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县城下的刘封收到了南方的来信,太史慈不但光复了余杭,还活捉了吴景,并且已经将其往吴县城下送来。
    这可是一个非常棒的好消息。
    刘封看了眼远处的吴县城墙,或许这座坚固的城市并不需要自己用人命去堆了。
    城中的徐琨军显然已经有些惶惶不安了,围城之后的第五天晚上曾集结了数千精锐出城偷袭,企图击破部署在城南的贾逵所部。
    可贾逵性格沉稳,治军有方,没有因为占据优势而轻敌,不但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营寨修的坚固完善,还布下了不少陷阱。
    面对贾逵戒备森严的营地,徐琨所部不但无功而返,还吃了一个小亏,损失了两百多人。
    这一战虽然规模不大,也远不算激烈,但对于双方士气的影响却是相当大的。
    刘封一方不但提振了士气,同时也让赵云、于麋万余人离开的疑虑一扫而空。而吴县城内的徐琨所部来说,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们可是特地等了五天,明知道等五天会让贾逵所部的工事修的更好,可徐琨他们为什么会等?
    还不是担心刘封猜到自己一方会击敌不稳,从而故意拿城南的贾逵所部做诱饵,布下陷阱来谋算自己一方的主力吗?
    事实上徐琨他们担心的还真没错,城东的徐盛所部还真就做好了随时援救城南,合击徐琨出城部队的准备。
    同时,董袭、甘宁所带的水军,也潜伏在吴郡城西,随时能登岸从西面侧击徐琨出城南所部。
    也就是徐琨败的太快了,胆子也小,小败之后居然就直接退回城中了,否则三路合击还真够徐琨所部喝上一壶的。
    “少主,朱相又来了。”
    许褚悄悄的走到刘封的身后,沉着声音说道:“这次还带了个小家伙过来,褚将他们暂时安排在了帐中,您要见他们吗?”
    刘封惊醒,随即轻笑出声:“见见吧,见他一面,能节省数十万粮食,何乐而不为呢?”
    许褚没有回答,而是转到了刘封身后。
    很快,刘封回到了大帐,里面正坐着两个人,一个是老熟人朱相,另外一个是容貌英俊,但神情有些憨实的少年,自然是陆议陆伯言了。
    刘封有些疑惑,他还真猜不到这少年是何人。
    看见刘封的目光在陆议的身上打量,朱相赔笑着开口道:“将军,相身边这少年,乃是昔日庐江太守陆康公的侄孙,如今陆家主事之人陆议路伯言。”
    原来是陆逊啊。
    刘封恍然,心中生出不少好感。
    平心而论,江东大姓之中,对大汉最为忠心的就是陆家了。
    陆康在庐江的表现,完全对得起东汉朝廷对他的任命和信任。
    陆康在庐江干的是安抚百姓,鼓励桑农,收容分化蛮族,镇压叛乱等事情,身为庐江太守,为官极其本分,明明在扬州本地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号召力,却从来没有向外有过半点扩张的举动。
    在面对袁术的威胁和招揽时,陆康义正辞严的拒绝了对方,只忠诚于大汉朝廷。
    这份忠诚,不但值得肯定,也值得奖赏。
    “陆康公方凭积善,在庐江每慰人心,安抚百姓,又受逆贼袁、孙相攻,陆康公竭诚以抗,孤城难守,终至城陷身死,族人亡故过半,实乃天子、朝廷之忠臣也。”
    刘封坐下之后,开口就先夸赞了陆康一番,并且肯定了陆康的功绩和忠诚。
    陆议很是感动,当即离席拜倒,虽然面露谦虚之色,但口中却没有半点推辞,照单全收,认可了刘封的肯定。
    因为陆康是陆议的长辈,而且还是陆议的抚养人,所以刘封对陆康的夸赞,陆议是不能有半点谦虚的,否则就是不孝。
    东汉对孝是极其礼拜推崇的,甚至到了光是孝顺就能当高官的地步,虽然并没有唯以孝治天下,可谁都知道嘴上喊着唯以孝治天下的那个朝代,出身不行,就是孝死了也当不了高官。
    朱相坐在一旁,把这些全部看在眼里,脸色有些微妙。
    这其实不能怪朱相,因为刘封对待朱家和陆家的态度未免有些太过明显了。再考虑到陆议这小子之前的提议,朱相都要怀疑陆家是不是早就搭上刘征南这条线了。
    不过仔细想想,应该不至于。
    陆家现在不但失去了领头羊,而且还元气大伤,光是族人减半就是一记重创,没有个十几二十年的,都恢复不了元气。
    况且陆家之前可是被孙家严重盯防的,要不是眼下战事吃紧,孙家又居于下风,再加上陆议不像陆绩那样显眼,他想要跟着朱相一起出来还真会很麻烦。
    “朱先生这次前来,又有何赐教?”
