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豆倒背着手缓缓的踱起步来,不过古人吟诗的时候踱步是为了触发灵感,而这货踱步是在考虑剽窃哪位后人的诗作好,呵呵。
这旁的动静已经吸引了不少人,人们见那位冠服男子亲自走出来,有不少人也跟着走出来看热闹。
有人看着唐豆面生,忍不住低声向一旁的人询问唐豆的身份,被询问的人自然也是一头雾水。
其实踱了几步,唐豆心中就已经选定了要剽窃的诗文,现在不过是做做样子,吸引更多的人注意,那样自己出口成章之后,才不用担心依旧被人驱逐出去。
史书记载,王羲之的兰亭之会一共邀请了四十二位名士参加,此时时辰尚早,有一些人还没赶到兰亭,不过现在也已经聚集了有三十几个人。
唐豆见绝大多数的人已经被吸引了过来,他呼了一口气,到背着手眺望着面前镜湖波光粼粼的水面,缓缓的踱着步子,非常装逼的吟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听到唐豆开始吟诗,围观的人已经安静了下来,当人们听到唐豆起始这两句的时候,有不少人已经忍不住眉梢一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诗暗含玄机,意境深远,一语引起了这些才高八斗的名人士子心中共鸣。
唐豆顿了一下,让诗的意境被所有人体会之后,吟出了下一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围观的名士们纷纷点头,唐豆这句诗与前一句相辅相成,更加强化了诗的意境。
那位冠服的男子此时也收敛起了刚才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神情变得庄重了起来。
唐豆微微一笑,抑挫扬顿的将前面两句重复了一遍,一气呵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不如今日之兰亭。”
唐豆剽窃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兰亭虽无陋室,却有兰亭在,且有山有水,与铭文中所表达的意境颇为相符。更有甚者,今日是王羲之借兰亭之地举办的修褉之会,邀请赴会之人全都是会稽、建康两地的军政要人以及各世家子弟,唐豆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仅贴合情景,更是将与会众人的马屁全给拍到了。
而唐豆篡改的最后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不如今日之兰亭’,更是妙到毫巅。
南阳诸葛庐即南阳卧龙岗诸葛亮的草庐,子云亭传说是西汉大辞赋家扬雄扬子云的读书台,而在唐豆的词中,此二处皆不如今日之兰亭。
为何不如今日之兰亭?
那当然是因为今日王羲之在兰亭发起了修褉之会,聚集了东晋时期会稽、建康这两座名城中的这些名人贤达齐聚于此的缘故。
而这一首陋室铭吟唱起来合辙押韵,韵律感极强,读起来犹如金石掷地一般,却又自然流畅。一曲终了,犹有余音绕梁之感,令人回味无穷。
同时,从词中的意境中,也隐含着作词者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这也正是很多文人墨客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意境。
吟罢,唐豆用眼角的余光偷看了一下旁人的反应,心中暗笑,依旧倒背着手在那儿继续装,似乎自己还沉浸在自己诗文所营造出的意境之中。
“好文采,好诗词。”那个冠服男子突然拊掌大笑了起来。
随即,围观的众人也爆发出了惊天的喝彩之声,赞誉之声不绝于口。
唐豆转过身,冲着喝彩的人们拱手道谢,微笑着望着那位冠服男子问道:“王大人,不知在下可有资格参加王大人发起的这次修褉之会?”
唐豆自然早就已经将王羲之的资料烂熟于心,他知道王羲之在发起修褉之会,做出那篇被后世视为无价珍宝的《兰亭集序》时,他的年龄不过才三十二岁。
如今他见这个冠服男子主动与自己应答,而那个管家在见到冠服男子出来时马上就躬身退到一旁,他就已经料到恐怕此人就是传说中的书圣王羲之了。
唐豆果然没有猜错,这位冠服男子正是时任会稽内史的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哈哈笑着伸手把住了唐豆的胳膊:“这位兄台,你自然有资格参加本次修褉之会,不仅有资格,兄台之文采令逸少也是自叹弗如。敢问这位兄台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唐豆知道逸少是王羲之的字,他呵呵一笑也趁势拉住了王羲之的胳膊:“在下姓唐名豆字子豆,建康人氏,无名小卒耳,如何敢当王大人谬赞。”
“唐豆?唐子豆?”几名从建康而来的达官显贵面面相觑,建康名门望族中没有一个唐家,他们也更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唐豆或者唐子豆的人,看来诚如他所说,他真的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
可是,以他的文采,又怎么会在建康籍籍无名?
