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的到来,没有出乎王言预料。
    人是中平二年(西历185年)秋到的,名是中平三年春广传汉地的。从那时候开始,便陆陆续续的有人往辽东来求学。
    其中值得称道的,便是名士邴原与管宁来游学避难。此二人与名士华歆合为‘一龙’,就是说这三人加一起是条龙,在东汉文坛有名声。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华歆和管宁的段位都不低,他们俩跟卢植、郑玄等当今大儒是同门师兄弟,其中管宁还有个成语,叫‘割席断交’。说管宁和华歆俩人读书,有达官显贵路过,华歆看热闹去了,管宁不愿意,就把席子割成了两段,说‘汝非吾友’。
    邴原当然也不差,是属于曹丕的班底,多有倚重。若不是邴原死的早了些,待到曹丕上位,这种潜邸旧臣,自然是飞黄腾达。
    除了这三人,还有名士王烈,闻听辽东为乐土,又有大儒蔡邕在此,也来此游学避祸。他师陈寔,这也是相当牛的一代大儒,还是混颍川的,那里的名人多如牛毛。梁上君子、先见之明,都是从陈寔这来的。后来,老曹曾多次征辟王烈,只不过因为公孙度的关系,没放他走,最后病死辽东。
    这些人都是原本就来辽东的,不过那是在公孙瓒当了辽东太守,仁政广传海外,这才使得许多人去辽东避祸寻清净。有人想要乱世实现抱负,但总有人是想在乱世中保得家人平安。
    但凡有点儿见识的,都能看出现在的大汉处在崩溃的边缘,洛阳天子早已对天下失去了掌控。天下烽烟再起,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现在适逢大儒蔡邕避居辽东,甄氏又把王言这个出身黔首的黄巾反贼炒的沸沸扬扬,而且经过一段时间,新书的流传消息也广为人知,文房之宝的风雅,也被文人搞了出来,很多人都是想来辽东看看的。
    一来做学问,二来看看书,三来也是实地走访,了解一番王言这个黄巾反贼,名声那么大,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所以如同王大将军所想的那般,辽东文气愈盛。为此,王言专门抽调人力,用了两年的时间,在徒河城东建立起了藏书阁,名曰‘文昌’。
    这时候的文昌阁,已经不是先前王言规划的那个了。工程更加的大,虽然算不上奇观,但是耗用的人力物力,几乎也是现在辽东能承担的极限了。
    之所以如此,当然主要还是因为目前的人力能种的地,已经开发完毕,再开垦更多的土地,现在的人力已经不足以支应。而且王言已经开放了市场,允许人们自由贸易,只对粮油盐铁等物资实行管控,做生意的主体是将军府,其他的衣服、鞋帽、酒肆、餐饮、皮草、山货等等已经全部开放。
    主要的经济中心就是徒河,其他城市也有贸易活动,只不过除了阜新以及襄平两地,其他的地方则是差了很多。这是因为阜新、襄平是前出所在,外面都是没有归附的汉民以及乌桓人,不想走远路,自然也就在这两地进行交易。
    但是王言也有限制,因为商业流通,造成人员流动,验传这种古老有效的制度自然也被应用,小孩子都得有身份证。而且他造纸、印刷技术高,想仿制身份证那是不可能的。同时禁止商人北上,只能让北边的人过来贸易,交易还是用将军府印发的纸钞,对北方进行经济控制。
    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言调动了民力,给他们发工钱,搞起了建筑。不止如此,现在的兴修水利、修建道路等等工程,都是一直在进行的,也开始发起了钱。
    钱的锚定是粮食,辽东的粮食这几年一直在丰收,进口的粮食也堆积如山,很好的撑起了粮食的稳定。所以基建拉经济,活跃治下经济发展,也就成了必行之举。
    当然王言肯定是早都想到了这里的,之所以换建筑方案,还是考虑到了老蔡的意思。这个建筑,老蔡提供了不少的思路……
    文昌阁占地百亩,用料为砖石巨木。考虑到采光的问题,没有建为一体的宏大建筑,而是盖了三栋三丈三的高楼,合天地人三才。穹顶以及墙壁开窗,具是明亮的落地窗,其间雕梁画栋,华丽非常。
    三栋楼中间的一片地方,则是盖了亭台楼阁,游廊水榭,又弄了许多辩经讲学的场所,装饰也是十分的高端、大气、风雅。
    王言掌握的竹简,全都存放进了文昌阁收藏养护,这些都是原版书籍,全是手书,许多的竹简,因为常常为人翻阅,都磨出了包浆,还是相当珍贵的。后来翻印的书籍,基本就如两千年后的图书馆一般,用着一个个的书架,成排的放着。
    就这个文昌阁的规格,以及装潢的违制,已经足够砍头了。不过王大将军虽然是辽侯,但谁也没拿他当侯爵看,都是看反贼呢,他哪在乎那许多。
