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芸嗤笑:那刘大人说说你觉得有必要的。
    看看是哪里的地方官员瞒报灾情,让朝廷没有去救?
    众御史哑然,来了来了,他们又一次无言以对。
    仔细想想,还是他们的理由站不住脚。
    去年的洪灾,平远侯现在还没回京呢!
    就是年前的疫情,目前也在进行中,皇帝掏银子,朝廷买药没有丝毫含糊,并没有不给钱。
    虽然不是走的国库的账,可并没有耽误大事儿,刘御史拿国库说事儿,不怪太后直接怼。
    偏生与民有利的事情,需要大笔银子的,除了灾情和水利,他们也说不上来,难道说军费吗?
    人家小皇帝拿私库填公账都没意见,其他人凭什么指责皇帝没有先将国库填满?
    说多了,难不成一个个敢窥视着国库的银子?
    而之前国库空虚,也有他们一份功劳,谁都不干净,谁敢理直气壮的让皇帝把银子入国库?
    第474章 寒心不如请辞
    能够理直气壮的御史,在先皇驾崩后的这几年里,死的死,归隐的归隐,早就已经被一群趋炎附势的软骨头替代了。
    心有顾忌,有些话自然不能提。
    柳芸似笑非笑,觉得这群官儿真比不上沈丞相。
    沈丞相当初也同流合污,可他贪归贪,当该承担责任的时候也挺直了背脊受着。
    哪怕他初衷是为了云昭,沈丞相也从来不避讳自己当初就是一起混蛋了。
    吞了的也可以再吐出来,只要能让云昭好,他担就担了,甚至都不会怎么为自己的错事辩解。
    而这些所谓的言官,没有一个能做得到的。
    贪了的,从来没想过,也舍不得吐出来,还硬着脖子装清官,提出各种证据证明自己两袖清风,呵呵,这副吃相难看的嘴脸。
    你们怎么不说话,难道不认同刘大人的话?
    若是不认同,有什么异议可以提出来,现在提出来大家商量。
    别大年初二就趁哀家不在欺负皇帝读书不够多。
    怎么,你们一群读了大半辈子书的老进士,都是从科举路上杀出来的,就只会欺负十几岁的皇帝读书没你们多?
    呵呵,要不要哀家将你们的壮举昭告天下,让所有读书人都来瞧瞧你们读够了圣贤书练就的脸皮有多厚?
    众御史被堵得心慌,老脸一红。
    平日里他们欺负小皇帝,不过是仗着君臣关系,久而久之,自然忘了小皇帝才十七岁多一点。
    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国之君天生就懂所有的事,时间一长就成了常态,也就忘了小皇帝年纪,反而享受把皇帝怼得无言的爽感。
    如今,被太后掀开了遮羞布,一个个老脸都有些挂不住。
    柳芸可不管:平日里用大义之名说一些歪理就算了,过年还不消停,看来是皇帝太给你们脸了。
    既然那么想说,现在就说啊,哀家听着,哀家一介女流,读的书虽然没你们多,还是可以跟你们辩一辩的,毕竟有理走遍天下。
    说实话,她虽然爱给这些不作为的官员挖语言陷阱,可都是站在理的高度,光靠胡搅蛮缠怎么行?
    众大臣说不过她,那是他们本身不占理,这能怪谁?
    众御史可不会这么想,只觉得他们说不过,自然怪太后这张嘴。
    辩什么辩,他们哪敢跟太后辩?
    元御史一脸憋屈,嘀咕的说道:果然唯女子
    虽然小声,可话刚起了个头,太后犀利的眼刀子就飞了过来,让他后半句戛然而止,脑子一片空白。
    柳芸开口,声音淬了冰:元大人,大家都是读书人,想好了再开口,可不要随意亵渎了圣人之言。
    上次对着她说这句话的人,现在还被关禁闭呢!
    谁呢?清国公家的一个小辈儿,叶什么来着?
    元御史表情一僵,才想起太后曾经怎么怼过这话,刚刚他脑子呢?上哪儿去了?
    还真是读书人的优越感,说得多了就认为是真的了,吃瘪了就想念叨一句表示自己没有输。
    柳芸眯了眯眼:诸位大人若是觉得书没读好,可以回去读,别当着哀家说一些蠢话,难道还要哀家来教你们吗?
    言外之意,再曲解圣人之言,也别做官了,回去读书吧!
    读会了再说。
    众御史脸色涨成猪肝色,不少人心里都在想,果然,女人读太多书就是麻烦,无才才是德。
    得,不行不行,这话原本也不是这意思,说出来太后肯定发飙,肯定直接以此撸了他们乌纱帽。
    御史们憋气,李御史不得不打破气氛的诡异:太后娘娘息怒,微臣等进宫是说功德碑的事情,东拉西扯,难免总是说不到正题。
    柳芸嗤笑一声,随意的喝了口茶,没注意到一群御史压力倍增。
    好,那就说正题,别扯那么多有的没的。
    功德碑怎么了?你们说劳民伤财?伤什么财?
    用国库一文钱了?张口闭口国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你们家的库房,那么紧张。
    众御史:
    玛德,以前都是他们随便说,吓着皇帝玩,遇上太后,地位就调转了。
    --

章节目录


穿成太后只想咸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妃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妃玺并收藏穿成太后只想咸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