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次日一大清早, 庭渊伯景郁等人来了县衙。
县令刚起床,官服还未穿戴,伯景郁等人已经到了。
他赶忙穿好官服迎接。
伯景郁将自己路上买的吃食给了县令一盒。
县令受宠若惊, 忙问“大人可是要现在审讯”
庭渊“先去看看情况。”
不知昨夜一夜未睡的刘宗如今怎么样了, 庭渊想看看他的意志力是否还那么强。
县令领着他们前往地牢。
各处的地牢都差不多,处在昏暗的地下。
“小心脚下。”县令出声提醒他们。
地牢挖得不深,昏暗无光,即便是白天, 里面也要掌灯才能看清,空气不流通, 里面一股霉味。
想来在这里,刘宗昨夜过得应该不怎么好。
果不其然, 此时的他一脸疲态, 与昨夜那个闭口不言的刘宗判若两人。
吃好喝好睡不好,心里慌,看到来人了, 眼里都有光了。
庭渊与伯景郁走进, 能明显看到刘宗前后态度的转变。
庭渊问“想清楚了”
刘宗看着伯景郁,他知道伯景郁是这里说话算话的人,满脸真诚地说“大人,真的没有人指使我,都是我自己想干的。”
伯景郁“你确定”
庭渊与伯景郁说“我看他是没想清楚。”
伯景郁赞同地点头。
庭渊“既然如此, 让他再想想, 没关系, 他不说,有的是人说。”
庭渊问县令“依照律法,偷窃是什么罪”
陈县令道“十两内, 双倍罚金,徒一年。每增加十两,徒一年。”
庭渊又问“指使别人偷窃呢”
陈县令“同罪。”
庭渊绕着刘宗转了一圈,说道“那就是徒二年,罚银八十两。”
陈县令“不错。”
庭渊与伯景郁说“偷盗祭祀农神的粮食,如此惩罚,是否太轻,如此开了先河,往后治理可就难了。”
伯景郁点头,“你说得有理,两年确实太轻,必须重罚。”
庭渊“罚多重合适呢”
伯景郁“罚银钱百两,徒五年,杖则六十,如何”
庭渊认真思考了,“合适。”
伯景郁“那就这么定了。”
陈县令“”
刘宗“”
颇有儿戏的意味,给陈县令搞懵了,也给刘宗搞懵了。
可看他二人的模样,也不像是说假话。
刘宗“依照律法,我最多牢狱二年,你二人即便是帝王,也不能乱改律法。”
庭渊看向他,“记这么清楚,看来你早就准备好了,不过没关系,这件事肯定不是这么简单。”
他与伯景郁确实是在胡诌,就是想诈刘宗一下。
刘宗就这么着急地跳了出来,不是心虚是什么。
庭渊道“至今日,不过农神祭第二日,你府上的护院想必也不是第一年在你府上做工,你的证词,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这有农神鼎的地方,也不仅是这金阳县城,县城外的乡村多的是,只要我们想调查,就一定能顺腾摸下去,至于你,现在不过是给你机会,偷盗二十两确实是牢狱两年,可依照律法,往前可追溯三十年,你偷粮食是今年才开始的吗”
刘宗“”
庭渊继续说“我稍微打听了一下,你们刘家粮肆遍布西府,主家在总府,此处不过是分家,西府共计二十七个县,都有你刘家的粮肆,你刘家粮肆借用农神祭偷老百姓祭祀的粮食,诓骗老百姓,若是将这件事散播出去,整个西府可还有你刘家粮肆一席之地”
城中粮肆可不止刘家一家,还有周,林,李三家。
庭渊“我知道你现在正在想什么,你在想,正是因此,你就更不能说了。”
若是坦白了一切,刘家粮肆这么多年在西府积攒出来的好名声,更会因此毁于一旦,这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事情。
庭渊找了个地方坐下,一点都不着急,“我们不缺时间,你不说,有的是人抢着说,偷粮这事可大可小,你想以一己之力承担责任,只怕这责任,你承担不起。”
刘宗“”
追溯过往三十年,他们究竟偷了多少年的粮食,总计多少石,价值多少,这些账不难算。
偷来的东西必定不走账,从账面上查根本查不出来什么东西。
就算他们偷了三十年,每年二十两银子,三十年下来六百两,对他们刘府来说,算不上多。
可若是刘宗一力承担责任,偷盗总价六百两的粮食,这金阳县的百姓一人一口吐沫都能喷死他。
即便大家都知道世上没有农神,一切都不过是心理安慰,可刘宗偷粮食被抓现行,又代表着西州最大的粮肆。
粮肆之所以成为粮肆,背后必定有他的实力。
