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久旱逢甘霖
    “你才知道吗?旱了一夏天了?”
    “是啊,才知道,我看西北干旱在网络上也没什么热度。”丁磊感慨的说道。
    最近社会上全民关注的热点还是在股市,炒股成了人们生活中避之不及的话题。
    走在路上的大爷大妈都要聊上几句股票。
    西北的旱情鲜有人关注,即使有了媒体报道,除了少数股民会关注,也没多少人看这种新闻。
    丁磊也只是因为嘉禾在西北,又刚好有事,才找上门来。
    没那么多的伤春怀秋,郭阳问道:“有什么事吗?”
    “没事就不能找你了吗?”
    这话怎么听着怪怪的?
    “不能,我很忙。”
    “……”丁磊说道:“你这人忒没意思。”
    “你如果不是要养猪,和我也不会有太多的交集,哦,不对,嘉禾的农产品也是你的心头好,是不是又缺什么了?”
    丁磊沉默了会儿,感觉有被伤害到,但郭阳也确实说到了他的心头上,不过不能就这么承认了。
    “西北的旱情,网易有什么能帮上忙的?或者是缺什么?”
    “嗯?”郭阳有点意外,“你这样说,我可就不客气了。”
    丁磊眉头直跳。
    感觉有点草率了。
    “看把你紧张的。”郭阳笑道:“西北缺水,网易能搞来吗?”
    “呃……”
    “没和你开玩笑。”郭阳想了想,沉吟道:“无论是捐献矿泉水解决山区群众饮水困难,或者是给地方捐赠人工增雨的飞机,这些都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
    “没问题。”丁磊笑道:“我跟着就让人去办。”
    “要搞慈善就只搞慈善,别和网易那些游戏营销捆绑在一起,会让人很反感。”
    “我是那种人吗?”
    伱可能不是,但网易是真能做出这种操作来,郭阳可是见识过的。
    “行了,不扯这些,找我还有什么事?没事我可就挂了啊?”
    “还真有两件事…”
    丁磊说道:“养猪厂选址已经考察了一段时间,结果越来越迷糊,想听听郭总的建议。”
    从给媒体透露要养猪后,他丁磊就成了媒体眼中的预备猪倌。
    连个正式猪倌的名头都没混上。
    原本他是不在乎这些的,但嘉禾的出现,让他尝到了好农产品的甜头。
    心里就急迫了些。
    郭阳不客气的说道:“依然是那句话,我的建议就是不要养猪。”
    “话已经说出去了,现在媒体和同行见面的第一句话都是:什么时候能吃到网易养的猪?”
    “你们倾向于在哪里?”
    “养猪考察团选定了48个备选地址,都在浙省。”
    郭阳想了想,说道:
    “浙省养猪的地理条件并不算好,夏季高温高湿,冬季寒冷干燥,远离饲料主产区,生物环境复杂,土地承载量低……困难挺多的。”
    丁磊说:“从难到易,越是攻克有困难的地方,越具有全国推广的价值。”
    郭阳不怎么能理解,“嗯…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丁磊笑道:“如果在浙江这样条件苛刻的地方能够获得成功,其他地方就更易推广。”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早点吃上丁家猪了。”
    郭阳开了句玩笑:“如果真要建议,嗯…结合网易的互联网,最好再加上区域配套、循环共生饲养模式。”
    “区域配套,循环共生。”丁磊嘴里呢喃道,八个字就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他将这几个字记下来,准备回头就让人研究研究。
    “郭总准备在哪儿养猪?”
    “沙漠里试试吧。”
    “沙漠?”丁磊瞳孔不由张大,问道:“沙漠还能养猪?”
    “不知道,但想试一试,养猪就不会成为嘉禾的主业,既然要做,就要做不一样的。”
    “英雄所见略同。”
    虽然这样说,丁磊却突然感觉不是很自信。沙漠里养出来的猪,肉好吃吗?
    郭阳:“没事我挂了啊。”
    “还有件事呢,你那蜂蜜再给我搞点,要品质好的。。”
    “嘉禾超市有卖啊,我这给你弄过来,多麻烦!”