    文昌阁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为了室内的采光,弄了许多玻璃,即便再有通风之法,夏秋之时也是热极。当然在制冰之法的加持下,这也不算什么问题,花不了多少钱。
    总的来说,还是十分不错的。
    王言要做的工作,就是每日接见一下来游学的士子,聊聊天,探探虚实,浅浅的给灌输一下他的想法之类的,正经的王大忽悠。
    士子南来,须先于馆驿暂住,因为严格的执行验传制度,不是大将军治下之民,是不能到处活动的。待到大将军接见之后,才会办理身份证件,给他们安排房子等一应事物,他们才能在辽东生活。
    这是王言要对过来的人都有个数,若不然也没有这么费劲。他得知道谁来了,谁是什么水平,以后考虑要任用的。
    而安顿这些士子,往往他们就已经先欠下了一笔钱,有钱的自然无所谓,人家直接买地盖房子。没钱的,就得住王言提供的房子,那就得交房钱,一应生活,所耗颇多。总有支撑不住的时候,那时他们就要赚钱还债了。
    初步的学生教材已经准备好,徒河已经开了八个学堂,六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得去学习。这个是属于初步的培养班,目的只在于识字,以及初步的讲一些仁义礼智信孝悌恭谨让的道理,算是从小培养功德。
    等到各种科目的教材完善,才会一点点的开始推广教育。
    教材其实很简单,这主要在于统治者的目的,也就是王言的目的。他想要什么样的下一代,那就制定什么样的教材。
    但是教材也很难,因为这涉及到文脉道统,现在王言开天辟地的要大兴文教,广开民智,并且还掌握着造纸、印刷之术,他这个大将军一力推行,又舍得花费钱粮,那么这事儿必然要实行。一旦实行,那么必然名留青史。
    这一点,跟王言是不是一统天下没关系,因为史家是必定记录的。辽东那么多的士子,不是没有史家之人。虽没有给王大将军修起居注,但伴随着大将军的辽东史已经开始记录。
    那么各个大儒就不得不考虑考虑这种事儿了,都想让自己的文字录入教材,供稚童学习,发扬自己的门派。所以现在不仅是辽东,整个大汉的文坛都躁动了起来。
    每天快马往来书信的骑士不知凡几,相当热闹。而这也是教材进度缓慢的原因,老蔡这个教材总编,很为难啊。
    这不止是认字、讲理的文科教材,余下的易学、医学、星象等等,全都有教材。这自然是王言的指示,他表示学问就要总结,就要发展,搞经学的,没办法自经学之中看出医理,都是不同的学问,那自然不同的发展研究。
    如此在算上对于教材’浅显易懂,学之有趣,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的指示,就没有别的说法了。
    这促使了很多士子,积极的归纳整理自身所学,然后忐忑的找到大将军,表示有心得,想要出书,大将军每每欣然应允,书店售卖所得,还会给予一定的钱财分成。
    即使他可以成立一个类似于出版社的机构,他偏偏不,不断的在士子、大儒那里刷脸卖好。要不然八个学堂的老师怎么来的……
    俗话说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这一日,大将军在已经改名将军府的书苑内接待来辽东之人。笑呵呵的送走了一拨的几个士子,门外亲卫自然的招呼排队的人进去。
    这时,门外进来一个穿着素白麻布衣的人走了进来,其人容貌英武,身高七尺七寸,美须髯,威武不凡。进来拱手作揖而拜:“东莱太史慈,拜见天武大将军。”
    按理来讲,王言的诸多头衔中,辽侯的爵位最为高贵,其次才是天武大将军这么个被归为杂号的将军封号,最后才是辽东太守的职位。
    但当今大汉,凡是知道王言的,都知道他的天武大将军是自封的,是自己认可的,而辽侯以及辽东太守,属于因脏假位,除了他自己掌控的地方,辽东其余之地不听他的,但是因为王言封锁了辽西走廊,汉廷给其他人通信要绕很大一圈,经过很长时间,所以基本上都处于自立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先前老蔡为什么开口就是辽侯的原因,那是在讽刺王言,拐着弯的骂人呢。
    现在太史慈上来就拜天武大将军,这才是到了王大将军地头该有的尊重。
    王言笑呵呵的摆了摆手,说道:“子义无需多礼,且坐下说话。”
    说着话,他指着宽大的书桌对面的椅子,示意其安坐。
    “谢将军赐座。”太史慈十分干脆的坐到椅子上,拧了拧屁股,感受着这种新奇。
    胡椅并不奇怪,这时候已从西域传过来,不过人们还并不接受。如此大规模应用的,只有辽东一家。因为豪族行商的交流,他们也便渐渐的开始弄起了桌椅,上层影响下层,目前大汉正处于一场有关‘坐’的变革之中。
    “子义报于馆驿处所言,汝乃东莱奏曹史,为何而来啊?”
