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终于跨入了一六八六年,这个春节北京过得异常热闹,在过去的两年之内,这个巨大的城市因为剧烈的政治变动的关系,一批有眼光的幸运儿搭上了汉军的快车来了个大翻身,不少原本一贫如洗的穷光蛋摇身一变腰缠万贯,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所以这个时候不少人借着过年的机会在大家伙面前狠狠地的炫耀了一把,除夕之夜除了大汉朝廷官方组织的大型烟火、灯会之外,不少富贵人家也纷纷凑趣,组织起来闹腾着舞龙什么的,有趣的是,因为这次炫耀的人群中有不少人来自福建,于是过年的节目单里又增添了舞狮子采青这一令北京人陌生的活动,传统的中国龙遇到了强劲的对手。
在这类活动中,汉军领地内的各个团体活动尤为明显,虽然这些人平时也并不是很收敛,但这个时候小圈子的特征却表现得有些过分,令林风吃惊的是,这些人居然无师自通的懂得了公共关系学,不少财团组织的舞龙队、舞狮子队都打上了深深的商业烙印,出于“与民同乐”的关系,林风也曾参加过不少这样的年会活动,见证了这一可怕的觉醒。
通常情况下,很多舞蹈队用的龙、狮子等道具相对于传统形象都做了很大牺牲,比如原本应该描绘龙磷、狮毛的外皮上都印上了醒目的大字,比如“童叟无欺xx商号”或“妙手回春xx堂”之类,一群彪形大汉人人神色严肃,就这么高举着变异的“广告牌”上下挥舞,将这个讯息散步到四面八方,而稍有创意一点的就在别的地方出奇招,比如狮子采青采出来的绸子上从传统的“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变成了“xx商行通南北”或者“xx丹治万病”之类牛皮痫,总而言之乌烟瘴气怪模怪样,让人整个感觉非常奇特,当然这种行为肯定是遭到了士林的广泛议论,不少学问高深的大儒比如顾炎武先生之类就对此作出了深刻的批评,虽然这里面有不少人是赞同“开工商”的进步人士,但这种巨大的变故实在是把他们吓了一跳,要知道他们虽然赞同有条件的放松这道枷锁,但对工商业迸发出的如此活力却也有点措手不及,而道德人心败坏到这个地步,也确实不能不令人痛心疾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阻止这种事情,实际上就林风自己看来,这些老板商贾们倒是很有一点挑衅的意味,虽然这一举措到目前为止,看上去还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趁着举国欢腾的时机,汉军小朝廷里又有一大票官员纷纷给林风上表劝进,这个风头最开始是来自陈梦雷的都察院,监察御史吴之荣在新年前夕突然给中南海进了一份“万言书”,平心而论,这个吴之荣虽然平日里人品有些猥琐,但文章确实写得非常棒,这份“万言书”实际上是“十几万言”书,看得出这个东西肯定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准备好的,由此可见此人的良苦用心。
文章走的是策论模式,传统的理论联系实际路线,首先从炎黄二帝开始说明关于“皇帝”这种东西必要性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影响,然后开始从四书五经里引经据典,联系圣人先贤的理论来进行证明,掉完书包马上就开始探讨古今王朝的兴亡大事,这里重点讲解了刘邦、赵匡胤、朱元璋几位先生的生平事迹,最后详细分析了当今天下的“王者之气”,对天文学和星相学进行了一番探讨,同时附上了几分北京城里几位很有名望的“易学大师”的推测,在这个分析时局的过程之中又具体把林风创造的那个“领导中心论”拿了出来,来了个具体结合,围绕汉王殿下的高贵品质进行了疯狂的吹嘘,然后画龙点睛的、不容质疑的下定结论:汉王必须即皇帝位,不然中华民族一定会有巨大的危险,会遭遇空前的灾难。
没等林风耐着性子把奏折上的生僻字认全,消息就已经传遍了京畿大地,以媲美电报的速度迅速朝其他地方蔓延,一时之间大汉轰动,朝廷里大小官员目瞪口呆之后立即醒悟,随即大队跟进,一摞一摞的劝进奏章如雪花一般飞向中南海汉王府,最开始的时候上奏折的官员们倒也不是什么很够分量,但林风这个时候因为老婆阿珂怀孕的关系一时没顾得上理会,迟迟没有对此表态,这个重大的政治失误立即让汉军的一些首脑吓了一跳,以为主公真的有登基的意思了,之所以一直没有出来说话是因为自己没有表态,当然这个时候没有哪个傻瓜胆敢胡乱站队,实际上能在高官的位子上混的大佬也没什么不识时务的笨蛋,于是在汉王相李光地、大汉总参谋长周培公的牵头下汉军的在京重臣一齐联名上表,请求林风登基为帝。
