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无线电对讲设备”刘十三非常确定这就是无线电对讲设备,是从苏联击落飞机上找出来的,已经损坏了,能不能修好和仿制,先带回去再说。
    三十年代德国一直走在无线电设备的前面,旬县兵工厂和德国有技术共享,无线电对讲还真做不到,只能把发报机尽量缩小,这东西日后是坦克和飞机必备设备。
    既然是无线电对讲设备,这种顶多三十瓦功率的对讲设备,通话距离应该不超过百公里,这百公里范围内有苏联的飞机场,想想也对,兴安北边中苏边境上有苏联一个军和日本一个师团对峙着。
    这个时期的苏联,还不是五年后跟日本人在诺门坎大战的苏联,最好的坦克是t-24,一九三一年定型生产的,有一门45mm火炮,炮塔上两边各有一个球状7.62mm机枪,炮塔上还有一个机枪炮塔。
    先不说它的装甲,只有三水d型坦克的一半20mm,就是火炮也是普通火炮,而不是加农炮,也就是机枪多两挺,速度25公里每小时也比三水d型坦克慢七公里。
    不过它确实重型坦克,自重18.5吨,比三水d型坦克重将近一倍,当然它的功率也够大250马力,几乎是三水d型的三倍,只是由于自身重量限制了它的机动性,因为它太大了。
    t-25全长6.5米,宽3米,高2.81米,相当大了,关东军第九师团的八九式战车,全长5.75米,车宽2.18米,高2.56米,三水d型坦克,全长5米,宽2.5米,高2.3米。
    这就可以看出来t-25的大小了,已经是二战后期坦克的模型了,苏联的叫坦克,日本的叫战车,战车要升级为坦克,火炮必须是加农炮,装甲防护能力也更高,因为他们的作战任务是不同的。
    苏联t-25的产量是25辆,八九式的产量有五十多辆,因为两国在中国东北对峙,苏联西边无战事,所以t-25全部被发到了东部战场,而八九式战车第九师团就有30多辆。
    吉佳良辅作为师团级中将指挥官,当然知道坦克跟战车的区别,所以他的第九师团的装甲部队,八九式战车和九二式骑兵装甲车,虽然早上就赶到了,他却没有敢离开要塞炮的范围。
    对付坦克,只能用坦克,还必须是装有加农炮的坦克,普通火炮,也就是榴弹炮,对坦克是没多大伤害的,因为一个是直瞄,炮管长,初速高,专克装甲和堡垒,一个是抛物线射击,炮管短,依靠炮弹爆破杀伤。
    由于装甲车辆是活的,所以加农炮射击装甲车辆,几乎不太可能完成,它跟不上装甲车辆的移动速度,也只有把它装到坦克上以后,才能追着打,炮台拧着打,这才是坦克。
    兴安和苏联的交界处有日军要塞阻拦,也有关东军第九师团挡着,所以苏联应该不会从这里出兵,而是会从兴安的西边,从外蒙古跟兴安的边境这里出兵。
    由于外蒙古现在在苏联军事范围内,外蒙古也驻扎有苏军,丢失了一架飞机,苏联肯定会先派飞机再次侦查,然后派军队出来看个究竟,而苏联飞机有无线电,这说明苏联军队应该已经出动了。
    苏联确实已经排除了部队,这个时期的朱可夫还是刚刚从骑兵学校毕业,他现在就是以骑兵营长的身份,跟着一只特遣队从苏联进入外蒙古,正在掉头想兴安赶来。
    说是特遣队,其实力已经堪比关东军一个旅团了,他们是来抢回无线电对讲设备的,确切的来说,是想抢回飞机残骸的。
    飞机残骸能用的都已经被工兵团给拆掉了,也已经运回了指挥部了,他们来能找到才怪了,不过他们通过中蒙边境,他们必须先经过日本关东军的同意。
    大家信心满满的等着日军的到来,等着苏联军队的到来,刘十三下定决心,这次回去一定得制造飞机,培训飞行员,没有飞机侦查,传统侦测方式已经显的不够用了。
    苏联也没有派出飞机再来侦查,在兴安发生的一切,被击落飞机上的飞行员已经通过无线电汇报过了,这样的防空火力,传统的老式飞机是不可能完成侦查的。
    飞机只有进入单翼,飞行员有了封闭座舱,活塞式引擎完成最完美升级的二战中期,高射机枪对飞机的威胁才降低到安全范围。
    不过这时候又有了高射炮,不是高射机枪用弹头击伤飞机,而是炮弹在飞机附近爆破,依靠爆破碎片对飞机进行杀伤。
    所以苏联东部司令部,没有再派出飞机侦查,而是派出了特遣队,一直混编部队,骑兵,步兵,装甲兵,坦克,几乎就是跟第九师团对峙的苏军核心主战部队,绕开了兴安北部要塞,从外蒙边境闯了进来。
    日军第九师团吉佳良浦是没有信息依靠六十辆装甲车和战车,不到六千多的步兵,还没有火炮的支持,骑兵也只剩了一个大队,靠这些来跟一支全装甲部队来作战。
    吉佳良辅在等,他在等第一师团的到来,这黑锅不能由他一个人来背,南次郎已经明显对他怀疑了,他有心拉关仙之下水,第一师团,精锐中的精锐,这跟士兵的勇气无关。
