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平平无奇4寸管
    “我想吃巧乐兹。”
    陈晨抬起头看看机场的便利店:“机场怕是没有那么便宜的雪糕。”
    “嘻嘻,我就是说一说,走吧。”
    卫筱挽起陈晨的胳膊,朝着停车场走去。
    孙长兴打电话让她过去一趟,还说陈晨也会从羊城飞过来,所以卫筱寻思闲着也是闲着,来到机场亲自接机。
    “你在羊城顺利吗?”
    “还行,毕竟有林老登在,挺照顾的。”
    “那你知道孙主任叫我们过来干什么吗?”
    卫筱瞪着大眼睛。
    反正听电话里的语气,孙主任挺急的,但又有些卖关子,一直说“等你到了就知道了”。
    她寻思顺风和晨盾在临阳也没什么高科技产业,怎么就把孙长兴从首都摇过来了?
    “可能是你这次援非的工作成绩显著,给你来加冕的吧。”陈晨随口一说。
    “是哈?”
    卫筱眼神明亮了一些,心说算他们有眼力见儿。
    不一会儿。
    车子停在信远钢管厂。
    刚打开车门,几个老面孔就围了上来。
    “陈总,卫总,辛苦你们专门来一趟。”
    陶文辉和卫筱有一面之缘,因此还比较客气。
    孙长兴就不一样了,抬手给陈晨的胸膛一拳:“你小子现在可以啊,工业农业没你不能干的。”
    “害,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陈晨摆摆手,看似谦虚,实则逼味十足。
    站在一旁的钱进最后一个捞到和这二位打招呼的机会。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盘明白。
    敢情人家都很熟,自己才是那个外人。
    刚开始他还有些担心,上面的领导下来,看架势是要挑毛病。
    挑临阳市的毛病也就算了,可不敢把炮火转移到这二位企业家的身上。
    毕竟人家是自己的财神爷。
    不过看现在的情形。
    无论是王主任还是陶司长,还是那位穿着军装的孙首长,都对两位小财神爷礼遇有加。
    在欢声笑语中,一行人走进信远钢管厂的生产车间。
    车间大的不行,机械化程度很高,不少的机器一看就是新的,说明是最近才引进的。
    目测规模是五百万吨级别的,这个体量在县级市来说已经很可观了,甚至有可能在省内都能排的上号。
    但偌大的车间,工人却异常的少。
    王翰生抬手看看表,五点半不到,按理说还没到下班的点呢。
    这么大的工厂,这么少的工人,多少显得有些可疑。
    “卫董事长,今天是停工了吗?”
    “没有啊。”卫筱清澈透明。
    “那这个工人的数量不对劲啊,你们这么大的工厂,不到六点钟,车间只有十来个人?”
    “我们三点下班,人少是因为有的机器没法停,所以他们是倒班来的。”
    听到卫筱的回答,来访的众人遭遇到迎头一棒。
    乖乖。
    听说过顺风的工作制在国内独树一帜。
    万没想到。
    人连旗下的子工厂也贯彻了如此宽松的工作时间。
    五小时的工作时间,平均薪资高出行业40%。
    怪不得这家工厂拉动就业的效果明显。
    钱进也有些自豪:“我们市里头好些基层工种都馋哭了,有很多人都辞职来了信远厂。”
    “这我倒是信。”王翰生开了眼界。
    “不光是就业层面,信远钢管厂在产值方面也是独树一帜。”
    王翰生:“我看过报表。”
    钱进卖力的介绍:“不光是数字上的拉动。人家钢管厂虽然是五小时工作制,但效率一点没落下。”
    “一个月的产量,能顶得上过去我们全市一年半的产量。”
    “而且还能带动相关周边材料,运输啦、钢铁啦,甚至连消费都能拉动。”
    “…………”
    在钱进放彩虹屁的时候,卫筱美得不行。
    陈晨诚不欺我。
    看这样子,几位领导确实是来给自己加冕的。
    有一说一,信远钢管厂乃至整个的临阳产业链能有今天的成绩,卫筱当初都没有预计到。
    但项目开展之后,人家确实是嗷嗷赚钱。
    于是她扬起小脸,睫毛舒展:“我很惭愧,只能说越努力越幸运叭。”
    “老实话讲,我们内部当初对于这个援非农业工程不太看好,觉得有点赔本赚吆喝。”
    “但国家把任务降下来了,我们当然是配合。”
    “结果做着做着,产值很高,利润也很可观,还顺便帮了一把临阳市。”
    “属于是双赢了。”
    钱进立刻抠出+1:“绝对的双赢!”
