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河居住的各家家眷回来后,西郊热闹了起来。从热河回来的荣宪公主就发帖子邀请各位兄弟来家里吃饭,大家接到帖子后都心里犯嘀咕,觉得这酒菜可不是那么好吃的。
可是荣宪还是姐姐,她邀请弟弟们,弟弟们不去又不好,就硬着头皮去了。这些人去之前都先跑去找雍正说一声,意思是不是我们去的,是她三催四请我们才去的。
雍正打小对这个姐姐就印象不好,跟跑来说这事儿的十六阿哥说:“她把你们叫过去不过是为了让你们来求朕放老三回来,老三在皇陵待了快两年了,这会呆不住了,想尽办法要回来呢。”
不是人人都能耐得住寂寞的,老三身后是一大家子人,他再不回来往后他这一支的子孙就真的没落了。雍正懂老三的心思,没几个人能真的洒脱到不管子孙前途的。
十六阿哥笑着问:“如果二姐姐说了,咱们怎么接话?”
雍正就说:“你只管答应就行,朕年底让老三回来。”老三在的时候就没成事,让他回来也成不了事,重要的是这老哥哥也是一把老骨头了,想再翻云覆雨也要问问还有没有精力!
荣宪公主真的很有诚意,她也邀请了十三阿哥。三阿哥和十三阿哥不对付,连带着她对十三兄妹也有看法,十三的两个妹妹和巴林部落不远,三姐妹就是没来往过。
十三阿哥也很生气,我额娘去世这样的事儿老三他不放在心上,将心比心,他额娘去世我也不守孝,再看看他恼不恼!
因此荣宪请十三,但是十三阿哥没去,除了身体不好之外,十三自己也不想去。
除了做皇帝的老四和十三外,生病的老大也没去,其他皇子们都到齐了。荣宪没搭理几个小弟弟,她和几个年纪大的弟弟们一桌,席间虽然气氛很好,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荣宪的气色很差。
老五阿哥就问:“二姐姐这是怎么了?看着脸色不好啊。”
荣宪就说:“夏天里生了一场病,差点去侍奉祖宗。”
听着很凶险啊!大家都纷纷劝她多保养,前几年也有一次病得很凶险,太医都说不行了,回来又好了。
荣宪就趁着这个时候说了几句软话:“咱们生在这太平盛世,遇到了明君,我一把年纪了,本来想多活几年,奈何命数就是这样的,强求不得,可怜我上面还有年纪更大的额娘,就怕她没人孝敬。”
大家都用眼神看向老六阿哥,这老姐姐难得地服软了,你们兄弟是什么意思?
老六阿哥就觉得很扯,这年头就算是一个小孩子也知道论迹不论心,嘴上说得再好听,要看他实际上做了什么。这老姐姐没少给自己兄弟添堵,如今又说这样的话,不还是想让老三回来吗?
老六阿哥就说:“荣太妃侍奉汗阿玛那么多年了,咱们兄弟姐妹都在,断不可能看着他老人家没人侍奉。”
你也别怕你额娘没人照顾,你们不在了,照样有人侍奉。
荣宪听了,立即说:“我知道圣明天子断不会让老母亲没儿子服侍在身边,别人就算在尽心尽力,但到底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够贴心。还请六弟回去向皇上求情,就说她老人家想念三弟了。三弟也一把年纪,虽然看皇陵是为汗阿玛尽孝,但是老额娘不能不管啊!”老六阿哥不想搭理他,但还是说了:“既然二姐姐这么开口了,弟弟回去向皇上禀告。”
这顿饭吃完出来,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和老六阿哥一起离开。
路上十五阿哥就说:“咱们这位老姐姐一辈子没说过软话,从来不会求人。能看得出来她是想求人,但是话说得又不动听。”
老六阿哥叹口气,回去跟雍正说:“弟弟今天看了那老姐姐,脸色确实不好,中气也不够足,怕是没几年寿命了。”
雍正就说:“她一向心眼儿小,自小就跟大姐姐不对付,一直以来压了大姐姐一头。朕初登大宝的时候给各位姐妹晋位成了固伦公主,倒显不出她的特殊,她就一直嫌弃朕。”
老六阿哥问:“老三那边怎么说?”