自身有极多的田产,每年的产量很高,能把生意做遍整个西府,这些粮食必然是有极大一部分是低价从手里有余粮的百姓手中收购的陈年旧粮或多余新粮,若非如此他们的生意不可能做下去。
这些粮商收粮,必然要联合起来压价,百姓自然从中获利不高。
这些百姓为了来年有个好收成信奉农神,可他们供奉的东西最终都被刘家粮肆收入囊中,这事揭露出来,不仅推翻了他们对农神的信仰,更点燃了对刘家粮肆的怒火。
若只是偷盗粮食,刘宗或许能够承受得起,可这背后还有更大的罪名,他能够承受百姓的怒火他是否可以承受
显然不能。
“从你落入我们手中那一刻起,你就不可能活着走出监牢,你这条命,留不留得住,全在你一念之间。”
若非主谋,尚有一线生机,可若承担了主谋的罪名,天神下凡都救不了他。
庭渊想了想,又补充道“即便你承担了金阳县偷粮的罪名,其他二十六个县,就没有人偷粮了吗你不过是金阳县分家的管事,还能管到其他二十六个县的分家”
显然这也是不可能的。
而他们要查,不可能只查一个金阳县。其他地县也会一并查。
“现在知道为什么我们不着急审你了吗”
话都说得这么清楚了,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刘宗的精气神一下子就垮了。
从前他一直以为,这件事最严重的后果,也就是牢狱几年,且不会有什么人管他们偷不偷粮食,即便有人管,也不会管到其他县。
如今从眼前这人的态度来看,来头必然不小,县令都听他们的,恐怕这次刘家粮肆真的要完了。
伯景郁现在也反应过来,庭渊昨夜到底为什么要让县令安排,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刘宗了。
这样会给刘宗造成一个错觉,自己这事,并不严重,若真是严重,怎可能好生待他。
一是让他心中放松警惕,二是消耗他的意志力,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放松警惕会逐渐演变成焦躁不安,不知道何时会被审判。
这一大清早他们就出现在监牢里,却没有对他动刑,也没有强烈审问他的态度。
他与庭渊二人配合胡诌了一番,让刘宗主动跳了出来,由他打破了僵局,此时的刘宗已经急了。
庭渊才开始步入正题,没按照刘宗的预期行动,而是直接跳出了刘宗所预想的情况,让刘宗意识到,自己根本走不出这监牢,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庭渊将事情的高度上升到了整个西府百姓对农神的信仰层面,又通过这些事情把整个刘家粮肆给卷了进来,彻底摧毁了刘宗的幻想。
若只是金阳县刘家粮肆的事情,他刘宗确实可以一力承担,可上升到西府,刘家粮肆都要完了,他刘宗拿什么来承担,即便他想承担,也轮不到他。
伯景郁不得不佩服庭渊的思路确实清晰。
若按照他们寻常的审讯方法,直接动手暴打,将刘宗打到不得不认怂,确实有很大的机会能够问出一些东西,却也从侧面证明他们手里没有足够的证据,刘宗完全可以咬死是自己一人所为,与其他的刘家粮肆无关,他们要想往背后查,就得接着抓人,耗时耗力。
庭渊采取攻心,把刘宗套进了他的思维逻辑里,让刘宗误以为他们手里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让他意识到自己必死,这时的刘宗只有两个选择。保命,舍命。
之前伯景郁还担心刘宗不说,到了这一步,他完全不担心了。
庭渊适时起身,“看来你是不想说了,那就准备好上路吧。”
“我说,我说。”
刘宗扒住栏杆焦急地喊着“别杀我,我说,我都说。”
庭渊看了伯景郁一眼。
伯景郁“说吧。”
县令立刻安排专人记录。
“偷农神祭的粮食,确实与我们家主下达的命令,刘家粮肆至今已经存在三十五年了,农神祭前身是在粮荒时代出现的,用女子和婴儿祭祀,后来官府不允许用活人祭祀,西府民间仍有许多这样的祭祀,开始改用牲畜,家主见崇信农神的百姓非常多,就开始带头搞农神祭,随着我们刘家粮肆亩产越来越多,收成越来越好,更多的人相信真的是农神显灵,农神祭就这么开始在西府传播。”
庭渊冷笑“这背后少不了你们推波助澜吧。”
