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陈书记找他的事外,老廖还讲了不少这些天村里发生的事情。
    让李多鱼没想到的是。
    居然还有赵家兄弟的事,由于隔壁村的陈寡妇不想结婚,也不想取环,导致赵大海跟她经常吵架,最后一巴掌把两人给打散伙了。
    可出去容易,回来难。
    先前为了跟隔壁那个寡妇处对象,赵大海跟自家兄弟撕破脸,走的时候,带走了不少钱和东西,连柴油机舢舨船都给带走了。
    可回来的时候,就剩下一条柴油舢板船,且赵二牛已经不肯让他哥回家住。
    说早就分家了,家里已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赵大海如今只能在舢板船上搭了个乌篷,跟疍民一样住在了船上。
    听完赵家兄弟的故事后,李多鱼不禁叹息了声:“这两兄弟事情是真的多啊。”
    老廖苦笑点了点头:
    “可不是,这两兄弟是挺能干的,但也挺能搞事情的,可就是一直起不来。
    前两天,老陆看他睡在乌篷船上,觉得他可怜,还想给他做起了思想工作,说愿意跟他家燕燕处的话,就给他建一座双层楼,结果赵大海当场就回绝了。”
    李多鱼怔了下,老陆还真为自家女儿操碎了心啊。
    不过想想也知道赵大海不可能答应,听说那个陈寡妇长得不错,属于丰满的那种,而大海尝过寡妇的好,怎么可能会降级消费。
    李多鱼记得前世,就有部叫《情满四合院》的,里面就有个寡妇把男主吃得死死的。
    没想除了赵家兄弟的事情外,刘主任也因为他姐李水生孩子的事,受到了牵连。
    前些天,被组织带走接受调查,不单被公开批评,还撤销了她先前的先进工作者奖项,好在职位算保留了下来。
    李多鱼拧起了眉头,按理来说,发生这种事情,他还有附近的邻居,多少会受到牵连的。
    最糟糕的情况是,李多鱼这个村主任没法继续往下当,最好的情况是罚钱。
    可如今看来,这件事是刘主任替他们扛下来的,这样的话,李多鱼反倒欠她一个人情。
    李多鱼在村委跟廖叔喝了两杯茶,就到鳗鱼厂那边去了。
    出口六万条鳗鱼,现在鳗鱼塘里,还剩下两万条这样。
    由于养殖密度低了,再加上先前了大价钱的中药浴。
    鳗鱼的整体情况变得非常稳定,并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病。
    自打二嫂跑出去单干后,鳗鱼厂也变得冷清起来,再加上陈文超最近都在忙围堤的事情。
    就剩下二哥一个人在这边看着鳗鱼厂,胡须渣明显变多了,整个人也潦草了不少。
    经常坐的那张桌椅那里,四周都是烟头,桌上也摆了几瓶空酒瓶。
    李多鱼问道:“哥,没人管的感觉,怎么样?”
    李耀国说道:“那还用说,肯定是很爽。”
    李多鱼笑了笑。
    他很清楚二哥是什么样的人,这个人本质就喜欢被管,不然也不会找二嫂这种女人。
    虽然鳗鱼养殖数量少了,可二哥还是跟以前一样,测水温水质,检查鳗鱼的生长情况,这些日常工作一项都没落下。
    自上次出口到现在,鳗鱼又增重了不少,原本在半斤左右,现在大概有六到七两。
    可以这样说,现在才是鳗鱼快速增重的时,可按照岛国的传统口味,他们更喜欢吃半斤这种规格的鳗鱼。
    这种体型的烤鳗比较嫩,口感很好,可相对的,单价也比较高。
    六七两的鳗鱼味道也很不错,就是咀嚼的时候,细刺会明显一点。
    对于一个鳗鱼养殖户来说,一条鳗鱼养得越重,收益也就越高,毕竟后面就是育肥。
    前世,鳗鱼养殖业经历了好几次大起大落,最后出口转内销后,为了打开国内市场,价格就只能往下压。
    可价格越往下压,利润肯定变少,鳗鱼就只能越养越大条,直接导致烤鳗鱼的口感和体验非常差。
    李多鱼在榕城也吃过好几次鳗鱼饭,体验并不是特别的好。
    用的不单是欧洲鳗,
    且还是大鳗鱼,刺比较多,吃起来也非常明显。
    且还有商家混淆概念。
    说大鳗鱼口感更加q弹,吃起来更有味道。
    然而消费者也不是傻子,
    被区别对待还是能感受出来的。
    最终鳗鱼出口转内销的市场非但没有打开,反而口碑越来越差了,导致很多鳗鱼厂倒闭。
    李多鱼也正是因为鳗鱼厂倒闭,没法继续给老板打工,这才去养殖海带和生蚝的。
    李多鱼打算过几天。
