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内城中心地带,亚圣学宫。
古朴的大门干干净净,没挂牌匾。应知非远远望见,忍不住吐了个槽:
“看来他们也知道,亚圣学宫这名字,着实太浅白、太直接、太没格调了。”
一众儒生三五成群,各自抱成一团,边走边嘀咕。
有个白净书生走出大门,探头探脑,左顾右盼,胳膊肘捅了捅身边人,压着声音道:“你听说了么,昨日流传的诗……”
一旁的瘦高个胡子拉碴,长髯覆面,这面相,像极了见不得人的江洋大盗。
他似是懒得搭话,仗着身高睨人一眼:“别说了,志言兄对那一首诗极为推崇,被数个书斋敌视。”
白净书生嘀咕道:“学宫之内不能论诗,还做什么读书人。”
这几句话,恰恰落在应知非耳中。款步而来的应大郎心头一动,应该不至于这么巧吧……
这书生似乎是个犟脾气,见好友不配合,非但不曾泄气,反倒越发来劲了。只见他眼珠子滴溜溜打转,迅速盯上附近的人。
“请问这位学兄,你对昨日那首诗是何看法?”
说罢,他才意识到,这竟是个生面孔。
迎面而来的正是应知非。
应大郎笑着摇摇头:“我离京已近半年,刚刚回返,不知二位兄台所言,却是哪一首诗?”
白净书生微微一愣,面上隐约露出些惊讶。一旁的长髯男子,若有所思地打量应知非。
他们的想法与应知非别无二致:应该不至于这么巧吧……
见两人如此反应,应知非嘴角一动。细节对上,不用挣扎了。但,为何传得这么快?
两位学子对视一眼,白净书生试探地问:“在下宋文舟,这是吾友贺北亭。请问兄台名讳?在哪座书斋求学?”
应大郎拱手道:“应知非,见过二位。”
“竟当真是应大郎……”宋文舟眼里流露出收不住的古怪,“应大郎既已回京,为何来到亚圣学宫?”
宋文舟的言外之意,应知非听得懂。这句话,问的不是他此行的目的。
只听他悠然答道:“我与陛下约在今岁入秋时。赴约之前,我还是自由身。”
从徐志石到应飞柏,都不曾提及此事,应知非对自己的判断,也就多了几分把握。
所谓的君子之约,果然是拖字诀。至少今年秋斩之前,他是不用回诏狱报到的。否则,麒麟司早就找上门了。
宋文舟哑口无言,半晌,抱拳道:“应大郎潇洒。”
应知非莞尔:“宋兄过誉了。”
读书人,衣冠端正,是基础。如应知非这样身份特别的书生,更是必须保持风度。
如若不然,应家大郎自暴自弃的话题,就要压不住了。
所以,他特意让应飞柏找来一套广袖宽袍,又戴了一顶素净儒冠,正是模仿分别之时,徐志石的逍遥气度。
风度卓然,洒脱飘逸。
他甚至用浩然之气给自己加了个buff,整个人精神焕发。
衣着和人设十分相称,唯一的遗憾是,衣服有些宽了……
尽管如此,应知非的打扮也称得上俊逸。
宋文舟对他印象不错,自来熟地说道:“应兄,你那首诗真是不错。徐大儒一生忠直,如今辞官回乡,也算带走了美名。”
他似是还憋着什么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就差抓耳挠腮了。
应大郎心中暗笑。
这种表情,叫做——着急吃瓜。
但读书人要脸,吃瓜吃到当事人头上,也是会不好意思的。
应知非略一思忖,意味深长地说道:“徐大儒秉性如此,我只是有感而发。”
“有道理,有道理。”宋文舟也是聪明人,打了个哈哈,不曾多说。
横武关大败,已是盖棺定论之事。纵然朝野议论纷纷,到底是捕风捉影,拿不出任何证据。
应家人天生有立场,可以咬定疑点不放,旁人却不能轻易为凤阳伯辩白。
简单试探之后,应知非见他有意回避,适时地转移话题:“不瞒二位,今日应某来此,是为拜访洪子鹰大儒。敢问二位兄台,洪大儒可在学宫之中?”