刘宗点头“不错,百姓往农神鼎里投的粮食,对我们粮肆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一家一碗米倒也不多,累积起来收益却非常可观。”
“岂止是可观。”
庭渊刚从堂叔手里接管过家业算账时就算过,一年家中各种生意的纯利润五千多两,而他们只用了七天,就净赚九万两,毫无成本稳赚不赔,要是将来农神祭改成一季一次,一年搞四次,轻轻松松一年净赚三十万两银子。
然后再用这笔钱大量地购买土地,压榨百姓手里的粮价,终有一天,他们能靠着这泼天的富贵把生意做到整个中州乃至整个胜国。
靠着老百姓的血汗粮起家,反手压榨百姓,再靠压榨百姓的血汗发家致富。
若真到了那么一天,他刘家迟早能影响市场的粮价,到那时候,受骗的西府的百姓,苦的却是天下的百姓。
除了西府,其他地方的粮食产量并不高,许多家中不富足的得买粮食吃,粮价稍微波动一点,可能就有人因买不起粮食饿死。
若真遇到个天灾人祸,岂不能让他们富可敌国。
伯景郁不信这么大的事情,整个西府官场毫无作为放任不管,问道“就没有人发现你们利用农神祭偷粮食”
刘宗道“不是没有,而是没人敢管。”
“为何”
刘宗“因为我们刘家在总府有官员帮衬。”
伯景郁料想如此,可真从刘宗的口中说出这话,他心中还是会有些震惊,问道“是谁”
刘宗摇头“我是刘家旁支血脉,主家的事情我并不清楚,只是知道背后有人给我们撑腰,却不知道是谁。”
来西府之前,通过闻人政被杀他就猜测中州的官场可能出了问题,如今不仅查到了贺兰筠被杀,闻人政或许是被冤枉的,现下就连农神祭背后都有中州官员参与其中,实在是让他气愤不已。
庭渊也觉得纳闷,他曾听哥舒琎尧说过胜国官员体系方面的构架。
为了阻止官员结党营私,这些官员在某一个州最多可以连任三级,并且每次升级都会调换不同的政府,从而避免官员勾结。
在这样的制度下,他们是怎么做到勾连的不断有其他府或州的官员互调,难道这些官员就不会发现有问题所有人都能瞒下不报
闻人政被杀就好像是在一潭死水里扔下一颗石子,荡起了一圈圈涟漪,不断扩散,像极了多米诺骨牌,轻轻一推,伤亡一片。
庭渊想到了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只怕伯景郁继续查下去,会撼动整个中州官场。
中州官场从上到下,足足有十五万官员,若真如此,参与其中的官员有多少。
莫说伯景郁,就是熟读历史看过无数王朝更迭的庭渊,也很难不感到震惊。
走出牢房,无人敢出声响,生怕伯景郁此时发火。
陈县令更是害怕,刘宗一句话,便将中州官场都卷了进来。
伯景郁猛然停住脚步,回头看向身后低着头谨小慎微的陈县令,满腔的怒火在眼里熊熊燃烧,“你在金阳县为官四年,这农神鼎粮食被偷,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陈县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饶命,我只是一个七品的县令,无力与他们对抗,却也从不参与其中,大人饶命。”
伯景郁抽出侍卫的随身佩剑架在陈县令的脖子上。
庭渊见伯景郁的怒气要压制不住了,惊风不在,还真无人敢在此时上去阻拦,也真怕他一剑砍了这县令,暴露了他们的行踪,这后边再想调查可就难了,他按住伯景郁的手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现在砍了他,也只能解一时之气,不要冲动。”
陈县令分毫不敢动。
伯景郁一剑挥动,将陈县令的官帽打落在地。
庭渊心头一惊,低头一看,还好只是将帽子打掉,没真一剑将这人给砍了,松了口气。
伯景郁将手中的剑扎在地缝里,“今日你听到的一切,都给我把嘴巴闭紧,县衙里的人也都给我管住了,胆敢往外透露一个字,我诛你九族。”
“若我日后查出你参与其中,你的下场只会比旁人更惨烈”
陈县令连忙发誓“下官一定守口如瓶,绝不泄露半个字,谢钦差大臣饶命。”
伯景郁看向其他人,“都听清楚了吗”
其他人连忙道“清楚了。”
伯景郁对陈县令说“暂且将刘宗羁押在狱中,待我查清一切再行发落,泄密者,诛九族。”
