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复杂战术
“前方情况如何?”
唐朝正在行军之间,忽然有感。
“报,有紧急军情。”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传令官飞速来到唐朝的身边,将一卷小小的丝绢交在舍瓦的手里。
舍瓦拆开一看,脸上变色:“陛下,安庆绪居然并不追击郭子仪。”
唐朝的脸上露出奇怪之色:“按照道理,郭子仪以区区两万的先头部队深入洛阳,补给困难,安庆绪坐拥洛阳之地利,更兼手中有二十万御林军,一旦击败郭子仪,应当趁胜追击,想不到这小子这么沉得住气?”
“陛下,我猜他不是沉得住气,而是被您吓破了胆,一开始就做好了死守洛阳的准备。”舍瓦肯定的说道。
“有道理。”铁慕容颔首,李南靖点头。
唐朝微笑:“这倒是大有可能,不过,如果是这样,那事情就要简单很多。”
当下,唐朝发布了紧急行军的命令,抄小路直接进攻洛阳。洛阳城地处中原的腹心地带,道路四通八达,乃是通衢之地,虽然有潼关天险,可是想要绕过潼关和函谷关,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陛下,专信攻打潼关,我们为什么不去助他先破潼关,再一鼓作气拿下洛阳?”
这个进攻顺序的错位,不仅使得舍瓦不能理解,就是铁慕容和李南靖等人,也是心中惴惴。
他们都是绝世高手,放眼天下,绝难找到对手,可是一旦这样绕道小路进攻,难免遇到一些埋伏,就算是再强的高手在面对千万只连弩的时候,也只有饮恨当场。而在现在的情况下,唐朝即使以强对强,也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击败燕国军队,夺取中原大片土地,实现中国的统一,没有必要如此冒险。
“义父,我就知道不搞清楚这个疑问,你是不会甘心的,义父,其实告诉你真相也没什么,那就是因为,在我的心中,安庆绪并不是最难对付的对手,我们这一次抢先进攻洛阳,为的就是逼迫史思明从潼关分兵来救安庆绪。”唐朝小声的郑重的说道。
“原来如此。”几个人听啦,脸上都露出恍然的神色,李南靖说道,“陛下的意思,我算是懂啦,陛下这一次出动大军,为的是消灭整个燕国,可是史思明是燕国之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所以陛下此次打击,最主要的就是要对付史思明。一旦洛阳危急,必定向潼关求救,到时候要对付史思明就容易许多。”
唐朝颔首:“若到了那个时候,史思明遵从安庆绪的旨意回军援救洛阳,则可以肯定的就是,专信再要攻破潼关就要容易不少,而万一,一旦史思明自顾不暇,不愿意发兵救援安庆绪,则我们以前的计策就成功啦,史思明和安庆绪不和,我们夺取洛阳的机会就更大。”
舍瓦一听,脸上露出了欢喜无限的神色:“陛下,原来是这样。陛下已经料到安庆绪和史思明无法抵挡我新唐大军的进攻,但是恐怕难以一举擒杀安庆绪和史思明,陛下是希望在安庆绪和史思明败走之前给他们种下君臣不和的种子,那样的话,即使这两人逃到北方,也不会聚合在一起,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随时挑动新唐的边疆战事,陛下是这样考虑的吧?”
“正是。”
“陛下真是深谋远虑。”三人的眼里再次露出赞叹的光芒,看着唐朝的时候,像是在看着庙宇之中的一座神祇。
唐朝的计划,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似乎将一切可能性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舍瓦的声音都颤抖了:“陛下,您真是太厉害啦,要不是……要不是当年亲眼见到过你在滇池边上的情形,我简直难以相信,一个人,一个普通的男人,竟然可以成就今日的地位和绝品的武功……”
“三位尊长,我唐朝说句实话,我能够有这样深入的思辨能力,的确是因为悟道之后略有进益,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一旦静下心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到达一种奇妙的境界。或许,接近或者到达此种境界,才是世人最该去做的修行。”
舍瓦等人一起颔首。他们都觉得唐朝的话有理,可是都不约而同在自己心中想:恐怕这样的境界,我一辈子连边儿都靠不上。
“陛下,高仙芝和李光弼的部队怎么没有一点消息,他们不是潜入洛阳城外已久了吗?”舍瓦忽然有问。
“义父,你不用担心,只要郭子仪的先锋骑兵不受到致命的伤损,他们就会暂时的隐藏一会儿,可惜啊可惜,郭子仪和史朝义的这一次交锋,郭子仪佯装大败,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史朝义居然并不追赶,否则的话,郭子仪和高仙芝等人说不定已经建下奇功,占领了洛阳城。”
“原来陛下,您让郭子仪和柴荣仅仅带兵两万人直取洛阳,摆明了就是让他们输,然后诱敌追击,,好让高、李二将军的部队建功?”李南靖恍然大悟。
“不错。这些都是军事机密,随着战局的开展,一切计划和安排都会水落石出,事先没有给诸位讲清楚,还请见谅?”
