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全村男人的哀怨……
林双鱼看着一脸委屈的宋会雍,她想了一圈,发现确实没啥可做的,他最主要的任务是养伤。
就因为这宋会雍才郁闷。
养伤这种活真不是人干的啊!
“阿鱼,你给我找点事做吧。”不然真要废了,闲下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林双鱼想来想去,摇头:“不然你回部队住一阵,可能会好点?”
每天看到营房,走动走动,就没那么无聊了。
宋会雍很委屈:“可是我想在这里,陪你和孩子。”
那可就没解了。
最后,宋会雍给自己找到了事做。
学织毛衣。
他自己捣鼓的,坐在一旁仔细看了几天后,觉得这样很能静下心来,于是自己悄悄用木棍削了毛衣针。
这会正坐在林双鱼身边,学她的动作。
学得有模有样。
林双鱼很惊讶:“你怎么想起来学这个?”
宋会雍不解,一脸平静的说:“你能做,我为啥不能?”
林双鱼:“……”好像无法反驳?
想着他学一下觉得麻烦就不会再弄的,但林双鱼低估了宋会雍的执着。
他不信自己学不会!
足足磨了林双鱼一个礼拜,现在,宋会雍正坐在火堆边,织得已经很有章法。
而且细节什么的都处理的很好。
林双鱼很佩服。
优秀的人做啥都认真,也能做得好。
就连娟嫂她们都惊讶不已,回去和自己男人说起这事,口中全是夸赞。
第二天,唐河知道宋会雍去卫生室,特意在卫生室前面等他。
“唐队长,你也来找喻医生看病吗?”宋会雍碰到熟人会打招呼。
唐河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和宋会雍聊起了天,“宋团长,林知青最近忙厂里的事,家里的事都靠你,辛苦吧。”
宋会雍摇头:“不辛苦,趁我有假期,多做些,等孩子出生我和我们对象也不会手忙脚乱。”
他俩都没长辈,没人帮衬,什么都得靠自己,所以很多东西都提前备着。
林双鱼甚至已经把孩子的衣服做到了三岁,闲着也是闲着,他就织毛衣,也织了好几件了。
唐河:“宋团长平时在家休息都做些啥,如果闷的话,可以和我们一起出海,当然,不用你帮忙。”
再让他这么努力下去,他们得被自己婆娘嫌弃死。
你说你做的那么好干啥,有了对比,自家婆娘就会挑剔。
目前自己媳妇虽然没说让自己学织毛衣,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人家宋团长咋那么能干,竟然会织毛衣,还织得特别好?
意思不是说他不会吗!
问了陈东耕,陈东耕媳妇回家也抱怨,还有云嫂的男人也郁闷死,和唐河吐槽,一致决定派唐河来找宋会雍聊聊。
还让不让他们活。
好不容易猫冬了,不用上工就想着把家里的屋顶加固一下,再翻修院子,活多着呢,根本没空学这个。
他们真的不想变得十项全能啊。
这样的话,以后奶孩子是不是他们也得做,可他们没那功能啊。
真的好累!
宋会雍认真想了下,又看了下唐河的表情,直觉应该是他有什么事相求,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才会找借口让他一起去。
“行。”
等回到家,宋会雍和林双鱼提起这事的时候,林双鱼一想就明白了。
“他们可能是觉得你太闲了,邀请你参加冬天里男人们的活动。”
林双鱼特意咬重了“男人们”三个字,宋会雍果然听懂了。
“阿鱼,你的意思是唐队长他们觉得我最近在家学织毛衣,不务正业?”
林双鱼点头,笑着说:“有那么点,不过更多的可能是觉得,你让他们在他们媳妇儿面前没面子了。”
“怎么会?”
“我听娟嫂说,他回去和唐队长说了你竟然学会了织毛衣这活儿,她把你夸了一通后,唐队长脸色有点不对,很哀怨。”
宋会雍:“……他们是觉得被自己媳妇嫌弃了吧!”
