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才皱着眉看着李延宁,在场的其他秀才也觉得郑秀才实在太过咄咄逼人。
    窗外正下起了雨,哗啦啦的雨打湿着窗前的翠竹,更显得竹叶苍翠欲滴。
    在气氛凝重之际,李延宁终于有了动作,他抬眸瞥了郑秀才一眼,又优雅地从位子上站起来,拱手对学政、知府以及各位考官们道:
    “各位大人,我刚刚听在座的各位仁兄做的都是诗,不知在下是否可以做一首词?”
    词的风格偏抒情,学政和众官员们都好奇李延宁能做出什么马词来?
    学政爽快道:“准。”
    众人见李延宁走到窗边,望着翠竹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1】。”
    郎朗少年音吟诵着这首词,配着滴答滴答的雨声,激荡着众人的心。窗边的少年挺拔的身姿与那被打得越发翠色欲流的竹叶交相辉映,令众人动容不已。
    在场谁人听不出郑秀才是故意为难?
    李延宁却用词来巧妙回应,他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在告诉众人郑秀才的故意为难,对他来说如同这竹林中的风雨声音,他毫不在意,甚至还想放开喉咙边吟唱边从容前行。这是他为人大气。
    郑秀才说自己是骏马疾驰,暗讽他是农家子,他用“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来回应,他哪怕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装上阵也能胜过那些骑着骏马前行的人,有实力的人对此有什么可怕呢?
    他这是在告诉众人就算他出身农家子,靠才学也胜过各位家境好、年纪比他大的世家子、富商子。这是他有才学的底气。
    最后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就是身披一蓑衣,也能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泰然自若地直面困难,搏击风雨,迎难而上。这是他面对风波和磨难的人生态度。
    李延宁读完,在场的众人静默了许久,不知是谁鼓掌道:“好词。”
    接着顾淮谨和胡鹏程以及其他的秀才都不禁鼓起掌来。
    何秀才激动道:“这首词依事而发,词的意境深远,延宁贤弟心胸阔达,在下佩服!”
    上座的学政细细琢磨着这首词,也开怀大笑起来,称赞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李延宁,你小小年纪竟有这般旷达超逸的胸襟,实在让老夫刮目相看。”
    知府也重复着李延宁的这首词后,捋着胡子赞道:“这首词虽短,读起来却使人耳目一新,细读之下连心胸都舒朗开阔不少,当真是好词啊!”
    考官中也有擅长写词的官员道:“虽说诗和词都是表达心境的载体,你却能将缠绵婉约的词写得这么超凡脱俗,乐观豪气,属实不简单呐!”
    其他考官也毫不吝啬地夸赞这首词写得荡气回肠,夸赞李延宁为人不卑不亢,心胸坦荡,旷达豪气。
    有考官问:“这首词的词名是?”
    李延宁道:“《定风波》。”
    众人一听这词名,不禁笑起来。
    李延宁用一首《定风波》平定郑秀才故意搅起的这场对他不利的风波,当真是聪明绝顶又回击得一针见血。
    大家都夸赞着李延宁,无人在意此时的郑秀才被这首词回击得脸色煞白,他先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不相信李延宁能当堂做出词来。
    接着听完学政、知府以及众考官对李延宁不绝于耳的称赞后,更加恼羞成怒。他们夸李延宁的话仿佛一条条鞭子抽打在他身上。
    其他几个和郑秀才一唱一和为难李延宁的秀才,已经偃旗息鼓,做起缩头乌龟。
    更有秀才对着他们几人冷哼一声,在场众人的目光让郑秀才如坐针毡,他不禁愤恨地想着:谁知道这首词是不是李延宁早就想好了,就等着现在说!
    气愤和难堪占据了郑秀才的大脑,使他没了理智,他不假思索道:“院案首果然好文采,可词是词,诗是诗,我们还是没有听到院案首现场做诗啊!”
    在场静若闻针,郑秀才梗着脖子瞪着李延宁,大有李延宁做不出诗他誓不罢休之意。
    李延宁很无语,自己到底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位郑秀才?非得这么咄咄逼人?既然对方不要脸,那他也不必给脸了。
    李延宁脱口而出一首诗:“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2】。”
    李延宁这首诗写骏马,实际上写的是驾着骏马的我朝将士们,他写马壮,其实是借马喻兵强,“天骄”指敌人,从“弯弓”到“插羽”用寥寥几个词写出了将士们势如破竹拿下敌人的场面,气势雄浑,展现了我朝将士们的英勇无敌。
    当李延宁念完这首诗后,学政不禁鼓掌大赞道:“好诗!此诗明面上写骏马奔驰,实则暗喻我朝将士之英勇无畏。如此巧妙构思,实乃佳作!”
    知府也道:“从‘弯弓’到‘插羽’,仅仅几个字便描绘出了我华朝将士们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壮烈场景,其气势之雄浑令人震撼。”
    其他考官和众多秀才听闻此诗后,亦纷纷出言称赞,表示认同。
    郑秀才的马诗溜须拍马,李延宁却借马称赞华朝兵强马壮,战士勇武,诗作的立意高低分明。郑秀才的诗被比得一无是处。
    就连一旁的顾淮谨和胡鹏程也不禁露出惊讶之色,他们难以置信地望向李延宁。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竟然能够接连创作出一首词和一首诗有力回击郑秀才,且两首作品均品质上乘,实在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郑秀才此时呆若木鸡地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他竟然做出来了……
    胡鹏程喜笑颜开,宁弟真是太给他们长脸了,他摇着扇子问郑秀才道:“宁弟接连做出两首佳作,郑秀才如何评价?”
    郑秀才面色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刚刚还与郑秀才聊的火热,一起为难李延宁的几个秀才都一副不想与之认识的表情。
    学政问:“此诗何名?”
    李延宁回答道:“《塞下曲》。”
    学政高兴极了,李延宁是他钦点的院案首,现在两首佳作已经证明他慧眼识珠,选贤举能,看以后还有哪个草包敢嚼舌根?

章节目录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惊鸿鹊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惊鸿鹊起并收藏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