雍正就说:“让他年底回来,他回来了说不定还会生出不如待在皇陵的念头呢。”
雍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老三阿哥的诚亲王爵位传承出了点小问题。自从三福晋的儿子弘晟被革除了世子爵位成了一个闲散宗室,老三阿哥又给另一个儿子弘景请封世子,这位是侧福晋的儿子。
老三福晋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如果老三阿哥没有再次请封世子,那么两口子还会同心协力,如今两人的利益不同,自然不会一起努力,老三福晋有劲儿都给儿子谋划了,哪里还会管王府的前程。
雍正从不小看这些女人,在关键时候这些女人们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特别是关于王府爵位传承的时候,别说老三家,就是老七家里也是闹得沸反盈天不太平。
因此他对立太子的事情很慎重。
倒不是觉得皇后会闹什么幺蛾子,他和皇后几十年的夫妻了,太清楚皇后这个人了,她就是个没手段的,人是真贤惠,笨的时候也是真笨。他对立弘晖为太子的事儿也很坚定,可是他担心的是日后,是弘晖的儿孙再争夺太子位了可怎么办?
史书上争夺太子的血雨腥风他感觉不到,但是自己经历的是切肤之痛。
而且弘晖陪着他姑妈出去干了几年差事,做得很不错,不能再压着不给奖励了。
爵位封赏对于别人来说怎么都行,但是对弘晖要慎重,弘晖固然是个好儿子,但是他身后的朝臣也太多了。
秘密立储的事儿在他心里反复思量,最终在几天后他召见了礼部尚书。
他对礼部尚书说:“朕的兄弟和儿子有些年纪很大了,该授予爵位了,你们挑选一些吉祥字眼递上来让朕圈选。”
他又交代内务府:“你们预备着银两,朕在年底勇王和大阿哥回来缴旨的时候要授予宗室爷们爵位,到时候扩建府邸或者是赏赐金银都要用钱,别到时候朕要用了你们说没有。”
内务府哪里敢说什么,要是别人指使内务府,内务府还能哼唧两句,皇上的吩咐送来,内务府敢说没有或者是有一点儿违逆的意思,那就是老寿星吃砒霜自寻死路。
雍正就是对外放出这意思,果然礼部和内务府把消息泄露了出去,西郊因为这事儿立即活跃了起来。
先坐不住的是齐妃李氏,她在屋子里面来回盘算三个儿子能得到什么样的爵位。想了一会儿又想不出来,就想出去打听打听,于是就去侍奉太后。
太后这里很热闹,康熙身边的妃嫔们没出宫的都聚来打听,毕竟自从十九阿哥之下的几个小阿哥没爵位呢。
根据康熙说过不满十八岁不能授予爵位这样的话,小的几个如二十四二十五想都不想,但是十九阿哥和二十阿哥的额娘这会都着急,在想着是给个贝子还是贝勒的爵位。
这里面不着急的却是皇后,她对来打听的儿媳妇说:“皇上那人我是知道的,跟着他过了几十年日子,这人就不是个耳根子软的人,也不是别人三言两语能劝动的人,他有他的打算,就是这个时候咱们轮番去劝也动不了他的意。”
皇后能够这么稳地坐着,就是因为这几个皇子里面没有能乐得过弘晖的人。弘昐弘昀虽然聪明,但是身体不好,如今没有和外界多接触,每日都是养病。弘历就算是不老实也没法和弘晖比,弘晖出头早,当年圣祖爷还在的时候已经出来当差了。当差晚的坏处去问问十四爷就知道了,他都抱怨了半辈子出头晚。
皇后就跟儿媳妇说:“你也别管人家在你面前怎么说,你回家去照顾几个孩子,太太平平地过日子。别理外边那些人,也别跟人家说那么多。”
费莫氏应了一声。
就有不少人想去皇帝身边找那些太监打听一下,不管其他人,就是问问与自己相关的人,哪怕请这些太监给个提示呢。
这些太监也不知道,皇上压根儿没说一个字,礼部送了很多吉祥字眼,皇上看了之后嗯了一声让把这些留下就没其他的吩咐了。
礼部问准备多少份圣旨,皇上说:“回去听吩咐吧。”
内务府也来打听,询问准备多少吉服,他们预备着下了圣旨之后把这些吉服朝冠给人送去,方便新贵人们穿着这些吉服来谢恩。
雍正有时候真的很抠门,他说:“不用准备,朕旧年的衣服他们兄弟还能穿。”
内务府的总管都不知道接下来该说点什么合适,您的衣服都多久了,还给您儿子穿?这句话说得就好像是那村头的土财主不舍得那仨瓜俩枣给儿子置办衣服。
您可是富有天下的皇帝啊!那仓库里面的金银是放着生崽儿的吗?
这些总管们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唯唯诺诺地退了下去。
消息传到弘历耳朵里,他心里想着:皇阿玛做过贝勒和亲王,亲王和贝勒的吉服他都有,也就是说,兄弟们里面有几位是亲王,有几位是贝勒。
弘历还以为自己能捞到手一个亲王呢,现在看来也就是贝勒罢了,大哥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亲王!
