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李羽新创造了辊筒界的神话,那么张厂长就创造了陶瓷界的神话,恰恰巧合的是两个人都是朝阳厂的,也就是说陶瓷界的神话出自于朝阳,朝阳厂是一个频出神话的基地。
张厂长的得意来自于长期以来所耕耘的信念,他相信秋收的季节,相信人的能动性,激励机制是他最认同的管理方法,只有奖励没有惩罚,只不过这种比惩罚还难受的是你一次奖励都没有拿过,是你看不上奖励还是你自己能力不行?基层的管理员最怕的就是被上级否定,一旦否定,那么也就意味着即将面临下课的境地。所以说,张厂长的手下才会不予余力的使出浑身招数奋力进取。
一旦这种进取成了常态便停不下来,于是张厂长便顺理成章的达到了他的预期。99%的优级,不知又该引来多少人的羡慕。第二天一早,张厂长就接到了不少朋友打来的电话,他们纷纷表示祝贺,甚至有人还提出了要来观摩学习的要求,张厂长的虚荣心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对于他们所提的要求一一答应。
上午九点,几辆黑色的捷达如影而至,整整齐齐的停在了朝阳厂的大门之外。等待一侧的张厂长从保卫科的门岗后面走了出来,只见他快步上前,笑脸相迎的将参观者领入厂区。
一行人经过包装拣选线时,纷纷驻足观摩,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开始品鉴瓷砖的品质,原本心里的疑点渐渐地被一片片平整亮洁的釉面所震撼,砖底韵白无杂色,砖面细腻无毛孔,连最容易出现的磕碰都没有出现。起初还以为造假的几个人,也不得不啧啧称奇。
“张厂长,我们能不能参观一下你们的釉线?”其中一个人提出了众人心里所想的要求。
“呵呵,不好意思,这个真不行。”张厂长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理智告诉他釉线上的诸多不起眼的小改革在行家面前是无法藏匿的,要是让他们读懂了技术自己还有什么优越感,朝阳还有什么秘密武器?
“那看看辊筒房总行吧?”那人又改换了另一个棘手的要求。
“行呀。反正家家都有辊筒,又没有什么秘密。”张厂长笑道。
“谢谢,张厂长。”众人跟着道谢。
“走吧。”张厂长率先走在前面,他绕过釉线从外围领路。一众人等紧跟着他的步伐向辊筒房走去。
釉线的员工一如既往的重复着他们手上的工作,他们没有丝毫因为外人的到来而显得惊慌失措,辊筒房和其他厂一样都是铝合金玻璃结构,要说不同也只有看机器的美女不同而已。
“张厂长,能不能引荐一下你们的辊筒主管?”其中一个叫程军的人提出了新的请求。
“好啊。”张厂长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弟弟。
于是他对线上的阿光喊道:“去把辊筒主管叫来。”
阿光得到指令立马向工艺科跑去。
程军没去进辊筒房,而是贴在玻璃上看着里面的情景,他想看看他们用的是什么秘密武器,为什么能做到色号一致。怀着心中的疑问,他仔细地观察着房间里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印花工所有的节奏。看着看着,他终于明白了一点,原装的花釉桶他们居然没用,而用的是每个陶瓷工厂里随处可见的盛装感光胶的小桶,一切都是自己改装的,包括花釉的连接铜管都是手工制作的。
张杨来到了他们身边,看了看张厂长问道:“你找我?”
“对呀。程厂长想认识你。”张厂长指着玻璃房外面的人说。
“我不认识他呀。”张杨有些慌张,他没有经历过结交同行的事情。
“马上就会认识了。”张厂长知道他想溜,立马用眼神制止了他的逃跑行为。
“程厂长,我们的辊筒主管来了。”张厂长向正在偷艺的程厂长喊道。看着他目不转睛的神态,张厂长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不该带他们进入辊筒房。
“哦。”经这么一绕,程厂长似乎没有看够似的,又回目多看了一眼。
“你好,我是南新厂的程军。”程厂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玻璃幕墙,他一见到张杨便问:“你是李羽新?”