虽然那几位建康显贵心有疑窦,但是也已经对唐豆生出了招徕之心。
在他们看来,唐豆若真的跟他刚才所吟的那篇文章一样并无问仕之心,那又何必撞到这兰亭来卖弄文采?
王羲之自然也没有听说过唐豆的名字,但是那并不重要,他只要知道唐豆有文采就足够了。
这年代可没有什么剽窃之说,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文一经问世,必定会被广为流传,向唐豆刚才吟的这首《陋室铭》,王羲之就断定从未有人做过如此题材、如此写意的诗文,既然从未听说过,那么必定就是面前的这位唐豆所创作的了。
王羲之哈哈笑着拉着唐豆走进兰亭之中,笑着询问道:“子豆,你方才所作意境深远,可否书写下来令我等传唱?”
擦,刚考完我作诗,现在又要考我书法了?
唐豆哈哈一笑,扫了一眼兰亭之中,径直向一侧案牍走去。
王羲之在此举办兰亭之会,就是聚集人们在此饮酒吟诗作画,自然少不了笔墨纸砚这些文房四宝。
若是放在以前,唐豆还真不敢在王羲之跟前拿起毛笔写字,那纯粹就是班门弄斧。不过唐豆自从跟随杨一眼学习羊仿以来,可是没少在书法绘画上下功夫。
要知道羊仿不仅是仿造历朝历代的瓷器,同时也擅长仿造名家的书法画作,杨一眼眼睛虽然瞎了,但是经验却依旧在,他看不到唐豆模仿的怎么样,但是他却也将自己三代摸索出来的临摹窍门传授给了唐豆,也曾经让周老和秦彦培二人帮忙验证过唐豆的临摹作品,虽然还没有达到大家的程度,但是模仿起名人字画来也已经有了那么几分神韵,如果把他临摹的赝品拿出去,估计得有很多半只脚踏进古玩行的人会看走了眼。
见到唐豆拿起毛笔,王羲之微微一笑,冲着唐豆说道:“让我来为子豆研墨。”
唐豆咧嘴一笑谢过。
书圣王羲之亲手为我研磨,这牛可吹大了,够回去跟杨灯嘚瑟半天的了(未完待续。)
这旁的动静已经吸引了不少人,人们见那位冠服男子亲自走出来,有不少人也跟着走出来看热闹。
有人看着唐豆面生,忍不住低声向一旁的人询问唐豆的身份,被询问的人自然也是一头雾水。
其实踱了几步,唐豆心中就已经选定了要剽窃的诗文,现在不过是做做样子,吸引更多的人注意,那样自己出口成章之后,才不用担心依旧被人驱逐出去。
史书记载,王羲之的兰亭之会一共邀请了四十二位名士参加,此时时辰尚早,有一些人还没赶到兰亭,不过现在也已经聚集了有三十几个人。
唐豆见绝大多数的人已经被吸引了过来,他呼了一口气,到背着手眺望着面前镜湖波光粼粼的水面,缓缓的踱着步子,非常装逼的吟道: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听到唐豆开始吟诗,围观的人已经安静了下来,当人们听到唐豆起始这两句的时候,有不少人已经忍不住眉梢一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诗暗含玄机,意境深远,一语引起了这些才高八斗的名人士子心中共鸣。
唐豆顿了一下,让诗的意境被所有人体会之后,吟出了下一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围观的名士们纷纷点头,唐豆这句诗与前一句相辅相成,更加强化了诗的意境。
那位冠服的男子此时也收敛起了刚才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神情变得庄重了起来。
唐豆微微一笑,抑挫扬顿的将前面两句重复了一遍,一气呵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不如今日之兰亭。”
唐豆剽窃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兰亭虽无陋室,却有兰亭在,且有山有水,与铭文中所表达的意境颇为相符。更有甚者,今日是王羲之借兰亭之地举办的修褉之会,邀请赴会之人全都是会稽、建康两地的军政要人以及各世家子弟,唐豆一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仅贴合情景,更是将与会众人的马屁全给拍到了。
而唐豆篡改的最后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不如今日之兰亭’,更是妙到毫巅。
南阳诸葛庐即南阳卧龙岗诸葛亮的草庐,子云亭传说是西汉大辞赋家扬雄扬子云的读书台,而在唐豆的词中,此二处皆不如今日之兰亭。
为何不如今日之兰亭?
