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院的众《禽》们(四)
    一大妈长得慈眉善目的,心地也很善良,她帮助一大爷赡养孤寡老人聋老太太。就是可惜了,她跟一大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个孩子。
    这聋老太太年近七十岁了,是这个院里年纪最大的长辈,也是这个院里住的最久的住户,号称这个院的老祖宗。她无儿无女,是个五保户。由街道办供养,每个月下放一定的钱粮票据等,委托大院里的三位大爷照料起居。
    说起四合院里的大爷制度,跟原来的保甲制度差不多,就是选几位德高望重的人,协助街道办居委会,调解一些邻里矛盾,处理一些小偷小摸,不道德的行为。这时候的法律还不健全,一些小的问题派出所也很难处理。还有防范敌特,政治宣传等。本身无任何权利,也没有任何公职。
    中院的西厢房就是贾家,生活着贾张氏,跟他二十六岁的儿子贾东旭、二十五岁的儿媳秦淮茹,以及六岁的孙子棒梗还有刚刚两岁的孙女小当,一家五口人。他们家全靠只有二级工工资(41.5元)的贾东旭养活,生活的比较拮据。有时候还需要他师傅,一大爷易忠海不时的接济一二。
    经过主屋西边的,抄手游廊就进入了后院。这里的东厢房住着二大爷刘海中一家。他们家有五口人,二大爷、二大妈,大儿子刘光齐十八岁中专毕业去了石城工作。老二刘光福今年十四岁,还在上初中。老三刘光天今年十一岁上小学。
    二大妈跟二大爷刘海中一样,做人父母却比较偏心,独宠老大刘光远。对另外俩孩子也没有尽父母的责任,两口子只要有点儿不顺心,对孩子不是打就是骂。家里但凡有点儿好吃的,也是紧着刘海中,和老大吃,其他俩孩子别想吃一口。难怪电视剧里,最后三个儿子没有一个孝顺的,是有原因的,正应了聋老太太的忠告“父母不慈,儿女不孝”。
    西厢房就是许大爷一家三口,许大爷就是许大茂他爸为人精明强干,人会来事儿,在社会上方方面面的认识不少人。
    最近由于身体不太好,在家卧床休息。他原先在娄半城开的电影院里,放映电影,跟同样在娄家当佣人的许母结婚。建国后去了电影放映站当放映员。许大茂也是因为他托的关系,才被他弄进了放映站当学徒。
    后院的最后一排北屋,也叫后倒座房,住着聋老太太跟其他几户住户。
    这聋老太太,倒是对新来的刘之野稀罕的不得了,拽着他的手,不撒手,一会儿夸他长的好,一会儿夸他为国出力,功劳高。弄的刘之野颇为尴尬的,好不容易挨到他妈,说不早了该回家吃饭了,这才放过刘之野。还对他说,自己孤孤单单的,希望他常来陪自己解个闷。
    除此之外,还有西院的大成子、老高、李子三户。外院倒座房程二爷,孙寡妇,老钱头,东院的魏大中,华子两家。这里就不一一详表了。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子东家短西家长的度过了。娘俩中午饭兑付了几口,刘之野就选择出了门。
    他上一辈子是东山半岛人,没来过京城,只有在影视资料中见识过四九城的大概样子,这一世虽然有四九城的记忆,倒也是既熟悉又陌生。他决定趁着现在不上班,好好得逛逛这四九城。
    说走就走,深秋的四九城大中午的天气还挺热的,秋高气爽的最适合溜弯儿。
    首先兴致勃的去了四九城的标志皇城,来到故宫,远远望去,气势恢弘的午门印入眼帘,高十多米的红墙上刻着美丽的纹,尖耸的屋顶,一派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风格;屋顶上斑驳,的黄瓦向我们展示着故宫的悠久历史和它所经历的沧海巨变。
    进入午门,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两扇大红门,门顶上挂着一块牌子,四周镶着金边,上刻着两个醒目的金字午门。
    故宫院中空旷,四望茫茫,白石块满地,草坪木罗列,秀松亭亭。有一对十余米的华表立于院中须弥座上,汉白玉质地,蛟龙缠绕,风从云生,上有云板、承露盘和蹲兽,庄严肃穆。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为沥粉贴金图案。殿内设地屏宝座。
    乾清门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绘金龙和玺彩画。门两侧琉璃影壁,壁心及岔角以琉璃装饰,形自然逼真,色彩绚美艳丽。
