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工商,工匠们排在第三位,而能够成为士的,就是读书的学子们。他们一般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去的店也有不同。虽然陈苗苗对这样的分级很不齿,但是作为鄙视链的最低层,为了长期的生意,她也不得不惯着那些学子们的臭毛病,按着他们的喜好来布置店铺。
书院在三月二十的时候竣工了,工匠们依依不舍地最后来吃了一次米堡和饭团。大家虽然一起待了这么长日子,也知道后面估计没有什么再这样聚集的场面,都有些不舍,却也谁也没说什么,也没问陈苗苗是否会在其他地方继续摆摊。陈苗苗贴心地每人免费送了一片玉丹肉。大家微笑着谢过后,心满意足地归家了。
而随着圣旨的颁布,书院的开学日,定在四月初十。在四月初八那日,陈苗苗的店铺,总算是正式开业了!
第23章 清蒸鱼片(捉虫)
石板路上,两个人正往前走着。前头的那个穿着青色长衫,戴着同色儒冠,额头两侧已经缀满了细汗,背上还背着书箱,一看就是一位书生。
后头的书童驮着两个很大的包袱,一面用手背擦汗,一面抬头看了眼日头。太阳十分耀眼,都有些泛白了。这才进四月,怎么就热得这样了。
就在书童抬头的时候,前面的书生忽然一个趔趄,往前栽去。
书童连忙扑上前去,险险地拽住了书生,紧张道:少爷,晴空书院就在前头。不若我背你过去吧。
听到身后传来马车的轱辘声,书生一手撑着书童的胳膊,强行站直了身子:丹青,寻个地方,我稍作修整,再进书院。他一路风尘仆仆,如此腌臜,岂能就这样进书院,岂不贻笑大方?
丹青左右看了看,瞧见前头打起的招旗,眼睛一亮:少爷,前头就是一间饭店,不若我们就去那里用午饭?
书生点点头,握成拳的手深深掐进手心:郑立询,振作一点,这么远的路都走过来了,只剩下最后一步,千万要为全家,不,全族,争一口气。
郑立询强撑着自己走到了店门口。一跨进门,扑面而来一股凉风。他一抬头,门口是一座小小的假山,山上点缀着几棵绿植。山脚就嵌入一口浅浅的大缸。几片睡莲叶平铺水上,几尾鱼儿在其中肆意游动。这山水,将里头的一切都挡住,倒是有几分影壁的意思。
遇见这样的生动,郑立询顿觉清凉。绕过那假山,走进去之后,他才发现里头居然还挺大。柜台后的女子听见动静,抬头微笑:客官请这边来点菜。
发现柜台后是女子,郑立询立刻挺直了背脊,端正面容,君子的范儿立刻端了起来。随即他心中闪过一丝惊讶:一般不都是在桌上坐下后再点菜,怎么这家不一样?虽然疑惑,他还是走到了柜台前。
柜台后的不是别人,正是陈苗苗。她微笑道:我们的午餐是套盒,一个盒子五文钱即可带走,下回来就可带来。一共有四种餐,若是状元餐,就是三十文,若是进士餐,就是二十五文,若是举人餐,那就二十文,最后是秀才餐十五文。这边有每种餐的样盒,客官可参考。
这一番话倒是听得郑立询满头雾水,什么餐竟还分状元进士。听见有样盒,他转头看去。
木头做成的盒子一尺见方,打磨得十分光滑。里头分成了几格,分别盛有不同的菜。当他按照从贵到便宜的顺序看完后,他就明白了,这状元餐就是两样荤菜两样素菜,进士餐是二荤一素,举人餐是一荤两素,秀才餐是一荤一素。
郑立询本来没什么食欲,但是看到食盒里的菜色时,瞬间觉得肚子空落落的:来两份状元餐吧。读书人,谁不想中状元,就冲着名头,也要讨个好彩头嘛。
陈苗苗应了一声,往旁边的墙上一指:这是我们今日晌午的菜,客官选的状元餐,每排可分别选两样。
郑立询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墙上挂着两排水牌,一排有五道菜,上面是荤菜,下面是素菜。他按照自己口味点了,丹青也点了。
陈苗苗应了下来,随即笑语盈盈地道:不好意思,我们这里是先结账,然后会给你们这个小牌子。随后有人会将餐送到你们的桌上,收走这个小牌子。
这还真是,什么都不一样啊。郑立询让开了一步,旁边的丹青上前来付账。听到陈苗苗问他们是否要食盒时,丹青看了一眼郑立询,见他略点下头,又多加了十枚铜板。
清脆的铜板声响起后,陈苗苗笑靥如花地递上两枚号码牌:这边随意坐就是。说完,她掀开柜台旁边的帘子,走了进去。
郑立询和丹青随意寻了个桌子坐下。桌子就是古朴的木桌,每一桌的桌头上还有一只小巧的玉壶春瓶,里面插着的不是花,是郁郁葱葱的绿叶。他凑近仔细一看,竟然是小麦苗!
这家店,还真是有些不一样啊。郑立询左右看了看,目光落到了柜台旁边。
说是柜台旁边,其实也不尽然。柜台是一长溜,一小半就是刚才陈苗苗站的地方,主要是点单收钱,旁边挂着一个帘子。另一半的柜台上垂下了纱帘,纱帘后,好似放着许多菜。有人正在端菜,有人正在装盘。
这边隔得远,并不能看清那里面的场景,但是这样的纱帘,一看就觉得干净。忽然听见一阵脚步声,郑立询立刻收回了视线,正了正儒冠,眼角余光就瞄见门口有几人进来。还未到柜台前,其中一人就喊道:老板,我们少爷照旧要状元餐!我们少爷也是!
