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队伍里是个大熔炉
    今年的7月份,葛小虎担任陆军北疆军区某通讯营有线连副连长,正好在蔚县一带参加联合军演。
    当大地震发生时,他们几名连队干部凑在一起分析估计,觉得震中不会离得太远,这么大的灾,上级肯定会派他们这些演习部队就近参加去救灾。
    于是未等上级通知,一些演习部队就开始抓紧展开奔赴灾区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此时,已确定转业的老连长高文合来到连部,他说:“新连长还没配,尽管我坐骨神经疼,腰都直不起来,但还是请求跟部队一起行动,为灾区人们做贡献。”葛小虎为老连长这种闻令则动的血性而感动。
    上午8点,有线连接到团部命令奔赴乔头地区抢险救灾的命令,该连队仅用30分钟,人员、装备、物资全部到位,以摩托化方式紧急向乔头进发。
    ……
    距离乔头还有45公里,由于道路堵塞,部队只好绕行丰县,最终决定徒步急行军。
    葛小虎与老连长在行军途中,各班、排分别在路上开了会,进行思想动员。
    官兵们群情激昂,表示要在抢险救灾中冲锋在前,再立新功。经过一个小时的急行军,他们连于中午时分抵达乔头。
    部队进入市区,出现在眼前的一切让他们震惊万分: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横七竖八的……更是惨不忍睹。
    还有不计其数的伤员,有的刚从废墟中爬出来,还没来得及包扎,有的一瘸一拐惊恐地朝城外走去。
    正在大家惊愕悲痛的时刻,团政委姜政委来到葛小虎他们面前,他严肃而又大声地说:“团命令你们连立即前往乔头火车站候车室救人,那里灾情最重。”刻不容缓,葛小虎迅速率队前往。
    当时,火车站建筑物倒塌严重,伤者哭喊声不绝于耳。
    有线连官兵不顾旅途疲劳和一天一夜水米未进的干渴、饥饿,哪里有呼救就往哪里冲。
    频繁的余震中,官兵们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有的用肩扛、有的用手扒,搬开水泥板、扒开碎石,凿开断壁,全力救人。
    在车站一角,战士陈小山、于海峰从售票房率先救出售票员黄连玉。
    在车站另一角,二排十几名战士双手被砖石磨得鲜血淋漓,他们强忍着疼痛,抬起重过千斤的水泥大梁,救出了旅客孟光美。
    为抢救一名4岁小男孩,三班和炊事班的同志们已经奋战了3个多小时,可是仍有一根水泥梁卡着孩子的左腿,怎么也拔不出来,大家心急如焚。
    葛小虎等连队干部帮着一起研究抢救方案,决定用钢凿把水泥梁凿断,抽出孩子的腿。
    为了防止余震中落下的水泥块伤着孩子,一班长马文强躬身护着他。
    大家给孩子喂水喂饭,卫生员给他打了止痛针,终于把孩子解救了出来。
    候车室东边正在进行着另一场激战。
    副连长葛小虎带领战士抢救钢铁工人孙向民。
    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扒出了一个两米多深的洞口。
    一块巨大的水泥板紧紧压住孙向民的左腿。
    人抬,抬不动;千斤顶,顶不着,只有凿断水泥板,才能把人救出来。
    就在这时强烈的余震发生了,碎石纷纷落下,砸在正在底下施救的六班长吴抗美的头顶。
    孙向民见此情景,既担心又激动地冲着葛小虎说:“干脆把我压伤的腿锯掉吧。”
    葛小虎摇摇头一脸坚定的对他说:“你是炼钢工人,不能没有腿,我们要对你负责到底。”
    洞里闷热难耐,四周布满水泥板牙子和钢筋茬子,转不得身,抬不起头。
    大家都清楚,在这样的环境下,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
    但葛小虎没有畏惧,坚持一锤一锤地砸,一点一点地抠。
    钢筋在他身上划出了一道道口子,钉子扎穿了他的右脚板,他全然不顾。