    保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梁彩画极其别致。
    夕阳西下,最后的一抹余辉斜射在故宫金色的琉璃瓦上,虽已黯淡,却丝毫掩饰不住从那里泛出的特有的王者气度。
    故宫也有很多地方令他大失所望,因为这年代的故宫还没有很好的修缮,很多地方破破烂烂的,杂草丛生,随处可见的掉漆,有的地方还缺门少窗的。不过就是这样,也难以掩饰他的气势雄伟、端庄磅礴、肃穆庄严。这是文化与历史的永恒。
    宛如一部雄壮的史诗令人心潮澎湃,又如一部宏伟的民族交响乐让人荡气回肠。依依不舍的走出故宫,天色将晚,他也要准备回家,不过之前,他还要去个这年月四九城人必去的地方——东安市场。
    在没有网络购物的年代里,大到婚嫁用品、扯布裁衣,小到锅碗瓢盆、针头线脑,都离不开一特殊的地儿——
    提起东安市场,四九城人都不陌生,甚至很多外地朋友都听过它的名号。因为在曾经的老四九城,四大百货里,东安市场是可谓最老的一个。
    东安大街位于皇城东,地处热闹的王府井大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因清政府修建东华门外的御道,道路两边的摊商迁至八旗兵神机营校场一带,最初这里仅是在清廷工巡总局规划的一处“自由市场”。岂料这里的商贩越聚越多,市场越摆越大,小吃、玩具、日用品、洋货、衣服、鞋帽等各色商品一应俱全,由“自由市场”变成了“购物中心”。因临近皇城东安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其被命名为“东安市场”。
    清代宣统年间有人曾做过一首竹枝词描述当时的东安市场:“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若论繁华手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时人称东安市场为“万宝仓”
    这里有著名的小吃、餐馆有“豆腐脑马”、“爆肚冯”,有苏江风味的“森隆餐馆”、上嗨风味的“五芳斋”、东广风味的“小小酒家”、南湖风味的“奇珍阁”、蜀地风味的“峨眉山酒家”以及“东来顺”,现在都开始公私合营了。
    这里还有四九城百货届的“一哥”—四九城百货大楼。
    1955年9月25日,四九城百货大楼正式营业。百货大楼位于王府井大街,营业面积达18000平米。开业当天,客流量达到了惊人的16.4万人次。
    王府井百货大楼有着绝无仅有的待遇:“全国支援首都,首都优先大楼。”百货大楼当时是四九城唯一一家破例在全国享有商品采购权,同时享受二级批发站待遇的零售企业,可以直接从港津、上嗨、光州等大城市的一级批发站以优惠价格进货。也正因如此,当时四九城流行一句话:“百货大楼买不到的东西,您哪儿也别去了。”货品丰盈,价格公道,这让排队抢购成了百货大楼的常态。商场内曾有不少柜台搭起护栏,以免拥挤的顾客挤垮柜台。
    这里于1916年市场的北头盖起了吉祥茶园,地摊、杂耍、买药的到处可见,使这里变成了一个热闹繁华的商业区。
    在东安市场逛了一圈,买了份儿“爆肚冯”,边吃边走。天马上就黑了,买了条六斤重的草鱼提溜着就往家赶。
    走到大门口,正碰见了下班的,三大爷闫埠贵。
    “三大爷,您回来了!”
    “呦~爷们,生活不错啊?这又是吃鱼,又是吃肉的,怎么着~三大陪你喝点儿啊?”三大爷,看见刘之野提溜着大草鱼,这眼神就定在鱼了身上,拔不下来了。
    “嗨~今儿不成啊,三大爷不是我小气,是这么个情况。今儿早上碰上中院的柱子了,我俩不打不相识,他邀请我今儿晚上去他家做客去。”
    三大爷满脸失望的收回来了小眼神儿:“嗨~那改天啊,柱子能请你喝酒,三大爷的酒也不差啊~”
    说完摇摇头颇为遗憾的去了前院,感觉像丢了钱一样。
    刘之野也是颇为好笑,这三大爷果然如此啊,真是个占小便宜没够,也爱算计的人。
    已经不早了,别让人等着急。刘之野决定先回家跟母亲打个招呼,再去柱子家。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笔下宝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笔下宝宝并收藏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