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珠的眼睛如星子,如湖水,星光投到湖面上,波光粼粼,让宗舒的心马上沉静下来。
    宗舒有点躁,但往往是珠珠的一个眼神、一声轻言,都能让宗舒的脾气烟消云散。
    这可是自己在大宋唯一的死忠粉!
    被人相信的感觉真好,被美女相信的感觉更好。
    “珠珠有命,小可自当遵命。这事情,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宗舒沉吟了一下道:“我和太子殿下,兵分两路。”
    又是兵分两路!
    为了应对金国小王子,当时宗舒也是如此安排,太子一路,他和林灵素一路。
    看来,宗舒已经想到了营救吴玠,甚至是营救种家军的办法。
    “殿下,最根本的办法,其实还是在您这一路。您不妨向陛下上个奏章,能罢兵就罢兵。不能罢兵,就一定要提醒种师道,千万不可轻敌。”
    宗舒说话之时,发现赵桓的眼光闪烁不定,他明显是信心不足。
    “如果大局无法更改,殿下可通过其他渠道,提醒种师道,做好万全准备。特别是我军的大阵之法,要提前演练,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大宋目前骑兵不足,马匹有限,对付草原骑兵,恐怕只有宋太祖发明的“大阵”才有效。
    所有的军士,不管骑兵还是步兵,围成一个四方阵,外围士兵统一手执长枪,步步为营朝敌人进逼。
    敌人的骑兵突袭过来,伤的士兵退后,由后面士兵递补。
    这样的阵法,就如同一只刺猬,骑兵就算是冲过来,拔掉一两个刺,但自身的损伤也是不少。
    大阵,能够很好地避免大面积溃败。
    当然,大阵的机动能力不足,攻坚可以,追击却是不行。可以打败敌人,但总是杀不死对方。
    其实,大宋军队就算是有良马,机动能力还是不能与草原上的敌人相比。
    如果种师道退回雄州城,童贯不开门。一大片开阔地,十分利于骑兵的左冲右突。
    如果宋军不凝聚到一起,一定是被草原骑兵砍瓜切菜般地给收拾干净。
    在这种情况之下,种师道如果想保存实力,只有列出“大阵”。
    而列“大阵”,仓促之间根本不行。必须提前演练两到三天。没有这个演练,临时上“大阵”,根本没有效果。
    宗舒一番解释之后,大家这次算是听懂了。
    珠珠看向宗舒的时候,波光流转,十分生动,这宗舒,给她的惊喜可谓是一个接一个,连绵不断。
    太子忽然想到,如果是让宗舒指挥这次战争,是不是就可以赢了辽国,夺下燕云十六州?
    不过,太子立即按下了这种想法,宗舒才多大年龄?这么重的任务,徽宗不可能压到他身上。
    “太子殿下,为了大宋二十万军士,我建议向陛下写个奏章。这,对于大宋来说是一个翻身的机遇,对于您来讲,也是一次机好的机会。”
    太子明白宗舒的意思。
    如果他按宗舒的意见递上奏章,到时候事态的发展当真如宗舒所说,那么,徽宗一定会重新审视他的能力。
    赵桓也想到了一种结果,如果此时递上奏章,明显是和徽宗唱对台戏。
    徽宗震怒之下,说不定直接把太子之位给他拿下。
    太子之位一旦拿下,如果事实证明宗舒是正确的,徽宗也不可能再收回成命,毕竟君无戏言,皇帝从来没有错。
    这个风险太大了。
    赵桓倒是很老实,说出了内心的担忧。
    “殿下,你考虑问题很周全,倒是我太急了。不若如此,您把奏章先写好,看时机再递。”
    宗舒知道这场战争,从准备粮草物资、军队调动集结、宣誓动员出征等等,没有一个月根本下不来。
    目前看,大宋上下都处在捡便宜、做美梦的亢奋期,就算有几个清醒之人,也不敢在此时冒头。
    想到大宋即将到来的失败,宗舒忽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大宋朝臣上下真没几个好鸟。
    徽宗是个醉心艺术、不务正业的家伙,手下的权臣,都是些奸臣贼子。
    像种师道、吴玠、宗泽、李纲等正直之人,在朝中往往说不上话。
    正所谓上行下效,其他的官员除了极个别能保持操守之外,其他的基本都是媚上欺下之徒。
    现在的朝廷,在徽宗的带领之下,几乎成了一个大染缸。
    这些个昏君加奸臣,真不如在靖康之变中死完拉倒!
    这些人死了,自然会有人站出来。
    遍览历史,我们从不缺乏扭转乾坤的英雄人物,更不缺乏慷慨赴死的普通民众。
    看宗舒给太子安排了活,缨络问道:“太子这一路主要是写奏章,那你这一路,干什么?”
    宗舒说道:“我这一路,和上次一样,碰运气吧,现在,什么都不好说。”
    那天晚上,由于珠珠坚信宗舒一定会想到办法,当时宗舒也是说要看运气如何了。
    最后,运气不错,宗舒在万岁山找到了磁石。
    宗舒又提到了运气二字,他还想找什么?是什么神兵利器?
    “殿下,我想要一个人,需要您的命令。”宗舒说道。
    赵桓马上警惕起来,向珠珠瞟了一眼,这人不会是还想要珠珠吧?怎么可能?
    宗舒知道赵桓想岔了,说道:“殿下,此人正是李少言,有了他的参与,此事差不多成功一半。”
    李少言和缨络曾在归宗书院读过书,和魏公公也比较熟,跟着大家就来到东宫,主要是想蹭宗舒的课,听一听《射雕英雄传》。
    结果今天,李少言听了一堂精彩异常的军事课。
    李少言从小并不喜欢学文,到书院也是被李纲给逼着。
    之所以他和宗舒的关系好,是因为两个人一看到书就头疼。同为学渣,且有共同爱好,让两人走得比较近。
    今天一听宗舒对战争的预判和剖析,李少言对宗舒就更加佩服。
    李纲虽说是个文人,但对武备之事十分留心,也经常与回来的边将交流。李少言自小受此熏陶,对军事了解得不少。
    而今天听宗舒迅速画出地图,列出路线,指出双方强弱及未来的发展态势,这实在是变态了!
    那些前线归来的将军,加到一起,恐怕都不如宗舒。
    本来,李纲对李少言能考取功名也不抱什么希望,后来发现宗舒相当不错,于是就让他与宗舒多亲近亲近。
    后来,听说刘皇后让太子拜宗舒为“宗师”,就感到宗舒绝对有升值潜力。
    亲近宗舒,就等于亲近太子。
    亲近宗舒,李少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一起去喝花酒、找粉头。
    给人做一件好事,关系不一定亲近。和人做一件坏事,立马老铁。
    赵桓想起了牛皋,当时宗舒专门向他要了牛皋,牛皋的射术一流,武功也相当强。
    要牛皋可以理解,要李少言干什么?这厮除了会泡在青楼,别的会什么?
    “殿下,李少言,离天才,只有一步之遥。”宗舒说道。
    李少言,丑男一枚,居然是天才?

章节目录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睢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睢关并收藏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