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家族业力不好
大年初一,刘小夏回了趟老家。他爷爷去世的早,奶奶还在世。自己家和大伯家,轮流住一个月。
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小叔二十多岁就去世了。刘小夏的大伯,人品不好。他小时候,父亲和大伯合伙做生意,父亲负责进货,大伯负责销售和管账。后来生意赔了钱,因为欠条都是父亲对外写的,债主自然只找父亲。
大伯呢?釜底抽薪,一推六二五。有一年,家里都断粮了。大伯家吃香的喝辣的,父亲硬着头皮去借钱,大伯一毛钱不借。后来,没有办法。父母卖了老家的宅子,走投无路来了县城,卖包子、卖下水,挣扎着生存。
人得敬畏因果,相信报应。大伯吃喝嫖赌抽,四五年,钱就花光了。轮到他家吃不上饭了。大伯没脸没皮,多次找刘父要钱。不给钱,就不走。两兄弟的关系可想而知。
奶奶夹在中间,也真是难为她了。
自己读高二时,有一次大伯家又缺钱了。大堂姐和二堂姐来家里要钱,张口就是三千,得交学费。刘母肯定不愿意,但对方不走,抱着奶奶哭,刘父被逼的没办法,给了一千。一千都是借的。
后来,大概也是13年前后,二堂姐突然暴富,买了二十多万的车,还生了个孩子,但没有结婚。那两年,刘母时常唠叨,笑贫不笑娼。所以,有些事,没法说。
大概是16年前后,大伯查出来恶性肿瘤,食道癌,晚期。半年多就走了。刘小夏坚决不回来,刘父和弟弟回老家,送了一程。所以呀,做人,得善良!善报你未必能看见,恶报,你一定会看见。
大伯家,穷的叮当响。过年,大门都开着,院子里正好没人,刘小夏直接来到了奶奶住的屋里,泥土地面,很清冷。
“奶奶。”刘小夏笑着叫了句奶奶,眼角有些湿润。
上一世,大三下学期,奶奶摔了一跤,盆骨骨折。大伯带奶奶去了县城,没去医院,而是送到了父母家里。父母带着奶奶去医院看,问题比想象的严重。家里也没钱,选择了保守治疗。
奶奶便算是瘫痪了,大伯自然不会赡养。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奶奶就开始犯迷糊,想回老家,想死在老宅子里。
刘父给大伯打电话,大伯只说了一句,“她不能死在我家里。”
这些事,刘小夏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奶奶又躺了一个月,就过世了。可以想象,父母得为了生活奔波,对奶奶的照顾,肯定谈不上精细。
“小夏,俺孩子。”奶奶激动的站起来,欣喜的看着刘小夏。
刘小夏把礼物放在桌子上,笑着说道:“买了您最喜欢吃的蜜石和长寿糕。”
奶奶合不拢嘴,“白搭了,牙都掉了,咬不动了。”
奶奶的身子骨,一直很硬朗,要不是摔了那一跤,多活十年没问题。
“奶奶,等我有本事了,就接你去北都,我照顾你。”
“俺小夏真好啊!你上学都挺好的吧?”奶奶很高兴。
“很好,奶奶,我一边读书,一边兼职打工,攒了点钱,这三百,你拿着,你自己花,别给其他人。”刘小夏拿出三百块零钱,塞给奶奶。
奶奶哭了,“俺小夏,俺小夏真好啊!”
刘小夏心里有些堵得慌,看历史小说,在古代,游牧民族的老人,干不动的时候,就离开家,死在外面。其实,农村的老人,晚年的生活,大都不幸福。寄人篱下,看子女的脸色,卑微的活着。
都是为了活着。
“奶奶,你好好活着,我将来给你养老,带你享福。”刘小夏笑着说道。
“好,好,我活着,我好好活着。”
陪奶奶聊了会天,刘小夏起身告辞。奶奶也不留他吃饭,两家什么情况,老人家心里不糊涂。
上一世的刘小夏,是不会回来的。他对老家,同样没有感情。这一世,既然回来了,又是大过年的,就得去一趟大姨家里。自己上大学的学费,从大姨这里借了两千。
大姨夫养羊,在羊圈里,盖了间房,老两口便住在这里。大姨原来的家,盖的很好,给了表哥住。婆媳关系,自然是主要原因。
如果真有业力,母亲家族的业力,肯定是比较差的。母亲姐妹三人,姥爷还收养了一个舅舅。前年,二姨夫下井,吸入了赌气,身亡。大约十年后,表哥在工地干活,从架子上掉下来,身亡。十六年后,在马路上搞绿化的大姨夫遭遇车祸,身亡。
母亲这里,自己有一个哥哥,夭折。自己又重生,不对,重生应该不算是死亡吧?