一下子搞得张杨有些懵圈,他赶紧说:“我不是李羽新,我是这里的第二任辊筒主管——张杨。”
程军也意识到刚才的用词不妥,于是笑了笑说:“好一个第二任,看来第一任远走高飞了。”
“没飞,还在。”张厂长也嘿嘿的笑出声来。
“什么个意思?”程军被他俩搞晕啦。
“没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的李工现在是公司的研发主管。”张厂长依旧保持着脸上平和的笑容。
“哦?升级啦。”程军来了兴致。
“对,就是升级了。”张厂长一说到升级心里就有些不爽。
程军没注意他脸上细微的变化,还一个劲说:“看来你们还是比较爱才惜才嘛。”
“没办法,怎么着想撬人呀?”张厂长见他叨叨不休,一语中的。
“想也不敢呀。”程军见状立马收声。
“你们没什么事,我就先回了。”张杨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他不愿意在此陪衬,虽说自己是绿叶的命,可好歹也是金钱树呀。
“不好意思,刚刚跑题啦。”程军不愿意得罪任何一个潜在的朋友,或许有一天能坐在同一个屋檐下办事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陶瓷圈太小了。
“有事你讲?”张杨有点不耐烦的说,他想早早结束这场本该属于李羽新的会面。
“你们辊筒机的原装花釉桶呢?”程军就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没用那个所谓的尖端科技。
“哦。”张杨用眼角的余光看了张厂长一眼,他发现他的眼睛并没离开过自己,显然他是紧张,怕自己乱说话。张杨停顿片刻又道:“我们的原装桶有个盘釉的齿轮坏了,前段时间送回去修理,现在还没有发回来呢。”
此时张杨应该感谢李羽新平常给自己讲的机器结构,包括根本就没有订购的花釉系统。这是于一冰亲自订购的机器,他是完全参照魏涛提供给他的信息,才更改了订购内容,也顺便给公司节约三万块的无畏开支。
张厂长的得意来自于长期以来所耕耘的信念,他相信秋收的季节,相信人的能动性,激励机制是他最认同的管理方法,只有奖励没有惩罚,只不过这种比惩罚还难受的是你一次奖励都没有拿过,是你看不上奖励还是你自己能力不行?基层的管理员最怕的就是被上级否定,一旦否定,那么也就意味着即将面临下课的境地。所以说,张厂长的手下才会不予余力的使出浑身招数奋力进取。
一旦这种进取成了常态便停不下来,于是张厂长便顺理成章的达到了他的预期。99%的优级,不知又该引来多少人的羡慕。第二天一早,张厂长就接到了不少朋友打来的电话,他们纷纷表示祝贺,甚至有人还提出了要来观摩学习的要求,张厂长的虚荣心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对于他们所提的要求一一答应。
上午九点,几辆黑色的捷达如影而至,整整齐齐的停在了朝阳厂的大门之外。等待一侧的张厂长从保卫科的门岗后面走了出来,只见他快步上前,笑脸相迎的将参观者领入厂区。
一行人经过包装拣选线时,纷纷驻足观摩,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开始品鉴瓷砖的品质,原本心里的疑点渐渐地被一片片平整亮洁的釉面所震撼,砖底韵白无杂色,砖面细腻无毛孔,连最容易出现的磕碰都没有出现。起初还以为造假的几个人,也不得不啧啧称奇。
“张厂长,我们能不能参观一下你们的釉线?”其中一个人提出了众人心里所想的要求。
“呵呵,不好意思,这个真不行。”张厂长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理智告诉他釉线上的诸多不起眼的小改革在行家面前是无法藏匿的,要是让他们读懂了技术自己还有什么优越感,朝阳还有什么秘密武器?