那当然是因为今日王羲之在兰亭发起了修褉之会,聚集了东晋时期会稽、建康这两座名城中的这些名人贤达齐聚于此的缘故。
而这一首陋室铭吟唱起来合辙押韵,韵律感极强,读起来犹如金石掷地一般,却又自然流畅。一曲终了,犹有余音绕梁之感,令人回味无穷。
同时,从词中的意境中,也隐含着作词者安贫乐道,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这也正是很多文人墨客所向往的一种生活意境。
吟罢,唐豆用眼角的余光偷看了一下旁人的反应,心中暗笑,依旧倒背着手在那儿继续装,似乎自己还沉浸在自己诗文所营造出的意境之中。
“好文采,好诗词。”那个冠服男子突然拊掌大笑了起来。
随即,围观的众人也爆发出了惊天的喝彩之声,赞誉之声不绝于口。
唐豆转过身,冲着喝彩的人们拱手道谢,微笑着望着那位冠服男子问道:“王大人,不知在下可有资格参加王大人发起的这次修褉之会?”
唐豆自然早就已经将王羲之的资料烂熟于心,他知道王羲之在发起修褉之会,做出那篇被后世视为无价珍宝的《兰亭集序》时,他的年龄不过才三十二岁。
如今他见这个冠服男子主动与自己应答,而那个管家在见到冠服男子出来时马上就躬身退到一旁,他就已经料到恐怕此人就是传说中的书圣王羲之了。
唐豆果然没有猜错,这位冠服男子正是时任会稽内史的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哈哈笑着伸手把住了唐豆的胳膊:“这位兄台,你自然有资格参加本次修褉之会,不仅有资格,兄台之文采令逸少也是自叹弗如。敢问这位兄台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唐豆知道逸少是王羲之的字,他呵呵一笑也趁势拉住了王羲之的胳膊:“在下姓唐名豆字子豆,建康人氏,无名小卒耳,如何敢当王大人谬赞。”
“唐豆?唐子豆?”几名从建康而来的达官显贵面面相觑,建康名门望族中没有一个唐家,他们也更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唐豆或者唐子豆的人,看来诚如他所说,他真的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
可是,以他的文采,又怎么会在建康籍籍无名?
虽然那几位建康显贵心有疑窦,但是也已经对唐豆生出了招徕之心。
在他们看来,唐豆若真的跟他刚才所吟的那篇文章一样并无问仕之心,那又何必撞到这兰亭来卖弄文采?
王羲之自然也没有听说过唐豆的名字,但是那并不重要,他只要知道唐豆有文采就足够了。
这年代可没有什么剽窃之说,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文一经问世,必定会被广为流传,向唐豆刚才吟的这首《陋室铭》,王羲之就断定从未有人做过如此题材、如此写意的诗文,既然从未听说过,那么必定就是面前的这位唐豆所创作的了。
王羲之哈哈笑着拉着唐豆走进兰亭之中,笑着询问道:“子豆,你方才所作意境深远,可否书写下来令我等传唱?”
擦,刚考完我作诗,现在又要考我书法了?
唐豆哈哈一笑,扫了一眼兰亭之中,径直向一侧案牍走去。
王羲之在此举办兰亭之会,就是聚集人们在此饮酒吟诗作画,自然少不了笔墨纸砚这些文房四宝。
若是放在以前,唐豆还真不敢在王羲之跟前拿起毛笔写字,那纯粹就是班门弄斧。不过唐豆自从跟随杨一眼学习羊仿以来,可是没少在书法绘画上下功夫。
要知道羊仿不仅是仿造历朝历代的瓷器,同时也擅长仿造名家的书法画作,杨一眼眼睛虽然瞎了,但是经验却依旧在,他看不到唐豆模仿的怎么样,但是他却也将自己三代摸索出来的临摹窍门传授给了唐豆,也曾经让周老和秦彦培二人帮忙验证过唐豆的临摹作品,虽然还没有达到大家的程度,但是模仿起名人字画来也已经有了那么几分神韵,如果把他临摹的赝品拿出去,估计得有很多半只脚踏进古玩行的人会看走了眼。
见到唐豆拿起毛笔,王羲之微微一笑,冲着唐豆说道:“让我来为子豆研墨。”
唐豆咧嘴一笑谢过。
书圣王羲之亲手为我研磨,这牛可吹大了,够回去跟杨灯嘚瑟半天的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