当林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汉军集团内的绝大部分官员将领都已经表了忠心,甚至一些驻扎外地的领军将领也千里迢迢快马传书,因为路途遥远的关系,驻守奴尔干的破虏将军马英收到风声的时候事件已经接近尾声,急了眼的马英将军一时来不及找枪手,干脆割了血管玩了一份血书,弄了几个干巴巴的大字要求主公当皇帝,真是令林风有些啼笑皆非。
老实说就林风本人来看,当不当皇帝很无所谓,实际上这个时候他在北京和皇帝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面对着这个大劝进风潮,虽然看上去“民心可用”,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吃了一惊之后就立即明白是什么回事。
其实自从林风力排众议传檄天下之后,汉军集团内的大部分臣僚就明白这个东西的份量,事实上就儒家经义来说,有权力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的除了皇帝也再没有别人,既然汉王当初一定发这个威力巨大的檄文,那就表明他应该早就准备挑战天下诸侯,问鼎九五大位,所以稍稍联系一下马上就作出了“看上去很准”的政治判断——更令人放心的是,劝进这个东西无论成功与否,那都是有功无过的,而反过来说,当大伙都劝进你不劝进,那基本上就跟自杀没有两样了。
这个时候林风没打算当皇帝,当然这里他不想登基倒也不是怕了谁谁谁,事实上自从剁了康熙之后林风就已经看得开了,而且就登基这回事来说,他有把握天下诸侯绝对没有什么人出来反对,唯一会表示抗议的那大概只有吴三桂的大周朝廷,不过抗议归抗议,这种事情一旦干了而南周又无法作出什么有力反应的话,那也只能默认现实,拖上一段时间之后也只能回归于好。
他不想当皇帝只是觉得眼下的地盘太小,虽然目前汉军所统治的区域看上去地域辽阔,但其中除了直隶、安徽之外大部分地区都不符合传统的“中原重地”,辽东地区按照儒家的说法那还只能叫“化外之地”,所以就这么当皇帝确实还比较丢脸,就算放到史书上流传后世,也逃不掉一个“小家子气”或者“沐猴而冠”的暴发户名声,虽然林风本人是绝对不在乎什么名声不名声的,但就这种事情来看,他还是抱着自己的观点:如果一定要当皇帝的话,那还是等统一黄河流域之后才算是实质意义上的“众望所归”。
鉴于如此,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汉王林风在正月十五的宴会上正式下诏,对自己关于“淡泊名利”的思想进行了坦白,表明自己除了关心黎民百姓之外,对皇帝这个位子没什么兴趣,不过劝进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三进三出,所以大臣们按照惯例依旧继续上表,直至林风花费了老大的口舌,给李光地、周培公、陈梦雷等人反反复复表白之后,才勉强把这个莫明其妙的劝进事件搁置起来。
因为战争迫在眉睫,林风不得不把全副身心投入到军队建设中来,在新年过后,总参谋部连续颁布了数道升迁命令,在去年的战争中表现卓越的官兵得到了嘉奖,蒙古中郎将赵广元、平辽中郎将王大海、羽林中郎将瑞克?拉歇尔迁中将军衔,分授蒙古将军、平辽将军、羽林将军将号。
除此之外,林风这段时间也频频光顾丰台兵站,视察新军的训练情况。这批新兵自从去年初冬入伍以来,至今已经训练了大约三个多月,就林风的经验来看,相对以前的兵员来看,这批新兵的素质无疑要强很多,实际上这批新兵大部分在入伍之前就参加过战争,火枪部队基本上就是去年参加辽东战争的民兵,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考验,而从奴尔干、宁锦、绥远、察哈尔等地征集的骑兵则大都为勇武之士,之前不少人原本就是满、蒙战士,原本就是在部落战争的战火中熏陶成长。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驻防奴尔干的破虏将军马英给林风送来了一份大礼。