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正是最伟大的孤独者陈子昂,写下了这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生命悲歌。
    而这也是陈子昂一生最为突出的成就,仅凭一首诗就成功封神,成为了初唐最伟大的诗人。
    翻开唐诗的历史,陈子昂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跳过的人物,毕竟他的诗歌以及诗歌理论太过耀眼。
    当然,耀眼的还有他那坎坷不平且悲怆无比的人生。
    作为最伟大的孤独者,陈子昂的这一生当真是孤独至极。
    初唐人才辈出,堪称神仙打架,而陈子昂则无疑是初唐最为狂妄的诗人。
    作为一个五百年才出一个的旷世奇才,陈子昂的诗歌风格深刻影响着他之后的所有唐代诗人。
    不管是李白、杜甫,但凡是唐代能够排得上号的诗人,那可都是陈子昂的铁杆粉丝,足以见得陈子昂在初唐试坛大哥大的地位。
    “公元684年,长安大街上,热闹喧嚣,人流如织。”
    “其中有一华服青年正低着头独自前行,嘴里时不时在念道着什么。”
    “又似有些心不在焉,帅气的脸庞上没有一丝笑容,紧皱着眉头,心事满腹的样子。”
    “华服青年口中的考试正是起于隋,兴于唐的科举考试,而他正是陈子昂。”
    “每说到唐代诗人,七岁会诗,十岁赋文比比皆是,但陈子昂却是一个另类的存在。”
    “家里有钱,富二代,陈家老爷陈元敬乃名门之后,为人慷慨仗义,见义勇为,还乐善好施。”
    “而这陈家少爷把他爹的慷慨仗义及一个勇字学会了,同样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虽天资聪慧,却对文字功夫不感兴趣,整天喜欢背着一把剑在外面混迹。”
    “陈子昂就这样舞枪弄棍,到了十七八岁,依然放浪形骸,任意游玩。”
    “书没有读几本,也没混出什么名堂来,倒是经常惹祸。”
    “如照此发展下去,运气好将成为一介武夫,运气不好就是黑社会混混一名。”
    “一个偶然事件却改变了陈子昂一生,让大唐诗歌的天空中多了一颗耀眼的明星。”
    “当时陈子昂失手打伤了人,父亲不得不出面,上下打点,赔钱道歉,终于平息了事件。”
    “父亲也反思了一下,觉得儿子这样,并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工作也没有做好。”
    “于是就语重心长地与陈子昂谈了一谈,王勃九岁时就敢指出大儒颜师古注的《汉书》有误。”
    “也许是受到这件事的刺激,陈子昂幡然醒悟,立誓弃武从文。”
    “刀枪入库,把宝剑扔在了一旁,钻进书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其勤学苦读,深钻经史,并立下了济世报国的政治理想。”
    “不多时,便涉猎百家,文学水平超过了父亲的造诣。”
    “陈子昂同学也成为浪子回头,成功转型的模范青年。”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这几乎上是封建时期文人的唯一出路,陈子昂自然也不例外。”
    “自觉学有所成的陈子昂背起行囊,迎着朝霞,向着那梦中的地方长安出发了。”
    “来到长安城的陈子昂还是明白自己文化根基差的弱点,还是得先找一个补习班补补课,让老师勾划一下考试重点。”
    “京城最好的补习班自然是国子监,国子监兼有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性质。”
    “能进去的学子家里要么有钱要么有权,非富即贵。”
    “在国子监学习一段时间后,很快到了第二年春,陈子昂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考场。”
    “但奈何基础太差,人家个个都是十年以上的寒窗苦读。”
    “哪是陈子昂这半路出家的可比,从而不得不吃下落榜的苦果。”
    张九龄:陈子昂,从一个纨绔不羁的富二代到大唐诗歌的扛旗人。
    唐高宗显庆四年,陈子昂出生于梓州射洪县一个巨富家庭。
    从生下来开始,他的人生就注定了目标,钱,钱,还钱。
    作为一个任性的富二代,他从小就常常和一群富家子弟行走江湖。