    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经过9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把孙向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后来统计,在火车站的抢险中,有线连共从废墟中救出 78名群众。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在这场空前残酷的生死搏斗中,由于广大军民的共同奋斗,持续了一周后,终于在废墟上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葛小虎他们连在清理长途汽车站后,又转战乔头烟草库等地区。
    烟草库里郁金香、墨菊、前门、恒大、玉兰、大境门等香烟比比皆是,但战士们不为所动、秋毫无犯,毫无保留地进行了上缴。
    易援朝他们连驻地在乔头劳保服装厂,该厂负责供给开滦煤矿等十几个大厂的劳保服装。
    地震后,厂房倒塌,机器损坏或被埋。
    为了解决灾区群众穿衣问题,他们连官兵凭着几把大锤、几根钢钎,扒开纵横交错的钢架、水泥梁,把机器、布匹一件件清理出来。
    炎炎盛夏,烈日暴晒,尘土呛人,战士们连日苦战,有的体力不支,晕倒在现场。
    那些天,易援朝他们连就从废墟中扒出一百多台机器、17万匹布料。
    几天后,工厂恢复生产,马达轰鸣,机轮飞转。
    震后的第一批劳保服终于生产出来,解了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
    易援朝他们在扒挖坍塌的冷库中,发现成堆的猪肉散发着诱人的味道,但战士们不畏所惧,进行了彻底地清理。
    这些肉战士们没有拿一块,全部上交给组织,分配给了最需要的灾区伤员们补充营养。
    7月30日下午,一次突如其来的强烈余震,让刚刚趋于平静的城市,又摇晃和震动起来……
    很多年轻的士兵,第一次感觉到了原来死神,一直就在身边……
    当所有人惊魂未定时,传来了一个人断断续续的呼救声。
    副连长易援朝冒着余震,钻进呼救声传来的洞口深处!“呼救声是从残墙的裂缝里传出来的!”
    这年月没有吊车,没有铲车,官兵们就用钢铁般的臂膀和肩头,抬走了70多块水泥板、14根水泥梁、上千斤的钢筋之后,才终于看到了双脚被两根水泥梁死死卡住不能动弹的幸存者……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幸存者看见解放军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求求你们,快把我的脚锯掉吧!再也不能让你们担险受累啦!”这句话让在场人心头一紧,眼泪忍不住滚了下来……
    “您不要喊,不要喊!再苦再累,我们也要把你完整地救出来呀!”在几十号人的努力下,大梁终于被吊起来,这位幸存者活了下来……
    到了8月下旬,天气转凉,乔头地区的露水格外重。
    清早起来,闫解旷这些军人们住的帐篷、蚊帐全都湿漉漉的。
    由此,同志们想到受灾群众将如何熬过寒冷的冬天,他们应该把过冬的房子给他们盖好。
    小山区是乔头市最稠密的居民区,房屋低矮破旧,人口密集。
    这里遇难的人不多,但受伤的多,住房需求紧迫。
    闫解旷等人就负责在这一带“盖房”。
    他们就地取材,用倒塌的房屋废料做“盖房”材料。
    白天黑夜连轴转,十天内盖起了500多间防寒棚,解决了大部分该地受灾群众们的过冬问题。
    完工前的三天三夜,官兵们几乎没合过眼,大家把这次“盖房”会心地称之为“小山会战”。
    ……李抗战和他们重炮营的战士们,平时就是干的“细致活”“体力活”,他们营先后在废墟中清理经手的物资不下一万吨。
    从贵重的黄金、手表、现金到成批的机器设备、生产用品,从普通的衣服到一颗螺丝钉,都做到“不损、不丢、不占”,彰显了人民子弟兵的素养和情操。
    在救灾最艰苦的日子里,官兵们露宿街头,蚊虫叮咬,露水湿透了衣被,都绝不动用堆放在身边的木料、篷布、油毡等救灾物资。
