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命常风为钦差副使,随刘大夏治河
    弘治六年,二月十五,贡院。
    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正是国家抡才大典的好时节。
    会试主考李东阳亲手敲响了试毕锣。
    旁边的贡兵扯着嗓子高喊:“学子,出龙门喽!”
    贡院的大门打开。学子们纷纷踏出了贡院大门。
    常风跟随着人群出了贡院。这是他第二次参加会试。上回名落孙山。这回三场连考九天,他感觉考的不错。
    突然间,一个人不小心撞了常风一下。
    那人连忙道:“年兄,失礼了。”
    常风抬头一看,竟是王华家的公子王守仁。
    常风笑道:“王公子,你还欠我六个锅盔呢!”
    王守仁惊讶:“常大人,是你?嘿,六个锅盔你记了整整八年啊!等琼林宴上,我敬伱六杯酒,权当还你六个锅盔了!”
    王守仁似乎对杏榜题名、金榜连登信心满满。
    常风笑道:“那就借你吉言。咱俩都能金榜题名,当个真年兄。”
    春闱放榜是在三天后。
    会试结束后,李东阳便忙着跟考官们在礼部阅卷。
    三日之后,常风、王守仁相约来到贡院门口,等待着放榜。
    乡试榜名曰桂榜,会试榜名曰杏榜,殿试榜名曰金榜。
    其实,杏榜提名,远比金榜题名重要的多。
    会试中榜者,会被“拔贡”,成为贡士参加殿试。
    而殿试是不淘汰人的。所有贡士都能成为进士。只是名次有高低。
    也就是说,读书人只要杏榜题名,便铁定能从举人晋身进士。最低得授七品。
    在放杏榜之前,礼部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仪式。
    杏榜终于揭晓。本科会试,共拔贡二百九十八人。
    常风从榜头一直看到了榜尾,整整看了三遍。哪里有他的名字?
    王守仁亦出人意料的名落孙山!
    说是出人意料,又并不出人意料。会试是整个大明最顶尖的读书人之间的比拼。
    打个比方,后世把全国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县(县级市)的两千六百多个县高考文、理状元集中起来,考一场。
    谁敢说一定能考进前三百?
    皇帝宠臣和北直隶学政公子的名落孙山,恰恰说明本科会试在李东阳的主持下格外公平。
    李东阳走了过来,看到了常风和王守仁。
    常风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李东阳自然认识。
    李东阳跟王华在翰林院当过同僚,也识得他家公子王守仁。
    李东阳宽慰二人:“会试落榜对于读书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你们不必难过。”
    常风爽朗的说:“我这个锦衣卫屠夫参加会试,只是凑个热闹罢了。不中便不中。”
    嘴上虽这样说,常风的心里还是有一丝难过。
    王守仁亦是一脸风轻云淡:“学生才疏学浅,需再接再厉。”
    李东阳跟王守仁开起了玩笑:“你这次拔不了贡,下一科一定高中状元。你可以试试为下次科举作个状元赋。”
    “悄悄告诉你。你的试卷,距杏榜题名只差了一个圈。”
    大明会试阅卷,不是单人阅一卷。为公平起见,考官们会集体传阅每一名考生所作的三份卷子。
    如果觉得可取,便在卷子旁画一个圆圈。最后以圆圈的数量确定拔贡名单。
    常风在一旁问:“李大人是否能透露下,我差几个圈?”
    李东阳尴尬的一笑:“差了好多好多个圈。”
    常风乡试就是榜尾。
    他的才智不一定比题名的贡生差多少。但贡生们都是全职读书应试。
    常风则只能抽出晚上的空备考。“差了好多好多个圈”并不奇怪。
    常风拱手:“李大人,王小兄弟。我先回锦衣卫当差了。再会。”
    王守仁回了府。
    老爹王华连忙迎了上来:“中了嘛?”
    王守仁微笑着回答:“没中。”
    王华怕儿子想不开,开导他:“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
    万万没想到,王守仁竟笑道:“天下的读书人都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
    “父亲放心,我很看得开。人这一生,哪能事事一帆风顺?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
    王华拍了拍王守仁的肩膀:“你比你爹强啊!成化十七年会试放榜前。我胡思乱想,打定主意若杏榜无名,就跳进永定河自尽喂王八。”
    “幸好拔贡得中三十三名,殿试又连登状元。”
    三月初一,殿试如期举行。金榜揭晓,一甲第一毛澄,第二徐穆、第三罗钦顺。
    弘治帝很重视抡才大典。专门召见了一甲前三。又从二甲随便挑选十人,三甲随便挑选十人面君奏对。
    一众新科进士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尽显才学。
    弘治帝万分满意。
    这日早朝。弘治帝夸赞李东阳:“李东阳这个会试主考尽职尽责。给朕选拔了近三百名合格的贡士。”
    “朕亲自考察了他们的才学,个个都是朝廷亟需的人才。”
    弘治帝顿了顿,问常风:“常风,名落孙山的滋味不好受吧?”