    他们整日聚在一起,骑马仗剑,自以为是地以抑强扶弱为己任。
    就这样日复一日,直到陈子昂成长到十七八岁的时候,他还依旧不通古文诗书。
    他在行侠仗义时用剑失手伤了人,伤者血流不止的样子让陈子昂不知所措,连手中的剑都变得异常沉重。
    渐渐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中甚至有一些人开始愤怒地指责他欺负弱者。
    年少的陈子昂呆愣在原地,不知如何面对这些民众突如其来的指责。
    这也让他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怀疑。
    万幸的是受伤的人后来被救了过来,再加上有一个富豪父亲替他游走打点,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
    陈子昂回到家里以后,便开始反省自己。
    他发现自己这么多年的行侠仗义似乎是做错了方式,他意识到仗剑走天涯的自由是有条件的。
    自由需要有规则的约束,不能一味地横冲直撞无法无天。
    也正是这一事件让一直醉生梦死的陈子昂第一次得以静下心来,思考过往近二十年的人生。
    彼时的大唐已经初现盛唐气象,出生在如此辽阔帝国下的子民们无一不想着为国建功,渴望在这段伟大的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当身边人都跟打了鸡血般苦读圣贤书,只为长安赶考一朝高中的时候。
    向来对读书科举毫无兴趣的陈子昂也终于弃剑勒马,收起了那颗想做游侠的心,和绝大多数的大唐年轻人一样,他也走上了备考科举的道路。
    陈子昂这样十七八岁才打算从零开始学起的人,在外人看来只不过是纨绔子弟的一次心血来潮而已。
    但很快这些人就发现那个日日在射洪县的街头巷尾饮酒作乐,牵黄擒苍的陈少爷不见了。
    长达两三年的时间,陈子昂就像是老僧入定般在书山文海中畅游。
    旁人穷经皓首才能通读的诗文典籍,陈子昂只用了三年的时间。
    也正是这短短3年的时间,他从一个目不识书的莽夫蜕变成了满腹经纶的书生。
    就像是突然被打通任督二脉一样,陈子昂笔下的文章隽永悠长。
    不少读过他文章的人都纷纷感慨,字里行间有杨雄和司马相如的风骨。
    已经拥有足够才气的陈子昂终于在唐高宗调露元年正式出川,为了混个脸熟,他进入长安国子监学习。
    并于第二年参加科举,然后不出意外的落榜了。
    这样的失败还没有结束,因为在两年之后21岁的陈子昂收到了科举的第二场失败。
    没有名声的才气就像是深藏地窖的美酒,武则天文明元年风尘仆仆赶到长安的陈子昂准备第三次参加科考。
    两次失败已经让他深刻意识到症结所在,如果没办法让长安城的权贵们记住自己的话,纵然是考三十次也无济于事。
    而就在这时,长安街头一个叫卖胡琴的商贩吸引了陈子昂的注意。
    商贩要价百万,一时之间吸引无数豪杰权贵围观,却又无一人敢开口应答。
    而一直苦于无人知晓的陈子昂却瞬间想到了提高自己知名度的办法,这位不差钱的少爷眼睛也不眨一下就买下了胡琴。
    并于次日重金包下了长安宣阳里的豪华酒楼,宴请昨日在场的豪杰勋贵们饮酒赏琴。
    众人酒足饭饱之际,价值百万的胡琴便被陈子昂当场毁去。
    趁着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之际,陈子昂又将昔日所写诗文遍发在场所有人。
    陈子昂的这波营销虽然成本巨大,但收获到的名声也远超想象。
    当才气遇到了足够大的名声,陈子昂的榜上有名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于是在武则天文明初年,23岁的陈子昂终于进士及第,半只脚踏入了他梦寐以求的大唐官场。
    “落榜后的陈子昂没有寻死觅活,也没有怨天怨地,乖乖地回到故里金华山继续读书。”
    “苦读一段时间后,又接着考,哪想到还是涛声依旧。”
    “虽说接连两次落榜,但这段时间的学习,其创作水平蹭蹭蹭地上涨,也为他以后进行文学革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次站在长安大街上的陈子昂,经过多年的历练,多了几分成熟,社会阅历也非初出茅庐之时可比。”
    “没有名气,没有推荐,很难被录取。”
    “陈子昂的家庭在四川虽然算是土豪,但在京城里其名不显,啥都算不上。”