宋文舟睁大眼,讶然道:“这可巧了。”
那沉默了许久的贺北亭微微颔首:“我二人,正是师从洪大儒。”
应知非也有惊讶,扬眉道:“看来我今日运气不错。”
宋文舟爽朗一笑:“相逢即是有缘,我为应兄引路。”
这么干脆?应知非稍有迟疑:“这……”
见他不解,宋文舟眯眼笑了笑,卖关子一般:“老师从不拒客,你见了就知道。”
应知非下意识晃了晃袖,里面收着徐志石赠他的“信物”。
衣袖的遮挡之下,他的手再次收紧,握住了圆润的玉佩。
三人并行而去,进入学宫之中。
应知非好奇地问:“亚圣学宫,外人可以随便进?”
宋文舟不以为然:“圣人云,有教无类。亚圣学宫从不拒绝读书人。”
说着,他嘿然一笑:“大秦文坛昌盛,景仰我儒家之人数不胜数。就算不能拜入学宫,来看一看也是好的。每逢春闱秋闱,还有许多人来此上香,把学宫当做庙宇。”
应知非嘴角一抽。这算什么?拜考神?
他随口吐槽道:“心诚则灵,心诚则灵。兴许就有幸运儿,得见圣人显灵,当场顿悟,一飞冲天?”
宋文舟失笑:“这是被圣人逮到偷懒,大不妙啊。”
果然是健谈之人。应知非轻轻颔首,与对方相视一笑。
关系隐隐拉近几分,他顺势问道:“我有一事请教二位。昨日的诗……为何这么快就传到学宫中?”
“许是徐大儒的好友、或是哪位学生传出来的吧。应兄知道的,这算是一件大事。”宋文舟给他一个眼神,心照不宣。
“况且,也不止我等知晓。再过一两日,京中就该传开了。”
应知非轻声道谢,心中却有风云。
昨日送行之人,大多地位平平,在儒林名声不显。
若应飞柏的情报没有疏漏,那么这几人,都不可能在一两日之内,将一首诗传遍京城。
唯一耐人寻味的是,那位应知非毫无印象的老者,应飞柏竟也不认识。
助他扬名的大善人,莫非就是此人?
古朴的大门干干净净,没挂牌匾。应知非远远望见,忍不住吐了个槽:
“看来他们也知道,亚圣学宫这名字,着实太浅白、太直接、太没格调了。”
一众儒生三五成群,各自抱成一团,边走边嘀咕。
有个白净书生走出大门,探头探脑,左顾右盼,胳膊肘捅了捅身边人,压着声音道:“你听说了么,昨日流传的诗……”
一旁的瘦高个胡子拉碴,长髯覆面,这面相,像极了见不得人的江洋大盗。
他似是懒得搭话,仗着身高睨人一眼:“别说了,志言兄对那一首诗极为推崇,被数个书斋敌视。”
白净书生嘀咕道:“学宫之内不能论诗,还做什么读书人。”
这几句话,恰恰落在应知非耳中。款步而来的应大郎心头一动,应该不至于这么巧吧……
这书生似乎是个犟脾气,见好友不配合,非但不曾泄气,反倒越发来劲了。只见他眼珠子滴溜溜打转,迅速盯上附近的人。
“请问这位学兄,你对昨日那首诗是何看法?”
说罢,他才意识到,这竟是个生面孔。
迎面而来的正是应知非。
应大郎笑着摇摇头:“我离京已近半年,刚刚回返,不知二位兄台所言,却是哪一首诗?”
白净书生微微一愣,面上隐约露出些惊讶。一旁的长髯男子,若有所思地打量应知非。
他们的想法与应知非别无二致:应该不至于这么巧吧……
见两人如此反应,应知非嘴角一动。细节对上,不用挣扎了。但,为何传得这么快?
两位学子对视一眼,白净书生试探地问:“在下宋文舟,这是吾友贺北亭。请问兄台名讳?在哪座书斋求学?”
应大郎拱手道:“应知非,见过二位。”
“竟当真是应大郎……”宋文舟眼里流露出收不住的古怪,“应大郎既已回京,为何来到亚圣学宫?”
