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元盛世,文化极为昌盛。
    对唐朝文化影响力最大的几人,便是历史上有名的三绝五圣了。
    唐文宗时,曾向全国发出了一道罕见的诏书,将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御封为大唐三绝。
    世人又把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诗圣杜甫、剑圣裴昱,尊称为五圣。
    毫不夸张的说,裴旻是古往今来得到朝廷认定的惟一一位剑圣。
    “剑乃百兵之首,这种武器融汇冷兵器时代的技术精髓,成为中国冷兵器的代表。”
    “在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出现了剑圣等擅长用剑的角色,使剑一度成为武侠中热度最高的元素。”
    “说起影视剧中的剑圣,显然这些人物都是虚构的,并不真实。”
    “其实,中华古代真的有这样一位剑圣。”
    “而且还获得过大唐皇帝的认可,他就是大唐名将裴(pei)旻(min)。”
    “裴旻,唐玄宗开元年间人。”
    “裴旻出身唐时最显赫的世家之一,河东裴氏。”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
    “裴旻的历史知名度不算太高,至少没有与他同时期的的座下弟子李白高。”
    “不同于后世人杜撰的剑圣角色,裴旻的剑圣是皇帝钦点的。”
    “在唐文宗时期,曾把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称为唐代三绝。”
    “古往今来得到朝廷认定的剑圣仅此一位,别无二家。”
    “裴旻虽然是剑圣,但他绝不是什么不世出的闲云野鹤。”
    “开元年间,裴旻被任命为龙华军使,手握重兵。”
    “在大唐与吐蕃、契丹的战争中,裴旻都有参与。”
    “后来,裴旻因战功被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
    “这个官职属正三品,堪称唐朝军界最高将领。”
    “不论是京城的禁卫军,还是地方的府兵,均受该职调遣。”
    “裴旻的成名之战,是他率领三万唐军讨伐奚人那场战役。”
    “因为唐军中了敌人的埋伏,裴将军与其部下深陷重围,被伏兵困在险要之地。”
    “那日唐军来到一处山谷中,突然,山谷两侧冒出一大群手持硬弓的敌人。”
    “刹那间,箭如飞蝗,死伤无数。”
    “眼看着这支军队就要交待在这里了,这时唐军之中杀出一员大将。”
    “只见裴旻飞身跃入敌阵,面对扑面而来的箭雨浑然不惧。”
    “裴旻拔出宝刀,在身前画了一个圆,朝着裴旻飞来的箭矢全部被拨落在地。”
    “敌军将领见此人有如此神技,吓得面如土色,立即率军撤退。”
    “用刀挡下飞箭,这需要极快的反应时间和高超的技艺。”
    “因为这个传说,裴旻遭到了后世人的质疑。”
    杜甫:裴旻的剑术之高超,的确当得起剑圣的美誉。
    裴旻剑圣的名号,他可谓是如雷贯耳。
    裴旻成名后,凭借自己高超的剑术获得了世人的称赞,更获得了众多仰慕者的追随。
    于是便自开一脉,称宗作祖,非被认可者不收不教。
    拜师裴旻的人络绎不绝,可见裴旻的剑术当世罕见。
    裴旻乃是传承几百年的贵族世家子弟,更是称宗作祖的剑派祖师,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是绝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表演的。
    像裴旻这样骄傲的人有自己的坚持,会将这种当众表演的做法当做是耻辱而深恶痛绝。
    但凡事都有例外,裴旻就曾经当众展示过高超的剑术,令围观者叹为观止。
    裴旻剑术超群,传说有一绝技,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在裴旻母亲去世的时候,曾邀请画家吴道子来家中绘画给母亲安魂超渡。
    绘画之前,吴道子觉得没有灵感和感悟,便请裴旻来一段剑舞助兴。
    裴旻欣然应允,立即开始舞起来。
    只见裴旻的剑舞舞得出神入化,超凡脱俗,精彩绝伦,观看的人无不喝彩。
    最终,即将结束时。
    裴旻抛剑入云,离地几十丈高,随即又用剑鞘丝毫不差地接住落下的宝剑。
    这一招类似于修仙者凭空御剑的招式,吓得很多在场的围观者战战兢兢,脸色煞白,半天回不过神来。
    当画圣吴道子趁机求观剑术,而裴旻没有犹豫。
    这时的裴旻脱去了贵族的骄傲,隐去了宗师的身份,收起了大丈夫的尊严。
    那一刻裴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求画圣为母亲做阴冥壁画的孝子而已。
    “从古至今,对裴旻的质疑声从未停止过。”
    “但遗憾的是,在正史中能看到的关于裴旻的篇幅很少。”
    “这是因为开元盛世的缘故,所以那些裴旻发挥实力的战役均被一笔带过。”
    “况且,开元年间,唐朝的军事一度到达巅峰。”
