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首席谋臣荀彧
第271章 首席谋臣荀彧
在后汉三国时期的士大夫中,有一位格外耀眼的谋士荀彧(xunyu)。
荀彧富有韬略,深谋远虑,曾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不朽贡献,被曹操比作子房。
但最后却引火烧身,忧愤而死,上演了一桩历史悲剧。
荀彧之死,从根本上来讲,是其内心的矛盾所致。
荀彧既希望曹操实现霸业,同时又对汉室具有难以割舍的情感,从而成了汉王朝的殉葬品。
历史上的荀彧,是一个内心十分矛盾的士人,以汉臣自居,又是曹操谋士。
按照荀彧的设想,当是尽心尽力辅佐曹操,借以匡扶汉室。
也正因如此,荀彧此前才弃袁绍而去,改投更具希望的曹操。
不过,随着曹操羽翼的丰满,汉献帝势必会越来越被架空,彻底沦为傀儡。
而这一的局面,却又是荀彧最不想看到的。
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势力不断膨胀后,也做出了不少僭越之事。
荀彧的遭遇,令苏晨为之痛惜,如此才华横溢之人最终却不能善终。
此刻,三国时期的众人心中好奇,纷纷猜测接下来是哪一位名士得以青史留名。
“他是曹操摩下的首席谋臣,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他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战略方针,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出自他的计策。”
“官渡之战中,他出谋划策,使曹操获得了此战的胜利,奠定了其统一我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也是中华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他处理朝政事务十数年,先后为曹操举荐了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他便是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
刘备:我就知道会有荀彧,要是当初荀彧能够前来投奔我,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发生了。
他对于荀彧没能来投奔自己,一直心有遗憾,错失了一个栋梁之材。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
不管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还是迎奉天子,都足以说明荀彧的战略之强。
在战术方面,荀彧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在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的智谋可谓算无遗策,其深知曹操的本性。
反对曹操加九锡,必然被曹操所不容,以至于招致祸患。
但凡一个聪明的人都不会这么干,但荀彧偏偏这么干了。
他心里非常清楚,荀彧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
劝进曹操加九锡的议论之所以兴起,是因为刘氏宗庙社稷已然沦陷。
这种悲痛时刻,但凡是良心未泯的人,都会感到悲痛万分。
而荀彧显然是良心未泯之人,情不自禁,无法抑制自己内心良心的谴责。
因此就算是死,荀彧也不能当做看不见曹操的行为。
其实说起来,荀彧的过错,是委身曹操而为他多加谋划。
荀彧也知道曹操有僭越的心思,而始终不愿附和,并且以忠义之说劝谏曹操。
可也正因如此,遭到曹操的忌恨,身死殉节。
但是,荀彧忠于汉室的心意,足以被天下人所知。
如此忠于汉室之人,要是能为他所用,匡扶汉室的把握也会大得多。
“荀彧,字文若,颖川人。”
“荀彧的祖父,荀淑在当时很有名气。”
“荀彧年轻的时候,南阳名士何题非常认同他的为人,评价荀彧是个可以辅佐帝王的人才。”
“公元189年,荀彧被举为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等物品。”
“董卓之乱时,荀彧弃官归乡,并对乡亲们说。”
“颍川是个四面受敌的地方,每当天下发生动乱,这时常常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请乡亲们马上离开这里。”
“但无奈的是,乡亲们留恋旧土不愿离去。”
“这时身为同乡的冀州牧韩馥派人来接荀彧,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之后董卓派人抢掠各地,一直到颍川才返回,而荀彧留在颖川的同乡人多被董卓部下所杀。”
“然而到达冀州后,袁绍已经取代了韩馥的职位,见荀彧到来待之为上宾。”
“荀彧的弟弟和同乡郭图等人都收到袁绍的委任,但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
“于是191年投奔了曹操,这一年荀彧29岁。”
“曹操非常高兴的说,你就是我的谋士张良。”
“公元192年,曹操领兖州牧,后为镇东将军,荀彧则以司马身份随其征战。”
杨坚:荀彧足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两人都是辅佐国家朝政的经世大才。
他熟读陈寿的《三国志》,其中有重点提到对荀彧的评价。
陈寿说道,荀彧清高优秀,通达文雅,具有辅佐帝王的风范。
然而对人对事的洞察和预见能力都有所不足,使得荀彧振兴汉室的志向未能充分实现。
虽然陈寿对荀彧的评价趋于正面,但他并不认可陈寿对荀彧的评价。
在他看来,荀彧为了匡扶汉室,辅佐曹操称霸北方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目的是在天下大乱之时延续汉室宗庙,并非不知道曹操的志向。
曹操既然成就霸业,就必然不会再满足当一个小小的汉臣。
而荀彧阻挠曹操晋爵魏公,肯定会被曹操所不满。
最终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荀彧亡身殉节,以对后世彰显自己对汉室的忠心。
他考察过荀彧的举动,为曹操建言献策,匡扶汉室,挽救国家于危难。
他非常明白,荀彧的本意,是为了解救百姓于水火。
但最后董昭劝进曹操晋爵为魏公,荀彧劝阻,最终招致死亡。
他认为对于荀彧的操行,不能求全责备。
毕竟荀彧秉承忠义,只是事情的成败,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