    有的群众心疼地说:“你们哪怕搭个大棚,挡挡露水也好啊。”
    这期间,李抗战部还参加了地震棚救火等战斗,更主要是搭建地震棚的任务十分艰巨。
    由于战士们都没有干过这样的活,大家在干中学、学中练,并虚心学习基建工程兵的经验和做法,在坍塌的废墟中建起了一排排防震棚,犹如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给地震灾区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些战士正在为供销社职工盖简易棚,竖了一根大圆木当房柱,埋好后发现高出一截,旁边的群众建议锯掉。
    副营长李抗战却说:“现在是盖临时住房,保留住这根木料,将来会有更大用处。”他们硬是把埋好的木头拔出来,重新挖坑再埋。
    在乔头抗震救灾的日子里,来自京城卫戍区的官兵们夜以继日,使尽了浑身解数,但仍觉得有许多失误与遗憾。
    这年月救灾设备落后,工具奇缺。
    面对一片废墟、声声呼救,救援的战士们只能用手……手磨烂了、却依旧不停……
    即使是这样,依旧有许许多多遗憾的事情发生。
    救灾的第一天下午,蒋建国所部奋力救出了一个7岁的小女孩,名叫杨春兰。
    当时被压在水泥板下动弹不得,眼泪已经哭干的她,头脑还很清晰,把自己的经历向蒋建国他们一一诉说。
    到了下午3点多,蒋建国他们把她扒了出来,发现她身上完好无损,大家都很欣喜,给她喂了点食物和水。
    蒋建国带着几个战士用担架迅即把她送到附近的急救站,又接着返回救人。
    天快黑时,蒋建国想起了那名小姑娘,有些放心不下,又去急救站看望。
    医务人员难过地告知他们,这个叫杨春兰的小姑娘已经死了。
    这让蒋建国等人追悔莫及。
    大概是因为在废墟中待得太久导致小姑娘严重虚脱,加上医务人员看到她没有硬伤忽略了,去抢救伤势更重的伤员,未对她采取输液等措施,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打这以后,蒋建国无数次地想起这个小姑娘,内心特别自责。
    他觉得都是自己的错,要是当时派一个战士守着她,或者跟医务人员交代得再具体些,也许悲剧不会发生。
    这件事后,蒋建国与连里的同志们化悲痛为力量,在救灾期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连里战士高沛年龄还不到18岁,他跟很多年轻的新兵一样,第一次看到遍地的遇难者遗体时,吓得头发都立起来了!
    但是到后来,他们运送遇难者遗体时,都能累得靠在墙上就能睡着……
    在不眠不休几十个小时之后,高温、余震、缺水、没饭吃开始开始成为最大的威胁,没有饭还可以撑着,可在40摄氏度的酷暑中,很多人因为缺水而昏倒……
    班长马国伟和战友好不容易才在坍塌的游泳池里淘了一点发绿的水回来。
    就这一小杯水,在几十号战友间传来传去,大家只是湿润一下嘴唇、喉咙。
    很多人连游泳池的水都没喝上,而是趴在地上,直接用嘴吸着下雨残留的一层泥水。
    “那水是烫的,黄色的,满是土腥味,还夹杂着一股骚臭味。”
    由于严重缺水,前线副总指挥刘之野最后悔的事就是“准备不足”,竟然没有事先在空间里准备更多干净的水。
    刘之野空间里的干净水和物资,绝大部分都送去了野外医院,这里有十几万的伤员,因为他们更需要。
    陆路中断,物资运输非常紧张,空运空间有限。
    所以,干净的淡水依旧紧缺,刘之野也和战士们一起连续两天忍受着无水可喝的生理极限,他在日记里,在最醒目的位置写下了“滴水贵于油”五个字……
    …………
    在这场惨烈的、腥风血雨的战斗中,乔头经受着考验、人民经受着考验、战士们也都经受着考验。
    刘之泰与贺红梅这夫妻俩也是自愿报名参加了这场伟大的救援任务。
    当时,野外医院里有的伤员手和胳膊受伤,吃饭喝水都不能自理,他们就一勺勺地喂饭喂水。
    有的伤病员呼吸困难,他们就口对口地进行人工呼吸;有的伤员大便解不出来,用药后也不见好转,他们就用手一点点儿地帮助他们抠;有的伤员小便排不出来,他们就用嘴含着导尿管,一口口地往外吸……