“陛下,我们省得。”铁慕容大气的一笑。
……
唐朝的十万精兵自斜谷小路而进入洛阳地带,铁慕容带领先锋兵逢山开路,逢水架桥,比正常行军晚了两三倍的时间,深入了腹地。
一路之上有华明庆的情报指引,居然安然到达了洛阳南城门。
此时郭子仪的二万先锋骑兵驻扎在洛阳北城门之外十八里铺镇,遥遥和身后的高仙芝与李光弼形成犄角之势。
当初郭子仪带兵离开的时候,唐朝曾经再三叮嘱,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能将身后有救兵的消息告诉军中任何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柴荣问到的时候,郭子仪也没有明说其中原委。
“准备的补给如何?”唐朝有问。
回禀陛下:“补给足够三日之用。”
唐朝微笑:“这就已经不错啦,传令下去,立即休整,明日三更造饭,四更起行,不用耍什么花招,直接逼近洛阳南城。”
“是,陛下。”舍瓦很快的下达了命令。
夜色渐渐降临,在洛阳城外萧疏的朔风中,唐朝神色郑重:“义父,明日一早带领大军进攻洛阳的重任,就交给您啦,今夜我要深入洛阳城中,寻求擒拿安庆绪之道,就算是擒拿不住,也当吓一吓他,否则的话,安庆绪未必会弃城而逃。”
“什么,陛下,您……要以万金之躯深入洛阳城?”李南靖再也想不到,唐朝作为一国之主,居然甘冒如此大险,深入洛阳城擒拿安庆绪。
再怎么说,就算安庆绪不甚可怕,可是洛阳城中毕竟是他经营已久的“都城”,各种险要之外,还有大量的军队,武功再强的高手,一旦被包围,下场堪虞。
在这种时候冒险,是不是值得?
“当然。我作为新唐的皇帝,如果不亲冒矢石,何以令军中将士效命?”
舍瓦听啦,大摇其头:“陛下,您是一国之主,亲自冒险,于理不合,于情更是不合,我就是拼死也要阻止陛下做如此疯狂的事情。”
他是真正的发怒,怒气不止:“陛下,你现在不是当年还在江湖之中飘荡的时候了,你现在是新唐的皇帝,大军之所系,岂能轻易冒险?而且陛下,就算你武功足够高强,确定没有性命之忧,可是跟着你一起到洛阳城中的战士,想必会有很大的凶险?”
唐朝叹息,以手轻轻抚摸舍瓦的背脊:“义父,您对我的关心,我体会到了,可是今日一战,乃是定鼎天下的一战,事关天下大势,若是被安庆绪在洛阳长久的拖住我的大军,则天下形势的变化,就非我能够控制,所以必须速战速决,朕有当年光武帝刘秀的武功,为什么要白白的浪费,义父请不用担心,这一次潜入洛阳城的人不会太多,仅仅是我和铁先生、李先生,若是一切顺利当然最好,可是一旦遇上麻烦,我们也绝不会恋战,相信我们,会没有事情的。”
舍瓦颔首:“以你们三个人的武功,举世之间,还有谁是你们的对手?若是仅仅你们三个人进去,不用照顾别的的人,反而十分简便,快去快回,不要让义父担心。”
“我省得。”唐朝颔首,带领铁、李两大绝世高手换上夜行衣,趁着夜色潜入了洛阳城中。
舍瓦之所以不再担心唐朝的安危,那是因为他曾经见识过唐朝妙绝天下的轻功。当然,除了相信他们三人的轻功之外,舍瓦还确切的知道,唐朝手中玄铁重剑的威力,以及他面对危机时候的聪明机变。
当年唐朝孤身一人留在回鹘的王宫,和骨力裴罗大战,最终将贞罗公主娶回了长安,早已经传为天下美谈。
当年唐朝的武功,远远的逊于现在,尚且可以抱得美人归,所以舍瓦还是放心唐朝的安全的。(未完待续)
“前方情况如何?”