    “因为这个经验,我最近思考了很多。”卫筱小算盘打起来。“全国类似的城市有很多,而全世界需要援助的城市也有很多,我们可以在拉美、东南亚这些地方复制类似的模式。”
    陈晨听完捏了一把汗,心说这个模式可不兴复制。
    一个地方玩玩就够了。
    但凡推广到全世界,那不和三战全面爆发是一个道理吗?转过头。
    站在一旁的孙主任也默不作声,只是时不时的给陈晨投来深邃的目光。
    这让陈晨意识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不过钱进就单纯多了。
    这才刚走进工厂,王翰生就被信远钢管厂的规模震惊了。
    他还能挑出什么毛病来?
    “那什么,既然几位领导来了,那就让卫董事长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先进经验吧。”
    “哪有什么先进经验,运气好。”卫筱表面谦虚了一下,然后看向人群:“我也就是挂个名,具体的还是让钢管厂的总经理来介绍吧,郭厂长到前面来。”
    话音落地。
    一个憨厚老实的中年人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他叫郭世伟,负责信远厂的具体事宜。
    在产业合并之前,他就是厂子的副厂长。
    后来魏修过手,对厂子的人事做了优化,觉得郭世伟能力还行,就给他扶正了。
    郭厂长十八岁就进厂,上过三次光荣榜,一路干到副厂长。
    全程经历了信远厂辉煌与低谷,算是比较有发言权的人。
    所以他站在领导面前时,感慨颇多。
    “其实我们厂这几年都是在泥潭中挣扎。
    “主要是啥呢,产业一升级,像钢制品这样的初级工业品市场份额基本就定死了。”
    “我们之前的思路是在产品上下功夫,然后在国内市场找出路。”
    “找着找着,路就堵死了。”
    因为郭厂长经历过这一切,所以语气里多少带着一些沧桑,很有代入感。
    领导们当时就听进去了。
    信远厂面临的困境,又何尝不是国内大多数老工业厂面临的困局呢?
    “幸运的是,卫董事长派来了飞牛的魏总。”
    “哪个wei?”孙长兴问道。
    陈晨随口解释:“魏修,您应该见过。”
    “……”
    孙长兴当时就想起来了,心说对,这事儿对!
    也就这个魏修能搞出这么多的幺蛾子。
    不过孙长兴并没有发表看法,挥手让郭厂长继续说。
    “魏总来了之后,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
    “说国内有产能,国外没有。国内没市场,国外有。”
    “他让我们把格局打开,眼界放开,多出去走走。”
    “这一走不要紧,我发现国外才是广阔的天地啊。”
    “在我们这里显得很落后的基础工业产品,在他们那里是生活必需品。”
    这是基本的外贸常识,但王翰生听着有些头皮麻:“你具体说说,具体是什么产品。”
    郭世伟转身从半成品料堆里拿起一根钢管。
    “就是这个。”
    “这种产品目前是我们厂的拳头产品,销量最大,年产能过百万吨。”
    “他的学名是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主要用途是当做灌溉管、输气管,反正就是搞基础工程建设用的。”
    卫筱曾经在华卫的报告中见过这玩意儿。
    当地农田设施的灌溉水管就是用的它。
    而且还援助出去了一部分,当做当地的石油、天然气管道用。
    唯一没想到的事,这水管的用量竟然那么大。
    年产百万吨不是开玩笑的。
    王翰生接过水管,和身后的陶文辉、孙长兴对了对眼神。
    三个人有一定的默契,似乎在眼神中达成了什么共识。
    于是他问道:“你再详细说一下关于这个水管的事情。”
    郭世伟看了眼陈晨,于是风轻云淡道:“这玩意儿也没啥可说的。”
    “以前我们国内水管都用这种。”
    “后来改成pvc、ppr这些塑料管了。”
    “铸铁管就只用在煤气这些领域。”
    “工艺也不复杂,国内产量又大,所以很卷。”
    王翰生对于这些仿佛都不感兴趣,直接切入话题道:“你手里这根管直径是多少?”
    “114.3毫米。”郭世伟对于自家拳头产品的参数了如指掌。
    “为什么是114.3???”
    王翰生有些咬牙切齿。
    不是因为别的。
    而是因为这个数字今天他看到过不止一遍了。
    就在这时。
    陈晨突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王主任是吧?你有所不知,这管直径可不是我们说多少,就多少。”
    “管道这方面国家有严格标准的。”
    “像你手里这根,俗称4寸管,标准直径是115。”
    “我们出产的是114.3,0.7毫米的误差也是符合国标的。”
    “不信你可以查查。”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巧克力罗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巧克力罗刹并收藏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