    丁磊说道:“郭总你还有理了,浙省就杭城有一家嘉禾超市,蜂蜜又是紧俏货,很难买的!”
    上次郭总送的蜂蜜,他给了家里人,没想到反馈异常的好。
    这次还是家里老人专程托他买的,这让他很不可思议。
    家里啥好东西没有啊!
    这蜂蜜有那么好吗?
    “郭总,你们的嘉禾超市开店速度太慢了,这种好东西就应该快速的推广开来。”
    “你都知道货紧俏,店再开多了,岂不是更难买?”
    话是这样说,郭阳还真考虑了一番,嘉禾超市的扩张确实有点慢了。
    一方面是主打的产品供应受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玩意确实费钱。
    “沙棘蜜应该没有了,但红麻蜜出来了,这次我让人给你送这個。”
    “红麻不是茶吗?还有采蜜的?”
    “当然。”郭阳笑道:“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红麻蜜比沙棘蜜强多了。”
    对此,郭阳很有信心。
    毕竟,瀚海红麻的品种特性里可是特别提了一条:其粉对蜜蜂有异常的吸引力。
    所以,红麻蜜的效果差不了。
    丁磊沉默了少顷,说到:“等哪天空了,一定要来西北看看。”
    “行啊,钓鱼、骑马、露营、驯鹰,你想玩哪样,我都可以安排。”
    “你干脆再搞个旅行社得了。”
    “咋的,我办旅行社,网易要组织团建来西北啊?”
    “这想法不错诶!”
    ……
    网易的速度很快。
    当天捐赠信息就传出来了。
    网易向陕北的干旱农村捐赠了一笔价值100多万元的矿泉水,以解决山区群众的临时用水困难。
    丁磊还亲自出来站了台。
    有不少的地方媒体跟进报道。
    网友们也纷纷觉得这是好事,一家做游戏的公司,做点慈善,捐点矿泉水给干旱地区……
    等等,干旱?
    西北旱情进入了更多人视线。
    农田河流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干旱枯萎、病虫害高发、蝗灾风险……
    西北的旱情终于有了点热度。
    丁磊也不只是想当猪倌,还是有点……嗯?网易什么时候和西北扯上关系了?
    这事原本没什么热度吧?
    营销效果并不好。
    一些媒体感觉不对劲,一些人感觉也不对劲。
    尤其是互联网圈子里的人,经常聚在一起,都感觉这段时间的丁磊有点异常。
    当郭阳接到小马哥电话时,也不是很意外。
    简单的解释了下。
    就又帮旱区获得了一笔物资捐赠。
    蚊子腿也是肉,有就拿着吧。
    同时郭阳也准备给小马哥送点红麻蜜过去,不能厚此薄彼。
    随着网易和腾讯的捐赠,更多的企业也做了一些类似的举动。
    其它省份也关注着旱情变化。
    嘉禾的员工依然坚守在西北各地,各种抗旱减灾的方法都用上了。
    终于,八月初,西北各地都陆续迎来了降雨,旱情相继得到缓解。
    但,受灾已经不可避免。
    官方的数据还没出来,金融市场上倒是率先做出了反应,有分析师给出了粮食和种子减产的预期。
    “受高温干旱影响,今年病虫害也频发,玉米制种普遍会减产,是受高温影响较严重的一年。”
    “甘肃制种约160万亩,预计减产约20%~30%。”
    “登海种业、德农、隆平、垦丰等上市种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玉米制种减产后,是否会改变玉米种子供大于求的现状?”
    “在制种成本连年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减产导致成本上升,种子即将涨价?”