“那看看辊筒房总行吧?”那人又改换了另一个棘手的要求。
“行呀。反正家家都有辊筒,又没有什么秘密。”张厂长笑道。
“谢谢,张厂长。”众人跟着道谢。
“走吧。”张厂长率先走在前面,他绕过釉线从外围领路。一众人等紧跟着他的步伐向辊筒房走去。
釉线的员工一如既往的重复着他们手上的工作,他们没有丝毫因为外人的到来而显得惊慌失措,辊筒房和其他厂一样都是铝合金玻璃结构,要说不同也只有看机器的美女不同而已。
“张厂长,能不能引荐一下你们的辊筒主管?”其中一个叫程军的人提出了新的请求。
“好啊。”张厂长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弟弟。
于是他对线上的阿光喊道:“去把辊筒主管叫来。”
阿光得到指令立马向工艺科跑去。
程军没去进辊筒房,而是贴在玻璃上看着里面的情景,他想看看他们用的是什么秘密武器,为什么能做到色号一致。怀着心中的疑问,他仔细地观察着房间里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印花工所有的节奏。看着看着,他终于明白了一点,原装的花釉桶他们居然没用,而用的是每个陶瓷工厂里随处可见的盛装感光胶的小桶,一切都是自己改装的,包括花釉的连接铜管都是手工制作的。
张杨来到了他们身边,看了看张厂长问道:“你找我?”
“对呀。程厂长想认识你。”张厂长指着玻璃房外面的人说。
“我不认识他呀。”张杨有些慌张,他没有经历过结交同行的事情。
“马上就会认识了。”张厂长知道他想溜,立马用眼神制止了他的逃跑行为。
“程厂长,我们的辊筒主管来了。”张厂长向正在偷艺的程厂长喊道。看着他目不转睛的神态,张厂长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不该带他们进入辊筒房。
“哦。”经这么一绕,程厂长似乎没有看够似的,又回目多看了一眼。
“你好,我是南新厂的程军。”程厂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玻璃幕墙,他一见到张杨便问:“你是李羽新?”
一下子搞得张杨有些懵圈,他赶紧说:“我不是李羽新,我是这里的第二任辊筒主管——张杨。”
程军也意识到刚才的用词不妥,于是笑了笑说:“好一个第二任,看来第一任远走高飞了。”
“没飞,还在。”张厂长也嘿嘿的笑出声来。
“什么个意思?”程军被他俩搞晕啦。
“没你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们的李工现在是公司的研发主管。”张厂长依旧保持着脸上平和的笑容。
“哦?升级啦。”程军来了兴致。
“对,就是升级了。”张厂长一说到升级心里就有些不爽。
程军没注意他脸上细微的变化,还一个劲说:“看来你们还是比较爱才惜才嘛。”
“没办法,怎么着想撬人呀?”张厂长见他叨叨不休,一语中的。
“想也不敢呀。”程军见状立马收声。
“你们没什么事,我就先回了。”张杨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他不愿意在此陪衬,虽说自己是绿叶的命,可好歹也是金钱树呀。
“不好意思,刚刚跑题啦。”程军不愿意得罪任何一个潜在的朋友,或许有一天能坐在同一个屋檐下办事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陶瓷圈太小了。
“有事你讲?”张杨有点不耐烦的说,他想早早结束这场本该属于李羽新的会面。
“你们辊筒机的原装花釉桶呢?”程军就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没用那个所谓的尖端科技。
“哦。”张杨用眼角的余光看了张厂长一眼,他发现他的眼睛并没离开过自己,显然他是紧张,怕自己乱说话。张杨停顿片刻又道:“我们的原装桶有个盘釉的齿轮坏了,前段时间送回去修理,现在还没有发回来呢。”
此时张杨应该感谢李羽新平常给自己讲的机器结构,包括根本就没有订购的花釉系统。这是于一冰亲自订购的机器,他是完全参照魏涛提供给他的信息,才更改了订购内容,也顺便给公司节约三万块的无畏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