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们等我一下。
    姜苗的粮食够吃,可她不能让旁人知道,现在家家户户的粮都不够吃,她要是不和她们去挖野菜,别人肯定会多想,认为她家里粮食多。
    就像她之前虽然和那些熟人,说了发大水的事,隐晦提了一句囤粮,但她没敢让他们那些人知道,她已经提前囤好了粮,并且,她每次说的时候,都抱怨自己的粮票少,只够买一二十斤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她家里虽然有粮,但在外面也要装作粮食不够吃的样子,否则她一个女同志,住在这,容易被人给盯上,再起了啥坏心可就不好了。
    姜苗拿上篮子,把家里大门锁上了,跟着杨嫂她们几个去城外挖野菜去了。
    路上,有人问姜苗,
    小姜,你有没有抢到粮食啊?
    抢到了,抢到了四斤棒子面,在那排队排了一两天。
    姜苗要是说一点粮食没抢到,也有点说不过去。
    我家比你强点,我们家有五口人哪,都去排队买了,买回来二十二斤,其中细粮十斤,粗粮十二斤,我家男人还有我家大闺女,在那排了整整两夜。
    说话的是王婶,话里带着一股子得意,整个槐花胡同,就数她家买的粮最多。
    你家男人排两夜算啥,我听人说,还有人排了整整五夜的,家里人轮流换着排。
    旁边的孙大娘说道,她家里只抢到了十三斤的粮,其中还有八斤是粗粮,她说完看向姜苗,
    小姜啊,你只抢了四斤棒子面,这日子以后可咋过啊?
    你就别替人家小姜发愁了,人家可是酒厂厂长家的儿媳,难不成她婆家还能让她饿着,她和咱可不一样。
    王婶子酸溜溜的瞥了一眼姜苗。
    作者有话说:
    二更在九点
    第138章
    什么厂长不厂长的, 即使是厂长,也是拿粮票排队去买粮,他的粮票虽然比着旁人多点, 但那是他的。
    姜苗有些反感对方这样说。
    也不怪别人酸她, 要知道厂长和普通工人每个月定量的粮票标准不一样, 就拿酒厂来说吧,一级工每个月能领到四十五斤的粮食,二级工能领到五十斤的粮食根据这些人的级别来定量。
    像沈文清这样的厂长,估计每个月能领到□□十斤粮食。
    小姜说得对, 再说了,现在好多手里攒着粮票买不到粮的人哪。
    杨嫂子家里买了十八斤的粮食, 她家有三口人,分摊下来, 一个人才六斤的粮食, 这点粮食压根就不够吃的, 几天就能给造没了,尤其她家那个还是个小子,能吃着哪。
    多挖点野菜吧, 晚上回家,掺上棒子面,往锅里一蒸, 撒点盐,拌上蒜泥,味道也不赖,主要的是能省点粮食。
    孙大娘蹲下来, 开始挖了起来, 专门捡那嫩的挖, 姜苗压根不认识野菜,虽然她在疙瘩村住过一段时间,但没挖过野菜,原主在的时候,也没挖过,像挖野菜这样的轻松活计都是徐老太去。
    姜苗见她们挖啥样的,她也跟着挖,没一会儿,就挖了满满一篮子了。
    杨嫂子,你们下次去挖,还叫着我啊,有这野菜吃总比饿肚子强。
    姜苗在这几个人面前,把自己塑造成了和她们一样粮食不够吃的样子,这样,能不被人惦记。
    行,下次还喊着你。
    杨嫂子爽快的应了下来,在她心里,她觉得这个小姜虽然嫁到了厂长家,但可能和那边关系不太好,因为都这么多天了,她没见她婆家那边给她送粮食啥的。
    整的她也像她们这些人一样出来挖野菜吃,她心里忍不住有些同情这个小姜。
    叫她说,这女人攀啥高枝啊,都不如找个踏实人家过日子强。
    姜苗不知道杨嫂子可怜她,她回到家后,钻进灶房,把昨个晚上蒸的一锅大馒头,拿出来两个,热了一下,锅里煮了两个咸鸭蛋,又烫了一盘青菜,蒸了一盘子烟熏肠。
    现在小傻狗已经很上道了,只要看到姜苗做饭,就跳到灶台前面的凳子上,蹲着,等烧锅。
    姜苗不知道的是,她家里的馒头的香味,还有烟熏肠的味,已经飘遍整个槐花胡同了,她是住在胡同左边的第五家。
    左边住的一家是三世同堂,家里有个赵大娘,她儿子是在手套厂上班,家里有一个孙子,两个孙女,孙子是她的宝贝疙瘩,叫赵金蛋。
    右边住的是一个寡妇,家里有四个孩子。
    姜苗蒸腊肠的香味,首先飘到了这两家。
    赵家那个赵金蛋闻到了腊肠味,把手里的玉米饼子扔在了地上,他妈眼一瞪,就要打他,赵大娘一把把孙子金蛋儿护在了怀里,骂着儿媳,
    他把饼子扔在地上,你捡起来不就完了,干啥要打他,我就这一个宝贝孙子,你给我打坏了咋办?
    娘,他都八岁了,你再这样惯他,会把他给惯坏的。
    赵家儿媳王小蛾见婆婆这样护着儿子,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
    啥惯坏了?我看你就是心狠,自己生的儿子自己不疼的慌,呸
    赵大娘拉着一张死人脸,朝着儿媳的脸吐了一口唾沫。
    --

章节目录


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七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乌鸦老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乌鸦老道并收藏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七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