荀彧的才略虽然足以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但曹操势力强盛,荀彧无力纠正曹操的做法,唯有杀身成仁以彰忠义。
“194年,曹操东征徐州陶谦,委任荀彧主持留事宜。”
“这时陈宫、张邈等人趁机在兖州反曹,暗中迎接吕布。”
“而兖州诸城皆响应陈宫等人,荀彧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来援救。”
“夏侯惇到后,当夜诛杀了几十个图谋反叛的人,才安定了军心。”
“这时豫州刺史郭贡也率众数万来攻,众人都非常害怕,郭贡要求面见荀彧。”
“荀彧准备前往,夏侯惇阻拦。”
“而荀彧坚持出城游说郭贡,以免腹背受敌。”
“郭贡见荀彧毫无惧意,认为鄄城易守难攻,便带兵而去。”
“之后,荀彧派陈煜去范、东阿两个县,终于保全了这三个城。”
“等到曹操回来,在濮阳击败了吕布。”
“陶谦死后,曹操打算趁机继续攻打徐州,回来再平定吕布。”
“荀彧劝阻说,当年刘邦确保关中,关武帝刘秀据守河内,全都是靠巩固自己的根基从而控制天下。”
“而将军依靠兖州开创的事业,且兖州依据黄河、济水,是天下的要地,易守难攻。”
“它就是将军的关中、河内,所以应该先安定兖州。”
“而且如果攻打徐州,留守后方的兵多,则前方兵力不够。”
“吕布趁机侵扰的话,只有鄄城、范、卫三处可以保全。”
“其他地方都不能为我们所有,这样就等于失去了兖州。”
“如果徐州没有平定,兖州又失守,那到时将军就无处立足了。”
“且徐州子弟想到父兄被杀的耻辱,必定拼死反抗。”
“而此时粮食已经成熟,如果抢收粮食,一战就可以击败吕布。”
“于是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再次与吕布交战,分兵平定各县。”
“吕布失败逃走,兖州因此平定。”
李世民:要不是荀彧及时看破了陈宫等人的阴谋,曹操恐怕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可荀彧最终却落得那般下场,想想还真是可悲。
荀彧在曹操手下很受重视和信任,可以说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一位谋士。
曹操带兵东征徐州牧陶谦之际,陈宫和张邈等人因不满曹操攻打徐州乱杀无辜的的做法,直接就反叛了。
形势更严峻的是,陈宫、张邈等人暗中勾结了卢布,要迎吕布进入兖州。
当吕布带兵到后,张邈派人诓骗荀彧,想让荀彧以为吕布是友军。
但好在荀彧警觉,怀疑张邈等人要谋反,马上让军队加强防守,并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
当时兖州诸城的兵马都被曹操带走攻打徐州了,城中空虚,吕布带兵入城。
而当时的陈宫策反了不少人,很多人都要反叛曹操。
直到夏侯惇到后,连着诛杀谋反者数十人,军心才安稳下来。
豫州刺史郭贡本来是帮助吕布来夺城的,但是在荀彧的说服下,也最终放弃了。
后来荀彧又与程昱出谋划策,守住了城池,一直坚持到曹操带兵回来。
而陈宫和张邈都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此次背叛对于曹操来说几乎近于毁灭。
攻打徐州不成,老巢还被人抢了,对于曹操的打击可想而知。
要不是荀彧力挽狂澜,恐怕不会有曹操什么事。
“公元196年,汉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与众人商议是否要奉迎献帝定都许县。”
“许多人认为徐州还未平定,且杨奉等人不好对付。”
“而荀彧却说到,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
“汉高祖东征项羽时,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使天下归心。”
“自从天子流亡,将军首先兴起义兵。”
“虽然没有远赴长安,但在外抵御祸难,心中也很思念王室。”
“如今天子回到洛阳,如果能趁这个机会拥戴主上,这是大顺。”
“持最大的公心,使天下豪杰服从,这是大略。”
“扶持大义来招收天下英才,这是大德。”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把献帝迎到许县。”
“曹操被封为大将军,荀彧被封侍中,代尚书令。”
“而此举也造成了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
“曹操虽常在外征战,但军国大事全都与荀彧一起筹划。”
“而荀彧也为曹操举荐了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
“自从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县后,袁绍心中不服。”
“且在兼并了黄河以北地区后,实力非常强盛,于是日渐傲慢。”
“反观曹操这边,东有吕布侵扰,南要抵御张绣,且张绣在宛城把曹军打得大败。”
李隆基:奉天子以令诸侯,荀彧的本意虽好,但曹操显然不会满足。
东汉末年,外戚干政,宦官作乱,导致朝纲败坏,民生哀怨。
那时天下群雄并起,各路诸侯纷纷起兵。
在发生董卓之乱之时,东汉也是彻底走了下坡路,而兴复汉室就成了某些人必定要完成的目标。
荀彧就是想一心匡扶汉室,但是此时的汉室满目疮痍。
所以荀彧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帮他完成匡扶汉室的心愿,这个人就是一代枭雄曹操。
其实荀彧也深知曹操并非池中之物,不是一个容易掌控的主。
但是荀彧也深知如果自己想完成匡扶汉室,肃清天下的心愿,就必须要曹操这样的铁血军阀来完成。
所以在他看来,那时的荀彧也是一个矛盾的个体。
但是荀彧也没有办法,只得赌一把。
不过显然,荀彧赌输了。
随着曹操击败黄巾军,汉献帝刘协在杨奉等人的护送下回到了洛阳,荀彧支持曹操提出了迎奉天子的主张。
荀彧是希望曹操可以好好的辅佐汉献帝刘协,做一个辅佐之臣,安定天下,兴复汉室。
但是曹操走上了辅佐之臣的道路,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或许荀彧从未想过自己提出的奉天子以令诸侯的主张,最终却形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袁绍更加骄傲,于是写信给曹操,内容荒谬傲慢。”
“曹操看过后大怒,诸将都认为是败于张绣的缘故。”
“只有荀彧看出了曹操是因为别的事情在忧虑,于是问曹操原因。”
“曹操将书信给荀彧看,并对他说道,想去攻打袁绍这个不义之人。”
“但是现在的力量又打不过他,应该怎么办?”