    “没人赏识,自然难以高中。”
    “终于想明白个中缘由后的陈子昂释然一笑,要出名,那还不简单,就凭自己的真才实学。”
    “心情大好的陈子昂突然听到前方一阵喧哗声,抬头一看,原来自己不知不觉走到了西市。”
    “前方正好有一大群人围着,好像在谈论着什么。”
    “走近一看,原来中间有一人双手拿着一床古琴,正眉飞色舞。”
    “自伏羲造琴,琴就成为了中国古代士大夫的最爱。”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人隐士如若不会弹上两曲,都不好意思同人打招呼。”
    “因而权贵、名人们日常交流中经常出现琴的身影,与琴有关的事就很容易成为权贵名人们关注的焦点。”
    “陈子昂奋力挤进人群,走到商人面前,看了看琴,价也不还就直接买了。”
    “陈子昂自然懂得大家的心思,微微一笑后,看着大家朗朗说道。”
    “明日此时在长安宣阳里大街,我将用此琴现场演奏,欢迎大家前来观赏。”
    “街道巷尾,各个坊市,到处都在谈论这件事情,这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许多权贵豪门那里。”
    “第二天的长安宣阳里大街,早早就人流涌动。”
    “大家都想看看这个富家子弟是啥模样,再听听什么声音能值百万钱。”
    “其中也来了不少权贵子弟、名人雅士。”
    “所以说喜欢看热闹,看稀奇事的心理是不分贵贱的,那是人的本性。”
    “在众人翘首企盼的目光下,陈子昂抱着刚买的琴闪亮登场,大家的情绪此时达到了高潮。”
    “环顾四周,待人声稍止后,陈子昂将琴狠狠地摔碎在地,还踩上几脚。”
    “众人正目瞪口呆之时,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原创诗文现场散发。”
    “原来陈子昂想让人观赏的不是他弹琴,而是他的文学作品。”
    “这次炒作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摔琴事件让陈子昂的名声在京城彻底传开了。”
    “其诗文也随之传遍京城,引得权贵文人们交口称赞。”
    “其中有一个人叫王适,时任京兆司功,颇有才学。”“他在读到陈子昂的文章后,惊赞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
    “有了名人的夸奖与背书,陈子昂在京城也算一炮而红了。”
    李白:开启唐诗盛世的陈子昂,一生悲歌。
    在唐朝做官的一定都是人中龙凤,除了超级变态的进士报录比之外。
    即便千辛万苦考上进士后,也只不过是进入唐朝公务员的人才储备库而已。
    在科考之后,等待唐朝考生的还有一系列专业性更强,难度更大的遴选考试。
    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特立独行的陈子昂绕开了所有的考试,以另一种旁人想也不敢想的方式,闯入了大唐的官场。
    从收起心性,决定读书入仕的那一刻起,陈子昂便已经做好了既孤且直的准备。
    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报效国家,唯恐自己泯然众人。
    对陈子昂来说,做官不为求富贵,若只为富贵何必出川。
    他想做的是魏征,是一个能不畏死去规谏君王过错的直臣。
    而当为官者内心装下苍生的时候,在当时大唐官场蝇营狗苟,尸位素餐的人看来,他就是一个破坏游戏规则的异类。
    当陈子昂决定去做第二个魏征的时候,他就已经亲手为自己惨淡的官途、悲剧的人生埋下伏笔了。
    唐高宗弘道元年,大唐失去了一个温和的帝王。
    而随着唐高宗李治落幕,属于武则天的时代正式到来了。
    李治崩于洛阳,是否要将遗体运回帝都长安,变成了满朝文武争论的焦点。
    就在武则天看着堂下一片浆糊的文武百官时,一篇名为《谏灵驾入京书》的文章映入了她的眼帘。
    武则天很少夸人,上一个被她夸有才的人是初唐四杰的骆宾王。
    当武则天读完《谏灵驾入京书》后,顿时被其中恣意汪洋的文风、引经据典的功底所吸引,陈子昂这三个字第一次出现在了她的口中。
    那时的陈子昂不过是个徒有功名却无官职的进士而已,当他听到武则天要亲自召见自己的时候,那些苦读数年藏于内心的文韬武略都在一瞬间得到了释放。
