些小毛病,历朝历代的君主没有吗?汉武帝还有韩嫣呢!
这些被人攻讦的借口,目的并不是规劝,匡正他的得失,而恰恰是长孙无忌对他的反制。说的再简单一点,如果李治像太宗宠信李泰一样,宠信李贤,太子弘也会恨他入骨,这是人之常情。
谁也不愿意将到手的储位,拱手让给别人。所以与魏王一党,那真是水火不容,朝上朝下就是死掐到底,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所以,他派出死士,暗杀自己的弟弟,处理掉登基之路上的阻碍,也没人觉得诧异。最起码,这种人之常情的正常反应,太宗、魏王及一些臣工,都深信不疑。
“最巧的是,刺杀魏王的死士被活捉了,而刺杀张玄素的死士,竟然临阵倒戈,不忍下手了!”
“六郎,你是带兵的将军,你告诉朕,你的士兵会临阵倒戈,把你供出去么?”
废话,当然不会!将军与士兵之间,生死与共,祸福同享,同袍之间的感情甚于手足。
而派出去执行这种任务的,无疑是心腹中心腹,临阵倒戈的事,发生这种事的几率无限几近于零。
所以,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在暗中推波助澜,在攻击东宫私德有亏,离间君父、君臣的同时。
启动死子,促进东宫与魏王的争斗焦灼化。张玄素也好,纥干承基也罢,亦或者那些在朝中义正词严进谏太子的“忠臣”都只是他的棋子而已。
“你呀,高看长孙无忌了,凭他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大局!”
不知道是脑子有泡,还是小脑发育不良,自己一身“干系”还没有摘干净的,李元昌竟然跑来威胁李治。
不幸被长孙无忌知道了,便联合了高士廉等一班朝臣,冒着犯颜的风险,据理力争,固不奉诏,请先帝下旨,赐死李元昌。
“李元昌是高祖与孙嫔之子,素来包藏祸心,他先是鼓动承乾谋反,又以此功,邀宠于魏王,期许将来获得非分荣宠。”
“赐死李元昌那天,舅舅拉着朕到鲁王府,让朕亲眼看看,他这个舅舅是有多心疼外甥,是怎么给他出气的。”
这家伙仗着皇叔身份,自小就嚣张跋扈,即便李治是皇后的嫡子,在也没少受他的欺负。老实说,看着李元昌被鸩酒赐死,李治心里还真挺高兴的。
可在返回皇宫的路上,长孙无忌便主动提出:为了他早逝的妹妹,为大唐的盛世,他一定把李治,扶到东宫的宝座之上。
冷不丁的听到这个,李治还真有些应接不暇。当时,十几岁的他,从来没想过当太子,更没有受到了储君的系统培养,对于怎么当太子,他是两眼一抹黑。
但长孙无忌却告诉他,凡事不用操心,朝中的事交给他,私事交给赵恭存就行了,李治可以舒舒服服,安安稳稳的坐上太子之位。
“朕不知道你是怎么想开的,可身在皇家,位在嫡子,有机会坐上这个位子,谁会拒绝呢?”
“娘亲舅大,况且在先帝面前,他绝对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所以,所以朕动心了。”
说到动心的时候,李治还自嘲的笑了笑,没错,长孙无忌是成功把他送入了东宫,并手把手交他,怎么用“仁孝”牢牢地抓住先帝的心,坐稳太子之位。
可当然太子之后,李治发现了问题,那就是东宫上下,乃至朝廷内外,长孙无忌都以他的名义,安插了大量的官员,连出卖李承乾的纥干承基,也晋为祐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
“纥干是个胡人,朕也甚为痛恨他卖主的行径,可就是这么个人,不杀反升。而且,在长孙无忌嘴里,他却成了卧底东宫,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臣了。”
赶上那时候,李承乾就被流放黔州了,不能帮兄长杀了出卖他的人,但送送他,李治还是做得到的,特意备了一些他爱吃的菜,去了宗正寺。
而李承乾在听说,李治是靠着长孙无忌才坐稳东宫的,竟然放声大哭起来,言:唐三世而亡,李淳风之言,不謬矣!
为什么这么说呢?李承乾八岁被立为太子,期间多次监国,满朝文武是一片赞声。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权限的加大,在施政方针及用人方面与长孙无忌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李承乾认为,自己是太子,将来的皇帝,有权作出任何决断,没有必要听那些腐儒碎碎叨叨的话,更没有看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世家的脸子做事。
被长孙无忌烦透了的李承乾便放出了狠话: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
意思就是告诉长孙无忌,我当了天子,绝对不会向关陇世家妥协,你要是多管闲事,那就别怪咱不顾甥舅之情了。
从此,甥舅二人分道扬镳,渐行渐远!李承乾清楚长孙无忌是要当权臣,要效法霍光,将大唐的皇权,都攥在他的手中。
已经掌握了部分实权的李承乾,不愿意将手中的权力分享给长孙无忌,更不想当一个傀儡的皇帝。
所以,哪怕知道当时翻脸不是明智之举,哪怕知道造反是以卵击石,他也不愿意向长孙无忌妥协?
可李承乾宁死都不愿意低头的路,李治竟然轻易的就屈服了。这不正应验了李淳风所言的“唐三世而亡”?所以,不免悲从心来。
“陛下,额”,见李治一瞪眼,李贤立马改口:“父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想过没有?”
“什么问题?”,李治倒是让他问懵了。
“长孙无忌的能耐再大,也不可能逼着他,去暗杀自己的胞弟(李泰)和老师(张玄素)吧!”
呵呵,都说李贤聪明,这话还真没错。李承乾是有些什么喜好胡风、打猎、甚至宠信称心等一些小毛病。可这些小毛病,历朝历代的君主没有吗?汉武帝还有韩嫣呢!
这些被人攻讦的借口,目的并不是规劝,匡正他的得失,而恰恰是长孙无忌对他的反制。说的再简单一点,如果李治像太宗宠信李泰一样,宠信李贤,太子弘也会恨他入骨,这是人之常情。
谁也不愿意将到手的储位,拱手让给别人。所以与魏王一党,那真是水火不容,朝上朝下就是死掐到底,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所以,他派出死士,暗杀自己的弟弟,处理掉登基之路上的阻碍,也没人觉得诧异。最起码,这种人之常情的正常反应,太宗、魏王及一些臣工,都深信不疑。
“最巧的是,刺杀魏王的死士被活捉了,而刺杀张玄素的死士,竟然临阵倒戈,不忍下手了!”
“六郎,你是带兵的将军,你告诉朕,你的士兵会临阵倒戈,把你供出去么?”
废话,当然不会!将军与士兵之间,生死与共,祸福同享,同袍之间的感情甚于手足。
而派出去执行这种任务的,无疑是心腹中心腹,临阵倒戈的事,发生这种事的几率无限几近于零。
所以,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在暗中推波助澜,在攻击东宫私德有亏,离间君父、君臣的同时。
启动死子,促进东宫与魏王的争斗焦灼化。张玄素也好,纥干承基也罢,亦或者那些在朝中义正词严进谏太子的“忠臣”都只是他的棋子而已。
“你呀,高看长孙无忌了,凭他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