“荀彧说,自古以来,如果却有才干,即使弱小也必定会变得强大。”
“但如果没有才干的话,即使现在强大,也会变得弱小。”
“从刘邦、项羽的存亡中,就可以看出这个道理。”
“袁绍此人表面对人宽和,但实际却嫉贤妒能,此为度量。”
“且做事犹豫不决,此为谋略。”
“治军纪律松弛,兵众虽多,却难以发挥作用,此为用兵。”
“而且袁绍世代高官,名门望族,喜欢沽名钓誉,此为德行。”
“而将军无论在度量、谋略、用兵、德行上都超过了他,即使他现在强大又有什么用。”
“并建议先安抚关中的韩遂和马超等人,而关西的事情可以交给钟繇去办。”
“这样就可以放心的先攻取吕布,而后再图谋袁绍。”
赵匡胤:荀彧一心向汉,要是能投奔刘备,或许历史的轨迹会大不相同。
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当初荀彧为了躲避兵祸,搬到袁绍的地盘去住。
袁绍看见荀彧来,非常高兴,亲自前去拜访他,待他如上宾。
可是,荀彧认为袁绍无法帮助汉朝统一天下。
因此就趁早离开了袁绍,前往投奔能帮助汉朝统一天下的曹操。
其二便是当荀彧在投奔曹操以后,给曹操提的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曹操迎奉天子。
曹操因此把汉献帝迎接过来,但曹操想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过,荀彧提出这条主张的时候,确实是为了让曹操以令诸侯,但并不是让曹操挟天子。
而是真正把天子保护起来,免得汉献帝再遭遇董卓那样的人的危害。
保护起来后,再让曹操帮助汉天子打天下,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的目的。
其三就是后来曹操想要晋封为魏公,派人征求荀彧的意见,希望得到荀彧的认可。
但荀彧认为,当初曹操起兵的目的,是为了帮汉天子匡扶天下。
现在晋封魏公,就有了私心,不是君子所为。
曹操也不过就是想升为魏公,并没有说升为魏王,更没有说僭越当皇帝。
但是荀彧都不同意,可见在荀彧的心思,确实是一心向汉的。
如此种种,都能说明荀彧一直忠心于汉室。
“公元198年,曹操打败张绣,擒拿吕布,平定了徐州,便与袁绍对抗。”
“而袁绍在击败了公孙赞后,虎踞四州,是当时最强的割据势力。”
“孔融对荀彧说,袁绍地广兵强,有谋士田丰、审配、逢纪等人。”
“而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为他统领军队恐怕很难战胜。”
“荀彧说,袁绍兵虽多而法令不严,田丰刚愎而好犯上。”
“许攸贪婪而不检点,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
“这两人料理后方,如果许攸家犯了法,一定不会放过,不宽纵许攸必然叛变。”
“至于颜良、文丑,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可以一战而擒拿。”
“仅仅一席话,便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信心。”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连连交战。”
“曹军固守官渡,袁绍围攻曹操。”
“而此时的曹军粮草即将吃完,于是给荀彧写信,想退回许县。”
“荀彧回信说,现在粮草虽然少,但是现在如果先退,必然会陷于被动。”
“而将军以十分之一的兵力抵御敌军,扼住敌军的咽喉,致使敌人不能前进,已经坚持了半年。”
“袁绍的气势已经出现了衰竭的情况,局势也必将有所变化。”
“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机会。”
“于是曹操放弃了撤军的打算,又出奇兵袭击袁绍的粮草驻地,袁绍败退。”
“而审配因许攸家不守法度,逮捕了他的妻子和儿女。”
“许攸一怒之下叛离袁绍,投奔曹操。”
“颜良、文丑都在战斗中被杀,田丰因为劝诫触怒袁绍而被杀。”
“袁绍手下的将领谋士,一切都像荀彧预料的那样。”
王安石:官渡之战的胜利,最大的功臣便是荀彧。
曹操在迎奉天子之后,便有了正当的声名征战四方,治理朝纲,也迎来了之后的官渡之战。
当时是曹操大军与袁绍大军在官渡展开的战役,也是东汉末年历史上有名的三大战役之一。
同时,官渡之战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当时袁绍举兵南下企图进攻许都,曹操得知后立即带兵在官渡一带做好防守准备。
对峙数月后,曹操方处于劣势的状态,曹操甚至想过退兵。
但是荀彧鼓励曹操继续拖跨袁绍方,伺机决战。
后来袁绍手下的许攸投降了曹操,使得曹操带兵奇袭,烧了袁绍大军的粮草,断了他们后方的补给,这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官渡之战后曹操大大的增加了实力,真正的成为了一方的霸主。
可以说曹操此时的功绩都是有荀彧的努力在里面的,曹操对荀彧的智谋才能非常的认可和信任,认为荀彧的才华和张良一般。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官渡之战之所以能成功,荀彧居功至伟。
但是一想到荀彧最后的结局,他就替荀彧不值。
“公元201年,曹操想趁袁绍兵败袭击刘表。”
“荀彧则认为现在袁绍失败,部众离心,应趁此机会,马上平定他。”
“如果离开兖州、豫州,远征长江、汉水。”
“万一袁绍收其残部,趁虚攻击我们的后方,丞相的大事就完了。”
“于是曹操采纳了荀彧的计策,再次进驻到黄河岸边。”
“袁绍病死,曹操渡过黄河,打击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
“公元203年,曹操根据荀彧前后所立的功劳,上表朝廷,封荀彧为万岁亭侯。”
“公元207年,曹操准备讨伐刘表,问计于荀彧。”
“荀彧说可以明里出兵宛城、叶城,暗中从小路轻装前行,出其不意的对其进行攻击。”
“正在这时,刘表病死。”
“曹操率军直驱宛城、叶城,刘表的儿子刘琮献出荆州投降。”