经过几个月的拉锯战,马英统帅着大汉骑兵第六军在基本上肃清了整个奴尔干地区,经历过大战考验的大汉铁骑骁勇善战,连续击败了盘踞在偏远地区的各个部族,铁蹄所向无人可当,在疯狂的征战、屠杀下,生活在奴尔干地区的东蒙古、鄂伦春、锡克等少数民族部落纷纷臣服,根据征服惯例,马英征调部落酋长、贵人的儿侄和勇武的战士从军,不过碍于大汉军规,这批军人不能直接补充进他的部队,于是这几千强征而来的少数民族骑兵被勒令自带马匹干粮,来北京报道,加入了汉军的新兵队伍,被汉军军官打散分拆,与汉军骑兵一起接受军事训练和高士奇的“汉族同一论”教育。
至此,加上原本征集而来的一万二千骑兵,新军中的骑兵部队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定的一个骑兵军的编制,达到了一万六千多人,而与此同时,驻扎在外的各地驻军却因为战争消耗编制不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军在春季进行了一场大换血。
总参谋部武选司经过周密筹划,从正月开始就陆续从各地驻军中成建制的抽调老兵和军官返回丰台兵站,为成立新军进行准备,而新兵则开始有条不紊的补充进各支野战部队,此外,各地大将麾下的营、旅级中层军官也开始交叉调动,大批马庄武学培训合格的军官纷纷补充进各支部队,军队的人事配备得到了空前加强,其中尤以炮兵为甚,大批深受操炮训练、懂得火器原理的军官进入军队,大大改善了这支技术兵种的战斗力。
现在汉军的军事训练一律以准葛尔蒙古骑兵为假想敌,针对蒙古骑兵的种种战术进行针对性训练,实际上当林风亲自视察之后,才明白他当初在后世军训时一些训练项目的意义,比如大学里最为“臭名卓著”的紧急集合,这个科目的要领大概的意思就是要求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战争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军事打击,而现在汉军根据赵良栋、马进良的提议,在全军范围内加强这种训练,根据他们的解释,夜袭就是蒙古骑兵最经常的战术,这帮子混蛋因为具备了强大的机动力,非常喜欢在夜幕的掩护下突然杀入敌营纵火突击,而限于这个时代军队普遍较低的军事素质,大部分中招的部队往往在惊慌失措中炸营溃败,从而被一支数量很少的骑兵部队击败,所以不得不加强军队在这方面的适应力。
在这个论调下,新入伍的新兵蛋子过得暗无天日的生活,实际上他们的训练过程实在是残酷无比,到了这个时候林风才明白当初那些大学教官是多么的温情脉脉,汉军在这方面的训练过程基本上就是硬干加蛮干,通常的情况是黎明前夕、当大伙睡得最酣畅的时候,一伙子马贼突然杀入新兵军营,各个武装整齐手执大棒,照着这帮菜鸟冷不丁的就是一通狂揍,痛痛快快海扁一顿之后再得意洋洋的走人,让新兵们接受灵魂与肉体的双重折磨,老实说这个办法确实是非常之不人道,不过效果却非常惊人,事实上经过这么几次惨痛的教训之后,新兵之中居然有不少人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成为谛听专家——这帮耳朵灵敏的家伙居然可以趴在床上听到数里之外轻微的马蹄声,然后大喊大叫通知兄弟们在数分钟内穿衣戴帽决一死战。
除此之外,为了让步兵克服对骑兵的恐惧,汉军也频繁的进行种种步骑演习,这个方式倒也简单,基本上就是让步兵列好队伍,然后数千名骑兵轰轰隆隆在步兵方阵的孔隙中冲锋,这个训练非常危险,要知道数千匹战马奔跑起来尘土遮天蔽日,数丈之外就看不见人影,而步兵和骑兵的距离太过相近,所以训练事故非常频繁,基本上每次都有不少倒霉蛋掉胳膊掉大腿,不过这些非正常伤亡并没有影响林风的决心,在这个时代死几百士兵根本无伤大雅,无非就是撒几把银子,绝对没有什么人权主义者跳出来跟他说三道四,而在目前汉军的这种高压加优抚的军事制度下,士兵的情绪也没什么需要照顾的。
士兵本来就是用来送死的,只要能赢得战争,死人是最无关紧要的事情。
林风坚决反对继承戚继光的车厢战术,坚决反对在野战阵形前面设置任何障碍,这一点来自于历史经验——汉人的万里长城没有挡住呼啸而来的游牧民族,大明的高墙厚壁也没有挡住凶猛的女真铁骑,那士兵身前的几块木板、阵形前方的几个陷马坑,又能挡住谁?!
