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大人费心,”高肃的眼神一黯,低声道:“不过,长安那边......已经嫁人了。”
    赵行德和刘志坚都是一愣,赵行德拍了拍高肃的肩膀,没再说什么。
    第八营的老兄弟都知道高肃对这门亲事十分看重。刘志坚颇为同情地看着高肃,在广州的的时候,高肃拉着刘志坚一起喝了半夜的酒,此后高肃的精神一直不是很振奋。虽然他什么都没说,但刘志坚已经隐约有些猜测,他多少理解这种心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人嫁给别人,尤其是高肃算是情有独钟,简直是不能忍受的。在扬州的时候,军官们相约去喝花酒,高肃总是最“老实”的一个,在攒钱置家业方面,他还是杜吹角的好搭档。
    “明天又要起锚了。”赵行德从桌旁的柜子里拿出一瓶血珀色的蒲桃酒。
    赵行德带着淡淡的歉意,将几个琉璃杯一一斟满。高肃的遭遇,在承影营中并不是唯一的。承影营不比其他营头常年驻扎一地,军士们总是在外征战,虽然先皇颁布敕令,出戍军士三年后可与家人团聚,然而,像赵行德这样,每次和家人都是匆匆别过,夫妻间聚少离多。像高肃这样,因为出戍时间太久,家乡的亲事也告吹了。关中、蜀中富庶,商民又多,军士的地位尊崇,大户人家通常要有一个军士支撑门楣,如果自家没有的话,哪怕招赘也要招一个。然而,家中有了军士以后,他们又极力避免这个支撑门庭的军士出外打仗。
    对长安的富商巨贾来说,战场上流血送命,还不如做生意挣银钱来得容易。
    “嫁人也没什么,为什么还要嫁给一个鳏夫......”
    高肃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他痛惜地喃喃道:“后母是那么好做的吗?””
    如果那女子嫁给了一个如意郎君,他或许没有这么痛苦,可偏偏嫁给了一个死了老婆的鳏夫,那人比她大了十几岁,还有亡妻留下来的三个孩子。高肃知道这里面有家世的因素,然而,他仍然为心中那人感到抱屈,怎么能这样委屈自己一辈子。又或者,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如果自己不是先去了辽东,后来又出征宋国,好几年没下决心退役回乡,也许,一切都不会是现在这个结局。每当想到此处,自责就如无数的虫子一样啃咬着他的内心。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刘志坚低声吟道,打断了高肃怨妇一般的自责。他没说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之类无聊的话,而是将话题岔了开去,分别四人面前的酒杯斟满劝饮。他那慷慨激昂的语气,依稀令人想起当年,每回出征之前的情景。海船上的酒禁不像陆上行军那样严格,为了消毒防腐,许多水手习惯将烈酒掺在清水中来喝,但配给官兵的只是普通的米酒。关中的葡萄酒,特别是三蒸三酿的英雄血,不仅是难得一尝的美味,更让人想起关中家乡的味道。“来,上将军,我敬你一杯!”
    “什么时候上将军多指教两招,三妻四妾呀,怎么都能安抚得住呢?”
    高肃喝得有些迷糊了,端起酒杯对赵行德道:“老高要是有上将军三分之一的本事,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步田地,什么允文允武,真是个没用的人啊。”他这是有口无心,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说什么,赵行德脸色有些尴尬,揉了揉额头,叹了口气,也没有解释什么,和他满饮了一杯。夏国人从上到下,大多数军士都是一夫一妻的,像他这样聘有几位妻室的是少数,别人在艳羡之余,也有不少非议,大多是说赵行德对不起原配夫人之类。高肃为人端方稳重,虽然是他的部属,底下恐怕也不以为然,此刻借着酒劲什么都说出来了。
    “老高,”刘志坚皱眉道,“你喝醉了!”他将高肃面前的酒拿开。
    “我没醉!”高肃却不依不饶地护着酒杯,“明天就要出征,今日还不能大醉一场?”