“公元212年,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该进爵位为国公,得九锡。”
“荀彧听闻后,认为曹操兴起义兵的本意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定国家,怀着忠贞的诚心,保持谦让的品质,所以不应该这样做。”
“荀彧反对曹操进封国公,使得曹操因此心中对荀彧不满。”
“正好这时征讨孙权,曹操让其到谯县劳军,趁机把他留下,让他参丞相军事。”
“曹操进军到卢虚后,荀彧因病留在寿春。”
“不久便忧郁而死,时年五十岁。”
朱元璋:荀彧忠于汉室,身死殉节,其心可嘉。
汉末天下大乱,荀彧要匡扶汉室只能倚仗曹操。
荀彧早年间为曹操出谋划策,攻占兖州。
又拿汉高祖刘邦攻占关中,汉光武帝刘秀攻占河内的事迹来比喻曹操。
官渡之战时,荀彧建议曹操不要率军退回许昌,拿楚汉相争时的成皋之战来劝谏曹操。
等到帮助曹操建立功业之后,荀彧又希望得到忠于汉室的名声。
荀彧辅佐曹操而让他强盛,举荐贤能,训练军队,决断大事,制定策略,征伐四方,连战连克。
于是曹操得以转弱为强,统一北方,十分天下而有其八,荀彧的功劳不在春秋名臣管仲之下。
而荀彧最终能为汉朝殉节,他的仁德又在管仲之上。
荀彧对于曹操而言,就像汉高祖刘邦的谋臣张良一样。
董昭建议曹操接受九锡,晋爵魏公,荀彧劝阻。
曹操心中不平,以致荀彧身死,令人惋惜。
荀彧辅佐曹操平定中原,消灭群雄,成就帝王之业。
朝廷内外都认为天下已经属于曹操,虽然不加九锡,曹操也掌握天下。
荀彧的意思,是希望曹操能等待天下归心之日,再行晋爵称王之事。
以免因强取横夺而被天下人唾弃,而声名受损。
可惜曹操志在必得,不愿等待数年。
“荀彧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他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
“在建计、密谋、框壁、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而关于荀彧之死,同为正史的三国志和后汉书中记载的却不一样。”
“三国志中记载荀彧受到曹操冷落,最终忧郁而死,”
“而后汉书中记载曹操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发现器中空无一物,领会曹操的意思后服毒自尽。”
“而关于荀彧的身份立场,三国志将荀彧、荀攸、贾诩同传,位列曹氏夏侯氏以外的魏臣之首。”
“而后汉书中,则将荀彧与郑泰、孔融并列一传,视其为汉臣。”
“荀彧也成为魏蜀吴三方割据势力中,唯一在此书中有传记的人。”
“对此,后世学者也各持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荀彧忠于汉室,从迎接汉献帝回许县,令天子得到保护,到后来的不同意曹操称公,都显示了他对汉的忠心。”
“也有人认为他一辈子都是在为曹操出谋划策,是曹操的谋臣。”
“无论荀彧是汉臣还是魏臣,他都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张居正: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许荀彧从投效曹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从理性角度考虑,荀彧清醒地认识到汉不可为。
于是拥护曹操重造天下的大业,并建立了赫赫功绩。
但与此同时,荀彧与旧王朝之间在情感上又有藕断丝连的联系。
封建伦理纲常礼教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荀彧的心头,让他难以挣脱。
不过荀彧尽管有些矛盾,但纵观荀彧的一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个人成就。
其一,便是辅佐曹操统一北方。
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首先平定徐州、宛城、淮南,消灭吕布、张绣、袁术等以稳定兖州后方。
再出兵与袁绍相争,逐步统一北方。
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有退兵的打算。
荀彧极力劝谏,最终一战而胜,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最终消灭袁绍,攻占河北。
其二,劝谏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
曹操奉迎汉献帝前,江东的孙策以及河北的袁绍都有奉迎汉献帝的打算。
荀彧劝谏曹操迅速行动,将汉献帝从洛阳迎接到许昌。
实际上掌控中央政权,在政治上获得对其他割据军阀的绝对优势,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三,就是向曹操大力举荐北方士人。
荀彧从袁绍处转投曹操后,先后举荐了荀攸、戏志才、郭嘉等人。
这些人才全都得到曹操重用,各尽其能,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本章完)
在后汉三国时期的士大夫中,有一位格外耀眼的谋士荀彧(xunyu)。
荀彧富有韬略,深谋远虑,曾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不朽贡献,被曹操比作子房。
但最后却引火烧身,忧愤而死,上演了一桩历史悲剧。
荀彧之死,从根本上来讲,是其内心的矛盾所致。
荀彧既希望曹操实现霸业,同时又对汉室具有难以割舍的情感,从而成了汉王朝的殉葬品。
历史上的荀彧,是一个内心十分矛盾的士人,以汉臣自居,又是曹操谋士。
按照荀彧的设想,当是尽心尽力辅佐曹操,借以匡扶汉室。
也正因如此,荀彧此前才弃袁绍而去,改投更具希望的曹操。
不过,随着曹操羽翼的丰满,汉献帝势必会越来越被架空,彻底沦为傀儡。