    刘封坐了下来,转头询问起朱相来。
    朱相闻言,赶忙精神一振,收回胡思乱想,郑重回答道:“蒙征南恩典,予我吴县士民报效之机,县中诸家喜不自禁,故而遣相出城,来报征南。”
    刘封露出感兴趣的神态:“哦!?”
    朱相自然不敢摆什么架子,赶紧将条件托盘而出。
    这一次吴县大姓们算是被吓到了,竟然直接凑出了二十五万石粮食,四大姓一家就出了五万石,其他大小士族豪强联手贡献了五万石。
    除此以外,还有数千把军械,三千匹各色绢帛,三百双布靴等各色物资大量。
    刘封的神色柔和了不少,只从粮食的数量来看,吴县大姓们这一次总算是脑子清醒了。
    看来上次的恐吓没有白干。
    只是朱相的面呈还未结束,他继续说道:“……城中徐贼对陆路三门把控极为严密,我等也只能找机会从城墙出入。只是我等发现,徐贼对水门的把控要疏忽不少,除了五百部曲以外,剩下的就是剩下不过三四百人的震泽水贼了。”
    孙策军中的震泽水贼原先有一千多人,可被征南军水军大破了之后,就只剩下数百人了。
    退回吴县之后,又得不到多少补充,不少贼头心灰意冷,偷偷离开跑路了,只剩下了现在三四百人的规模。
    听到这里,刘封自然觉察出了对方隐藏在话里的意思,但他就是不说话。
    无奈之下,朱相只能站起身大拜道:“我等愿为将军效力,迎奉王师入吴县!”
    陆议也跟在朱相身边一同参拜,神情恭敬,动作自然。
    刘封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心中还在吐槽真不愧是吴郡大姓们,典型的吃硬不吃软。
    对他们客气,就蹬鼻子上脸,对他们硬气,就老老实实的了。
    “不想吴县士民竟如此奋勉,想必天子、朝廷知道此事,定会下旨嘉奖诸位。”
    刘封在给了一棒子之后,也掏出了糖果:“君等之功劳,封必上奏朝廷,为诸君请功。”
    朱相脸上露出惊喜之色,而陆议却依旧神情恬然。
    刘封的目光在陆议脸上扫过,他可清楚的很,陆议这老小子虽然有能力,也忠心,外表看起来谦逊有礼,忍让谦退,可一旦切开来,里面全是黑的。
    最大的受害者就是自家二叔。
    天知道二叔还夸奖过对方,可见这小子有多腹黑,演技有多优秀。
    接下来,朱相居然将发言权交给了陆议,而这小子丝毫也不怯场,把整个计划托盘而出。
    原来在这些震泽水贼中,就有受过陆家恩惠的人,而且至今依旧忠诚于陆家。
    陆议有把握说服对方趁着夜色打开水门,迎接征南军水军入城。
    除此以外,光是四大姓就能凑出一千装备精良的部曲。
    这一千人看起来人数很少,但还是得考虑到四大姓在这两年之中,持续不断的被孙策和孙策军打压。而且陆家在庐江就元气大伤,至今都没能恢复过来。
    再加上其他几家要避孙家的讳,也将不少部曲安排去了城外,以表现服从的姿态。
    故此,这一千人已经是四大姓在吴县城中能动员的最大数字了。
    “伯言如此优异,可称陆庭兰玉。”
    刘封赞叹道:“陆康公后继有人了。”
    听到刘封的称赞,陆议自然谦虚连连,而朱相却是一脸的艳羡,没想到陆家这小子居然如此得征南欢心。
    朱相算是看出来了,刘封对陆议的态度明显不同,不过朱相却把这一切归功于了陆康,觉得刘封是爱屋及乌,而并没有想到其他的上面。
    称赞完后,刘封并没有当即做出决定,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摆在刘封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自然是朱相、陆议所言的,有一定的风险,但成功几率也不低。
    第二条路就是等吴景被送到后,让吴景去劝降徐琨。
    徐琨如今的表现和无锡时已经截然不同,可谓是被征南军给打掉了胆气。这时候他又看见刚刚南下的吴景被生擒活捉,是有概率会动摇到束手投降的。
    但这条路的成功几率,可要比第一条路小多了。
    风险大的,成功率也大,风险小的,成功率也小。
    更让刘封感到头疼的是,这两个路线都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第一条路,显然是给了吴县大姓们立功自保的机会,如果后续刘封还想折腾他们,那无疑会麻烦上不少。
    第二条路,则是给了徐琨机会,举吴郡郡治,近万兵马投降,于情于理,刘封都要厚待恩裳徐琨,而整整近万的兵马放在徐琨手里,刘封又如何能安心?