对,一定是这个意思。
林双鱼:“嗯,我觉得是。”
宋会雍不懂:“可咱们时间多,他们没时间肯定不会去学这个的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他只是觉得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帮媳妇解决点事。
没想到会让十里坡的男人觉得恐慌啊。
宋会雍有些迷茫,“阿鱼,难道我学织毛衣还学错了?”
林双鱼忍着笑:“没有错,这种事没有对错的,只是唐队长他们觉得嫂子们夸奖你的时候有点多。”
又和宋会雍解释,猫冬的时候村里的汉子其实也不闲着的。
他们有很多事要做,确实忙,所以大多数不会主动帮自己媳妇分摊家务。
可能也不会从另外的角度去想问题,就觉得自己媳妇做这些都是应该。
宋会雍皱着眉头:“看来我得给他们上一堂思想教育课才行。”
林双鱼:“……”
结束这个话题后,林双鱼埋头开始准备春天的生产计划。
夏款已经出来,版她也做好了,就是这会唐守一还没安排生产。
快年边了,唐守一有点忙。
厂子目前是放假状态,但娟嫂她们有空就会去厂子里练习缝纫技巧。
十分认真,对自己那是真的狠。
她们觉得林双鱼怀着身孕都能这么努力,自己没理由不跟上啊。
可不能掉队。
每个人都铆足了劲。
时间很快就到了一月底。
这是整个大队,不,整个怀桃县的大队最期待的日子。
会计已经把今年的工分核算清楚,就等着交了该交的粮后,剩下的按人头分粮,再加上公分粮,能分不少。
十里坡今年种了不少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黄豆,花生,红薯,高粱,大黄米等等。
戚友华加了好几个夜班,终于核算清楚,村里的分粮大会终于如期举行。
林双鱼看了一下猪圈里的那四头猪,两头长得不错,估计有三百来斤。
其实可以卖了。
从六月到一月,八个月的时间,猪在这个年代能长到三百斤,可以说是奇迹。
分粮大会前,唐守一特意来了一趟,看过猪后,问,“林知青,你打算啥时候拉去食品站,最近的价钱好像还不错。”
就因为这宋会雍才郁闷。
养伤这种活真不是人干的啊!
“阿鱼,你给我找点事做吧。”不然真要废了,闲下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林双鱼想来想去,摇头:“不然你回部队住一阵,可能会好点?”
每天看到营房,走动走动,就没那么无聊了。
宋会雍很委屈:“可是我想在这里,陪你和孩子。”
那可就没解了。
最后,宋会雍给自己找到了事做。
学织毛衣。
他自己捣鼓的,坐在一旁仔细看了几天后,觉得这样很能静下心来,于是自己悄悄用木棍削了毛衣针。
这会正坐在林双鱼身边,学她的动作。
学得有模有样。
林双鱼很惊讶:“你怎么想起来学这个?”
宋会雍不解,一脸平静的说:“你能做,我为啥不能?”
林双鱼:“……”好像无法反驳?
想着他学一下觉得麻烦就不会再弄的,但林双鱼低估了宋会雍的执着。
他不信自己学不会!
足足磨了林双鱼一个礼拜,现在,宋会雍正坐在火堆边,织得已经很有章法。
而且细节什么的都处理的很好。
林双鱼很佩服。
优秀的人做啥都认真,也能做得好。
就连娟嫂她们都惊讶不已,回去和自己男人说起这事,口中全是夸赞。
第二天,唐河知道宋会雍去卫生室,特意在卫生室前面等他。
“唐队长,你也来找喻医生看病吗?”宋会雍碰到熟人会打招呼。
唐河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和宋会雍聊起了天,“宋团长,林知青最近忙厂里的事,家里的事都靠你,辛苦吧。”
宋会雍摇头:“不辛苦,趁我有假期,多做些,等孩子出生我和我们对象也不会手忙脚乱。”
他俩都没长辈,没人帮衬,什么都得靠自己,所以很多东西都提前备着。
林双鱼甚至已经把孩子的衣服做到了三岁,闲着也是闲着,他就织毛衣,也织了好几件了。
唐河:“宋团长平时在家休息都做些啥,如果闷的话,可以和我们一起出海,当然,不用你帮忙。”
再让他这么努力下去,他们得被自己婆娘嫌弃死。
你说你做的那么好干啥,有了对比,自家婆娘就会挑剔。
目前自己媳妇虽然没说让自己学织毛衣,可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人家宋团长咋那么能干,竟然会织毛衣,还织得特别好?