而这一的局面,却又是荀彧最不想看到的。
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在势力不断膨胀后,也做出了不少僭越之事。
荀彧的遭遇,令苏晨为之痛惜,如此才华横溢之人最终却不能善终。
此刻,三国时期的众人心中好奇,纷纷猜测接下来是哪一位名士得以青史留名。
“他是曹操摩下的首席谋臣,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他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战略方针,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出自他的计策。”
“官渡之战中,他出谋划策,使曹操获得了此战的胜利,奠定了其统一我国北方的基础。”
“官渡之战,也是中华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他处理朝政事务十数年,先后为曹操举荐了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他便是曹操的首席谋臣荀彧。”
刘备:我就知道会有荀彧,要是当初荀彧能够前来投奔我,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发生了。
他对于荀彧没能来投奔自己,一直心有遗憾,错失了一个栋梁之材。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
不管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还是迎奉天子,都足以说明荀彧的战略之强。
在战术方面,荀彧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在政治方面,荀彧为曹操举荐了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荀彧的智谋可谓算无遗策,其深知曹操的本性。
反对曹操加九锡,必然被曹操所不容,以至于招致祸患。
但凡一个聪明的人都不会这么干,但荀彧偏偏这么干了。
他心里非常清楚,荀彧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
劝进曹操加九锡的议论之所以兴起,是因为刘氏宗庙社稷已然沦陷。
这种悲痛时刻,但凡是良心未泯的人,都会感到悲痛万分。
而荀彧显然是良心未泯之人,情不自禁,无法抑制自己内心良心的谴责。
因此就算是死,荀彧也不能当做看不见曹操的行为。
其实说起来,荀彧的过错,是委身曹操而为他多加谋划。
荀彧也知道曹操有僭越的心思,而始终不愿附和,并且以忠义之说劝谏曹操。
可也正因如此,遭到曹操的忌恨,身死殉节。
但是,荀彧忠于汉室的心意,足以被天下人所知。
如此忠于汉室之人,要是能为他所用,匡扶汉室的把握也会大得多。
“荀彧,字文若,颖川人。”
“荀彧的祖父,荀淑在当时很有名气。”
“荀彧年轻的时候,南阳名士何题非常认同他的为人,评价荀彧是个可以辅佐帝王的人才。”
“公元189年,荀彧被举为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等物品。”
“董卓之乱时,荀彧弃官归乡,并对乡亲们说。”
“颍川是个四面受敌的地方,每当天下发生动乱,这时常常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请乡亲们马上离开这里。”
“但无奈的是,乡亲们留恋旧土不愿离去。”
“这时身为同乡的冀州牧韩馥派人来接荀彧,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之后董卓派人抢掠各地,一直到颍川才返回,而荀彧留在颖川的同乡人多被董卓部下所杀。”
“然而到达冀州后,袁绍已经取代了韩馥的职位,见荀彧到来待之为上宾。”
“荀彧的弟弟和同乡郭图等人都收到袁绍的委任,但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
“于是191年投奔了曹操,这一年荀彧29岁。”
“曹操非常高兴的说,你就是我的谋士张良。”
“公元192年,曹操领兖州牧,后为镇东将军,荀彧则以司马身份随其征战。”
杨坚:荀彧足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两人都是辅佐国家朝政的经世大才。
他熟读陈寿的《三国志》,其中有重点提到对荀彧的评价。
陈寿说道,荀彧清高优秀,通达文雅,具有辅佐帝王的风范。
然而对人对事的洞察和预见能力都有所不足,使得荀彧振兴汉室的志向未能充分实现。
虽然陈寿对荀彧的评价趋于正面,但他并不认可陈寿对荀彧的评价。
在他看来,荀彧为了匡扶汉室,辅佐曹操称霸北方是不得已而为之。
其目的是在天下大乱之时延续汉室宗庙,并非不知道曹操的志向。
曹操既然成就霸业,就必然不会再满足当一个小小的汉臣。
而荀彧阻挠曹操晋爵魏公,肯定会被曹操所不满。
最终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荀彧亡身殉节,以对后世彰显自己对汉室的忠心。
他考察过荀彧的举动,为曹操建言献策,匡扶汉室,挽救国家于危难。
他非常明白,荀彧的本意,是为了解救百姓于水火。
但最后董昭劝进曹操晋爵为魏公,荀彧劝阻,最终招致死亡。
他认为对于荀彧的操行,不能求全责备。
毕竟荀彧秉承忠义,只是事情的成败,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
荀彧的才略虽然足以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但曹操势力强盛,荀彧无力纠正曹操的做法,唯有杀身成仁以彰忠义。
“194年,曹操东征徐州陶谦,委任荀彧主持留事宜。”
“这时陈宫、张邈等人趁机在兖州反曹,暗中迎接吕布。”
“而兖州诸城皆响应陈宫等人,荀彧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来援救。”