    “裴旻这种有一技之长的能人有不少,所以他的光芒或多或少被掩盖了。”
    “虽说史官们吝惜笔墨,不肯过多地呈现这位剑圣的风采。”
    “但所幸同时期乃至后世的诗人,都热衷于将裴旻将军作为题材写进诗句中。”
    “裴旻百年之后,他的名声非但没有消失,反而随着这些诗文的传播变得更加响亮。”
    “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颜真卿的《赠裴将军》,以及王维的《赠裴将军》。”
    “李白的剑法很高超,曾创造过一日剑屠三虎的战绩,可这些战绩放在他师父裴旻面前就是小儿科。”
    “裴旻也曾找老虎练过,一日屠虎三十一头,比徒弟多了十倍。”
    “有人认为之所以裴旻愿意教李白剑术,是因为李白颇有才名,给他些面子罢了。”
    “但是众所周知,古人礼教森严,收徒弟这种事是马虎不来的。”
    “如果李白没有学剑的天赋,估计裴旻不会解囊相授的。”
    “更何况,裴将军乃皇帝御封的剑圣。”
    “如果随便教李白两手,将来李白卖弄时出了丑,打的就是自己的脸了。”
    “所以说,李白肯定是有些底子的。”
    “虽然没到万中无一那种程度,但也算是个奇才。”
    “否则,李白就不会在接受裴旻指点后,成为用剑高手了。”
    “根据记载,裴旻的剑术高超,曾当众表演了飞剑之术。”
    “飞剑之术,显然已脱离了武术的范畴,颇有传奇色彩。”
    “但想来裴旻的剑法是有些独到之处的,否则文人没必要如此大费笔墨为其吹嘘。”
    苏轼:关于李白是否真拜过裴旻为师,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
    有的人认为李白确实拜裴旻为师,有一些史料记载了李白拜裴旻为师的情况。
    根据这些记载,李白在年轻时向裴旻请教剑术,并受到了裴旻的指导和影响。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出现剑术和武士的形象,与裴旻的影响有关。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李白并没有真正拜裴旻为师,而是借用了裴旻的形象来丰富自己的诗歌创作。
    李白在创作诗歌时受到了裴旻的剑术和豪情的启发,但并没有直接的师徒关系。
    尽管史料记载了李白拜裴旻为师的情况,但也存在着对这一记载的质疑。
    一些儒生认为,这段记载可能是对李白形象的美化和传说的夸大。
    李白是一个自由奔放的诗人,不喜受束缚,很难想象他会真正拜师学艺。
    此外,裴旻在史书上的资料相对较少,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他与李白确实有师徒关系。
    另一方面,一些儒生则持有相反的观点。
    他们认为李白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剑术和武士的形象,这与裴旻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李白拜裴旻为师,但李白与裴旻的相遇和交流是有可能发生的。
    无论李白是否真正拜裴旻为师,李白与裴旻的相遇和交流都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裴旻作为一位剑客,他的剑术和豪情风采无疑给李白带来了灵感和启发。
    李白在自己的诗歌中常常描绘剑术和武士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和豪情的追求。
    这种对剑客形象的描绘和追求,使李白的诗歌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师徒情缘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李白个人的影响,也在于对华夏诗歌的贡献。
    李白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华文学史上的瑰宝,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而师徒情缘的传说和故事,更是丰富了中华诗歌文化的传统底蕴。
    “除了飞剑之外,还有两个传说足以证明裴旻武功之高。”
    “不过,在这两个传说中裴旻使用的不是自己拿手的剑,而是弓。”
    “裴旻在龙华军中当差那会,奉命驻守在北平。”
    “唐朝时的生态环境与现在大为迥异,当时的北平有不少老虎。”
    “老虎成群结队地出现于山上,一度成为祸患。”
    “某一天,裴旻带着弓箭上了山,一天的功夫就干掉了三十一只老虎。”
    “裴旻觉得老虎也不过如此,悠然自得地走下山。”
    “摆出一副神气的模样,逢人便说自己杀掉了三十一只老虎。”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头,告诉裴旻杀掉的根本不是老虎,而是长得像老虎的彪。”
    “老头还告诫裴旻武功的确不错,杀彪还算可以。”