在这个年代,士兵的作战意志就是无敌的核武,而林风布置给汉军的军事方针也非常简单:大炮——火枪——刺刀,退缩者全家处死。汉军不计工本花费数千万两白银,却只打造了十万部队,要的就是职业军队。
大汉步兵,打的就是骑兵。
在这类活动中,汉军领地内的各个团体活动尤为明显,虽然这些人平时也并不是很收敛,但这个时候小圈子的特征却表现得有些过分,令林风吃惊的是,这些人居然无师自通的懂得了公共关系学,不少财团组织的舞龙队、舞狮子队都打上了深深的商业烙印,出于“与民同乐”的关系,林风也曾参加过不少这样的年会活动,见证了这一可怕的觉醒。
通常情况下,很多舞蹈队用的龙、狮子等道具相对于传统形象都做了很大牺牲,比如原本应该描绘龙磷、狮毛的外皮上都印上了醒目的大字,比如“童叟无欺xx商号”或“妙手回春xx堂”之类,一群彪形大汉人人神色严肃,就这么高举着变异的“广告牌”上下挥舞,将这个讯息散步到四面八方,而稍有创意一点的就在别的地方出奇招,比如狮子采青采出来的绸子上从传统的“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变成了“xx商行通南北”或者“xx丹治万病”之类牛皮痫,总而言之乌烟瘴气怪模怪样,让人整个感觉非常奇特,当然这种行为肯定是遭到了士林的广泛议论,不少学问高深的大儒比如顾炎武先生之类就对此作出了深刻的批评,虽然这里面有不少人是赞同“开工商”的进步人士,但这种巨大的变故实在是把他们吓了一跳,要知道他们虽然赞同有条件的放松这道枷锁,但对工商业迸发出的如此活力却也有点措手不及,而道德人心败坏到这个地步,也确实不能不令人痛心疾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阻止这种事情,实际上就林风自己看来,这些老板商贾们倒是很有一点挑衅的意味,虽然这一举措到目前为止,看上去还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趁着举国欢腾的时机,汉军小朝廷里又有一大票官员纷纷给林风上表劝进,这个风头最开始是来自陈梦雷的都察院,监察御史吴之荣在新年前夕突然给中南海进了一份“万言书”,平心而论,这个吴之荣虽然平日里人品有些猥琐,但文章确实写得非常棒,这份“万言书”实际上是“十几万言”书,看得出这个东西肯定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准备好的,由此可见此人的良苦用心。
文章走的是策论模式,传统的理论联系实际路线,首先从炎黄二帝开始说明关于“皇帝”这种东西必要性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影响,然后开始从四书五经里引经据典,联系圣人先贤的理论来进行证明,掉完书包马上就开始探讨古今王朝的兴亡大事,这里重点讲解了刘邦、赵匡胤、朱元璋几位先生的生平事迹,最后详细分析了当今天下的“王者之气”,对天文学和星相学进行了一番探讨,同时附上了几分北京城里几位很有名望的“易学大师”的推测,在这个分析时局的过程之中又具体把林风创造的那个“领导中心论”拿了出来,来了个具体结合,围绕汉王殿下的高贵品质进行了疯狂的吹嘘,然后画龙点睛的、不容质疑的下定结论:汉王必须即皇帝位,不然中华民族一定会有巨大的危险,会遭遇空前的灾难。
没等林风耐着性子把奏折上的生僻字认全,消息就已经传遍了京畿大地,以媲美电报的速度迅速朝其他地方蔓延,一时之间大汉轰动,朝廷里大小官员目瞪口呆之后立即醒悟,随即大队跟进,一摞一摞的劝进奏章如雪花一般飞向中南海汉王府,最开始的时候上奏折的官员们倒也不是什么很够分量,但林风这个时候因为老婆阿珂怀孕的关系一时没顾得上理会,迟迟没有对此表态,这个重大的政治失误立即让汉军的一些首脑吓了一跳,以为主公真的有登基的意思了,之所以一直没有出来说话是因为自己没有表态,当然这个时候没有哪个傻瓜胆敢胡乱站队,实际上能在高官的位子上混的大佬也没什么不识时务的笨蛋,于是在汉王相李光地、大汉总参谋长周培公的牵头下汉军的在京重臣一齐联名上表,请求林风登基为帝。
