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新雪按住供词,抬头看向面前的金吾卫,问道,知不知道虞律的内容?
    金吾卫昂首挺胸的答道,不知道。
    纪新雪不明白金吾卫身为法盲,在骄傲什么。
    他摇了摇头,分别问青竹和春晓知不知道虞律的内容。
    两人的答案大同小异。
    知道,但不完全知道。
    他们只知道有关于公主和郡王的部分,什么品级的朝臣和命妇见到公主和郡王应该如何行礼、公主和郡王理应享有多少宗人府的供奉、贸然非议公主和郡王该当何罪
    总结:只知道能用得上的部分。
    他们借纪新雪和虞珩的光,长期处于权力中心,耳濡目染之下也知道些别的内容。
    只是知道而已,能唬住见识比他们还少的人不难,吞吞吐吐的说给熟背虞律的纪新雪和虞珩听的时候,与临时伪造新律几乎没有区别。
    虞珩见状,逐渐理解纪新雪为什么会突然问身边的人,是否知道虞律的内容。
    无知者无畏。
    长平帝登基后,始终以仁善君主的面目示人。
    刺客从前皆是京郊大营、金牛味和羽林卫的军卫。
    他们耳中的长平帝,应该是
    虞珩的表情逐渐古怪。
    即使险些被夺走皇位,日日被将太后以不孝之名欺压,仍旧不忍心按罪证处理蒋家,坚持要留下他们性命的念旧皇帝。
    惨遭黎王污蔑却选择一忍再忍,给黎王数不尽的特权,甚至用私库养黎王的软弱弟弟。
    即使是面对牵扯甚大的商州案和江南案,长平帝仍旧心慈手软,最多只是没收这些人的家产,令其三代人去矿区服役。
    也许在刺客心中,长平帝登基至今,从未有过砍头之事,足以筑成他们相信幕后之人的花言巧语,认为自己还有机会改头换面过大富大贵生活的底气。
    去调查刺客家底的刺客去而复返。
    进出过赌坊的二十三名刺客,除了与同僚闹出矛盾,险些丢掉差事的两人,余下的二十一人家中皆没有房契和地契。
    此前纪璟屿和阿不罕冰也调查过刺客的家底,但重点在于刺客有没有在近期发横财,家中是否有大量金银和多出的房契、古董,从未想过查看刺客与家人现在居住的地方是否有房契。
    他们的房契和地契在哪?纪新雪问道。
    金吾卫从胸前的暗袋中取出封文书,语速又低又快。
    有十个人的家人既不认为刺客有赌瘾,也不知道房契和地契在哪。
    另外十一个人的家人知道刺客深陷赌瘾,反而更不敢细问。仿佛他们不去问刺客,哪有那么多钱输给赌坊,刺客的赌瘾就不存在。
    只有五个刺客的家人能说出房契和地契的去向。
    在李员外手中。
    李员外不仅为他们换上赌债,还愿意每个月给他们十两银子供奉,条件是刺客欠李员外个人情。
    为免刺客来日不认账,将房契和地契抵押在李员外手中。
    没等两人发问,金吾卫就主动说起李员外的来历。
    长平二年纪新雪在封地调查商州案,江南也被牵扯其中,江南的官员和商人皆经历地震,幸存者大多在地震之后改头换面。
    官员致仕,商人改行。
    李员外就是从江南迁往长安,变卖家产,安心做田舍翁的江南商人。
    纪新雪险些被金吾卫没有感情的形容逗笑。
    如果真的安心做田舍翁,怎么可能蓄意供养有赌瘾的军卫。
    李员外原名李青,曾是虞氏家主的小厮,因做事细致稳重,深得虞氏家主的喜爱。他与虞氏家主之妻的贴身侍女成婚后,就离开虞氏自立门户。因虞氏的提携,只用短短十年的时间,就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商人,成为江南有名的豪商。
    余下的事,金吾卫还没来得及说,纪新雪和虞珩已经明白,虞氏所说的羚羊和狐狸打算用牛抵罪是什么意思。
    虞氏因为长平帝的旨意不得不离开江南,举族迁往京畿。
    李青没有虞氏的庇护,也没办法再在江南维持往日的风光,索性离开江南,到长安定居。
    可以说没有虞氏,就没有今日的李青。
    如此主仆情谊、提携之恩,李青所做之事,必然会连累虞氏。
    名单。虞珩伸出手。
    青竹立刻将手中的文书递过去。
    总共二十三名沾染赌瘾的人,皆与月蚀毒无关。
    这二十三个人和李青,是世家专门用来推虞氏顶锅的工具。
    随着招供的刺客越来越多,十五的身体也逐渐能承受得起更严苛的审问,十五和其他刺客的差别更加明显。
    他虽然没有直接供出世家,但能说出完美囊括所有刺客的人物网,从京郊大营到千牛卫再到羽林卫,总共供出十五名校尉、三名中郎将、两名四品将军,甚至还有一名身为崔氏女婿的三品将军。
    能够完美的解释,三十五名刺客是如何在众目睽睽之下,换上金吾卫的旧衣,装成金吾卫靠近长平帝。
    其余刺客同样招出完美的逻辑链,三名校尉、两名中郎将就能在令人感叹的天时地利之下,完成十五招供的过程。
    --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当公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金戈万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戈万里并收藏我在古代当公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