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之名,始于西周初立之时。
    绛水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折向北经青玉峡,东流白石山,悬而为沃泉。
    沃泉九曲而北入于浍,萦回盘旋,西流入汾。故周人取其曲,取其沃,使之得名曲沃。
    曲沃城也算是旧城,晋国时便建有此城,几经修建后成为了轵关道上的一座关城。
    次日的正午时分,李峻一行人便抵达了曲沃。
    在入城之前,李峻将人手安排在了城外的一座山口处,只是带着郭诵、李秀以及十名护卫队员进入了曲沃城。
    曲沃将军府在城南西侧,是位于山脚下的一座府衙,其两侧是守军将官的房舍,左右分列,一字排开。
    与行人稍作打听,李峻等人便来到了将军府的门前。
    “你们是干什么的?此处是将军府衙,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刚至将军府门前,一名军卒便从侧门处走出来,拦住了李峻等人。
    “我是宁州刺史帐下的护军李秀,因在蜀中平叛逆贼李特,奉梁州刺史之命前来筹集军粮。途经曲沃,特来拜会贵府将军,望请通禀。”
    李峻并未上前,而是由李秀开口作答。
    军卒打量了一下李秀,见其虽是年轻女子,但身着官服,言谈有度,心下也便不再作疑,开口回道:“请护军稍候,容卑职入内通禀。”说完,便转身进入府衙去了。
    过了不多时,将军府衙的大门开启,一名中年文官模样的人走了出来。
    中年人见到李秀,拱手道:“李护军,长史周振有礼了,请李护军入内说话。”
    说着,中年人将身子一侧,领着众人进入了府衙。
    府衙偏厅内,长史周振先是打量了一番坐于对面的李秀,又望了望站于李秀身后李峻与郭诵。
    随后,他开口问道:“我家将军正有要务在身,不便与李护军相见,不知李护军来此有何要事?”
    不等李秀作答,周振又笑道:“适才听通传,说李护军是为了督粮一事来此。想必护军也应知晓,我们这只是一关城,若是出入关隘需要护送倒也是做的,要是让我们筹集粮草,那可就为难我们了。”
    李秀闻言,淡淡一笑:“周长史多虑了,我今日此来并非是为筹粮一事,而是为了我的几名属下。”
    “属下?”
    周振略有迟疑地问了一句,随即好似明白了什么,问道:“李护军的话意在下不明白?你的属下与曲沃城有何关系?”
    李秀望着周振,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朗声道:“前几日,我有七名属下途径曲沃城,被你府拘押至今未归。身为领兵之人,我自该前来问询吧?”
    见周振点头,李秀继续道:“若是我属下有违法度,本护军自会交由军法处置。若是没有,那就请贵府给本护军一个合理的交代。否则,我驻于平春城外的五千将士绝不会答应。”
    李秀的话语说得不急,声音带着少女特有的清脆,但最后的一句加了力度,添了寒意,脸色也随之冷了下来。
    “七名?哦…对了,还真是七个人,真有如此巧的事?”?长史周振先有不解,随即也就明白了李秀的来意。
    周振敛起笑意,沉声道:“李护军,我不知是谁求到了你,但这似乎和你的军务无关,也与你的南夷军无关。在下奉劝你莫要多管闲事,这里是司州,不是梁州,更不是你那宁州。”
    事实也的确如此,凡事都要讲究个面子,但这面子能否得到,究其根本还是要看自己的实力。
    莫说是偏远的宁州,就是梁州刺史也是管不到曲沃城的事,更别说李秀这小小的护军了。
    因此,周振将话说得很直白,更有了几分威胁之意。
    李秀闻言,一双秀眉紧皱,目光冰冷地望着周振,口中却并没有再说什么。
    李秀是有了怒意,但她还是压制住了这份怒意,没有将脸面彻底撕破。
    之所以如此,因为李秀适才所说的话,在入城前就与李峻演练过了,其结果也是有所推测。
    一个关城的城防极其坚固,兵力也起码要在五千人之上。寻常的两军对阵,要想攻破这样的城池,至少要兵力对等,甚至还要超逾守军的数倍。
    想凭带来的三百余人就想攻城抢人,李峻觉得这太不切合实际了。
    因此,此次前来将军府,李峻要做的就是赎人,他真没有其他的想法。
    另外,李峻并不认为仅凭李秀的一番话就能将人诈出来。若是如此,那这曲沃城的将军也就太羸弱了。
    然而,谈判是双方性的。
    李峻想要在谈判前展示一下实力,尽可能地将彼此的身份保持对等,这样才能让有利的一面不至于偏离自己太多。
    因此,李峻让李秀亮明身份,从而使对话成为了官与官的对话,交锋也成了官兵与官兵的碰撞。
    如此之下,即便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也会有几分震慑的作用,起码会让对方有所忌惮,不敢狮子大开口。
    既然铺垫已经做出,彼此之间的话也僵在了这里,李峻觉得是该进入正式的谈判了。
    “护军,周长史,二位都莫要动气,怎么说二位都是同朝为官的人,岂能为了这点小事坏了交情。”
    李峻笑着走到了李秀的身侧,口中说着话,眼睛望向长史周振。
    “虽说是山高水长,但也终有聚首之时。这世上的事最无常,谁又能保证自己没有个沟壑之难呢?您说对吧,周长史?”
    周振冷眼地看向李峻,颇有玩味地笑道:“你说的很对,谁都有求人之时。比如说此时的你...”
    周振拉了个长音:“你才是今日要谈事的人,对吗?”
    李峻点了点头,望着周振笑道:“长史慧眼,在下李峻,正是想与贵府将军以及周长史结交之人。”
    “李…峻?”