“夏侯惇到后,当夜诛杀了几十个图谋反叛的人,才安定了军心。”
“这时豫州刺史郭贡也率众数万来攻,众人都非常害怕,郭贡要求面见荀彧。”
“荀彧准备前往,夏侯惇阻拦。”
“而荀彧坚持出城游说郭贡,以免腹背受敌。”
“郭贡见荀彧毫无惧意,认为鄄城易守难攻,便带兵而去。”
“之后,荀彧派陈煜去范、东阿两个县,终于保全了这三个城。”
“等到曹操回来,在濮阳击败了吕布。”
“陶谦死后,曹操打算趁机继续攻打徐州,回来再平定吕布。”
“荀彧劝阻说,当年刘邦确保关中,关武帝刘秀据守河内,全都是靠巩固自己的根基从而控制天下。”
“而将军依靠兖州开创的事业,且兖州依据黄河、济水,是天下的要地,易守难攻。”
“它就是将军的关中、河内,所以应该先安定兖州。”
“而且如果攻打徐州,留守后方的兵多,则前方兵力不够。”
“吕布趁机侵扰的话,只有鄄城、范、卫三处可以保全。”
“其他地方都不能为我们所有,这样就等于失去了兖州。”
“如果徐州没有平定,兖州又失守,那到时将军就无处立足了。”
“且徐州子弟想到父兄被杀的耻辱,必定拼死反抗。”
“而此时粮食已经成熟,如果抢收粮食,一战就可以击败吕布。”
“于是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再次与吕布交战,分兵平定各县。”
“吕布失败逃走,兖州因此平定。”
李世民:要不是荀彧及时看破了陈宫等人的阴谋,曹操恐怕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可荀彧最终却落得那般下场,想想还真是可悲。
荀彧在曹操手下很受重视和信任,可以说是曹操手下最重要的一位谋士。
曹操带兵东征徐州牧陶谦之际,陈宫和张邈等人因不满曹操攻打徐州乱杀无辜的的做法,直接就反叛了。
形势更严峻的是,陈宫、张邈等人暗中勾结了卢布,要迎吕布进入兖州。
当吕布带兵到后,张邈派人诓骗荀彧,想让荀彧以为吕布是友军。
但好在荀彧警觉,怀疑张邈等人要谋反,马上让军队加强防守,并急召东郡太守夏侯惇。
当时兖州诸城的兵马都被曹操带走攻打徐州了,城中空虚,吕布带兵入城。
而当时的陈宫策反了不少人,很多人都要反叛曹操。
直到夏侯惇到后,连着诛杀谋反者数十人,军心才安稳下来。
豫州刺史郭贡本来是帮助吕布来夺城的,但是在荀彧的说服下,也最终放弃了。
后来荀彧又与程昱出谋划策,守住了城池,一直坚持到曹操带兵回来。
而陈宫和张邈都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此次背叛对于曹操来说几乎近于毁灭。
攻打徐州不成,老巢还被人抢了,对于曹操的打击可想而知。
要不是荀彧力挽狂澜,恐怕不会有曹操什么事。
“公元196年,汉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与众人商议是否要奉迎献帝定都许县。”
“许多人认为徐州还未平定,且杨奉等人不好对付。”
“而荀彧却说到,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
“汉高祖东征项羽时,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使天下归心。”
“自从天子流亡,将军首先兴起义兵。”
“虽然没有远赴长安,但在外抵御祸难,心中也很思念王室。”
“如今天子回到洛阳,如果能趁这个机会拥戴主上,这是大顺。”
“持最大的公心,使天下豪杰服从,这是大略。”
“扶持大义来招收天下英才,这是大德。”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把献帝迎到许县。”
“曹操被封为大将军,荀彧被封侍中,代尚书令。”
“而此举也造成了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
“曹操虽常在外征战,但军国大事全都与荀彧一起筹划。”
“而荀彧也为曹操举荐了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
“自从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县后,袁绍心中不服。”
“且在兼并了黄河以北地区后,实力非常强盛,于是日渐傲慢。”
“反观曹操这边,东有吕布侵扰,南要抵御张绣,且张绣在宛城把曹军打得大败。”
李隆基:奉天子以令诸侯,荀彧的本意虽好,但曹操显然不会满足。
东汉末年,外戚干政,宦官作乱,导致朝纲败坏,民生哀怨。
那时天下群雄并起,各路诸侯纷纷起兵。
在发生董卓之乱之时,东汉也是彻底走了下坡路,而兴复汉室就成了某些人必定要完成的目标。
荀彧就是想一心匡扶汉室,但是此时的汉室满目疮痍。
所以荀彧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人帮他完成匡扶汉室的心愿,这个人就是一代枭雄曹操。
其实荀彧也深知曹操并非池中之物,不是一个容易掌控的主。
但是荀彧也深知如果自己想完成匡扶汉室,肃清天下的心愿,就必须要曹操这样的铁血军阀来完成。
所以在他看来,那时的荀彧也是一个矛盾的个体。
但是荀彧也没有办法,只得赌一把。
不过显然,荀彧赌输了。
随着曹操击败黄巾军,汉献帝刘协在杨奉等人的护送下回到了洛阳,荀彧支持曹操提出了迎奉天子的主张。
荀彧是希望曹操可以好好的辅佐汉献帝刘协,做一个辅佐之臣,安定天下,兴复汉室。
但是曹操走上了辅佐之臣的道路,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或许荀彧从未想过自己提出的奉天子以令诸侯的主张,最终却形成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袁绍更加骄傲,于是写信给曹操,内容荒谬傲慢。”
“曹操看过后大怒,诸将都认为是败于张绣的缘故。”
“只有荀彧看出了曹操是因为别的事情在忧虑,于是问曹操原因。”
“曹操将书信给荀彧看,并对他说道,想去攻打袁绍这个不义之人。”
“但是现在的力量又打不过他,应该怎么办?”