    就去找水产品加工厂,将这些鳗鱼做成烤鳗鱼,再卖给陈元素和安经理他们。
    毕竟目前国内还是有不少野生鳗鱼的,如果只做活鳗的话,没那么大竞争力。
    在这个年代,大家更想吃的是蒲烧鳗鱼的味道。
    就国内目前的购买力,烤鳗鱼的定价不可能太高,这两万条鳗鱼,自己估计赚不到多少钱。
    不过,钱少赚点没啥。
    重要的是开心。
    当然又能赚钱,又能开心,那是最好不过。
    前世,李多鱼给人打工时,就一直很不爽,凭什么出口到国外的,就都是最好的,给自己国人的,全都是普通货色。
    后来当了老板后,这才明白,原来这叫市场规律,谁有钱,肯定就是吃最好的。
    就目前的国情来说,好东西自然是出口赚外汇去了,像他这种把好东西留给国人的,反而算是异类了,属于没法被理解的存在。
    见二哥无聊的样子,李多鱼买了两瓶啤酒一些生跟他喝了会,听他吐槽了老半天后。
    这才离开鳗鱼厂。
    他打算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再到镇委那边去,找陈书记问一下那个起网机的事情。
    可才离开鳗鱼厂。
    李多鱼就发现满是竹竿的生蚝田里,有几个戴草帽的白衬衫,正在拉他的生蚝。
    李多鱼自然知道他们是谁,担担岛这些人渔民,根本就不会那样打扮。
    李多鱼开着舢板船,直接过去找他们,船才刚刚靠近,李多鱼就笑着喊道:
    “这么明目张胆地偷生蚝,就不怕我把你们都给抓起来啊。”
    听到声音后,那艘小船的人纷纷朝他看了过来,有个年纪比较大的研究员,回道:
    “李主任,这些天到哪去了,你要再不回来的话,我们还真有可能把你生蚝都给偷光了。”
    李多鱼笑了笑。
    他的所有养殖项目,全都有跟水产研究所合作,是他的生蚝田没错,但也是水产研究所的养殖基地。
    某种意义上,水产研究所的人,确实可以不经过他同意,就对他养殖的东西进行研究和取样。
    当然取走少量自然没问题,但要是拿太多,那可就不行了。
    小舅陈冬青也在那艘小铁皮船上,可看到李多鱼的瞬间,是一脸的嫌弃,完全不给他好脸色看。
    见他一脸便秘的表情,李多鱼皱眉道:“冬青同志,我好像没招惹你吧,怎么一脸你欠我钱的样子。”
    陈冬青黑着脸:
    “我什么时候,欠你钱了。”
    “我就打个比方,那么较真做啥。”
    张青云所长笑道:“李主任,冬青同志这是嫉妒你被鹭岛水产科技学校请你去当老师了。”
    李多鱼愣了下。
    “这你们都知道了。”
    张所长点点头:“咱们这个圈子很小的,一有风吹草动,大家都是知道的。”
    李多鱼咳咳两声:
    “冬青同志,其实呢,我也不是很想去,你要真想去的话,我可以跟吴局长商量下,让他跟学校商量下,把名额让给你。”
    听到这话后。
    张青云所长怔了下,随后苦笑起来,你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陈冬青咬着牙:“人家都指名道姓让你去,我还去凑个什么热闹。”
    “其实,我这种只有初中结业证书的人,真的不适合给一群中专生当老师,还得是你这种大学生来。”
    陈冬青都想跳到他船上掐死他了:“你丫是故意的吧。”
    李多鱼点头道:“他娘的,从小到大都被你压一头,好不容易,我牛逼了,也不让我吹两下。”
    陈冬青冷笑道:“给你吹,别上了讲台后就紧张到尿裤子,小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八九岁了,还会尿床。”
    “卧槽,没完了是吗,一直拿我小时候说事,也不知道是谁,跟我一起偷看于寡妇。”
    李多鱼还想接着往下说。
    陈冬青立马跳上了他的舢板船,捂住了他的嘴巴。
    “我是你舅啊,给点面子。”
    一旁的张青云所长不禁笑了起来,这对舅舅跟外甥还是蛮有趣的,也挺喜欢斗嘴的。
    按理来说,学校想找老师的,应该优先找水产研究所的人,可这次却直接来找他。
    李多鱼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吴局长帮忙牵桥搭线或者引荐的缘故。
    李多鱼将陈冬青制服后,对着张所长问道:
    “张所长,你们这次来,是要准备研究新项目吗?”