    周振重复了一句,眼中略带些迟疑。
    这个名字他似乎在哪里听到过,一时间倒也想不起来了。
    “长史,钱财虽说不可不缺,但李峻也绝不是那吝啬之人。今日前来,李峻就是要在这曲沃城里相攀于长史,不知长史能给李峻三分薄面否?”
    威,已经立过了。
    李峻现在要做的就是将关系尽可能地拉近些,将那张开的狮子口稍微地闭合些许。
    “呵呵,看来你也是个明事理的。既然你将话说的明白,又抬出了南夷护军,我周振也不是苛刻之辈。每人百金,素帛百匹,你看如何?”
    周振望着李峻,口中说出了要价。
    听到周振的要价,李峻的眼睛微眯了一下,一道冷寒在眼中闪过,随即又恢复了常态。
    “你……”郭诵上前了一步,刚想要动怒,被李峻一把拉住。
    “周长史,您所说的要求李峻尽数应下。”
    李峻将手在几欲发火的李秀肩头拍了一下,口中笑着继续道:“只是来的匆忙,几百金倒是带了,可那几百匹素帛,没有几辆大车也是拉不来的。您看这样如何?我先给您立个字据,长史可随时到坪乡李家庄寻我李峻,我定会守诺,绝不食言。”
    “这…”
    周振迟疑了一下,觉得李峻的话也是在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你所说的办吧。不过我也不怕你食言,南夷军终究不会常驻平春城,这个你自己也清楚。”
    说完,周振看了一眼李秀,又轻蔑地回望向李峻。
    周振的威胁毫不掩饰,他觉得也没有那个必要。
    此刻,他代表将军府,一个有些家财的商贾是无法与将军府相抗衡的,根本就是大象与蚂蚁的区别。
    李峻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显露出一丝的不悦之色。
    事情既已谈妥,周振随意地掸了一下官服的衣袖,便要唤人取来纸笔,让李峻签下字据文书。
    这时,一名有些年纪且缺失一条手臂的军卒走了进来,向周振躬身执礼道:“周长史,赵将军命你到后衙议事。”
    周振撇了一眼老军卒,点头应允,并对着老军卒吩咐道:“替我招呼一下李护军,等我回来还有要事相谈,莫要怠慢了。”?说完,便转身离去。
    “唉...”见周振离开,李峻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口中也是叹了一口气。
    事情便是这样,在实力相差太大的情况下,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如此了。
    若说这是当下这个朝代所独有的情况,其实也不尽然。
    无论在哪里,在哪个时代,实力上的碾压都是存在的。这种存在只能让弱者委屈求全,想要去寻求公平,可公平又何尝会轻易地偏向于弱者呢?
    “二郎,这周振也过于黑心了。”郭诵深吸了一口气,强压着心中的怒火。
    李峻苦笑地摇头:“世道如此,咱们也只能这样了。先把人带回去,钱物没了还可以再赚。”
    李秀虽也是愤恨难平,但这样的事她也是司空见惯。
    当下的朝官多是如此,更有甚者比比皆是。若不是益州刺史罗尚与其部属辛冉的贪婪成性,蜀中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流民参与叛乱。
    三人正在偏厅等候,李峻发现厅中的独臂老军卒不时地打量自己,脸上还带着一种尊崇的笑意,似乎相识一般。
    “老哥,你与我相识吗?”?李峻对老军卒没有任何记忆,也只是随口一问。
    “您…您是牙门将李将军吧?”老军卒尝试地问了一句。
    老军卒的问话让厅中的三人有些意外。
    李峻这牙门将一职是已故梁孝王司马肜所授,除了司马肜的原属军卒,其他的部属的军卒少有知晓。
    “哦,老哥认识我李峻?你是…?”
    李峻真的忆不出这名老军卒到底是何人。
    他转头看了看郭诵,想从郭诵那得到点信息,没料到郭诵也是满眼疑惑,冲着自己摇了摇头。
    “李将军与郭小将军自然是不知道小人,但小人却是识得两位将军。”
    独臂老卒向前给李峻与郭诵见了礼,口中继续道:“小人名唤程放,跟随我家将军参与过平叛氐人齐万年,小的这条胳膊就是扔在了中亭。当时,两位少将军在咱们军中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听老卒如此说,郭诵惊喜地问:“你参加过平叛之战?你家将军是何人?”
    郭诵之所以惊喜,是因为当年参与平叛的将士中,除了少数几个将领外,多数都是老梁王司马肜麾下的人。
    虽说如今老梁王不再了,曾经的这股势力也散的无影无踪,但将领间还是有着战阵共生死的情谊。
    这种情谊不比寻常,是用鲜血洒出来的,更是用命换出来的。
    老卒程放见郭诵问话,迟疑地问道:“两位少将军不是来见我家赵固将军的吗?你们应是故交呀?”
    “赵固?”?李峻口里低声地重复着,脑中飞速地搜寻着关于赵固的记忆。
    “赵固?安北将军赵固?我那赵大哥?”?郭诵因不确定,口中不停地问着。
    见程放不住地点头,郭诵转向李峻大笑道:“哈哈哈,二郎,是赵大哥,想起来没有?当年你带我杀进齐万年的大军中,是赵大哥领兵来接应咱们,你还记得吧?”
    此时,李峻已经找到有关赵固的记忆,也故作惊喜地点着头,跟着郭诵一起笑了起来。
    他的笑并非是关于记忆中的赵固,而是觉得事情正在向所谓的公平靠近。

章节目录


铜驼烟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过往不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过往不算并收藏铜驼烟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