    “将军,实不相瞒,此来辽东,实为避祸而已。东莱与青州有嫌,是非不能分,乃往洛阳有司寻公道。慈为东莱太守选为使,往洛阳有司报告。然青州奏章先至,慈飞马赶至有司衙门,欺州吏不识吾乃何人,言语诓骗其将奏章与吾观之,奏章到手,吾便撕毁了事,因恐损毁公章之罪,便快马遁逃。
    早听闻将军大名,当年令支城下独战三将,两阵大破乌桓定鼎辽东,创下偌大基业,待民甚厚。近来更有大量文人士子来此,辽东文气日隆,故而快马往辽东来投奔将军。慈近日居于馆驿,听得许多士子言语,将军欲大兴文教,广开民智,此实开天辟地之大事。将军之大志,慈深往之,愿为将军走狗,共图大事。”
    太史慈出现在这里,王言一点儿不奇怪,甚至还等着呢。因为原本太史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跑到了辽东避祸。
    这是个正经的猛将,原本孔融为管亥围攻之时,正是离开辽东回家的太史慈路过,接了孔融的信使任务,杀出敌阵,往刘备处求援。而且后来还与孙策大战百余合,胜负未分。孙策的江东小霸王之名,不是吹出来的,可是杀出来的,由此也看见太史慈的强大,在一众武将之中,那也是站前排的。
    至于太史慈吹捧王言的话,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毕竟王言每天接触不少士子,大家基本一样,都是如此说辞,毕竟他确实干了那么多的事儿,听多了自然无感。
    不过真说起来,现在刘关张三兄弟,反倒是因为他而扬名天下,只不过有些为人小看罢了,毕竟都没交过手。按照当前大家一惯遵循的吹牛逼原则,人们以为刘关张三人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毕竟吹牛逼谁不会啊,韩馥还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呢……
    只能待到日后刘关张三人开始杀猛将了,那时候人们就知道王大将军到底有多猛了。
    笑了笑,王言问道:“子义有何能?不必谦虚,惺惺作态实非大丈夫可取,直说便是。”
    太史慈愣了一下,似是没想到王言如此直白,不过转而想到王言出身黔首,便又恍然大悟。想了想,他说道:“慈善射,弦不虚发,有勇力,可为上将。”
    说的很简单,也很有力量,展示出了他对自己的自信。
    人们都这样,谦虚起来要人命,可要是不谦虚,没有哪个觉得自己差劲,不过太史慈说的确实没错,他确实能为上将。
    王言点了点头,笑道:“吾观子义气度,便有上将之资。然吾治下规矩,不同中原,军中法度,亦不尽相同。吾欲遣子义为一小卒,熟悉吾军法度,来日再与任用。自有其能,必能简拔于行伍,子义可愿否?”
    先前周仓、裴元绍二人便是如此安排,不过俩人差距不小,周仓已经升到了兴武卫领军两千的都尉,裴元绍则是英武卫的军侯,差了两级。
    当然这两年除了骁骑营总在冬日北上,其他的军队没什么大的战事,不是战功升官。而是王言他综合两人的表现,给予的升迁决定。并且周仓以后还能再升,独领一卫,做个封号校尉是没什么问题的。这是目前他手下武将的巅峰成就,可称一方大佬。
    “但凭将军差遣。”太史慈起身拱手作揖。
    王言能感觉到太史慈的不服,这是正常的,强者往往都对自己有着莫大的自信,毫无疑问,太史慈是个强者。
    他摇头笑道:“口不称心,子义不诚矣。知汝胸有大志,不甘为一小卒,吾且问汝,何为将之道?”
