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征虏大将军
    十七日,孔有德率定南藩清军占领桂林。
    就在同一天,满清江宁总管巴山统领五千名满汉兵抵达广州,会同尚可喜、耿继茂合攻广州。
    梧州行在接连收到桂林、广州两则噩耗,君臣惶恐。朱由榔连大小九卿都没通知,立即登船逃往南宁。
    历史上,这次梧州逃亡毫无部署,十分仓促,以至于梧州“空城三月”。群臣根本就没接到通知,第二天上朝时才发现皇帝、内眷已经逃走。这对永历小朝廷打击极大,刘远生、鲁可藻、钱秉镫、王夫之等人都是在这一时期脱离永历小朝廷的。
    岑丹初的穿越加速了历史进程,也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南宁物阜民康,赤军兵强马壮,给绝境中的小朝廷带来了活下去的希望。
    这一次,永历帝出奔南宁后,小朝廷并未出现树倒猢狲散的局面,不少臣工争相前往南宁。只不过,有的人是为追随永历帝,有的人是为追随岑丹初。
    二十四日,大学士王化澄赶到南宁,求见岑丹初。
    王化澄官声不好,曾主张联络忠贞营、大西军一道抗清,受到群臣敌视。王夫之曾弹劾他“结奸误国”,金堡曾弹劾他“贪庸误国”。
    此人颇有干才,这次国难当头,主动请缨前往南宁求见丹初。
    毕竟是大学士,又是天使官,该见还是要见的。丹初晾了王化澄半天,才在宁国府二堂接见王化澄。
    形势今非昔比,朝廷到勋镇地盘上避难,得看勋镇的眼色。王化澄能屈能伸,丝毫不敢在丹初面前摆谱。
    寒暄过后,王化澄并不急着宣旨,丹初也故意装糊涂,与他对向而坐,说道:“朝廷连下十二道诏令,催我出兵抗虏。非是我不愿出兵,实要酝酿大计,筹划粮草。此中艰辛曲折,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话已经相当不敬了。兵法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明朝集权程度极高,防范军权极严。大将在外,从来不敢抗命。哪怕是领有数十万大军的统帅,也敌不过朝廷一纸文书。
    明末礼乐崩坏,武将方始跋扈。岑丹初打心眼里看不起永历君臣,当着王化澄的面,说话毫不客气。
    王化澄却毫不为忤,笑道:“大将军英明绝伦,王某一向深为佩服。当今世上,能与鞑虏争雄者,肯与鞑虏争雄者,唯大将军耳。能救挽救时局者,也唯大将军耳。若蒙大将军不弃,吾愿为大将军争一名号。”
    当今内阁四个辅臣,若论见识之高远、手腕之灵活,王化澄当之无愧为第一。
    丹初心思一动,说道:“阁老请讲。”
    “听说大将军立志拜为征虏大将军,某不揣冒昧,愿请旨敕封,请大将军节制公侯伯大小文武,以图中兴恢复。”
    官场习俗,荐主必须贵重,被荐者方能心安。征虏大将军本就是将军重号,若由首辅举荐,自然最好不过。
    王化澄贵为辅政大学士,资历足够举荐征虏大将军。但他声望不高,未免稍有遗憾。
    眼下时局如此纷乱,能拜为征虏大将军就好,也不必在乎荐主了。若能在敕文上加上“节制公侯伯大小文武”的字样,更是再好不过,什么郧国公高必正、鄂国公马进忠、开国公赵印选等,都能名正言顺地节制他们了。
    丹初心情大悦,说道:“阁老美意,我已心领。事成之后,必有重谢。”
    王化澄见事快,认为岑丹初有人主之象,隐然有归附之心,故竭力逢迎,说道:“大将军变名号为征虏大将军,就可节制诸镇,奋力恢复。
    “此事吾与国舅谋之已久,必可成功。前几天,秋翁(首辅严起恒)引咎让贤,铁翁(文安之)晋升首辅。铁翁由稼翁(瞿式耜)举荐,甫任首辅,想必不会得罪大将军。”永历王皇后早年曾随家人客居江西吉安,其兄为王维恭。王化澄为江西金溪人,崇祯七年进士,以乡曲结王维恭,通族为兄弟。
    时事艰难,朝廷播迁至南宁,势必要笼络岑丹初。永历帝是个聪明人,不会不识时务,舍不得征虏大将军的名号。
    王化澄风评不好,行在那些以正直自诩的文臣,大多以奸人视之。但奸人做事巴结,不避讥议,若能驾驭得当,完全可以大用。
    君不见,冯铨攀附阉党,被明朝君臣斥为小人,永不叙用。满清却反其道而为之,用冯铨为内院大学士,班次在洪承畴、祁充格等满汉大学士之前,极为宠信。冯铨也对满清极为感激,竭力投诚。
    王化澄贵为大学士,肯过来邀功,丹初正好结纳,便说道:“吾少年时便立志拜征虏大将军,若果真成行,死亦无憾矣。阁老成全之意,吾必领受于心,日后当思报之。”
    王化澄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笑道:“大将军不必客气,某为国家天下计,非为个人私利也。”
    二人想谈甚欢,王化澄见丹初心情不错,才说道:“大将军,皇上有旨意。”
    丹初会意,略一犹豫,说道:“我让人安排香案礼乐。”
    朝廷派天使官颁布诏旨,礼节颇繁,跪拜、奏乐、礼炮、官服诸物,一样都不能少。
    以丹初的身份和资历,对此早已厌烦。王化澄既许他以征虏大将军之职,他也就勉为其难,正常举办仪式,给王化澄留足面子。
    王化澄却十分乖巧,说道:“大将军,眼下时事艰难,军机刻不容缓。咱们就不必拘于俗礼,直接在这儿开读吧。”
    丹初借坡下驴,站起来向东北行在方向长揖一下,就算行了大礼,开读朝廷诏令。
    内容很简单,永历帝要“巡幸”南宁,请岑丹初提前预备官舍,安置宫眷大臣。诏令中自然要勉励他一番,又给他加了太保官衔,其他珠玉赏赐无算。
    太保属于三公,非功劳素著、资望深厚者不能拜三公。丹初加上太保官衔,威望将更上一层楼。
    朝廷播迁过来,无疑是件好事。丹初可挟天子以令诸侯,统战更多的人才,整合更多的资源。但行在驻地大有讲究,放在南宁肯定不妥,会对军政府造成不利影响,若离南宁太远,又容易失去控制。
    丹初沉吟片刻,说道:“南宁为兵家必争之地,鞑子必会挥军争夺南宁。若皇上驻陛南宁,宫眷恐受惊扰。”
    王化澄会意,说道:“大将军所说有理,不如放在新宁?”
    新宁州位于左江上游,富煤矿、铁矿。赤军鼓励工商,官民成立邕宁公司、新宁公司,大力开发新宁矿藏。经过两年发展,新宁州物阜民康,颇有一番太平盛世的景象。
    丹初不想让永历帝移陛新宁,说道:“新宁州靠近交趾,诸多不便,不如巡幸隆安县。”
    隆安县和新宁州一样属于南宁府,但位于右江上游,距离更远。州比县大,隆安县各项条件肯定不如新宁州。此外,隆安县左右为思恩府、太平府,右江上游为田州,多岑氏土司。
    王化澄反应很快,说道:“隆安者,龙安也,寓意吉祥。大将军此议甚好。”
    这个王化澄,真是个乖巧的家伙。丹初用赞赏的目光看着他,笑道:“那就改隆安为龙安吧,烦请阁老回去解释,以安天意。”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乌有大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乌有大仙并收藏南明:开局童子兵,撑起乾坤重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