    旱灾对种企的影响很难判定,资本市场在考虑登海、德农等种企时,往往会参考天禾的情况。
    这就很难不用脚投票。
    在这种灾害里,如果要给种企的表现评个分,天禾无疑是班上鹤立鸡群的尖子生。
    春节出国前,郭阳有过一次回乡之旅。
    从酒泉,张掖,金昌,武威,一路绕行回到民勤,期间对沿途的玉米制种基地进行了巡查。
    在高台时,发现了连作多年的玉米制种地秋收后的秸秆清理、深埋烧毁、碎茬深翻、耙平冬灌……
    等等工作做的不到位。
    当时就预想到了土里的虫卵可能冻不死,立即下令整改。
    这一系列举动不仅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也让地里的有机养分、墒情等等基础情况更好。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所以,下乡巡田是很有意义的。
    何况,天禾的航拍植保无人机和天敌昆虫组成的空军部队,在这次病虫害中,也表现亮眼,受到了多部门的青睐。
    全王的生物农药也发挥出了作用。
    所以,种企损失不小,但在一些人的调查之中,天禾的制种基地受到的影响要好上许多。
    尤其是金塔那二十万亩制种地,不像是受到了干旱影响的样子。
    单单这二十万亩生产的种子,就足够其它占据最多的市场份额了。
    股市红红火火,
    但和种企有什么关系呢?
    还是不要碰了。
    在a股形势一片火热的时候,李灯海等人看着那跌跌不休的市值,有苦难言。
    “有这座大山压着,今年股价还是难有起色。”
    “想套现都没辙。”
    “业绩,业绩,还是要业绩,此前的品种落后太多,只能看今年登海10号的效果了。”
    今年玉米种子销售已成定局,天禾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形成。
    只是除了天禾,没人清楚天玉1号的实际播种面积。
    但自家业绩惨淡,其它种企的玉米业务也不景气,郑单958更是不要命似的打价格战。
    只有天玉1号能给人这么大的压力。
    有媒体推测天玉1号的播种面积在1.2亿亩左右。
    但李灯海推测,至少达到了1.5亿亩以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其它人喘不过气。
    好在今年要过了。
    与登海不同,隆平高科从去年涉足玉米种业,引入了利马格兰,推出了利合16。
    再加上在杂交水稻上的领先优势,隆平高科得到了资本市场的看好。
    在06~07年这波趋势中,隆平高科的股价从6元附近,直接翻倍来到了18~20元的区间。
    总裁刘石可谓是春风得意。
    “利合16的大田表现很好,明年将为隆平高科带来丰厚的利润。”
    “大丈夫郁郁岂能久居人下,他日我必取而代之!”
    …“嘉禾粮油最近的粮食贸易量有点大啊?”
    “没违反规定吧,领导。”
    接到粮食局聂局的电话,郭阳也有点意外,他还以为农业部领导会来称赞一番嘉禾在抗旱里的表现呢!
    “手续倒是合规的,只是嘉禾怎么突然量这么大?”
    “和aig达成了一些合作,另外,这不是开始进入收获季了吗?也是想回笼资金,购买新粮。”
    今年的玉米市场可谓备受关注。
    一些新建的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陆续投产,原有的大型玉米加工厂也都纷纷扩建。
    一批大项目上马,使得玉米加工能力极速提升。
    黑省和吉省的年加工能力都直奔千万吨大关。
    食粮、饲料、淀粉,以及新近崛起的燃料乙醇,使得国内加工玉米的消耗极速提升。
    1至7月,玉米出口400多万吨,同比增长了八九成。
    如果是以往,即使是偏丰年景,贸易方向也早就变成了“控制出口,鼓励进口”,限制出口配额的发放。
    可是去年国内玉米增产了3000万吨,今年天玉1号推广面积更甚,产量还难以预知。
    怎么也不可能限制玉米出口。
    如果不是嘉禾这一个月以来的贸易量实在有点大,他甚至都没有兴趣过问。
    聂局想了一会儿,说道:“假如要放弃给国际粮商做局,也给局里说一声,虽然影响不大。”
    “哪能半途而废啊。”郭阳笑道:“嘉禾只是有些策略上的考量。”
    无论嘉禾路线怎么变,实则都很难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聂局说道:“行,下半年的粮食出口配额还是会正常发放。”
    明年呢?
    郭阳没问。
    上层的想法也是随时在变的。
    他让人拿来嘉禾粮油近几个月的工作汇报。
    聂局说的量大,到底是有多大?