“小夏,快坐,年前我杀了只羊,包的羊肉饺子,一会给你下点。”大姨夫热情的招呼刘小夏坐下。
看到大姨夫,刘小夏又想起来一些往事。再过些年,大姨夫会和一个寡妇好上,他没有钱,就拿羊换。后来被大姨发现了,两人的感情也就没了。
“小夏,北都好不好?”大姨笑着问道。
“好,城市很大,高楼大厦也多。”
“你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你爹妈供养你们兄弟两个,可不容易了。”大姨说道。
“俺小姨可看到盼头了。”大表姐说道。
“小冬学习怎么样?”大姨问道:“我都两三年没见他了。”
“还行,比我学习好。”刘小夏答着话。
刘小夏还在读书,问完学习,大姨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了。刘小夏从小不在农村生活,大家没有共同语言。
“小夏,你在大学里谈恋爱了吗?”大表姐笑着问道。大表姐今年三十多岁,孩子都十二三了。
“没谈,除了学习,就是打工。”
“可以谈一个,你都上大学了。大学生都谈恋爱,将来省下再找媳妇了。”大表姐说道。
刘小夏应付道:“我得先解决温饱问题。姨,这是两千块钱,我打工挣得。谢谢您帮我凑学费。”
大姨连连摆手,“你不用给我,我又不花钱,你先花着,等你大学毕业了,工作了,再给我。”
刘小夏把钱放在坑上,笑着说道:“我现在挣得不多,但生活费和学费,也够花了。您拿着。”
又说了会话,刘小夏起身告辞,“姨,姨夫,姐姐,我后天得回北都,我先走了,我还得去二姨家里一趟。”
“这才几点,再玩一会。”大表姐说道。
“不行,我怕晚了就没车了。”
“没车就住下。”
“真不行,我回去还有事。我先走了。”刘小夏一边客套,一边往外走。
大姨站在羊圈门口,看着刘小夏走出了胡同,才回了家。
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小叔二十多岁就去世了。刘小夏的大伯,人品不好。他小时候,父亲和大伯合伙做生意,父亲负责进货,大伯负责销售和管账。后来生意赔了钱,因为欠条都是父亲对外写的,债主自然只找父亲。
大伯呢?釜底抽薪,一推六二五。有一年,家里都断粮了。大伯家吃香的喝辣的,父亲硬着头皮去借钱,大伯一毛钱不借。后来,没有办法。父母卖了老家的宅子,走投无路来了县城,卖包子、卖下水,挣扎着生存。
人得敬畏因果,相信报应。大伯吃喝嫖赌抽,四五年,钱就花光了。轮到他家吃不上饭了。大伯没脸没皮,多次找刘父要钱。不给钱,就不走。两兄弟的关系可想而知。
奶奶夹在中间,也真是难为她了。
自己读高二时,有一次大伯家又缺钱了。大堂姐和二堂姐来家里要钱,张口就是三千,得交学费。刘母肯定不愿意,但对方不走,抱着奶奶哭,刘父被逼的没办法,给了一千。一千都是借的。
后来,大概也是13年前后,二堂姐突然暴富,买了二十多万的车,还生了个孩子,但没有结婚。那两年,刘母时常唠叨,笑贫不笑娼。所以,有些事,没法说。
大概是16年前后,大伯查出来恶性肿瘤,食道癌,晚期。半年多就走了。刘小夏坚决不回来,刘父和弟弟回老家,送了一程。所以呀,做人,得善良!善报你未必能看见,恶报,你一定会看见。
大伯家,穷的叮当响。过年,大门都开着,院子里正好没人,刘小夏直接来到了奶奶住的屋里,泥土地面,很清冷。
“奶奶。”刘小夏笑着叫了句奶奶,眼角有些湿润。
上一世,大三下学期,奶奶摔了一跤,盆骨骨折。大伯带奶奶去了县城,没去医院,而是送到了父母家里。父母带着奶奶去医院看,问题比想象的严重。家里也没钱,选择了保守治疗。
奶奶便算是瘫痪了,大伯自然不会赡养。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奶奶就开始犯迷糊,想回老家,想死在老宅子里。
刘父给大伯打电话,大伯只说了一句,“她不能死在我家里。”
这些事,刘小夏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奶奶又躺了一个月,就过世了。可以想象,父母得为了生活奔波,对奶奶的照顾,肯定谈不上精细。
“小夏,俺孩子。”奶奶激动的站起来,欣喜的看着刘小夏。
刘小夏把礼物放在桌子上,笑着说道:“买了您最喜欢吃的蜜石和长寿糕。”
奶奶合不拢嘴,“白搭了,牙都掉了,咬不动了。”
奶奶的身子骨,一直很硬朗,要不是摔了那一跤,多活十年没问题。
“奶奶,等我有本事了,就接你去北都,我照顾你。”
“俺小夏真好啊!你上学都挺好的吧?”奶奶很高兴。
“很好,奶奶,我一边读书,一边兼职打工,攒了点钱,这三百,你拿着,你自己花,别给其他人。”刘小夏拿出三百块零钱,塞给奶奶。
奶奶哭了,“俺小夏,俺小夏真好啊!”