宋文舟的言外之意,应知非听得懂。这句话,问的不是他此行的目的。
只听他悠然答道:“我与陛下约在今岁入秋时。赴约之前,我还是自由身。”
从徐志石到应飞柏,都不曾提及此事,应知非对自己的判断,也就多了几分把握。
所谓的君子之约,果然是拖字诀。至少今年秋斩之前,他是不用回诏狱报到的。否则,麒麟司早就找上门了。
宋文舟哑口无言,半晌,抱拳道:“应大郎潇洒。”
应知非莞尔:“宋兄过誉了。”
读书人,衣冠端正,是基础。如应知非这样身份特别的书生,更是必须保持风度。
如若不然,应家大郎自暴自弃的话题,就要压不住了。
所以,他特意让应飞柏找来一套广袖宽袍,又戴了一顶素净儒冠,正是模仿分别之时,徐志石的逍遥气度。
风度卓然,洒脱飘逸。
他甚至用浩然之气给自己加了个buff,整个人精神焕发。
衣着和人设十分相称,唯一的遗憾是,衣服有些宽了……
尽管如此,应知非的打扮也称得上俊逸。
宋文舟对他印象不错,自来熟地说道:“应兄,你那首诗真是不错。徐大儒一生忠直,如今辞官回乡,也算带走了美名。”
他似是还憋着什么话,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就差抓耳挠腮了。
应大郎心中暗笑。
这种表情,叫做——着急吃瓜。
但读书人要脸,吃瓜吃到当事人头上,也是会不好意思的。
应知非略一思忖,意味深长地说道:“徐大儒秉性如此,我只是有感而发。”
“有道理,有道理。”宋文舟也是聪明人,打了个哈哈,不曾多说。
横武关大败,已是盖棺定论之事。纵然朝野议论纷纷,到底是捕风捉影,拿不出任何证据。
应家人天生有立场,可以咬定疑点不放,旁人却不能轻易为凤阳伯辩白。
简单试探之后,应知非见他有意回避,适时地转移话题:“不瞒二位,今日应某来此,是为拜访洪子鹰大儒。敢问二位兄台,洪大儒可在学宫之中?”
宋文舟睁大眼,讶然道:“这可巧了。”
那沉默了许久的贺北亭微微颔首:“我二人,正是师从洪大儒。”
应知非也有惊讶,扬眉道:“看来我今日运气不错。”
宋文舟爽朗一笑:“相逢即是有缘,我为应兄引路。”
这么干脆?应知非稍有迟疑:“这……”
见他不解,宋文舟眯眼笑了笑,卖关子一般:“老师从不拒客,你见了就知道。”
应知非下意识晃了晃袖,里面收着徐志石赠他的“信物”。
衣袖的遮挡之下,他的手再次收紧,握住了圆润的玉佩。
三人并行而去,进入学宫之中。
应知非好奇地问:“亚圣学宫,外人可以随便进?”
宋文舟不以为然:“圣人云,有教无类。亚圣学宫从不拒绝读书人。”
说着,他嘿然一笑:“大秦文坛昌盛,景仰我儒家之人数不胜数。就算不能拜入学宫,来看一看也是好的。每逢春闱秋闱,还有许多人来此上香,把学宫当做庙宇。”
应知非嘴角一抽。这算什么?拜考神?
他随口吐槽道:“心诚则灵,心诚则灵。兴许就有幸运儿,得见圣人显灵,当场顿悟,一飞冲天?”
宋文舟失笑:“这是被圣人逮到偷懒,大不妙啊。”
果然是健谈之人。应知非轻轻颔首,与对方相视一笑。
关系隐隐拉近几分,他顺势问道:“我有一事请教二位。昨日的诗……为何这么快就传到学宫中?”
“许是徐大儒的好友、或是哪位学生传出来的吧。应兄知道的,这算是一件大事。”宋文舟给他一个眼神,心照不宣。
“况且,也不止我等知晓。再过一两日,京中就该传开了。”
应知非轻声道谢,心中却有风云。
昨日送行之人,大多地位平平,在儒林名声不显。
若应飞柏的情报没有疏漏,那么这几人,都不可能在一两日之内,将一首诗传遍京城。
唯一耐人寻味的是,那位应知非毫无印象的老者,应飞柏竟也不认识。
助他扬名的大善人,莫非就是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