诛九族在胜国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上,并非没有发生过,因此很有恐吓力度。
伯景郁,“召集人手,前往各个乡村,抓捕偷盗之人。”
“不可”庭渊出声制止。
伯景郁看向庭渊,“为何不可”
庭渊道“如此抓人,必然引起旁人注意,难以控制,到时传入西府或总府,事情必然败露。”
“那也不能放任不管。”
“现在他们吃进去多少,将来都得吐出来,不必争一时,秋后算总账。”
如今他们的身份,确实不适合展开任何大规模的行动。
现在已经有了刘宗的口供,这事背后的指向已经有了方向,若是大张旗鼓地开始抓人,要不了多久上面就能反应过来,到时候他们的行踪暴露不说,也容易打草惊蛇。
巡查队伍已经快到总府,想必总府那边已经收到了消息,若他们这头再大张旗鼓,有脑子一想就能明白他们是个什么身份。
庭渊总感觉顺着粮食这条线往后查,会查出很多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无论是闻人政还是贺兰筠又或是农神鼎,这一切的一切都与粮食有关,他们现在摸到的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要想把隐藏在背后的势力连根拔起,证据必须充足,再者,他们也需要给京城足够的时间反应,即便参与的人数只有百,对官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影响,要从别处调官员过来填补空缺,哪有那么容易。
因此不到证据充足时,绝不能贸然动手。
伯景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后,觉得庭渊说得很有道理,“你说得对,这事急不来。”
庭渊拉住伯景郁,“随我来。”
两人往没人的角落走去,不许旁人跟上。
伯景郁见状便明白,庭渊这是有话要说。
庭渊压低声音道“当务之急你应当书信一封告知君上,此事背后的牵连必然不少,得尽早做准备。”
“我不信闻人政仅仅是发现了农神鼎的事情便招来杀身之祸。这陈县令的话不能全信,他们都在西府这条大船上,这农神鼎背后牵扯总府的官员,他既知晓此事,你信他能有几分清白”,
次日一大清早, 庭渊伯景郁等人来了县衙。
县令刚起床,官服还未穿戴,伯景郁等人已经到了。
他赶忙穿好官服迎接。
伯景郁将自己路上买的吃食给了县令一盒。
县令受宠若惊, 忙问“大人可是要现在审讯”
庭渊“先去看看情况。”
不知昨夜一夜未睡的刘宗如今怎么样了, 庭渊想看看他的意志力是否还那么强。
县令领着他们前往地牢。
各处的地牢都差不多,处在昏暗的地下。
“小心脚下。”县令出声提醒他们。
地牢挖得不深,昏暗无光,即便是白天, 里面也要掌灯才能看清,空气不流通, 里面一股霉味。
想来在这里,刘宗昨夜过得应该不怎么好。
果不其然, 此时的他一脸疲态, 与昨夜那个闭口不言的刘宗判若两人。
吃好喝好睡不好,心里慌,看到来人了, 眼里都有光了。
庭渊与伯景郁走进, 能明显看到刘宗前后态度的转变。
庭渊问“想清楚了”
刘宗看着伯景郁,他知道伯景郁是这里说话算话的人,满脸真诚地说“大人,真的没有人指使我,都是我自己想干的。”
伯景郁“你确定”
庭渊与伯景郁说“我看他是没想清楚。”
伯景郁赞同地点头。
庭渊“既然如此, 让他再想想, 没关系, 他不说,有的是人说。”
庭渊问县令“依照律法,偷窃是什么罪”
陈县令道“十两内, 双倍罚金,徒一年。每增加十两,徒一年。”
庭渊又问“指使别人偷窃呢”
陈县令“同罪。”
庭渊绕着刘宗转了一圈,说道“那就是徒二年,罚银八十两。”
陈县令“不错。”
庭渊与伯景郁说“偷盗祭祀农神的粮食,如此惩罚,是否太轻,如此开了先河,往后治理可就难了。”
伯景郁点头,“你说得有理,两年确实太轻,必须重罚。”
庭渊“罚多重合适呢”
伯景郁“罚银钱百两,徒五年,杖则六十,如何”
庭渊认真思考了,“合适。”
伯景郁“那就这么定了。”
陈县令“”
刘宗“”
颇有儿戏的意味,给陈县令搞懵了,也给刘宗搞懵了。
可看他二人的模样,也不像是说假话。
刘宗“依照律法,我最多牢狱二年,你二人即便是帝王,也不能乱改律法。”