    常风拱手:“禀皇上,臣才疏学浅,杏榜不第乃意料当中。臣处之坦然。”
    弘治帝笑道:“坦然二字极为难得。诸卿,常风是朕的宠臣。但李东阳丝毫没偏私。”
    “同样未中的,还有李东阳好友王华之子王守仁。”
    “说明李东阳主持会试时一视同仁,无半分私心。”
    “如此大公无私,朕定要升赏。拟旨,升李东阳为礼部右侍郎,仍兼任侍讲学士。”
    李东阳从五品翰林学官,直接高升为了三品部院大臣,跻身“部堂”之列。
    距离入阁就只差一步了!
    就在此时,一名黄河汛兵飞跑进奉天殿:“河汛!河汛!”
    大明只有两类士兵可以无旨直入皇宫。
    一是传递军情的红翎信使。二是传递汛情的江河汛兵。
    在古代,汛情比军情更紧急。
    弘治帝面色骤变:“快报!”
    黄河汛兵拱手道:“禀皇上,黄河山东段张秋堤决口!淹没三府二十一县田地无数。”
    弘治帝倒吸一口凉气:“啊呀!怎么会!朕整冬都在担忧黄河河南段。然而决口竟出现在了山东段!”
    “朕要择一良臣担任钦差正使,前往山东治河。诸卿可有人选?”
    今日早朝出尽风头的李东阳第一个出班奏道:“臣举荐一人。”
    弘治帝问:“哦?谁?”
    李东阳答:“浙江布政使刘大夏正在京中述职。此人堪当治河大任。”
    弘治帝微微一笑:“刘大夏是你的同门师兄弟吧?”
    天顺五年,李东阳跟刘大夏同在老师黎淳门下读书。那可不是强攀关系的座师师兄弟,而是实打实的相同授业恩师。
    当初黎淳门下号称有“黎门三杰”。除了李东阳、刘大夏,还有如今在山西管刑名的杨一清。
    李东阳朗声答道:“回皇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臣推荐刘大夏是出于公心。”
    弘治帝微微点头:“嗯。说的好。刘大夏的能力朕是清楚的。当初老内相怀恩病危,弥留之际向朕推荐了三个人。王恕、马文升、刘大夏。”
    “拟旨,命刘大夏领右副都御史衔,前往山东治河。”
    吏部尚书马文升道:“禀皇上,应再择一精明强干之人,作为刘大夏的副手。”
    武官班中的常风心头一动。
    他在锦衣卫这些年,经历了太多官场争斗、宫廷阴谋。
    他厌倦了整日办那些见不得光、蝇营狗苟的差事。
    他十分渴望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做一些事。
    常风出班,毛遂自荐:“禀皇上,臣愿担任钦差副使。”
    马文升道:“不可!常镇抚使,你不懂水利之事,怎么能担任治河的钦差副使呢?”
    弘治帝赞同:“是啊常风。你为国效力的初衷是好的。但你不懂水利。”
    常风侃侃而谈:“禀皇上。治河需耗费海量国帑。水利之事,因堤坝冲了又建,建了又冲,向来是一本良心账。导致河道官员能够上下其手的地方甚多。”
    “仅弘治五年,北镇抚司逮捕、定罪的正五品以上河道官就有十三个。”
    “臣虽不懂水利,却懂查贪、治贪。治理黄河,要靠钦差正使刘大夏。”
    “臣能做的,是保证朝廷拔发的每一两治河银,都切切实实用在堤坝上!”
    马文升捋了捋胡须:“常镇抚使说的有道理。北司掌柜以副钦差的身份参与治河,可以震慑那些觊觎治河银的贪官污吏。”
    李东阳附和:“若常镇抚使参与治河。贪官污吏们就算有贼心贪墨治河银,恐怕也没贼胆。”
    弘治帝拍板:“好,朕命常风为钦差副使,协同刘大夏办差!”
    “常风,记住你刚才说的话。你要保证每一两治河银都用在实处!”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咱叫刘可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咱叫刘可乐并收藏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