    面对大唐帝国最高掌权人的提问,身形羸弱的陈子昂从立国之本、裂土开疆,讲到了君臣和谐,为君之道,言语之间的慷慨气魄让杀伐决断的武则天都动容不已。
    这场会见让陈子昂得到了一个正九品下的小官,每日职责就是校正文字。
    但这场会见对于陈子昂来说,意义还远不止如此。
    在贵族当道的大唐,自己这样的非世家子弟居然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召见与认可,陈子昂的内心一定对武则天感恩戴德。
    忠臣得遇明主,陈子昂一定想到了数十年前李世民和魏征的君臣组合。
    从那一刻起,他便决定肝脑涂地,以报君恩了。
    但陈子昂错了,大错特错。
    当武则天扫平一切障碍正式称帝后,陈子昂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手书《周授命颂》,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这位女皇的赞美之情。
    遗憾的是,武则天却从未真正地看懂过他。
    在女皇的眼中,陈子昂的用处其实也仅限于此。
    她自始至终需要的仅仅是一个为她的统治歌功颂德的人,所以武则天看不见陈子昂的内心拥有着怎样的政治热情。
    对于陈子昂来说,这是一种被伯乐摔下马的悲哀。
    后来,武则天逐渐开始展露出自己的野心。
    她开始重用酷吏,编造罪名打击政敌,朝堂变得乌烟瘴气草木皆兵。
    这时,陈子昂也彻底看清了武则天,他的内心也随着这个发现而绝望。
    即便后来被提升为右拾遗,他也丝毫感受不到开心。
    陈子昂最大的悲哀也在这里,当他发现自己的慷慨陈词得不到君王的任何回应时。
    当他发现自己的满腔抱负只能随岁月蹉跎时,陈子昂感受到了入仕后的第一次挫败感。
    一个人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
    最终,时常提出反对观点的陈子昂,没能逃脱酷吏的魔爪,被抓入狱两年。
    在狱中,他将满腔无法施展的抱负都化为了墨水。
    延续了六朝文风奢靡的壁垒,在他的笔下骤然坍塌。
    “陈子昂为中进士而进行的千金买琴的炒作,颇得千金买骨的真意。”
    “在文人中,也算是自我炒作包装的高手了,比起写干谒诗要高明了不少。”
    “在紧接着的科考中,闻名京城的陈子昂终于如愿以偿,进士及第,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此后一段时间,陈子昂在政途上走得颇顺。”
    “先获女皇武则天召见,君前应对,慷慨陈词,见解独到。”
    “不久,陈子昂又被提拔为从八品的右拾遗,副科级变成了科级。”
    “武则天因赏识陈子昂的才华,且他所奏之事,均不是为一己私利。”
    “先还对他多有容忍,后来对陈子昂的奏疏干脆就不听不看了。”
    “694年,朝廷政治斗争,陈子昂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人生如坐过山车,一下子从高峰跌入了低谷。”
    “后来,陈子昂虽被武则天放了出来,但已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且又因得罪了不少权贵,朋友也不敢接近他。”
    “此时的陈子昂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仕途艰难。”
    “郁郁不得志的陈子昂打算从军塞上,换一片天地,换一个活法。”
    “垂拱二年,抱病随建安王武攸宜出征东北讨伐契丹,以右拾遗任武攸宜帐下参谋。”
    “武攸宜乃武则天侄子,不懂半点军事,战场上一通瞎指挥,先头部队很快就被契丹打败。”
    “陈子昂屡屡请缨出战,结果把武攸宜惹烦了,将他降职为代理军曹。”
    “在朝廷里倍受冷落,在军队中也是报国无门,有志难伸。”
    “陈子昂带着失落郁闷的心情,登上了幽州台。”
    “陈子昂站在历经千年沧桑的幽州台上,看着苍茫大地,凭今吊古。”
    “想到燕国名将乐毅曾在这片土地上纵横驰奔、杀敌报主的英姿。”
    “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悲凉的人生遭遇。”