    “前期收购囤积的220万吨小麦,只剩下了20余万吨,出售了110万吨,加工厂消耗了约90万吨。”
    “小麦和面粉贸易上获利约8.4亿元,加工获利约0.8亿元。”
    “350万吨玉米还剩下60万吨,由于在非洲消耗了部分,贸易和加工获利约10.1亿元。”
    “135万吨稻米全部清仓,获利约4.72亿。”
    “总计利润约24亿元。”
    这量,还真不小。
    尤其考量到七月份的出口增速。
    确实有点惊人。
    看到这份数据,郭阳很确定明年玉米政策不会变。
    天玉1号今年的销售数据,以及推广面积都清晰的印在他脑海里。
    出货率接近80%
    销售了近40万吨!
    实际播种面积在2亿亩以上!
    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至今天禾都还捏在手里。
    借助《种子周刊》等媒体,以及登海、德农等竞争对手品种多样化的宣传口径。
    外界对天玉1号的估测数据,是有很大的偏差的。
    即使是高层,也知道一些模棱两可的数据。
    这是嘉禾粮油给国际粮商们准备的惊喜。
    但其它原粮就没那么乐观。
    小麦、稻谷、大豆原粮及制粉产品,在明年年初可能会取消出口退税,并且还可能增收出口关税。
    所以,粮食期货上的发挥空间更大,现货上只有玉米最稳。
    毕竟嘉禾粮油国外的仓储、航运等等,都还不具备大量收购小麦、大豆的能力。
    看到最后的利润,郭阳沉思了下,近一年时间,毛利润在30%~40%。
    对高德和陈燕秋等人来说,这已经算得上是暴利。
    但离他的预期还有点距离。
    高德的作风还是有点保守,这粮卖得也忒快了。
    拖一拖,利润会更高。
    毕竟下半年到明年八九月份,这个时间段才是上涨最凶猛的。
    另外aig背后的能量也令人深思,凭aig是肯定没办法这么快处理掉这么多粮食的。
    国际粮商肯定隐藏在背后。
    不过现在嘉禾也回收了一百二三十亿资金,除了收新粮,在期货市场上也有了更多周旋的余地。
    只是这么大的资金流动,不仅成本吓人,也很容易被监测到。
    但次贷造成热钱流向大宗商品,嘉禾粮油也只是国际资本中的一份子,所以依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这也可能是嘉禾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最后一舞。
    要捞票大的。
    微光和蓝星也需要更丰富和安全的流通渠道。
    当郭阳想得入神时,宁小婧衣着清凉,款款而来。
    “老板,省农业厅发布了旱情数据,成灾面积60余万亩,绝收面积近4万亩。”
    接过文件,郭阳神色沉了下来。
    宁小婧轻声说道:“绝收的大多是蔬菜,和天禾合作的蔬菜基地,也有大面积枯萎的。”
    忙碌了那么久,迎来的还是这种结果,宁小婧下意识以为老板的心情不会好。
    说话时不由就轻柔了点。
    哪知……
    “久旱逢甘霖啊!”郭阳笑道:“现在才八月初,抓紧时间,至少还能再播种一季等蔬菜。”
    “减少损失才是正理。”
    雨后的空气不再那么狂躁,郭阳来到窗户,遥望着,祁连一片云雾,心安即是归处。
    “对了,总部那边的新办公室,要有靠南的窗户,我喜欢看这样的风景。”
    宁小婧也随着窗外望去。
    祁连山麓绝大多数地区都是一片荒芜的碎石戈壁,也不知有什么好看的。
    “好。”
    …
    站在窗边,凉风吹过黝黑的脸庞,十分清爽。
    这场雨的确来得很及时。
    八月初正是许多作物生长的关键时间。
    玉米、、大豆解了渴,苜蓿也不遑多让。
    第二茬苜蓿在七月下旬结束收割,由于灌溉跟不上,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了些影响。
    苜禾1号虽然耐干旱。
    但紫苜蓿产量和品质和水息息相关,只有在有灌溉条件下,苜禾1号的产量才能达到最高。
    一场雨,直接让刈割后的苜蓿田迎来了快速生长。
    第三茬,未来可期。
    祁连山确实有一种魔力,看了一会儿,郭阳感觉思路越发清晰。
    不仅嘉禾粮油、微光、蓝星,对其它板块的一些想法也在完善。
    回想了片刻在戴维斯和加州的见闻,苜禾农牧的角色也是时候进行转变。
    单纯的牧草种植业务,可以转移一部分由辉煌、绿洲、山丹军马场等承接。
    牧草加工与贸易……这也可以放一部分给辉煌和绿洲等,反正牧草机械的生产也转移到了嘉峪关。
    苜禾则进行专业苜蓿种子生产。
    更多的精力则要放到生态修复工程、盐碱地改良上。
    此外,嘉禾超市、惠农、农资超市、节水设备、沙海……想法一一闪过。
    咚咚!