他叹口气,要是去年京畿营田的事儿弄好了他年底也能被封为亲王,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可是荣宪还是姐姐,她邀请弟弟们,弟弟们不去又不好,就硬着头皮去了。这些人去之前都先跑去找雍正说一声,意思是不是我们去的,是她三催四请我们才去的。
雍正打小对这个姐姐就印象不好,跟跑来说这事儿的十六阿哥说:“她把你们叫过去不过是为了让你们来求朕放老三回来,老三在皇陵待了快两年了,这会呆不住了,想尽办法要回来呢。”
不是人人都能耐得住寂寞的,老三身后是一大家子人,他再不回来往后他这一支的子孙就真的没落了。雍正懂老三的心思,没几个人能真的洒脱到不管子孙前途的。
十六阿哥笑着问:“如果二姐姐说了,咱们怎么接话?”
雍正就说:“你只管答应就行,朕年底让老三回来。”老三在的时候就没成事,让他回来也成不了事,重要的是这老哥哥也是一把老骨头了,想再翻云覆雨也要问问还有没有精力!
荣宪公主真的很有诚意,她也邀请了十三阿哥。三阿哥和十三阿哥不对付,连带着她对十三兄妹也有看法,十三的两个妹妹和巴林部落不远,三姐妹就是没来往过。
十三阿哥也很生气,我额娘去世这样的事儿老三他不放在心上,将心比心,他额娘去世我也不守孝,再看看他恼不恼!
因此荣宪请十三,但是十三阿哥没去,除了身体不好之外,十三自己也不想去。
除了做皇帝的老四和十三外,生病的老大也没去,其他皇子们都到齐了。荣宪没搭理几个小弟弟,她和几个年纪大的弟弟们一桌,席间虽然气氛很好,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荣宪的气色很差。
老五阿哥就问:“二姐姐这是怎么了?看着脸色不好啊。”
荣宪就说:“夏天里生了一场病,差点去侍奉祖宗。”
听着很凶险啊!大家都纷纷劝她多保养,前几年也有一次病得很凶险,太医都说不行了,回来又好了。
荣宪就趁着这个时候说了几句软话:“咱们生在这太平盛世,遇到了明君,我一把年纪了,本来想多活几年,奈何命数就是这样的,强求不得,可怜我上面还有年纪更大的额娘,就怕她没人孝敬。”
大家都用眼神看向老六阿哥,这老姐姐难得地服软了,你们兄弟是什么意思?
老六阿哥就觉得很扯,这年头就算是一个小孩子也知道论迹不论心,嘴上说得再好听,要看他实际上做了什么。这老姐姐没少给自己兄弟添堵,如今又说这样的话,不还是想让老三回来吗?
老六阿哥就说:“荣太妃侍奉汗阿玛那么多年了,咱们兄弟姐妹都在,断不可能看着他老人家没人侍奉。”
你也别怕你额娘没人照顾,你们不在了,照样有人侍奉。
荣宪听了,立即说:“我知道圣明天子断不会让老母亲没儿子服侍在身边,别人就算在尽心尽力,但到底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够贴心。还请六弟回去向皇上求情,就说她老人家想念三弟了。三弟也一把年纪,虽然看皇陵是为汗阿玛尽孝,但是老额娘不能不管啊!”老六阿哥不想搭理他,但还是说了:“既然二姐姐这么开口了,弟弟回去向皇上禀告。”
这顿饭吃完出来,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和老六阿哥一起离开。
路上十五阿哥就说:“咱们这位老姐姐一辈子没说过软话,从来不会求人。能看得出来她是想求人,但是话说得又不动听。”
老六阿哥叹口气,回去跟雍正说:“弟弟今天看了那老姐姐,脸色确实不好,中气也不够足,怕是没几年寿命了。”
雍正就说:“她一向心眼儿小,自小就跟大姐姐不对付,一直以来压了大姐姐一头。朕初登大宝的时候给各位姐妹晋位成了固伦公主,倒显不出她的特殊,她就一直嫌弃朕。”
老六阿哥问:“老三那边怎么说?”
雍正就说:“让他年底回来,他回来了说不定还会生出不如待在皇陵的念头呢。”
雍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老三阿哥的诚亲王爵位传承出了点小问题。自从三福晋的儿子弘晟被革除了世子爵位成了一个闲散宗室,老三阿哥又给另一个儿子弘景请封世子,这位是侧福晋的儿子。
老三福晋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如果老三阿哥没有再次请封世子,那么两口子还会同心协力,如今两人的利益不同,自然不会一起努力,老三福晋有劲儿都给儿子谋划了,哪里还会管王府的前程。
雍正从不小看这些女人,在关键时候这些女人们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特别是关于王府爵位传承的时候,别说老三家,就是老七家里也是闹得沸反盈天不太平。
因此他对立太子的事情很慎重。
倒不是觉得皇后会闹什么幺蛾子,他和皇后几十年的夫妻了,太清楚皇后这个人了,她就是个没手段的,人是真贤惠,笨的时候也是真笨。他对立弘晖为太子的事儿也很坚定,可是他担心的是日后,是弘晖的儿孙再争夺太子位了可怎么办?