当林风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汉军集团内的绝大部分官员将领都已经表了忠心,甚至一些驻扎外地的领军将领也千里迢迢快马传书,因为路途遥远的关系,驻守奴尔干的破虏将军马英收到风声的时候事件已经接近尾声,急了眼的马英将军一时来不及找枪手,干脆割了血管玩了一份血书,弄了几个干巴巴的大字要求主公当皇帝,真是令林风有些啼笑皆非。
老实说就林风本人来看,当不当皇帝很无所谓,实际上这个时候他在北京和皇帝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面对着这个大劝进风潮,虽然看上去“民心可用”,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吃了一惊之后就立即明白是什么回事。
其实自从林风力排众议传檄天下之后,汉军集团内的大部分臣僚就明白这个东西的份量,事实上就儒家经义来说,有权力对天下诸侯发号施令的除了皇帝也再没有别人,既然汉王当初一定发这个威力巨大的檄文,那就表明他应该早就准备挑战天下诸侯,问鼎九五大位,所以稍稍联系一下马上就作出了“看上去很准”的政治判断——更令人放心的是,劝进这个东西无论成功与否,那都是有功无过的,而反过来说,当大伙都劝进你不劝进,那基本上就跟自杀没有两样了。
这个时候林风没打算当皇帝,当然这里他不想登基倒也不是怕了谁谁谁,事实上自从剁了康熙之后林风就已经看得开了,而且就登基这回事来说,他有把握天下诸侯绝对没有什么人出来反对,唯一会表示抗议的那大概只有吴三桂的大周朝廷,不过抗议归抗议,这种事情一旦干了而南周又无法作出什么有力反应的话,那也只能默认现实,拖上一段时间之后也只能回归于好。
他不想当皇帝只是觉得眼下的地盘太小,虽然目前汉军所统治的区域看上去地域辽阔,但其中除了直隶、安徽之外大部分地区都不符合传统的“中原重地”,辽东地区按照儒家的说法那还只能叫“化外之地”,所以就这么当皇帝确实还比较丢脸,就算放到史书上流传后世,也逃不掉一个“小家子气”或者“沐猴而冠”的暴发户名声,虽然林风本人是绝对不在乎什么名声不名声的,但就这种事情来看,他还是抱着自己的观点:如果一定要当皇帝的话,那还是等统一黄河流域之后才算是实质意义上的“众望所归”。
鉴于如此,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汉王林风在正月十五的宴会上正式下诏,对自己关于“淡泊名利”的思想进行了坦白,表明自己除了关心黎民百姓之外,对皇帝这个位子没什么兴趣,不过劝进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三进三出,所以大臣们按照惯例依旧继续上表,直至林风花费了老大的口舌,给李光地、周培公、陈梦雷等人反反复复表白之后,才勉强把这个莫明其妙的劝进事件搁置起来。
因为战争迫在眉睫,林风不得不把全副身心投入到军队建设中来,在新年过后,总参谋部连续颁布了数道升迁命令,在去年的战争中表现卓越的官兵得到了嘉奖,蒙古中郎将赵广元、平辽中郎将王大海、羽林中郎将瑞克?拉歇尔迁中将军衔,分授蒙古将军、平辽将军、羽林将军将号。
除此之外,林风这段时间也频频光顾丰台兵站,视察新军的训练情况。这批新兵自从去年初冬入伍以来,至今已经训练了大约三个多月,就林风的经验来看,相对以前的兵员来看,这批新兵的素质无疑要强很多,实际上这批新兵大部分在入伍之前就参加过战争,火枪部队基本上就是去年参加辽东战争的民兵,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考验,而从奴尔干、宁锦、绥远、察哈尔等地征集的骑兵则大都为勇武之士,之前不少人原本就是满、蒙战士,原本就是在部落战争的战火中熏陶成长。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驻防奴尔干的破虏将军马英给林风送来了一份大礼。经过几个月的拉锯战,马英统帅着大汉骑兵第六军在基本上肃清了整个奴尔干地区,经历过大战考验的大汉铁骑骁勇善战,连续击败了盘踞在偏远地区的各个部族,铁蹄所向无人可当,在疯狂的征战、屠杀下,生活在奴尔干地区的东蒙古、鄂伦春、锡克等少数民族部落纷纷臣服,根据征服惯例,马英征调部落酋长、贵人的儿侄和勇武的战士从军,不过碍于大汉军规,这批军人不能直接补充进他的部队,于是这几千强征而来的少数民族骑兵被勒令自带马匹干粮,来北京报道,加入了汉军的新兵队伍,被汉军军官打散分拆,与汉军骑兵一起接受军事训练和高士奇的“汉族同一论”教育。