庭渊看向他,“记这么清楚,看来你早就准备好了,不过没关系,这件事肯定不是这么简单。”
他与伯景郁确实是在胡诌,就是想诈刘宗一下。
刘宗就这么着急地跳了出来,不是心虚是什么。
庭渊道“至今日,不过农神祭第二日,你府上的护院想必也不是第一年在你府上做工,你的证词,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这有农神鼎的地方,也不仅是这金阳县城,县城外的乡村多的是,只要我们想调查,就一定能顺腾摸下去,至于你,现在不过是给你机会,偷盗二十两确实是牢狱两年,可依照律法,往前可追溯三十年,你偷粮食是今年才开始的吗”
刘宗“”
庭渊继续说“我稍微打听了一下,你们刘家粮肆遍布西府,主家在总府,此处不过是分家,西府共计二十七个县,都有你刘家的粮肆,你刘家粮肆借用农神祭偷老百姓祭祀的粮食,诓骗老百姓,若是将这件事散播出去,整个西府可还有你刘家粮肆一席之地”
城中粮肆可不止刘家一家,还有周,林,李三家。
庭渊“我知道你现在正在想什么,你在想,正是因此,你就更不能说了。”
若是坦白了一切,刘家粮肆这么多年在西府积攒出来的好名声,更会因此毁于一旦,这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事情。
庭渊找了个地方坐下,一点都不着急,“我们不缺时间,你不说,有的是人抢着说,偷粮这事可大可小,你想以一己之力承担责任,只怕这责任,你承担不起。”
刘宗“”
追溯过往三十年,他们究竟偷了多少年的粮食,总计多少石,价值多少,这些账不难算。
偷来的东西必定不走账,从账面上查根本查不出来什么东西。
就算他们偷了三十年,每年二十两银子,三十年下来六百两,对他们刘府来说,算不上多。
可若是刘宗一力承担责任,偷盗总价六百两的粮食,这金阳县的百姓一人一口吐沫都能喷死他。
即便大家都知道世上没有农神,一切都不过是心理安慰,可刘宗偷粮食被抓现行,又代表着西州最大的粮肆。
粮肆之所以成为粮肆,背后必定有他的实力。
自身有极多的田产,每年的产量很高,能把生意做遍整个西府,这些粮食必然是有极大一部分是低价从手里有余粮的百姓手中收购的陈年旧粮或多余新粮,若非如此他们的生意不可能做下去。
这些粮商收粮,必然要联合起来压价,百姓自然从中获利不高。
这些百姓为了来年有个好收成信奉农神,可他们供奉的东西最终都被刘家粮肆收入囊中,这事揭露出来,不仅推翻了他们对农神的信仰,更点燃了对刘家粮肆的怒火。
若只是偷盗粮食,刘宗或许能够承受得起,可这背后还有更大的罪名,他能够承受百姓的怒火他是否可以承受
显然不能。
“从你落入我们手中那一刻起,你就不可能活着走出监牢,你这条命,留不留得住,全在你一念之间。”
若非主谋,尚有一线生机,可若承担了主谋的罪名,天神下凡都救不了他。
庭渊想了想,又补充道“即便你承担了金阳县偷粮的罪名,其他二十六个县,就没有人偷粮了吗你不过是金阳县分家的管事,还能管到其他二十六个县的分家”
显然这也是不可能的。
而他们要查,不可能只查一个金阳县。其他地县也会一并查。
“现在知道为什么我们不着急审你了吗”
话都说得这么清楚了,还有什么不知道的。
刘宗的精气神一下子就垮了。
从前他一直以为,这件事最严重的后果,也就是牢狱几年,且不会有什么人管他们偷不偷粮食,即便有人管,也不会管到其他县。
如今从眼前这人的态度来看,来头必然不小,县令都听他们的,恐怕这次刘家粮肆真的要完了。
伯景郁现在也反应过来,庭渊昨夜到底为什么要让县令安排,好吃好喝地伺候着刘宗了。
这样会给刘宗造成一个错觉,自己这事,并不严重,若真是严重,怎可能好生待他。
一是让他心中放松警惕,二是消耗他的意志力,三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放松警惕会逐渐演变成焦躁不安,不知道何时会被审判。
这一大清早他们就出现在监牢里,却没有对他动刑,也没有强烈审问他的态度。
他与庭渊二人配合胡诌了一番,让刘宗主动跳了出来,由他打破了僵局,此时的刘宗已经急了。