“荀彧说,自古以来,如果却有才干,即使弱小也必定会变得强大。”
“但如果没有才干的话,即使现在强大,也会变得弱小。”
“从刘邦、项羽的存亡中,就可以看出这个道理。”
“袁绍此人表面对人宽和,但实际却嫉贤妒能,此为度量。”
“且做事犹豫不决,此为谋略。”
“治军纪律松弛,兵众虽多,却难以发挥作用,此为用兵。”
“而且袁绍世代高官,名门望族,喜欢沽名钓誉,此为德行。”
“而将军无论在度量、谋略、用兵、德行上都超过了他,即使他现在强大又有什么用。”
“并建议先安抚关中的韩遂和马超等人,而关西的事情可以交给钟繇去办。”
“这样就可以放心的先攻取吕布,而后再图谋袁绍。”
赵匡胤:荀彧一心向汉,要是能投奔刘备,或许历史的轨迹会大不相同。
荀彧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当初荀彧为了躲避兵祸,搬到袁绍的地盘去住。
袁绍看见荀彧来,非常高兴,亲自前去拜访他,待他如上宾。
可是,荀彧认为袁绍无法帮助汉朝统一天下。
因此就趁早离开了袁绍,前往投奔能帮助汉朝统一天下的曹操。
其二便是当荀彧在投奔曹操以后,给曹操提的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劝曹操迎奉天子。
曹操因此把汉献帝迎接过来,但曹操想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过,荀彧提出这条主张的时候,确实是为了让曹操以令诸侯,但并不是让曹操挟天子。
而是真正把天子保护起来,免得汉献帝再遭遇董卓那样的人的危害。
保护起来后,再让曹操帮助汉天子打天下,最终实现全国统一的目的。
其三就是后来曹操想要晋封为魏公,派人征求荀彧的意见,希望得到荀彧的认可。
但荀彧认为,当初曹操起兵的目的,是为了帮汉天子匡扶天下。
现在晋封魏公,就有了私心,不是君子所为。
曹操也不过就是想升为魏公,并没有说升为魏王,更没有说僭越当皇帝。
但是荀彧都不同意,可见在荀彧的心思,确实是一心向汉的。
如此种种,都能说明荀彧一直忠心于汉室。
“公元198年,曹操打败张绣,擒拿吕布,平定了徐州,便与袁绍对抗。”
“而袁绍在击败了公孙赞后,虎踞四州,是当时最强的割据势力。”
“孔融对荀彧说,袁绍地广兵强,有谋士田丰、审配、逢纪等人。”
“而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为他统领军队恐怕很难战胜。”
“荀彧说,袁绍兵虽多而法令不严,田丰刚愎而好犯上。”
“许攸贪婪而不检点,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
“这两人料理后方,如果许攸家犯了法,一定不会放过,不宽纵许攸必然叛变。”
“至于颜良、文丑,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可以一战而擒拿。”
“仅仅一席话,便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信心。”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连连交战。”
“曹军固守官渡,袁绍围攻曹操。”
“而此时的曹军粮草即将吃完,于是给荀彧写信,想退回许县。”
“荀彧回信说,现在粮草虽然少,但是现在如果先退,必然会陷于被动。”
“而将军以十分之一的兵力抵御敌军,扼住敌军的咽喉,致使敌人不能前进,已经坚持了半年。”
“袁绍的气势已经出现了衰竭的情况,局势也必将有所变化。”
“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机会。”
“于是曹操放弃了撤军的打算,又出奇兵袭击袁绍的粮草驻地,袁绍败退。”
“而审配因许攸家不守法度,逮捕了他的妻子和儿女。”
“许攸一怒之下叛离袁绍,投奔曹操。”
“颜良、文丑都在战斗中被杀,田丰因为劝诫触怒袁绍而被杀。”
“袁绍手下的将领谋士,一切都像荀彧预料的那样。”
王安石:官渡之战的胜利,最大的功臣便是荀彧。
曹操在迎奉天子之后,便有了正当的声名征战四方,治理朝纲,也迎来了之后的官渡之战。
当时是曹操大军与袁绍大军在官渡展开的战役,也是东汉末年历史上有名的三大战役之一。
同时,官渡之战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当时袁绍举兵南下企图进攻许都,曹操得知后立即带兵在官渡一带做好防守准备。
对峙数月后,曹操方处于劣势的状态,曹操甚至想过退兵。
但是荀彧鼓励曹操继续拖跨袁绍方,伺机决战。
后来袁绍手下的许攸投降了曹操,使得曹操带兵奇袭,烧了袁绍大军的粮草,断了他们后方的补给,这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官渡之战后曹操大大的增加了实力,真正的成为了一方的霸主。
可以说曹操此时的功绩都是有荀彧的努力在里面的,曹操对荀彧的智谋才能非常的认可和信任,认为荀彧的才华和张良一般。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官渡之战之所以能成功,荀彧居功至伟。
但是一想到荀彧最后的结局,他就替荀彧不值。
“公元201年,曹操想趁袁绍兵败袭击刘表。”
“荀彧则认为现在袁绍失败,部众离心,应趁此机会,马上平定他。”
“如果离开兖州、豫州,远征长江、汉水。”