史书上争夺太子的血雨腥风他感觉不到,但是自己经历的是切肤之痛。
而且弘晖陪着他姑妈出去干了几年差事,做得很不错,不能再压着不给奖励了。
爵位封赏对于别人来说怎么都行,但是对弘晖要慎重,弘晖固然是个好儿子,但是他身后的朝臣也太多了。
秘密立储的事儿在他心里反复思量,最终在几天后他召见了礼部尚书。
他对礼部尚书说:“朕的兄弟和儿子有些年纪很大了,该授予爵位了,你们挑选一些吉祥字眼递上来让朕圈选。”
他又交代内务府:“你们预备着银两,朕在年底勇王和大阿哥回来缴旨的时候要授予宗室爷们爵位,到时候扩建府邸或者是赏赐金银都要用钱,别到时候朕要用了你们说没有。”
内务府哪里敢说什么,要是别人指使内务府,内务府还能哼唧两句,皇上的吩咐送来,内务府敢说没有或者是有一点儿违逆的意思,那就是老寿星吃砒霜自寻死路。
雍正就是对外放出这意思,果然礼部和内务府把消息泄露了出去,西郊因为这事儿立即活跃了起来。
先坐不住的是齐妃李氏,她在屋子里面来回盘算三个儿子能得到什么样的爵位。想了一会儿又想不出来,就想出去打听打听,于是就去侍奉太后。
太后这里很热闹,康熙身边的妃嫔们没出宫的都聚来打听,毕竟自从十九阿哥之下的几个小阿哥没爵位呢。
根据康熙说过不满十八岁不能授予爵位这样的话,小的几个如二十四二十五想都不想,但是十九阿哥和二十阿哥的额娘这会都着急,在想着是给个贝子还是贝勒的爵位。
这里面不着急的却是皇后,她对来打听的儿媳妇说:“皇上那人我是知道的,跟着他过了几十年日子,这人就不是个耳根子软的人,也不是别人三言两语能劝动的人,他有他的打算,就是这个时候咱们轮番去劝也动不了他的意。”
皇后能够这么稳地坐着,就是因为这几个皇子里面没有能乐得过弘晖的人。弘昐弘昀虽然聪明,但是身体不好,如今没有和外界多接触,每日都是养病。弘历就算是不老实也没法和弘晖比,弘晖出头早,当年圣祖爷还在的时候已经出来当差了。当差晚的坏处去问问十四爷就知道了,他都抱怨了半辈子出头晚。
皇后就跟儿媳妇说:“你也别管人家在你面前怎么说,你回家去照顾几个孩子,太太平平地过日子。别理外边那些人,也别跟人家说那么多。”
费莫氏应了一声。
就有不少人想去皇帝身边找那些太监打听一下,不管其他人,就是问问与自己相关的人,哪怕请这些太监给个提示呢。
这些太监也不知道,皇上压根儿没说一个字,礼部送了很多吉祥字眼,皇上看了之后嗯了一声让把这些留下就没其他的吩咐了。
礼部问准备多少份圣旨,皇上说:“回去听吩咐吧。”
内务府也来打听,询问准备多少吉服,他们预备着下了圣旨之后把这些吉服朝冠给人送去,方便新贵人们穿着这些吉服来谢恩。
雍正有时候真的很抠门,他说:“不用准备,朕旧年的衣服他们兄弟还能穿。”
内务府的总管都不知道接下来该说点什么合适,您的衣服都多久了,还给您儿子穿?这句话说得就好像是那村头的土财主不舍得那仨瓜俩枣给儿子置办衣服。
您可是富有天下的皇帝啊!那仓库里面的金银是放着生崽儿的吗?
这些总管们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唯唯诺诺地退了下去。
消息传到弘历耳朵里,他心里想着:皇阿玛做过贝勒和亲王,亲王和贝勒的吉服他都有,也就是说,兄弟们里面有几位是亲王,有几位是贝勒。
弘历还以为自己能捞到手一个亲王呢,现在看来也就是贝勒罢了,大哥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亲王!
他叹口气,要是去年京畿营田的事儿弄好了他年底也能被封为亲王,真是一步错步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