庭渊才开始步入正题,没按照刘宗的预期行动,而是直接跳出了刘宗所预想的情况,让刘宗意识到,自己根本走不出这监牢,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庭渊将事情的高度上升到了整个西府百姓对农神的信仰层面,又通过这些事情把整个刘家粮肆给卷了进来,彻底摧毁了刘宗的幻想。
若只是金阳县刘家粮肆的事情,他刘宗确实可以一力承担,可上升到西府,刘家粮肆都要完了,他刘宗拿什么来承担,即便他想承担,也轮不到他。
伯景郁不得不佩服庭渊的思路确实清晰。
若按照他们寻常的审讯方法,直接动手暴打,将刘宗打到不得不认怂,确实有很大的机会能够问出一些东西,却也从侧面证明他们手里没有足够的证据,刘宗完全可以咬死是自己一人所为,与其他的刘家粮肆无关,他们要想往背后查,就得接着抓人,耗时耗力。
庭渊采取攻心,把刘宗套进了他的思维逻辑里,让刘宗误以为他们手里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让他意识到自己必死,这时的刘宗只有两个选择。保命,舍命。
之前伯景郁还担心刘宗不说,到了这一步,他完全不担心了。
庭渊适时起身,“看来你是不想说了,那就准备好上路吧。”
“我说,我说。”
刘宗扒住栏杆焦急地喊着“别杀我,我说,我都说。”
庭渊看了伯景郁一眼。
伯景郁“说吧。”
县令立刻安排专人记录。
“偷农神祭的粮食,确实与我们家主下达的命令,刘家粮肆至今已经存在三十五年了,农神祭前身是在粮荒时代出现的,用女子和婴儿祭祀,后来官府不允许用活人祭祀,西府民间仍有许多这样的祭祀,开始改用牲畜,家主见崇信农神的百姓非常多,就开始带头搞农神祭,随着我们刘家粮肆亩产越来越多,收成越来越好,更多的人相信真的是农神显灵,农神祭就这么开始在西府传播。”
庭渊冷笑“这背后少不了你们推波助澜吧。”
刘宗点头“不错,百姓往农神鼎里投的粮食,对我们粮肆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一家一碗米倒也不多,累积起来收益却非常可观。”
“岂止是可观。”
庭渊刚从堂叔手里接管过家业算账时就算过,一年家中各种生意的纯利润五千多两,而他们只用了七天,就净赚九万两,毫无成本稳赚不赔,要是将来农神祭改成一季一次,一年搞四次,轻轻松松一年净赚三十万两银子。
然后再用这笔钱大量地购买土地,压榨百姓手里的粮价,终有一天,他们能靠着这泼天的富贵把生意做到整个中州乃至整个胜国。
靠着老百姓的血汗粮起家,反手压榨百姓,再靠压榨百姓的血汗发家致富。
若真到了那么一天,他刘家迟早能影响市场的粮价,到那时候,受骗的西府的百姓,苦的却是天下的百姓。
除了西府,其他地方的粮食产量并不高,许多家中不富足的得买粮食吃,粮价稍微波动一点,可能就有人因买不起粮食饿死。
若真遇到个天灾人祸,岂不能让他们富可敌国。
伯景郁不信这么大的事情,整个西府官场毫无作为放任不管,问道“就没有人发现你们利用农神祭偷粮食”
刘宗道“不是没有,而是没人敢管。”
“为何”
刘宗“因为我们刘家在总府有官员帮衬。”
伯景郁料想如此,可真从刘宗的口中说出这话,他心中还是会有些震惊,问道“是谁”
刘宗摇头“我是刘家旁支血脉,主家的事情我并不清楚,只是知道背后有人给我们撑腰,却不知道是谁。”
来西府之前,通过闻人政被杀他就猜测中州的官场可能出了问题,如今不仅查到了贺兰筠被杀,闻人政或许是被冤枉的,现下就连农神祭背后都有中州官员参与其中,实在是让他气愤不已。
庭渊也觉得纳闷,他曾听哥舒琎尧说过胜国官员体系方面的构架。
为了阻止官员结党营私,这些官员在某一个州最多可以连任三级,并且每次升级都会调换不同的政府,从而避免官员勾结。
在这样的制度下,他们是怎么做到勾连的不断有其他府或州的官员互调,难道这些官员就不会发现有问题所有人都能瞒下不报
闻人政被杀就好像是在一潭死水里扔下一颗石子,荡起了一圈圈涟漪,不断扩散,像极了多米诺骨牌,轻轻一推,伤亡一片。
庭渊想到了一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只怕伯景郁继续查下去,会撼动整个中州官场。