“万一袁绍收其残部,趁虚攻击我们的后方,丞相的大事就完了。”
“于是曹操采纳了荀彧的计策,再次进驻到黄河岸边。”
“袁绍病死,曹操渡过黄河,打击袁绍的儿子袁谭、袁尚。”
“公元203年,曹操根据荀彧前后所立的功劳,上表朝廷,封荀彧为万岁亭侯。”
“公元207年,曹操准备讨伐刘表,问计于荀彧。”
“荀彧说可以明里出兵宛城、叶城,暗中从小路轻装前行,出其不意的对其进行攻击。”
“正在这时,刘表病死。”
“曹操率军直驱宛城、叶城,刘表的儿子刘琮献出荆州投降。”
“公元212年,董昭等人认为曹操应该进爵位为国公,得九锡。”
“荀彧听闻后,认为曹操兴起义兵的本意是为了匡扶朝廷,安定国家,怀着忠贞的诚心,保持谦让的品质,所以不应该这样做。”
“荀彧反对曹操进封国公,使得曹操因此心中对荀彧不满。”
“正好这时征讨孙权,曹操让其到谯县劳军,趁机把他留下,让他参丞相军事。”
“曹操进军到卢虚后,荀彧因病留在寿春。”
“不久便忧郁而死,时年五十岁。”
朱元璋:荀彧忠于汉室,身死殉节,其心可嘉。
汉末天下大乱,荀彧要匡扶汉室只能倚仗曹操。
荀彧早年间为曹操出谋划策,攻占兖州。
又拿汉高祖刘邦攻占关中,汉光武帝刘秀攻占河内的事迹来比喻曹操。
官渡之战时,荀彧建议曹操不要率军退回许昌,拿楚汉相争时的成皋之战来劝谏曹操。
等到帮助曹操建立功业之后,荀彧又希望得到忠于汉室的名声。
荀彧辅佐曹操而让他强盛,举荐贤能,训练军队,决断大事,制定策略,征伐四方,连战连克。
于是曹操得以转弱为强,统一北方,十分天下而有其八,荀彧的功劳不在春秋名臣管仲之下。
而荀彧最终能为汉朝殉节,他的仁德又在管仲之上。
荀彧对于曹操而言,就像汉高祖刘邦的谋臣张良一样。
董昭建议曹操接受九锡,晋爵魏公,荀彧劝阻。
曹操心中不平,以致荀彧身死,令人惋惜。
荀彧辅佐曹操平定中原,消灭群雄,成就帝王之业。
朝廷内外都认为天下已经属于曹操,虽然不加九锡,曹操也掌握天下。
荀彧的意思,是希望曹操能等待天下归心之日,再行晋爵称王之事。
以免因强取横夺而被天下人唾弃,而声名受损。
可惜曹操志在必得,不愿等待数年。
“荀彧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他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
“在建计、密谋、框壁、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而关于荀彧之死,同为正史的三国志和后汉书中记载的却不一样。”
“三国志中记载荀彧受到曹操冷落,最终忧郁而死,”
“而后汉书中记载曹操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食器,发现器中空无一物,领会曹操的意思后服毒自尽。”
“而关于荀彧的身份立场,三国志将荀彧、荀攸、贾诩同传,位列曹氏夏侯氏以外的魏臣之首。”
“而后汉书中,则将荀彧与郑泰、孔融并列一传,视其为汉臣。”
“荀彧也成为魏蜀吴三方割据势力中,唯一在此书中有传记的人。”
“对此,后世学者也各持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荀彧忠于汉室,从迎接汉献帝回许县,令天子得到保护,到后来的不同意曹操称公,都显示了他对汉的忠心。”
“也有人认为他一辈子都是在为曹操出谋划策,是曹操的谋臣。”
“无论荀彧是汉臣还是魏臣,他都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战略家。”
张居正: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许荀彧从投效曹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从理性角度考虑,荀彧清醒地认识到汉不可为。
于是拥护曹操重造天下的大业,并建立了赫赫功绩。
但与此同时,荀彧与旧王朝之间在情感上又有藕断丝连的联系。
封建伦理纲常礼教的阴影始终笼罩在荀彧的心头,让他难以挣脱。
不过荀彧尽管有些矛盾,但纵观荀彧的一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个人成就。
其一,便是辅佐曹操统一北方。
荀彧为曹操出谋划策,首先平定徐州、宛城、淮南,消灭吕布、张绣、袁术等以稳定兖州后方。
再出兵与袁绍相争,逐步统一北方。
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有退兵的打算。
荀彧极力劝谏,最终一战而胜,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最终消灭袁绍,攻占河北。
其二,劝谏曹操奉迎汉献帝,迁都许昌。
曹操奉迎汉献帝前,江东的孙策以及河北的袁绍都有奉迎汉献帝的打算。
荀彧劝谏曹操迅速行动,将汉献帝从洛阳迎接到许昌。
实际上掌控中央政权,在政治上获得对其他割据军阀的绝对优势,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其三,就是向曹操大力举荐北方士人。
荀彧从袁绍处转投曹操后,先后举荐了荀攸、戏志才、郭嘉等人。
这些人才全都得到曹操重用,各尽其能,在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