    一时之间,刘封竟然还真拿不定主意了。
    就在刘封难得犹豫不决的时候,两个意外到来的人物却是帮着刘封做出了决定。
    王朗和虞翻来了。
    原来历史上,王朗和虞翻是继续往南逃的,先去了东冶县,后来还想去交趾。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刘封都打到吴郡城下了,王朗和虞翻自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北上。
    刘封接见他们的时候发现,王朗和虞翻可谓是狼狈之极,身边只剩下了士卒九百余人,水手六百余,大小战船四十多艘。
    这就是王朗和虞翻的全部家底了。
    他们从镜若湖出逃时,险些还被上虞郡的林家和焦家给扣留了下来。
    好在虞翻打起了征南军的旗号,林、焦两家还是畏惧刘封的威势,最终选择了放行。
    出海之后,船队一路北上,停靠在了娄县沿岸,然后往吴县城下而来。
    可怜虞翻还不知道,他家在山阴城中的分支已经被孙策给屠戮殆尽了,所幸他们在老家余姚还有分支,否则可就要像周家一样被灭门了。
    王朗、虞翻带来了山阴城沦陷,北会稽危在旦夕的消息,王朗更是痛哭流涕,泣血陈述孙策叛逆之行,请求刘封为其做主。
    这让刘封做出了决定,不再等待了。
    之前的等待,是给孙策时间攻占山阴,帮自己洗一遍北会。
    如今孙策已经完成了任务,那自己再等下去,可就是给孙策秣兵历马,聚集力量反抗自己的时间了。
    当然,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原因,刘封是怎么都不会说出口的。
    那就是刘封给孙策的压力越大,孙策在北会的屠刀就会越锋利,搜刮起物资粮草来就会更狠辣。
    等到孙策把会稽的士族豪强都给篦过了一遍之后,
    当即,刘封令朱相,陆议返回吴县准备,动手之期定在三日之后。
    朱相,陆议领命而归,趁夜返回吴县。
    刘封将王朗,虞翻留在军中,并借调他们手中的船只一并参与行动。
    吴县水门不开也就罢了,若是真打开了,那输送兵力的船只自然是多多益善。
    一旦船只达到一个数量级别,刘封甚至可以毫不停歇的往吴县输送兵力。
    王朗、虞翻寄人篱下,既不敢,也不能拒绝刘封的请求,当即将大小船只四十余艘并六百余水手全部交了出来,甚至连剩余的部曲也愿意拿出来。
    不过刘封却是看不上这些败军,这些士卒如今已是惊弓之鸟,而且对孙军有畏惧心理,带上这些士卒完全是有害无益之举,说不定还会起负面作用。
    谢绝了王朗,虞翻之后,刘封开始召集诸将,布置任务。
    一个时辰之后,徐盛、贾逵、高顺、赵凡、于兹、董袭、甘宁等将领悉数到场,等候刘封的命令。
    刘封心意已定,自然不会再同他们讨论是否出兵的问题,而是乾纲独断。
    诸将一听终于要对吴县动手了,一个个喜不自禁,尤其是董袭、甘宁,听说此战以水师为主力,要从水门进军城内,更是高兴的险些跳起来。

章节目录


我父刘玄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网文老大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网文老大爷并收藏我父刘玄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