中州官场从上到下,足足有十五万官员,若真如此,参与其中的官员有多少。
莫说伯景郁,就是熟读历史看过无数王朝更迭的庭渊,也很难不感到震惊。
走出牢房,无人敢出声响,生怕伯景郁此时发火。
陈县令更是害怕,刘宗一句话,便将中州官场都卷了进来。
伯景郁猛然停住脚步,回头看向身后低着头谨小慎微的陈县令,满腔的怒火在眼里熊熊燃烧,“你在金阳县为官四年,这农神鼎粮食被偷,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陈县令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饶命,我只是一个七品的县令,无力与他们对抗,却也从不参与其中,大人饶命。”
伯景郁抽出侍卫的随身佩剑架在陈县令的脖子上。
庭渊见伯景郁的怒气要压制不住了,惊风不在,还真无人敢在此时上去阻拦,也真怕他一剑砍了这县令,暴露了他们的行踪,这后边再想调查可就难了,他按住伯景郁的手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现在砍了他,也只能解一时之气,不要冲动。”
陈县令分毫不敢动。
伯景郁一剑挥动,将陈县令的官帽打落在地。
庭渊心头一惊,低头一看,还好只是将帽子打掉,没真一剑将这人给砍了,松了口气。
伯景郁将手中的剑扎在地缝里,“今日你听到的一切,都给我把嘴巴闭紧,县衙里的人也都给我管住了,胆敢往外透露一个字,我诛你九族。”
“若我日后查出你参与其中,你的下场只会比旁人更惨烈”
陈县令连忙发誓“下官一定守口如瓶,绝不泄露半个字,谢钦差大臣饶命。”
伯景郁看向其他人,“都听清楚了吗”
其他人连忙道“清楚了。”
伯景郁对陈县令说“暂且将刘宗羁押在狱中,待我查清一切再行发落,泄密者,诛九族。”
诛九族在胜国一百七十年的历史上,并非没有发生过,因此很有恐吓力度。
伯景郁,“召集人手,前往各个乡村,抓捕偷盗之人。”
“不可”庭渊出声制止。
伯景郁看向庭渊,“为何不可”
庭渊道“如此抓人,必然引起旁人注意,难以控制,到时传入西府或总府,事情必然败露。”
“那也不能放任不管。”
“现在他们吃进去多少,将来都得吐出来,不必争一时,秋后算总账。”
如今他们的身份,确实不适合展开任何大规模的行动。
现在已经有了刘宗的口供,这事背后的指向已经有了方向,若是大张旗鼓地开始抓人,要不了多久上面就能反应过来,到时候他们的行踪暴露不说,也容易打草惊蛇。
巡查队伍已经快到总府,想必总府那边已经收到了消息,若他们这头再大张旗鼓,有脑子一想就能明白他们是个什么身份。
庭渊总感觉顺着粮食这条线往后查,会查出很多让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
无论是闻人政还是贺兰筠又或是农神鼎,这一切的一切都与粮食有关,他们现在摸到的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要想把隐藏在背后的势力连根拔起,证据必须充足,再者,他们也需要给京城足够的时间反应,即便参与的人数只有百,对官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影响,要从别处调官员过来填补空缺,哪有那么容易。
因此不到证据充足时,绝不能贸然动手。
伯景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后,觉得庭渊说得很有道理,“你说得对,这事急不来。”
庭渊拉住伯景郁,“随我来。”
两人往没人的角落走去,不许旁人跟上。
伯景郁见状便明白,庭渊这是有话要说。
庭渊压低声音道“当务之急你应当书信一封告知君上,此事背后的牵连必然不少,得尽早做准备。”
“我不信闻人政仅仅是发现了农神鼎的事情便招来杀身之祸。这陈县令的话不能全信,他们都在西府这条大船上,这农神鼎背后牵扯总府的官员,他既知晓此事,你信他能有几分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