    “满腔悲情只能化入诗中,含泪吟出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孤独的陈子昂对政治彻底死心了。”
    “698年,随大军班师回朝后,陈子昂以父亲年老多病为由,上表辞官归田。”
    “就这样,陈子昂回到了射洪老家。”
    “第二年父亲去世,陈子昂守孝家中。”
    “守丧期间,他哀哭不止,气息欲绝,身体状态非常差。”
    “陈子昂虽已身处江湖之远,却没能因此安度下半生。”
    “射洪县令段简贪暴残忍,在得到上面大人物的指示,又知道陈家很有钱,就罗织陈子昂的种种罪名,将其打入大牢。”
    “家人为救陈子昂,送交二十万缗钱。”
    “但段简并没有因此放过陈子昂,反而嫌钱太少,屡次折磨早已病弱不堪的陈子昂。”
    “陈子昂也终于明白了,对方是既要他的钱,也要他的命。”
    “神气已无的陈子昂在狱中,给自己算了一卦,最后仰天发出吾殆死矣的长号。”
    “702年,陈子昂含冤死于狱中,年仅四十二岁。”
    “陈子昂的一生是短暂的,却又是慷慨悲歌的一生。”
    杜甫:陈子昂写出最孤独的诗,靠摔琴一战成名,却被权贵构陷死于狱中。
    通天元年,契丹族骑兵作乱侵犯边境,武则天决意派兵去镇压。
    这件事让陈子昂被浇灭的赤子之心再一次激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报国之路,毅然决然地投笔从戎,跟随建安郡王武攸宜出征。
    陈子昂当时并不知道,这次战争也依旧充满了权势的味道。
    武则天出动整整5万大军杀向营州,目的是为了让武氏家族在军中树立威望。
    可武攸宜轻率而无将谋,根本不懂得领兵。
    在导致前军陷没后,直接命令全军驻扎幽州,不肯前进一步。
    此时的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中担任参谋,他意识到这样屯兵不前的危险,便进谏武攸宜,主动请军出征。
    然而这个不求无功只求无过的武攸宜,不仅没有采纳他的谏言,反而将他贬为军曹不准参与任何决策。
    陈子昂的满腔热血顿时降到了冰点,燃起的报国之心被浇灭了。
    黄沙漫卷,马革裹尸,武攸宜的刚愎自用换来的是一败涂地。
    悲愤交加的陈子昂故地重游,叹出了只属于他陈子昂的千古孤独《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有人说陈子昂一定是因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失意才将这孤独写透。
    而实际上,陈子昂的孤独,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与众不同,更是因为这种孤独的本质是用一腔热血写就。
    正如哀莫大于心死,曾经有多少热血,孤独里就有多少悲凉。
    心灰意冷的陈子昂以父老多病为由,辞官归乡,得到了武则天保留官职和俸禄的优待。
    归乡的陈子昂为自己剩余的人生做了设想,他决定放下所有的牵绊。
    在故乡射洪县的山林中筑屋,将所有的时间都用于著书立说。
    既然自己没办法改变这个世界,那就让薪火传承,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交由后人。
    可陈子昂忘了一件事,政治迫害向来都是不死不休的。
    在陈子昂选择离去的时候,长安城里有一双眼睛正死死盯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
    陈子昂归乡后第三年,在权臣武三思的授意下,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将其打入大牢。
    身体羸弱的陈子昂在狱中百般受辱,虽有家人多方营救,却最终还是不堪受辱,冤死狱中。
    陈子昂去世的时候,盛唐的乐章即将敲响前奏,大唐诗坛的辉煌时刻也已经逐渐显露轮廓。
    陈子昂就像是初唐与盛唐之间的桥梁,用一己之力推动了诗文革新。
    完成了后世唐诗从迷恋齐梁颓靡之风,到追求风雅的转变。(本章完)

章节目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酷酷的橙子并收藏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