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百姓们觉得告祭太庙太过频繁,文武百官也是不堪其扰,尤其是礼部的官员。
    大胜,这的确是好事。
    可次数太多了,每次都要祭告太庙,那就太折磨人了。
    大明的列祖列宗,在下面也会烦不是?
    这次大典从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礼部的官员从上到下都累成了狗。
    好不容易熬到结束,疲惫不堪的官员们这才回到官署。
    礼部尚书孔贞运跟两位侍郎坐在一起议事,准备向崇祯建议简化祭祀仪式。
    礼部是清水衙门,以前巴不得多几次祭祀大典,这样才能彰显礼部的重要作用。
    可照现在这形势下去,礼部都快成六部最忙的了,谁能招架的住?
    最关键是还没权、没油水可捞,上下都是满腹怨言。
    正商议的时候,门房忽然来报,有宫中的太监来传旨。
    孔贞运和两位侍郎匆匆来到正堂。
    传旨的太监阻止了几人行礼,直接说道:“陛下口谕,宣礼部尚书孔贞运速即入宫议事。”
    “臣领旨!”
    孔贞运心中困惑,向传旨太监问道:“公公能否透点风,这又有什么事?”
    那太监眉毛眼睛都透着喜意,笑着说道:“大好事!辽东建奴准备遣使入京,向朝廷献降表。”
    “啥,建奴要投降?”
    孔贞运大吃一惊。
    堂内的礼部官员也全都惊呆了。
    自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以来,辽东局势一年比一年恶化,甚至到了危及京畿,让大明陷入危亡的地步。
    近几年,局势迅速发生逆转。
    到如今建奴竟然要投降,让所有人都觉得有些不真实。
    《三国演义》都不敢这么写啊!
    太监笑道:“万岁爷宣大宗伯入宫,估计是商议告祭太庙的事情。”
    孔贞运和礼部的官员们闻言,顿时头皮阵阵发麻。
    今天才搁下,又要搞祭祀大典?!
    这日子没法过了,真的没法过了。
    孔贞运匆匆入宫,来到文华殿。
    崇祯以及阁臣们都在,个个都是喜形于色。
    孔贞运正要行礼,崇祯摆摆手:“孔卿免礼。”
    孔贞运急不可耐地问道:“臣听说,建奴准备投降?”
    崇祯笑道:“孙承宗打电报过来,称奴酋皇太极遣使到辽西,准备入京商谈投降事宜。建奴多半是拖延之计,当不得真。”
    之前崇祯决定御驾亲征辽东,因此提前做好了各项战备工作。
    并且从辽西到京城,修建了一条电报线,前线传递消息到京城,瞬息可至。
    温体仁喜气洋洋地说道:“虽说建奴投降之事不可全信,不过照此时的情势,建奴不投降,也只有覆灭一途。”
    崇祯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
    锦衣卫送来杨嗣昌的密报,如今皇太极,真的是无路可走了。
    缺少粮食,只能靠吸血朝鲜续命。
    为了铸造火炮,又耗费了大量国力。
    现在更为致命的来了。
    如今蒙古各部投靠大明,建奴失去了强援,等于是被斩断了一臂。
    单凭建奴那点人口、兵力,还怎么跟大明对抗?
    据杨嗣昌密报,皇太极之所以痛下决心,是因为收到了索尼临死前写下的一封信。
    归化阅兵,不光是震慑了蒙古各部,把皇太极也给吓到了。
    正如温体仁所说,建奴如今不投降,便灭亡。
    张维贤抚掌道:“云真人在草原下了一步妙棋,不光是彻底解决了北方之患,还让建奴元气大伤,神仙手段,简直是神仙手段!”
    李标笑道:“建奴投降,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是可喜可贺的大喜事,理应告祭太庙。”
    孔贞运的脑袋大了一圈。
    “叫孔卿前来,却不是祭告太庙的事情,而是因为另外一件事。”
    崇祯摆摆手,脸色阴沉了下来。
    众人察言观色,忙收敛起笑容,殿内的气氛变得凝重了起来。
    这时一名太监进来禀报:“宗人令求见。”
    崇祯的脸色又阴沉了几分,“宣。”
    不多久,宗人令来到文华殿。
    宗人令是宗人府首官,正一品,掌皇族属籍等事。
    朱棣在当皇帝之前,曾担任右宗正一职,可见宗人院的重要性。
    后来由于削藩、靖难之役等原因,宗人府的职权被多次更改,权力也逐渐减小。
    如今的宗人府已经名存实亡,绝大多数职责被移交给了礼部。
    孔贞运明白过来,此次皇帝叫他前来,肯定是与宗藩有关。
    不等宗人令开口,崇祯漠然道:“代王恶人先告状了?”
    宗人令一个哆嗦,满腹的说辞瞬时化作了乌有。
    这还没张嘴呢,陛下就直接定了性,还怎么敢乱讲?
    宗人令陈上一本奏折,“代王的确上书到宗人府,兹事体大,臣不敢擅专,特送呈御览。”
    崇祯命随堂太监当众念了出来。
    代王朱彝显在奏折中,称云逍子在大同张狂跋扈,逼迫自己下跪、学狗叫。
    大臣们听了无不目瞪口呆。
    竟然逼迫一位藩王当众下跪、学狗叫。
    这可是把皇家的颜面,狠狠地摁在地上摩擦啊!
    云真人简直是太威猛了……不对,这下子麻烦大了。
    “这只是代王一面之词,事情原委如何,还需彻查。”
    温体仁率先奏道。
    陛下都说是‘恶人先告状’了,这态度还不够明显?
    其他大臣也都纷纷开口附议。
    “王承恩、赵率教的秘折,前天就送到朕的手中,事情已经明明白白,还需彻查什么?”
    崇祯冷哼一声,命太监将两本奏折交给大臣们传阅。
    王承恩和赵率教在奏折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的一清二楚。
    当然了,其中稍微添了点油,加了点醋。
    并且王承恩还在奏折中,将代王朱彝显这些年在大同的斑斑劣迹,列了足足十七条罪状。
    并且还附有代王府奉承正太监、长史等属官的证词。
    “本来是因为代王贪色而引发的事端,可却不知悔改,又是下跪,又是学狗叫,硬生生把事情闹得惊天动地。”
    “其心可诛,其行,更是可诛!”
    崇祯动了雷霆之怒。
    他当然有震怒的理由。
    这四年以来,叔父挽狂澜于既倒,大明蒸蒸日上,连建奴都准备投降了。
    可背后捅叔父刀子的事情,从来都没断过。
    官员捅,士绅捅,勋贵捅。
    如今连藩王都跳出来捅,甚至连皇家威严都不顾了。
    是个人都想捅,那叔父成什么了?

章节目录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崇祯云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崇祯云逍并收藏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