唐朝正在行军之间,忽然有感。
“报,有紧急军情。”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传令官飞速来到唐朝的身边,将一卷小小的丝绢交在舍瓦的手里。
舍瓦拆开一看,脸上变色:“陛下,安庆绪居然并不追击郭子仪。”
唐朝的脸上露出奇怪之色:“按照道理,郭子仪以区区两万的先头部队深入洛阳,补给困难,安庆绪坐拥洛阳之地利,更兼手中有二十万御林军,一旦击败郭子仪,应当趁胜追击,想不到这小子这么沉得住气?”
“陛下,我猜他不是沉得住气,而是被您吓破了胆,一开始就做好了死守洛阳的准备。”舍瓦肯定的说道。
“有道理。”铁慕容颔首,李南靖点头。
唐朝微笑:“这倒是大有可能,不过,如果是这样,那事情就要简单很多。”
当下,唐朝发布了紧急行军的命令,抄小路直接进攻洛阳。洛阳城地处中原的腹心地带,道路四通八达,乃是通衢之地,虽然有潼关天险,可是想要绕过潼关和函谷关,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陛下,专信攻打潼关,我们为什么不去助他先破潼关,再一鼓作气拿下洛阳?”
这个进攻顺序的错位,不仅使得舍瓦不能理解,就是铁慕容和李南靖等人,也是心中惴惴。
他们都是绝世高手,放眼天下,绝难找到对手,可是一旦这样绕道小路进攻,难免遇到一些埋伏,就算是再强的高手在面对千万只连弩的时候,也只有饮恨当场。而在现在的情况下,唐朝即使以强对强,也有很大的把握可以击败燕国军队,夺取中原大片土地,实现中国的统一,没有必要如此冒险。
“义父,我就知道不搞清楚这个疑问,你是不会甘心的,义父,其实告诉你真相也没什么,那就是因为,在我的心中,安庆绪并不是最难对付的对手,我们这一次抢先进攻洛阳,为的就是逼迫史思明从潼关分兵来救安庆绪。”唐朝小声的郑重的说道。
“原来如此。”几个人听啦,脸上都露出恍然的神色,李南靖说道,“陛下的意思,我算是懂啦,陛下这一次出动大军,为的是消灭整个燕国,可是史思明是燕国之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所以陛下此次打击,最主要的就是要对付史思明。一旦洛阳危急,必定向潼关求救,到时候要对付史思明就容易许多。”
唐朝颔首:“若到了那个时候,史思明遵从安庆绪的旨意回军援救洛阳,则可以肯定的就是,专信再要攻破潼关就要容易不少,而万一,一旦史思明自顾不暇,不愿意发兵救援安庆绪,则我们以前的计策就成功啦,史思明和安庆绪不和,我们夺取洛阳的机会就更大。”
舍瓦一听,脸上露出了欢喜无限的神色:“陛下,原来是这样。陛下已经料到安庆绪和史思明无法抵挡我新唐大军的进攻,但是恐怕难以一举擒杀安庆绪和史思明,陛下是希望在安庆绪和史思明败走之前给他们种下君臣不和的种子,那样的话,即使这两人逃到北方,也不会聚合在一起,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随时挑动新唐的边疆战事,陛下是这样考虑的吧?”
“正是。”
“陛下真是深谋远虑。”三人的眼里再次露出赞叹的光芒,看着唐朝的时候,像是在看着庙宇之中的一座神祇。
唐朝的计划,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似乎将一切可能性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舍瓦的声音都颤抖了:“陛下,您真是太厉害啦,要不是……要不是当年亲眼见到过你在滇池边上的情形,我简直难以相信,一个人,一个普通的男人,竟然可以成就今日的地位和绝品的武功……”
“三位尊长,我唐朝说句实话,我能够有这样深入的思辨能力,的确是因为悟道之后略有进益,至诚之道,可以前知,一旦静下心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到达一种奇妙的境界。或许,接近或者到达此种境界,才是世人最该去做的修行。”
舍瓦等人一起颔首。他们都觉得唐朝的话有理,可是都不约而同在自己心中想:恐怕这样的境界,我一辈子连边儿都靠不上。
“陛下,高仙芝和李光弼的部队怎么没有一点消息,他们不是潜入洛阳城外已久了吗?”舍瓦忽然有问。
“义父,你不用担心,只要郭子仪的先锋骑兵不受到致命的伤损,他们就会暂时的隐藏一会儿,可惜啊可惜,郭子仪和史朝义的这一次交锋,郭子仪佯装大败,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史朝义居然并不追赶,否则的话,郭子仪和高仙芝等人说不定已经建下奇功,占领了洛阳城。”
“原来陛下,您让郭子仪和柴荣仅仅带兵两万人直取洛阳,摆明了就是让他们输,然后诱敌追击,,好让高、李二将军的部队建功?”李南靖恍然大悟。
“不错。这些都是军事机密,随着战局的开展,一切计划和安排都会水落石出,事先没有给诸位讲清楚,还请见谅?”