    正因为人稳重,得知长安那边的消息以来,高肃一直将积郁压在心里,直到今日才倾吐出来,酒入愁肠愁更愁,葡萄酒并不算是很烈的酒,四五杯下肚,他的手就微微抖了起来。
    刘志坚叹了口气,刚想把他面前的酒换成蜜水,却被赵行德伸手拦住了。
    “让他喝吧,”赵行德看着刘志坚询问的眼神,“老高这次发泄出来,有好处。”
    刘志坚点点头,把手缩了回来,高肃得这机会,口里喃喃道:“干了!”又给自己满饮了一杯,刘志坚和赵行德、时恒都是浅尝辄止,船上虽然不禁酒,但宿醉的滋味可不好受,特别是明天就要起锚出航,赵行德照例会在船楼上观礼,让岸上和各船的水手都能看见自己。
    “赵将军不必担忧,大家当初加入承影的时候,就知道要常年出征打仗的。”
    刘志坚宽慰赵行德道:“老高只是一时想不开,这场酒醒了以后,慢慢会放下的。”
    赵行德点点头,他何尝不知如此,只是心里有些沉重而已,他心中闪过几位佳人的面容,如烟似雾地眼眸,一次次惜别,漫长的别离,更有许多愧疚。刘志坚也叹了口气,他早就定下了家室,但这些年也是聚少离多。高肃已经醉倒,气氛不但没有轻松,反而愈发沉重。
    “关中还好一点,”时恒放下酒杯,忧道,“河中那边,民间已有福福脚的说法了。”
    “天下承平年久,人心不比开国之时,再这么下去......”
    刘志坚叹了口气。所谓福手福脚,就是断手断脚。河中大规模地动员退役军士与大食突厥作战,又征发团练营上阵。总的来说,河中的民风彪悍,大食突厥激起了百姓同仇敌忾之心,然而,周砺兵败热沙海损失极重,也在河中民间引起了阵阵恐慌。因为断手断脚之人不必上阵得以留在家乡,所以对不想上战场的人来说,断手断脚又被称为福手福脚。虽然厌战的人只是少数,但这样的说法在民间也并不是没有,只是一直被护国府压制住了而已。
    护国府并非没有考虑过和罗姆突厥缔结一个和约暂时稳住西线。但是,罗姆突厥人从来没有遵守和约的习惯,若夏国为了统一关西与突厥人缔结和约,他们很可能利用这个时机完成对大食诸侯的统一。在大多数护国校尉眼中,一个统一的突厥王朝,意味着河中直面人口达两千万的新兴帝国。两千万突厥臣民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六千万宋人,也超过了以几百万契丹人为核心的两千万辽国人,更别提关东辽宋两国还在互相牵制着。
    “河中以一地的军民人力,直面整个大食突厥的军队,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赵行德放下酒杯,叹道:“我们这支偏师或许能派上些用场,希望这场仗早点打完吧。”
    他完全能理解河中的校尉们的心理。一旦罗姆突厥统一了大食诸侯,就将真正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白益王朝灭亡之后,河中的校尉就将罗姆突厥视为必须拔掉的眼中钉。热沙海一战,河中军士牺牲惨重固然刺激了护国府,罗姆突厥得到了热沙海以南的埃及诸侯的帮助,也是促使护国府决心斩掉这个心腹大患的重要原因。
    而关东的局面,在最好的情况下,也许等河中解决了罗姆苏丹之后,因为辽宋相互消耗,两败俱伤,夏国反而能够比现在更轻松地解决掉关东二虎。而最坏的情况,失去的最多只是一个机会,近百年来,夏国失去的机会并不少。好像是上天不愿一个横跨东西方大陆的帝国出现似地,每当河中刚刚打败蛮夷,东线就开始不稳,每当东线辽宋两虎相争的时候,西线往往也出现了威胁。护国府总是优先考虑巩固已有的地方,按照护国盟誓保护军民的安居乐业,而不是舍弃任何一条战线,或是冒险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
    赵行德思绪飞快闪过,身为西南海上将军,护国府的策略他自然了如指掌,只不过,在有条不紊的布局之下,似乎总有些不清不楚的暗流涌动,十余万军士组成的大军都压在了西面前线上,后面还有几十万团练营陆续展开保护着后路。丞相柳毅、上将军张善夫等人的亲临前线,皇帝陈宣亲临康国坐镇,整个国家重心似乎都随着这场战争而发生了严重的倾斜。每当他看着大将军府送过来的军报时,都隐隐有种心惊的感觉。所以,广州出海之后,他就竭尽全力地督促水师加快航行,希望能及时赶到战场,能够为胜利的天平最后增添一点砝码。
    高肃醉了过去之后,刘志坚、时恒自将他弄回船舱,三人各自休息不提。占城这种地方,对中原人来说已经是遥远的蛮荒了,但是常年行船的人都有眷恋港口的感觉。船队停留占城两天复又杨帆起锚,竟然又勾起乡愁来了。对很多人来说,前面的航程似乎看不到尽头一般。
    这一夜,是许多人的不眠之夜,因为明天又要再度扬帆起锚......

章节目录


帝国的黎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鼓元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鼓元吉并收藏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