    是蒲飞。
    “要出发了吗?”
    “对,人已经来齐了,除了再去一趟乌市,石河子、喀什、伊犁、阿克苏等地也计划去看看。”
    丰凯内部对这次考察格外的重视。
    毕竟涉及到采机,这是目前农机工业的顶点。
    其中有很多核心设备都是自制的,如果再放在潍坊,又不分蛋糕给链上企业,丰凯在潍坊的地位会更尴尬。
    “好。”郭阳不想让气氛弄得那么紧张,说起了一个才知道的消息。
    “迪尔最近出了点状况,你们听说没?”
    “嗯?”蒲飞有点愣神,迪尔这两个月一直很高调,但最近十来天,是没怎么听到迪尔的消息了。
    “迪尔出什么事了?”
    郭阳笑道:“迪尔从疆省召回了32台采机,称这些产品存在发动机曲轴设计缺陷。”
    “真的?”
    “千真万确!”郭阳笑眯眯的说道:“我也是才得到消息,过几天新闻应该就出来了。”
    蒲飞激动的在原地颤抖。
    如果说世界上只有两家采机企业的话,非约翰·迪尔和凯斯莫属。
    全球范围内采机行业被约翰迪尔和凯斯两家高度垄断。
    那么除了约翰迪尔和凯斯,全球真的没有其它的采机生产企业了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乌克兰、俄罗斯也有大型采机公司,只是技术路线不一样。
    国产采机也在冒头,比如落地石河子的贵航,和丰凯同为国产采机的先行者。
    但面对约翰迪尔,用虎口拔牙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在丰凯采机进行市场验证的关键时期,约翰迪尔自己露出了破绽,这对蒲飞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惊喜。
    “让你跳,让你嘚瑟,这下栽了吧!”蒲飞不停地呢喃道。
    郭阳给其泡了杯茶。
    红麻茶的芳香嗅入鼻中,甘甜的滋味让蒲飞冷静了下来。
    “还有68台呢?”
    “其余68台采机发动机曲轴同这32台的不是一个生产批次。”郭阳略带遗憾:“应该不会再召回。”
    蒲飞眼神闪烁,“也够了。”
    “今年机采试验的地点可以再针对性调整下,除了天20,其它机采品种也可以试试机采效果。”
    “迪尔这下真是送了份大礼!”
    郭阳理解这种心情,从04年农机补贴开始,农业机械化就进入了快车道。
    但机采发展的速度其实不快。
    来自全国各地的拾工才是采的主力,2006年,只是河南,就有80万人奔赴疆省采。
    工价的高涨,让各地都在进行机采的尝试改进。
    郭阳说道:“考察的时候不用太急切,留给丰凯的时间比想象中多。”
    “是,是。”蒲飞踱步道:“我再改一改行程,多增加几个点。”
    “嗯,去忙吧。”
    其实疆省的投资环境还行,西部大开发也带来了很大机会。
    但面积太大了,
    还要考虑辐射中亚和俄罗斯,这个位置还有得挑。
    蒲飞出去后不久,郭阳就隐约听到一阵欢呼声传来。
    “彼可取而代之!”
    “约翰迪尔,干死他丫的!”
    郭阳不由失笑摇头,“年轻真好啊!”
    在办公室处理了一天工作,明明已经下班了许久,但日头一直不落下来。
    直到九点,霞光才平铺在地平线上,照亮宁静的远处。
    郭阳和罗修追着日落,跑向戈壁,去看一看惊艳两座城市的红麻。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野生的冰糖葫芦并收藏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