    在明知打不过的情况下,还要带着士兵去硬磕,这也只有疯子才干,也只有二战末期,已经绝望了的日本部队指挥官才这么做过,吉佳良辅的意思是,关仙之的地位可比他要高度多了。
    两个人一起失利,可以证明他吉佳良辅并非无能之辈,而是中国军队太强,第一师团加第九师团都打不过,你南次郎凭什么怀疑是我不作为,我损失这么多人,凭什么说是我推卸责任。
    关仙之这时候还在大兴安岭山顶继续跟天气作战,辎重联队,炮兵联队,两个步兵联队,是真没劲了,在这风雪交加的晚上,甚至差点有人冻死,命令再急,也得考虑实际情况。
    布雷斯劳是苏联这支混编部队的带领人,像这种高科技物品,是不可能通过外交途径来取回的,在中国兴安的驻军是日本人,根本不可能让日本人知道。
    他接到的命令是取回飞机残骸,不留一个螺丝钉在中国境内,中苏边境的日军,其他部队会帮忙牵制,他所要做的就是把飞机残骸从中国境内的,另一支武装手里抢回来。
    关于这支武装部队的情况,苏联毫无消息,只能从飞机上无线电最后的通话中得知,他们有非常强大的防空火力网,但绝对不是日本军队。
    布雷斯劳将骑兵布制在前方警戒行进,步兵是乘坐汽车的机械化行进,坦克和装甲车也是汽车运输,这跟旬县保安团的运兵方法是一样的。
    朱可夫率领的骑兵营,他们一连偷袭了中蒙边界上的七个日军岗哨,配合装甲车占领了一处日军军营,这里将是他们的中介点。
    坦克和装甲车加满油,步兵将乘坐坦克和装甲车前行,骑兵作为后援,他们将会直插飞机坠落点,如果找不到飞机残骸,他们将会武力胁迫飞行员所说的中国军队交出残骸。
    苏联特遣队,除了二十四辆最先进的t-24坦克,还有一百多辆轻型装甲车和中型战车,搭载这不到四千人的步兵足够了,很多人都是使用绳索将自己绑在坦克和装甲车上。
    虽然每小时二十五公里的时速有点慢,那也比人跑的快,就在苏联士兵被坦克和装甲车的轰隆声,连吵带摇,搞得昏昏欲睡的时候,突然多数坦克和装甲车都突然停了下来。
    苏联坦克和装甲车是成无规则的四五纵几十排这么走的,草原上都是直插,根本没有路,前面的刚停下来,后面的也开始停下来,他们不能往前走了。
    布雷斯劳,以为自己看错了,眼睛揉了再揉,没看错,这是坦克,这么低的地盘,这么矮的坦克,为什么说是坦克,因为坦克的炮管要比战车的长好几倍。
    布雷斯劳下令强突,自己有二十四辆坦克,近百辆战车,一百多辆装甲车,难道会被这几十辆坦克和装甲车给挡住,这里有人阻拦,就说嘛有人正在窃取飞机残骸。
    布雷斯劳下的命令是强突,不是攻击,最前面的几辆坦克,加足马力直接冲着对方坦克撞了过去,在布雷斯劳和其他所有人的注目下,这几辆坦克就这么冲了过去。
    其他车辆见这群坦克和装甲车居然不阻拦,也都加速冲击,这群坦克没有标识,但绝对不是日本军队坦克,也不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的坦克,应该是情报里中国某个势力的坦克。
    苏联坦克和装甲车上的苏联士兵,有的观看这些坦克和装甲车,有的继续睡觉,有的还做侮辱动作,布雷斯劳已经给总部发电报汇报了。
    飞机的无线电对讲设置,因为飞机高,可以通话百公里,装在装甲车上的,使用3米天线,通话距离也就十几二十公里,用它跟指挥部联系,是不可能的,只是战车,装甲车和坦克在局部战场上使用的通讯设备。
    这种设备在世界上还是国家级机密,最少现在只有苏联应用了,德国的还在改进,而美国和英国则没有,还是使用到发报机,他们的坦克,包括德国,也还没有进入升级阶段,使用的是一战后几年的技术和水平。
    布雷斯劳电报还没发完,就觉得一股火热,然后就失去了感觉,布雷斯劳中奖了,它的坦克被击中了,是从侧面装甲上钻进去的,坦克炮使用炮弹弹头,进入坦克后,会变成滚烫的金属流,烧毁炮塔里面的一切,包括弹药和人员。
    炮弹命中坦克没有打透的时候,会爆发火焰和大量热,烧掉一切能燃烧的东西,这就是影视剧中看到的坦克中弹起火,黑烟滚滚的原因,而不是坦克爆炸,只有弹药殉爆后,炮塔才会被揭掉。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章节目录


匪盛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唐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祝并收藏匪盛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