至此,加上原本征集而来的一万二千骑兵,新军中的骑兵部队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定的一个骑兵军的编制,达到了一万六千多人,而与此同时,驻扎在外的各地驻军却因为战争消耗编制不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汉军在春季进行了一场大换血。
总参谋部武选司经过周密筹划,从正月开始就陆续从各地驻军中成建制的抽调老兵和军官返回丰台兵站,为成立新军进行准备,而新兵则开始有条不紊的补充进各支野战部队,此外,各地大将麾下的营、旅级中层军官也开始交叉调动,大批马庄武学培训合格的军官纷纷补充进各支部队,军队的人事配备得到了空前加强,其中尤以炮兵为甚,大批深受操炮训练、懂得火器原理的军官进入军队,大大改善了这支技术兵种的战斗力。
现在汉军的军事训练一律以准葛尔蒙古骑兵为假想敌,针对蒙古骑兵的种种战术进行针对性训练,实际上当林风亲自视察之后,才明白他当初在后世军训时一些训练项目的意义,比如大学里最为“臭名卓著”的紧急集合,这个科目的要领大概的意思就是要求士兵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战争准备,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军事打击,而现在汉军根据赵良栋、马进良的提议,在全军范围内加强这种训练,根据他们的解释,夜袭就是蒙古骑兵最经常的战术,这帮子混蛋因为具备了强大的机动力,非常喜欢在夜幕的掩护下突然杀入敌营纵火突击,而限于这个时代军队普遍较低的军事素质,大部分中招的部队往往在惊慌失措中炸营溃败,从而被一支数量很少的骑兵部队击败,所以不得不加强军队在这方面的适应力。
在这个论调下,新入伍的新兵蛋子过得暗无天日的生活,实际上他们的训练过程实在是残酷无比,到了这个时候林风才明白当初那些大学教官是多么的温情脉脉,汉军在这方面的训练过程基本上就是硬干加蛮干,通常的情况是黎明前夕、当大伙睡得最酣畅的时候,一伙子马贼突然杀入新兵军营,各个武装整齐手执大棒,照着这帮菜鸟冷不丁的就是一通狂揍,痛痛快快海扁一顿之后再得意洋洋的走人,让新兵们接受灵魂与肉体的双重折磨,老实说这个办法确实是非常之不人道,不过效果却非常惊人,事实上经过这么几次惨痛的教训之后,新兵之中居然有不少人在短短的时间之内成为谛听专家——这帮耳朵灵敏的家伙居然可以趴在床上听到数里之外轻微的马蹄声,然后大喊大叫通知兄弟们在数分钟内穿衣戴帽决一死战。
除此之外,为了让步兵克服对骑兵的恐惧,汉军也频繁的进行种种步骑演习,这个方式倒也简单,基本上就是让步兵列好队伍,然后数千名骑兵轰轰隆隆在步兵方阵的孔隙中冲锋,这个训练非常危险,要知道数千匹战马奔跑起来尘土遮天蔽日,数丈之外就看不见人影,而步兵和骑兵的距离太过相近,所以训练事故非常频繁,基本上每次都有不少倒霉蛋掉胳膊掉大腿,不过这些非正常伤亡并没有影响林风的决心,在这个时代死几百士兵根本无伤大雅,无非就是撒几把银子,绝对没有什么人权主义者跳出来跟他说三道四,而在目前汉军的这种高压加优抚的军事制度下,士兵的情绪也没什么需要照顾的。
士兵本来就是用来送死的,只要能赢得战争,死人是最无关紧要的事情。
林风坚决反对继承戚继光的车厢战术,坚决反对在野战阵形前面设置任何障碍,这一点来自于历史经验——汉人的万里长城没有挡住呼啸而来的游牧民族,大明的高墙厚壁也没有挡住凶猛的女真铁骑,那士兵身前的几块木板、阵形前方的几个陷马坑,又能挡住谁?!
在这个年代,士兵的作战意志就是无敌的核武,而林风布置给汉军的军事方针也非常简单:大炮——火枪——刺刀,退缩者全家处死。汉军不计工本花费数千万两白银,却只打造了十万部队,要的就是职业军队。
大汉步兵,打的就是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