    “严军纪,明军法,足发粮饷,此三者强军之要,亦为将之道。若由吾领军,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严明军纪,赏罚分明,不克扣粮饷,让士兵吃饱饭,这样的军队就能练好,能做到这些的将军,就能打胜仗。这就是吹牛逼了,哪有真的常胜将军,总有攻不过去的艰难险阻。
    “吾麾下之军,军纪、军法、粮饷在吾,不在将。汝之所言确为猛将,然一将功成万骨枯,汝冲杀临阵得喜乐,枯骨谁人怜?吾所求,乃为军民之将。是故,吾以为将之道在静。
    当心如止水,不动如山,待时而动。但凭勇猛破阵杀敌,难得长久。当以吾军众而敌军寡,吾军少损而敌军多伤为上也。万不得已,勿枉送军卒性命,此为吾军之首要。
    今汝军纪、军制皆不明,以汝为将,汝何能为?但有战事,鲁莽强攻,吾军士之死命汝能担负?大丈夫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闻之当真壮哉,然则因此死命之人,可有人在意?谁人家中无有父母妻儿?”
    王言说的已经不是将之道了,而是讲他的根本宗旨。强硬对攻,当然很爽,很畅快,他王某人尤其擅长如此作战,因为他根本就不可能在战场上被谁弄死。但是就整体来讲,他是不愿意那么打仗打。
    曾国藩说结硬寨打呆仗,虽然是因为当时的湘军战斗力差,这才如此。但王言欣赏这种稳扎稳打,日拱一卒的战法。
    因为他不是单纯的主将,他还要考虑全局。前方长驱千里,大军纵横无敌,但是与之相对的则是被打穿的己方财政,干什么都要花钱,怎么着都要耗粮食。而且打下来的战果,还要他继续支出,如此一场大战就能将他经营的好局面打崩溃。
    所以他更倾向于,一边发展一边扩张,也就是他说的,打仗为百姓服务,而不是为他自己一统天下的意志服务。前者慢慢发展壮大,没有隐患,后者劳民伤财,为此还有个专门的词语叫百废待兴,一定程度上,这可不是个好词,毕竟怎么废的没有数么……
    太史慈听过王大将军的话,十分惊讶,因为这种用兵打仗的言论,是从没有过的,也是人们不在乎的。或者如果非要说在乎,那就是可怜兵力减少罢了。
    “将军高义。”
    王言笑着摇头:“皆因吾出身黔首,人皆言黄巾为贼,然何以百万百姓皆从贼?不过难活,故而搏命罢了。吾于涿郡随黄巾军征伐兵败,收拢三百黄巾溃兵,当日吾所言,便是与他们吃饱、穿暖、安稳生活。吾所求者,亦是如此。子义来此,尚未了解吾治下之情,汝闲暇之时可往观之,与民闲话,当有所获。”
    “是,慈便如将军所言,乃为军中一小卒。”太史慈拱手。
    “子义家中可有亲人?”
    “只老母一人,吾以劳人送信,言明情况。”
    “与汝一伙军卒,赶马车南下接汝母来辽东安家。子义切莫多想,非吾以汝母相挟,实乃中原将乱,吾辽东为乐土耳。”
    “将军不怕慈不归么?”
    “吾知汝有义重信,必不为此等事。”
    太史慈再拜道:“谢将军信重,老母不良于行,慈三月必归。”
    “甚好。”王言笑呵呵的点头,站起身说道,“汝言身有勇力,吾已两年未曾上阵,今日技痒,就此切磋一番。”
    “慈必不留手。”
    王大将军仰头哈哈笑……
    鼻青脸肿的太史慈分了房子,办好了验传,领着十二个大将军亲卫,乔装打扮一番,赶着马车南下……
    心比天高的人,还是得让其长长记性才好。
    时间如此过去,正如太史慈所说,辽东之地文气日隆,围绕着教材之事,各种的大儒又一次的展开了学问之争,作为斗争的衍生品,又在造纸、印刷初始之地,这些人都出了很多的书。为了配合他们,即便在辽东没有多少人认识字的情况下,也提前弄出了报纸,名为‘文昌报’。
    考虑到信息传递情况,一周一小报,一月一大报,作价卖与辽东士子以及往来行商之人,就不存在滞销的情况。每一次出来,都是销售一空。不止是辽东之地经历的人买,外面的人也买。
    有很多不方便来辽东的大儒,那战斗周期都是一个月乃至几个月才能战一轮,有这时间,人家都在辽东骂他好几个来回了。
    现在有了报纸,虽然还是按月来算的,但是比起他们的朋友、弟子之类的写信报告来说,要更加的全面,更清晰的看到各种文章,以及事项进展,各种人的提议、主张、思想之类的。
    此外还有各地的官吏,也是报纸的忠诚爱好者,因为当官的,很多人首先是个文化人,他们也有各自的派系。也是如此,各家商队顺路卖报纸都赚了一笔大钱。
    王大将军笑看龙争虎斗,这才是文化发展么,就得交流,就得互喷,如此才能焕发活力,不断的衍生出新的东西……

章节目录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楞个哩嗝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楞个哩嗝楞并收藏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