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如期举办舞狮大会后的第二天,消息很快从佛山,一直扩散到粤东各地,其中包括鹏城。
    在邮局报刊亭前,张伟明一如既往地来看看有什么新出炉的报纸,或者杂志。
    这个习惯,在他当国营厂工人的时候就演成了,工作之余,都在读书写作中度过。
    《红楼梦》、《战争与和平》这些经典名著会看,《一代宗师黄飞鸿》、《恶意》、《午夜凶铃》这些通俗文学也看,总之,但凡是好看的,没有不看的。
    也正因为看了篇《鹏城特区报》的新闻,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义无返顾地砸了铁饭碗。
    顺着自己出去闯闯的念头,和蕉岭的老乡们来到了鹏城。
    在流浪了半个月之后,终于在香江的一家制衣厂里找到了第一份流水线的工作。
    自从被安排在流水线,没完没了地干,整个人变得人越发麻木,慢慢失去了往日的生气。
    如果人生能够重来的话,坚决不会辞职来鹏城打工,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
    这辈子都不可能再打工了!
    现在也只有在看报刊小说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梦回在国营厂的快乐时光。
    叹了口气,转眼换了副笑脸:“阿伯!”
    报刊亭的老人一瞧是熟人,放下报纸道:“呦,来啦!”
    张伟明说:“今天有什么好看的,推荐一下?”
    老人压低声音说:“《城》最新一期马上要出了,据说会有《黄飞鸿3》。”
    “真哒?!”
    张伟明早早就听说,内地和香江合拍《黄飞鸿》电影,没想到还有意外惊喜。
    “当然!”
    老人信誓旦旦道:“前几天的《佛山|日报》上都写了,方老师亲口在狮王大会上,当着佛山的乡亲父老们宣布的,还说在佛山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动向,叫、叫‘打工文学’!”
    张伟明诧异不已,“打工还能有文学?”
    “谁说不是呢!我活了这么久,看了这么久的书,还是头回听说打工文学这么一出。”
    老人摇头失笑道。
    张伟明饶有兴趣,“那方老师这么推崇的这部打工小说叫什么名字?报纸里有提到吗?
    “提了,提了,叫《深夜,海边有一个人》。”
    老人回答,“就登在最新一期的《佛山文艺》里,据说是背井离乡的工人到鹏城打工的故事。”
    听到主角来鹏城打工,张伟明立马感同身受起来,在报刊亭上左翻右找:
    “阿伯,给我来本《佛山文艺》。”
    “错啦错啦,不是5月这一期。”
    老人说要再过几天,等到6月初的时候,《佛山文艺》最新一期才会发行。
    “那就按老规矩,您到时候可要给我留一本。”
    张伟明被吊足了胃口,按照惯例,付了定金。
    就在一天胜过一天的期待下,终于是把第六期的《佛山文艺》可盼来了。
    第一时间回到工人宿舍里,立刻翻到了《深夜,海边有一个人》。
    编者按的评语赫然是方言亲笔所写。
    “打工者也需要情感慰藉,而打工文学写的是他们的共同生活,一定程度上为他们缓解了漂泊打拼的精神创伤,这或许就是打工文学不可取代的意义……”
    一下子,对这篇打工小说充满了好感。
    从头开始往下看,主角在打工期间遭遇的经历,跟自己受到的酸甜苦辣,有的地方高度重合,有的地方却很陌生,因为感同身受,很容易地就代入了进去,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流水线的机械、漂泊的无依、思乡的愁绪、爱情的酸甜……
    不知不觉之间,眼眶微微发红,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一幕,可把寝室里其他的老乡惊了个呆,连忙上前询问:“你怎么了?怎么还哭啦!”
    “写得真好!真好!”
    张伟明如同入了魔障,嘴上就会说个“真好”。
    小说没有文笔,全是感情,特别是没有像“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那种宣扬不幸、歌颂苦难的“苦难哲学”,而是在苦难中,时而怨天尤人,时而积极向上,相当真实,相当接地气。
    “我看看,我看看。”
    众人相互传阅,没看过的专注地看着,看过的热烈地讨论。
    打工文学的这股热潮,很快地就在整个工人宿舍里蔓延,引起了工友们的广泛关注。
    但凡随便走进一间工人宿舍,都能看到一本这一期的《佛山文艺》。
    发行没多久,读者来信似雪般飞向编辑部,同样也飞向了写明地址的作者所在。
    酒厂的信箱里经常收到一堆来信,秘书脸上挂笑,脚步匆匆地跑到厂长办公室。
    “咚咚咚。”
    听到敲门声,李经纬喊了声“请进”,然后立马问了句:“商标设计出来了?”
    “设计院那边还没来消息。”秘书笑道,“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
    李经纬接过递来的《佛山文艺》,但听到厂子里出了个名动一时的作家,特别还是方老师挖掘出来的,眼前瞬间一亮,“这的确是个大好事,林坚有名了,厂里也跟着沾光。”
    “韩厂长刚来电话说,马上就会有一批记者到三水,专程来采访林坚。”
    秘书原原本本地转述起韩跃民的话。
    这批记者里有像鹏城、佛山一级的,也有粤东省一级的,酒厂完完全全可以利用专访林坚的这个机会,给自己的工厂,甚至是给新研制的健力宝打一个完全免费的广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好主意!”
    李经纬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你马上去买一批《佛山文艺》,分发给厂里的人。”
    “啊?我?”
    秘书一脸为难,《佛山文艺》在整个三水,早就已经售罄了。
    “那就打电话到编辑部!”
    李经纬前脚说完,秘书后脚照做,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佛山文艺》编辑部的电话一直占线。
    接线员接得手忙脚乱,杂志社也是忙得不亦乐乎,每天都能收到几百封投稿。
    来稿作者多是一线打工者,买不起稿纸,稿子就写在工单后面,内容大多是作者的经历。
    眼看着果如方言所言,打工文学真的在粤东掀起了一股难以想象的追捧狂潮。
    眼见着《佛山文艺》吃到了打工文学的第一口红利,《城》出版社彻底坐不住了。
    只可惜,最新一期的期刊要再过3天才能发行。
    而恰恰这个时候,方言和韩跃民处理完在粤东的所有事后,已经动身,启程回京。
    “方老师,要不您在多呆几天?”
    火车站前,林贤治再三挽留道:“《城》很快就要上了,粤东的读者看了《黄飞鸿》第三部,还有您关于打工文学的理论观点,一定会高兴激动的……”
    方言委婉拒绝,我的事多,在去美国之前,要赶紧把精力放在《推理世界》的存稿上。
    公文包里,就有着这些天写下的一沓手稿,书名就是……(本章完)

章节目录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南柯一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柯一凉并收藏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