意思不是说他不会吗!
问了陈东耕,陈东耕媳妇回家也抱怨,还有云嫂的男人也郁闷死,和唐河吐槽,一致决定派唐河来找宋会雍聊聊。
还让不让他们活。
好不容易猫冬了,不用上工就想着把家里的屋顶加固一下,再翻修院子,活多着呢,根本没空学这个。
他们真的不想变得十项全能啊。
这样的话,以后奶孩子是不是他们也得做,可他们没那功能啊。
真的好累!
宋会雍认真想了下,又看了下唐河的表情,直觉应该是他有什么事相求,却不知道如何开口,才会找借口让他一起去。
“行。”
等回到家,宋会雍和林双鱼提起这事的时候,林双鱼一想就明白了。
“他们可能是觉得你太闲了,邀请你参加冬天里男人们的活动。”
林双鱼特意咬重了“男人们”三个字,宋会雍果然听懂了。
“阿鱼,你的意思是唐队长他们觉得我最近在家学织毛衣,不务正业?”
林双鱼点头,笑着说:“有那么点,不过更多的可能是觉得,你让他们在他们媳妇儿面前没面子了。”
“怎么会?”
“我听娟嫂说,他回去和唐队长说了你竟然学会了织毛衣这活儿,她把你夸了一通后,唐队长脸色有点不对,很哀怨。”
宋会雍:“……他们是觉得被自己媳妇嫌弃了吧!”
对,一定是这个意思。
林双鱼:“嗯,我觉得是。”
宋会雍不懂:“可咱们时间多,他们没时间肯定不会去学这个的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他只是觉得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帮媳妇解决点事。
没想到会让十里坡的男人觉得恐慌啊。
宋会雍有些迷茫,“阿鱼,难道我学织毛衣还学错了?”
林双鱼忍着笑:“没有错,这种事没有对错的,只是唐队长他们觉得嫂子们夸奖你的时候有点多。”
又和宋会雍解释,猫冬的时候村里的汉子其实也不闲着的。
他们有很多事要做,确实忙,所以大多数不会主动帮自己媳妇分摊家务。
可能也不会从另外的角度去想问题,就觉得自己媳妇做这些都是应该。
宋会雍皱着眉头:“看来我得给他们上一堂思想教育课才行。”
林双鱼:“……”
结束这个话题后,林双鱼埋头开始准备春天的生产计划。
夏款已经出来,版她也做好了,就是这会唐守一还没安排生产。
快年边了,唐守一有点忙。
厂子目前是放假状态,但娟嫂她们有空就会去厂子里练习缝纫技巧。
十分认真,对自己那是真的狠。
她们觉得林双鱼怀着身孕都能这么努力,自己没理由不跟上啊。
可不能掉队。
每个人都铆足了劲。
时间很快就到了一月底。
这是整个大队,不,整个怀桃县的大队最期待的日子。
会计已经把今年的工分核算清楚,就等着交了该交的粮后,剩下的按人头分粮,再加上公分粮,能分不少。
十里坡今年种了不少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黄豆,花生,红薯,高粱,大黄米等等。
戚友华加了好几个夜班,终于核算清楚,村里的分粮大会终于如期举行。
林双鱼看了一下猪圈里的那四头猪,两头长得不错,估计有三百来斤。
其实可以卖了。
从六月到一月,八个月的时间,猪在这个年代能长到三百斤,可以说是奇迹。
分粮大会前,唐守一特意来了一趟,看过猪后,问,“林知青,你打算啥时候拉去食品站,最近的价钱好像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