“陛下,我们省得。”铁慕容大气的一笑。
……
唐朝的十万精兵自斜谷小路而进入洛阳地带,铁慕容带领先锋兵逢山开路,逢水架桥,比正常行军晚了两三倍的时间,深入了腹地。
一路之上有华明庆的情报指引,居然安然到达了洛阳南城门。
此时郭子仪的二万先锋骑兵驻扎在洛阳北城门之外十八里铺镇,遥遥和身后的高仙芝与李光弼形成犄角之势。
当初郭子仪带兵离开的时候,唐朝曾经再三叮嘱,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绝不能将身后有救兵的消息告诉军中任何人。
也正是因为这样,柴荣问到的时候,郭子仪也没有明说其中原委。
“准备的补给如何?”唐朝有问。
回禀陛下:“补给足够三日之用。”
唐朝微笑:“这就已经不错啦,传令下去,立即休整,明日三更造饭,四更起行,不用耍什么花招,直接逼近洛阳南城。”
“是,陛下。”舍瓦很快的下达了命令。
夜色渐渐降临,在洛阳城外萧疏的朔风中,唐朝神色郑重:“义父,明日一早带领大军进攻洛阳的重任,就交给您啦,今夜我要深入洛阳城中,寻求擒拿安庆绪之道,就算是擒拿不住,也当吓一吓他,否则的话,安庆绪未必会弃城而逃。”
“什么,陛下,您……要以万金之躯深入洛阳城?”李南靖再也想不到,唐朝作为一国之主,居然甘冒如此大险,深入洛阳城擒拿安庆绪。
再怎么说,就算安庆绪不甚可怕,可是洛阳城中毕竟是他经营已久的“都城”,各种险要之外,还有大量的军队,武功再强的高手,一旦被包围,下场堪虞。
在这种时候冒险,是不是值得?
“当然。我作为新唐的皇帝,如果不亲冒矢石,何以令军中将士效命?”
舍瓦听啦,大摇其头:“陛下,您是一国之主,亲自冒险,于理不合,于情更是不合,我就是拼死也要阻止陛下做如此疯狂的事情。”
他是真正的发怒,怒气不止:“陛下,你现在不是当年还在江湖之中飘荡的时候了,你现在是新唐的皇帝,大军之所系,岂能轻易冒险?而且陛下,就算你武功足够高强,确定没有性命之忧,可是跟着你一起到洛阳城中的战士,想必会有很大的凶险?”
唐朝叹息,以手轻轻抚摸舍瓦的背脊:“义父,您对我的关心,我体会到了,可是今日一战,乃是定鼎天下的一战,事关天下大势,若是被安庆绪在洛阳长久的拖住我的大军,则天下形势的变化,就非我能够控制,所以必须速战速决,朕有当年光武帝刘秀的武功,为什么要白白的浪费,义父请不用担心,这一次潜入洛阳城的人不会太多,仅仅是我和铁先生、李先生,若是一切顺利当然最好,可是一旦遇上麻烦,我们也绝不会恋战,相信我们,会没有事情的。”
舍瓦颔首:“以你们三个人的武功,举世之间,还有谁是你们的对手?若是仅仅你们三个人进去,不用照顾别的的人,反而十分简便,快去快回,不要让义父担心。”
“我省得。”唐朝颔首,带领铁、李两大绝世高手换上夜行衣,趁着夜色潜入了洛阳城中。
舍瓦之所以不再担心唐朝的安危,那是因为他曾经见识过唐朝妙绝天下的轻功。当然,除了相信他们三人的轻功之外,舍瓦还确切的知道,唐朝手中玄铁重剑的威力,以及他面对危机时候的聪明机变。
当年唐朝孤身一人留在回鹘的王宫,和骨力裴罗大战,最终将贞罗公主娶回了长安,早已经传为天下美谈。
当年唐朝的武功,远远的逊于现在,尚且可以抱得美人归,所以舍瓦还是放心唐朝的安全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