    张青云摇头道:
    “也没有新项目,就是附近好几个镇也打算养生蚝,我那边的蚝苗不够了,打算来你这边采点苗。
    李多鱼这才想起来,七月到九月,是他们这边生蚝的繁殖期。
    这时候生蚝的生殖腺非常丰满,卵子成熟,马上就要开始排卵,只要养殖的生蚝足够多,夸张的时候,海水都有可能变白。
    听张所长想要采苗,李多鱼立马说道:“张所长,这个咱们可以一起合作的。”
    张青云打趣道:“李主任,你打算怎么合作。”
    李多鱼嘿嘿笑道:“这个采苗的经费,我可以全包了,到时候,我可以把所有采到的蚝苗全交给你,但你那边养殖的白蚝能不能分我点啊。”
    张青云就知道这小子没安好心。
    “李主任,你这算盘打的叮当响啊,拿幼苗跟我换成年苗是吗?”
    李多鱼笑道:“张所长,咱们这是合作共赢啊,你要是把白蚝给我的话,那么明年,我同样也可以给你白蚝苗的,再说,咱们不是合作关系吗,我这里还是你们所的养殖示范基地呢。”
    张青云知道肯定被他占便宜了,可又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得,我讲不过你。”
    “那就这样说定了,有空我就去你那里拉苗去。”
    张青云皱眉道:“对了,李主任,你知道怎么给生蚝采苗吗?”
    李多鱼思考了下,回道:“应该算知道吧,我在湛江那边见他们搞过,直接用水泥做蚝饼,到时候,再搞一些蚝排,在海里挂着就可以了。”
    张青云稍稍有些惊讶,没想这小子还真的知道怎样采蚝苗。
    这也让他更加确定,李多鱼肯定去过湛江的。
    因为北方采蚝苗,用的都是蚝壳和扇贝壳作为采苗器。
    只有湛江那一带,才喜欢用水泥做成的蚝饼当做采苗器。
    张青云叹息了声,看来闷头搞研究,效果不一定很好,只有走出去,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才是最好的科研。
    看着不远处忙碌的围堤,张青云不禁问道:
    “李主任,你把滩涂围起来的话,是要打算养什么东西啊。”
    “这个啊。”
    李多鱼笑着回道:“前段时间,我不是去了趟舟山群岛,顺路就经过了台州那里,看到他们那里很多人围堤养殖青蟹,我觉得蛮不错的,就打算试试。”
    张青云自然知道台州那边很早就有人养青蟹,他好奇地看着李多鱼问道:
    “你知道青蟹怎么养吗?”
    李多鱼笑道:“多少学了点,养得怎么样不知道,但养活应该没多大问题。”
    张青云拧着眉头:“李主任,你怎么什么都懂啊,这样显得我们这些搞研究的很没用啊。”
    李多鱼尴尬笑了笑。
    “哪里,我也就懂一些粗浅的养殖技术而已,真正带动养殖业发展的,还得是你们。”
    “那些什么品种优化,品种研究,说实在的,我是完全搞不懂了,要不是冬青同志发明的渡夏海带苗,我们也养殖不起来。”
    “要不是张所长你引种的太平洋蚝,我们这哪有这么好的生蚝品种。”
    张青云笑了笑:“你这嘴巴,要是拿来拍领导马屁,说不定四十岁,就能给你拍成厅级干部。”
    李多鱼笑道:“我就喜欢待在岛上,自由自在,还不用准点上班,想睡到几点就到几点。”(本章完)

章节目录


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七月不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不渡并收藏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