    “但如果遇到了真老虎,估计就不顶用了。”
    “裴旻有些不服,询问哪里有真的老虎。”
    “老头向北一指,告诉裴旻北方三十里就有真老虎出现。”
    “裴旻立即策马向北,来到一森林中找寻老虎的踪迹。”
    “过了一会,林子里果然窜出一只老虎。”
    “虽然这老虎看起来个头比较小,但却十分凶猛。”
    “看到裴旻到来,立即从草丛中窜出来。”
    “一声大吼,地动山摇,风云变幻。”
    “只一声吼就吓得裴旻的马受了惊,裴旻的弓箭也遗失了,差点被老虎吃掉。”
    “裴旻没有兵器,只能安抚住马,撤出了树林,没能与老虎一较高下。”
    “从此以后,裴旻不再去射虎。”
    “而是专心练剑,用心镇守北平郡。”
    “最终,成就剑圣的美名。”
    “虽然裴旻杀的那三十一只彪不是老虎,但也是与老虎一般凶猛的猫科动物,估计是豹猫之类的猛兽。”
    “能一天杀三十一只这种猛兽,足见裴旻武功之高。”
    “估计若非裴旻的马受了惊,他真能与老虎分出胜负。”
    “关于裴旻的另一传说,讲的是裴旻杀蜘蛛。”
    “早年裴旻游历江湖时,在一座山上看到一只大蜘蛛。”
    “这蜘蛛足有车轮一般大小,十分骇人。”
    “蜘蛛袭击裴旻时,从屁股中挤出的网就像布一样厚实,裴旻险些中了招。”
    “不过,裴旻的反应非常快。”
    “他在网罩住之前就逃离了险地,并掏出弓箭结果了大蜘蛛。”
    “为了当作纪念,裴旻将蛛网收藏起来。”
    “裴旻当将军时,每听说手下有人受伤。”
    “他就拿出蜘蛛网,从上面剪下几寸,当作绷带止血,效果奇佳。”
    “这些虽说只能证明裴旻射箭很有水平,但与剑法也有很大的关系。”
    “裴旻曾用刀拨箭退敌,这足以说明裴旻擅长使用各种冷兵器,而不是拘泥于剑。”
    “就像武侠小说中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一样,裴旻的武功已经高到不拘泥于兵器的地步了。”
    “不过,传说终究是传说,不论说得有多天乱坠,都难以服众。”
    “有人点评过裴旻的剑术其实非常普通,只是因为他的剑术非常哨,深得皇帝喜爱,这才被加封为剑圣。”
    “不过,裴旻虽然给皇帝表演过剑舞,但他的本职工作是将军。”
    “裴旻每天在战场上与人玩命,所用的自然是实用的剑术,而不是哨的架子。”
    朱棣:剑圣裴旻被老虎吓跑,更多的是为了自损罢了。
    裴旻为龙华军使镇守北平时,知道此地多虎,百姓深受其苦。
    所以亲自前往猎虎,一天之内,射死老虎三十一头。
    完了在没人的山下心满意足,左顾四望,哈哈大笑。
    不料冒出一个人来,告诉裴旻往北三十里才是真虎。
    到了发现这老虎又小又猛,更让人惊讶的是。
    裴旻战马吓跑,弓矢武器丢失,自己差点死掉。
    自此以后裴旻甚是羞愧,从此不再射猎老虎。
    裴旻为将军,且不说他往日追敌,独立马上迎风断箭矢的壮举。
    就说裴旻当时一天内射杀了三十一头猛兽的英勇,怎么可能会在遇到一只小老虎的时候那么狼狈,还差点丢掉性命呢!
    当老虎危害一方时,官府都会设有专门的捕虎队。
    像一个北平这个地方能够存在三十多头老虎,的确算是一大害了。
    当裴旻除掉三十一头老虎后,剩下的零星几只老虎,在地方捕虎队的手下应该也会很快得以清除。
    那么裴旻此时考虑的就不是老虎的问题,而是一个人一天射杀三十一头老虎的威名。
    当时裴旻身处的政治环境如何无从得知,不过有一个道理却是相通的。
    盛名之后,引来的往往不是鲜,而是利刃。
    前部分的大功被后一部分的狼狈一抵消,刚好中和于无。
    大家都会当做一个笑料,哈哈一笑了之。
    同样裴旻也会会心的一笑,老百姓享受到了没有虎害的事实。
    而裴旻自己也没有被盛名所累,谁又能说那个老头不是裴旻杜撰的呢!
    裴旻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自损名声可以保全自身。
    不过裴旻不管如何自损,他高超的剑术是毋庸置疑的。
    鸿门宴上项庄舞剑,为何亚父范增会派项庄上场舞剑,而不是其他人呢?
    亚父范增并不是因为项庄剑舞好看才让他上场,而是项庄的剑舞最实用罢了。
    只有项庄剑法高明,才有机会击杀刘邦。
    可以肯定的是,裴旻的剑术是用于实战的。
    唐朝的歌舞人员非常出色,大唐皇帝什么样的剑舞没见过。
    之所以要让裴旻上台演出,只是为了见识一下真正的杀人剑。
    若非如此,又怎会给予裴旻剑圣的美誉。
    唐朝时期擅长剑舞的高手还有许多位,公孙大娘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仅仅是因为善于舞剑而被加封,那公孙大娘也会被封了。
    所以裴旻将军的剑法,绝对和公孙大娘的剑舞不同。
    公孙大娘是宫廷里的舞者,纯粹是以观赏为目的。
    而裴旻毕竟是位纵横沙场的猛将,战场可不是舞池,因此他的剑法绝对是真实的武功。
    如果裴旻在剑术上自认第二的话,相信没谁敢认第一,无可争议的历史上唯一的剑圣。(本章完)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