刘小夏心里有些堵得慌,看历史小说,在古代,游牧民族的老人,干不动的时候,就离开家,死在外面。其实,农村的老人,晚年的生活,大都不幸福。寄人篱下,看子女的脸色,卑微的活着。
都是为了活着。
“奶奶,你好好活着,我将来给你养老,带你享福。”刘小夏笑着说道。
“好,好,我活着,我好好活着。”
陪奶奶聊了会天,刘小夏起身告辞。奶奶也不留他吃饭,两家什么情况,老人家心里不糊涂。
上一世的刘小夏,是不会回来的。他对老家,同样没有感情。这一世,既然回来了,又是大过年的,就得去一趟大姨家里。自己上大学的学费,从大姨这里借了两千。
大姨夫养羊,在羊圈里,盖了间房,老两口便住在这里。大姨原来的家,盖的很好,给了表哥住。婆媳关系,自然是主要原因。
如果真有业力,母亲家族的业力,肯定是比较差的。母亲姐妹三人,姥爷还收养了一个舅舅。前年,二姨夫下井,吸入了赌气,身亡。大约十年后,表哥在工地干活,从架子上掉下来,身亡。十六年后,在马路上搞绿化的大姨夫遭遇车祸,身亡。
母亲这里,自己有一个哥哥,夭折。自己又重生,不对,重生应该不算是死亡吧?
“小夏,快坐,年前我杀了只羊,包的羊肉饺子,一会给你下点。”大姨夫热情的招呼刘小夏坐下。
看到大姨夫,刘小夏又想起来一些往事。再过些年,大姨夫会和一个寡妇好上,他没有钱,就拿羊换。后来被大姨发现了,两人的感情也就没了。
“小夏,北都好不好?”大姨笑着问道。
“好,城市很大,高楼大厦也多。”
“你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你爹妈供养你们兄弟两个,可不容易了。”大姨说道。
“俺小姨可看到盼头了。”大表姐说道。
“小冬学习怎么样?”大姨问道:“我都两三年没见他了。”
“还行,比我学习好。”刘小夏答着话。
刘小夏还在读书,问完学习,大姨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了。刘小夏从小不在农村生活,大家没有共同语言。
“小夏,你在大学里谈恋爱了吗?”大表姐笑着问道。大表姐今年三十多岁,孩子都十二三了。
“没谈,除了学习,就是打工。”
“可以谈一个,你都上大学了。大学生都谈恋爱,将来省下再找媳妇了。”大表姐说道。
刘小夏应付道:“我得先解决温饱问题。姨,这是两千块钱,我打工挣得。谢谢您帮我凑学费。”
大姨连连摆手,“你不用给我,我又不花钱,你先花着,等你大学毕业了,工作了,再给我。”
刘小夏把钱放在坑上,笑着说道:“我现在挣得不多,但生活费和学费,也够花了。您拿着。”
又说了会话,刘小夏起身告辞,“姨,姨夫,姐姐,我后天得回北都,我先走了,我还得去二姨家里一趟。”
“这才几点,再玩一会。”大表姐说道。
“不行,我怕晚了就没车了。”
“没车就住下。”
“真不行,我回去还有事。我先走了。”刘小夏一边客套,一边往外走。
大姨站在羊圈门口,看着刘小夏走出了胡同,才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