    一次,刘之泰的医疗组正在抢救一位伤员时,一阵余震袭来,附近残墙断壁倒塌,碎砖乱石纷飞,伤病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刘之泰就和护士们迅速扑到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身体挡住碎砖乱石,保护了伤员的安全。
    ……
    于淼已经是警卫二师后勤部汽车连连长,尽管没有亲手扒……,但他也忙的不可开交。
    由于他们连部的帐篷附近就是救护所,所以这个帐篷成了临时“救助站”,
    没有运输任务时,于淼就主动协助医生护士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尽力为伤病员减轻痛苦。
    当然,他更多的工作还是在抢险救灾现场,登记数据、组织运输工作。
    现场惨不忍睹的地震场景,见过了太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使于淼深切地感受到“最可爱的人”就在身边。
    东山籍战士王春分时任三班班长,在抗震救灾最艰难的时刻,不顾余震的威胁,他带领汽车三班战士总是冲在最前面,后来他荣立二等功,参加了抗震救灾表彰大会。
    和平建设时期,没有打仗这个评功评奖的硬指标,部队就出现了“评功难”的现象。
    蒋建国他们连参加救灾的官兵表现都很出色,救灾结束时,他们连有一个班就立集体一等功,两人立一等功,4人立二等功,多人立三等功。
    出乎意料的是,尽管多数干部战士没有立功受奖,但大家毫无怨言。
    作为指导员,蒋建国既为他们没有受奖觉得过意不去,又为他们正确对待荣誉的精神而感动。
    更让蒋建国他们感动和珍惜的是,部队和灾区群众在抗击灾难中结成的深厚情谊。
    乔头人民把解放军看作是最值得信赖和托付的亲人,这是比“称号”更贵重的奖赏,是他们至高无上的荣誉。
    抗震结束后部队即将凯旋时,葛小虎让战士陈小山去买块稍大一点的镜子,制作一块镜匾赠送给长途汽车站。
    接受任务后,陈小山几乎走遍了乔头市各大百货商场,也没有发现一块完好无缺的大镜子,在售货员的热情推荐下,陈小山乘坐长途汽车到遵化县百货公司买到了镜子。
    在返回的车上,大家看一位解放军抱着一块大镜子,一看便知陈小山是救灾部队的,都热情地和他攀谈起来,并有好几位乘客从包里拿出苹果往陈小山的挎包里塞。
    在陈小山的不断推辞中,一位老大爷动情地说:“救命恩人,收下吧!”
    顿时,一股暖流涌上陈小山的心头:这就是“军民鱼水情、震中情谊深”的果实啊!
    为了不惊扰当地的群众,部队撤离乔头的时间一直保密。
    走的那天,部队选择凌晨4点出发,可当汽车马达一响,睡梦中的群众还是发现了动静,于是自发起来列队欢送解放军。
    道路两旁站满了男女老少,哭声一片,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呼喊“感谢亲人解放军”“欢迎再回乔头”,官兵们被眼前的场景感动得一个个热泪盈眶……
    没有经历过乔头大地震的人,或许真的无法体会。
    当绝望的黑雾扼住呼吸,仅有“活下去”的信念是不够的,在乔头大地震中,十几万解放军,几万医疗工作者,十几万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的救灾群众,与百万乔头人民一起,用自强、团结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告诉全世界:所有的灾难都是暂时的,灾难不会让夏国人绝望,只是让夏国人更勇敢,更坚强!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笔下宝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笔下宝宝并收藏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