--
书院在三月二十的时候竣工了,工匠们依依不舍地最后来吃了一次米堡和饭团。大家虽然一起待了这么长日子,也知道后面估计没有什么再这样聚集的场面,都有些不舍,却也谁也没说什么,也没问陈苗苗是否会在其他地方继续摆摊。陈苗苗贴心地每人免费送了一片玉丹肉。大家微笑着谢过后,心满意足地归家了。
而随着圣旨的颁布,书院的开学日,定在四月初十。在四月初八那日,陈苗苗的店铺,总算是正式开业了!
第23章 清蒸鱼片(捉虫)
石板路上,两个人正往前走着。前头的那个穿着青色长衫,戴着同色儒冠,额头两侧已经缀满了细汗,背上还背着书箱,一看就是一位书生。
后头的书童驮着两个很大的包袱,一面用手背擦汗,一面抬头看了眼日头。太阳十分耀眼,都有些泛白了。这才进四月,怎么就热得这样了。
就在书童抬头的时候,前面的书生忽然一个趔趄,往前栽去。
书童连忙扑上前去,险险地拽住了书生,紧张道:少爷,晴空书院就在前头。不若我背你过去吧。
听到身后传来马车的轱辘声,书生一手撑着书童的胳膊,强行站直了身子:丹青,寻个地方,我稍作修整,再进书院。他一路风尘仆仆,如此腌臜,岂能就这样进书院,岂不贻笑大方?
丹青左右看了看,瞧见前头打起的招旗,眼睛一亮:少爷,前头就是一间饭店,不若我们就去那里用午饭?
书生点点头,握成拳的手深深掐进手心:郑立询,振作一点,这么远的路都走过来了,只剩下最后一步,千万要为全家,不,全族,争一口气。
郑立询强撑着自己走到了店门口。一跨进门,扑面而来一股凉风。他一抬头,门口是一座小小的假山,山上点缀着几棵绿植。山脚就嵌入一口浅浅的大缸。几片睡莲叶平铺水上,几尾鱼儿在其中肆意游动。这山水,将里头的一切都挡住,倒是有几分影壁的意思。
遇见这样的生动,郑立询顿觉清凉。绕过那假山,走进去之后,他才发现里头居然还挺大。柜台后的女子听见动静,抬头微笑:客官请这边来点菜。
发现柜台后是女子,郑立询立刻挺直了背脊,端正面容,君子的范儿立刻端了起来。随即他心中闪过一丝惊讶:一般不都是在桌上坐下后再点菜,怎么这家不一样?虽然疑惑,他还是走到了柜台前。
柜台后的不是别人,正是陈苗苗。她微笑道:我们的午餐是套盒,一个盒子五文钱即可带走,下回来就可带来。一共有四种餐,若是状元餐,就是三十文,若是进士餐,就是二十五文,若是举人餐,那就二十文,最后是秀才餐十五文。这边有每种餐的样盒,客官可参考。
这一番话倒是听得郑立询满头雾水,什么餐竟还分状元进士。听见有样盒,他转头看去。
木头做成的盒子一尺见方,打磨得十分光滑。里头分成了几格,分别盛有不同的菜。当他按照从贵到便宜的顺序看完后,他就明白了,这状元餐就是两样荤菜两样素菜,进士餐是二荤一素,举人餐是一荤两素,秀才餐是一荤一素。
郑立询本来没什么食欲,但是看到食盒里的菜色时,瞬间觉得肚子空落落的:来两份状元餐吧。读书人,谁不想中状元,就冲着名头,也要讨个好彩头嘛。
陈苗苗应了一声,往旁边的墙上一指:这是我们今日晌午的菜,客官选的状元餐,每排可分别选两样。
郑立询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墙上挂着两排水牌,一排有五道菜,上面是荤菜,下面是素菜。他按照自己口味点了,丹青也点了。
陈苗苗应了下来,随即笑语盈盈地道:不好意思,我们这里是先结账,然后会给你们这个小牌子。随后有人会将餐送到你们的桌上,收走这个小牌子。
这还真是,什么都不一样啊。郑立询让开了一步,旁边的丹青上前来付账。听到陈苗苗问他们是否要食盒时,丹青看了一眼郑立询,见他略点下头,又多加了十枚铜板。
清脆的铜板声响起后,陈苗苗笑靥如花地递上两枚号码牌:这边随意坐就是。说完,她掀开柜台旁边的帘子,走了进去。
郑立询和丹青随意寻了个桌子坐下。桌子就是古朴的木桌,每一桌的桌头上还有一只小巧的玉壶春瓶,里面插着的不是花,是郁郁葱葱的绿叶。他凑近仔细一看,竟然是小麦苗!
这家店,还真是有些不一样啊。郑立询左右看了看,目光落到了柜台旁边。
说是柜台旁边,其实也不尽然。柜台是一长溜,一小半就是刚才陈苗苗站的地方,主要是点单收钱,旁边挂着一个帘子。另一半的柜台上垂下了纱帘,纱帘后,好似放着许多菜。有人正在端菜,有人正在装盘。
这边隔得远,并不能看清那里面的场景,但是这样的纱帘,一看就觉得干净。忽然听见一阵脚步声,郑立询立刻收回了视线,正了正儒冠,眼角余光就瞄见门口有几人进来。还未到柜台前,其中一人就喊道:老板,我们少爷照旧要状元餐!我们少爷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