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幸福的时光
    冯益一声惊呼,显然是认得死者。
    杨沂中见状,心中暗道不好:“冯干办识得此人?”
    冯益扯了扯杨沂中的衣袖,附耳悄声道:“此人乃是金国使团之人,怎么会出现在此处?”
    金国使团的人,死在了大宋已故丞相李纲的旧宅,光这一句话就足够引起无限遐想。
    杨沂中和冯益二人沉默对视,都在思索着对策。
    有点棘手啊。
    现在正值宋金议和的关键时期,双方就议和条件原则上达成了共识,只不过细节还没有敲定。
    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这么档子事儿,对大宋很不利。
    毕竟是金国的使者死在了宋国的领土上。
    至于他为什么会出现在李纲府上,那不重要。谁叫金人强势呢,实力就是道理。
    杨沂中与冯益二人,苦思冥想的对策,无非是如何才能把影响降到最低,甚至直接将此事给瞒过去。
    良久,冯益试探道:“要不,挖个坑埋了?”
    杨沂中摇了摇头:“不妥。不如我先把尸体带回去,再请圣上发落。至于死者的身份,冯干办千万不要透露。”他到底是正经将军,办事有章程,不像冯益那般没脑子胡来。
    冯益赶紧点头:“那当然,我自然不会乱说。”
    死了的金国使者,就是个烫手山芋,他巴不得赶紧把这件事甩给禁军去处理。
    二人又各自吩咐了自己的下属,不许将此事透露半句。
    临出门时,那大理寺的官员依然守在门口,想要透过禁军人墙的缝隙瞧瞧里面,只换来一顿鄙视。
    看到杨沂中出门,赶紧迎了上去:“不知里面情况如何?殿帅可否透知一二,下官也好回去交差?”
    杨沂中冷哼一声:“看好你的门!下次再敢发生这种事,本官定斩不饶!”
    那官员吓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一个劲儿地求饶。
    眼睁睁地看着禁军将一个大黑包裹抬走,才敢回大理寺报信。
    说来也怪他自己,如果他能坚守岗位,时不时地进去看看,也不至于这么被动。现在他该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了。
    回去交不了差,御史中丞何铸还好说,何中丞为人正直赏罚分明,倒是秦丞相,手段颇为毒辣。这是秦桧亲自督办的案子,搞砸了后果不堪设想。
    想当年自己也是两榜进士出生,幻想着未来娇妻美妾,吃香喝辣的腐朽生活,怎么成日受这鸟气?
    不如辞了这鸟官算逑!
    一想到这,那大理寺的官员忽然就开朗了。
    ……
    临安城平静的外表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去过李府的人不少,消息想要封锁并不容易。
    禁军也不是铁板一块,杨沂中身边就有不少政治势力布置的探子。
    金国使者死在李府中的事情,在临安权贵圈子里传了个遍。只不过明面上没有人讨论,大家都假装不知道而已。
    岳雷当天就给李申之传递了消息,让他放心,各方势力都会压住这件事,没人在乎凶手是谁。
    自从穿越以来,操劳了许久的李申之,终于可以暂时松口气了。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了解她的昼夜晨昏。不同的时间段,会散发出不同的气质。
    大宋的临安,最美的时候在夜晚。
    酉时(17:00)是一个有趣的时辰。酉时之前,是工作的时间;酉时之后,是休闲的时间。而酉时就像上半场和下半场之间的中场休息,既没有上半场的忙碌,也没有下半场的热闹。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显得那么悠闲而富足。
    李申之也很闲,他闲是因为没有人伺候他了。
    酉时的茗香苑,是最忙的时候,甚至比晚上最热闹的时候都忙。
    厨子们正在忙碌地洗菜、备菜,艺伎们在侍女的伺候下涂脂抹粉,搭配衣衫,调试乐器。仆役们检查演出场地,把桌椅板凳摆得整整齐齐,准备迎接第一波客人。
    说书人已经就位,心里默默地想着今天要在哪里高朝,哪里断章。旁边伴奏的二胡吱吱呀呀地调着音,间或拉一曲简单的调子试试手感。
    台下陆陆续续有人就位,零零散散地坐着几个散客,仆役们比客人都多,里出外进地运送着茶水和零食。
    这几个散客就喜欢早早地到场,可以在大堂里享受包厢的待遇。
    几十样零食,有烘焙的,有烧烤的,有油炸的,也有蒸煮的,有素有肉,有热有凉。
    每一样都会给客人放上一份小样,供客人品尝。
    如果客人吃了觉得不好吃,那这份就算是白送。若是客人吃完还想要再要一份,就得出钱了。这几个散客是不会出钱再买了,光是赠送的小样就够他们吃一晚上。
    价钱也好说,一钱银子能买一大盘,三文钱也能买一小撮。
    这是一个真正以顾客为上帝的时代。
    最早来的散客们点上一壶茶,一壶酒,就这满桌的小吃,讨论着昨晚的剧情,再齐骂一声“断章狗”。
    留给他们享受贵宾待遇的时间不多了,因为过一会,一大波客人会陆续到来,那时候的大堂会变得热闹,而拥挤。
    茗香苑的生意是最好的,得益于他们的人工特别多。
    老管家舍不得裁员,但是又不能养闲人,于是张博士开动脑筋,开发了许许多多的额外服务和菜品。
    做生意是一件很玄幻的事情,有的老板越是想随意挥霍瞎折腾,越是生意好。有的老板越是想节省,结果扣扣索索地硬是把一门好生意给干倒闭。
    李申之坐在自己的专属包厢内,开始回忆酿酒的过程和细节。
    桌子上摆了许多样酒,都是临安城内著名酒坊酿造的招牌酒,等闲人还买不来这么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私家酿造的酒。比如“没奈何”张俊家,殿帅杨沂中家,都是著名的酒老板。
    李申之每尝一种酒,都写下短短几句评语。
    用现代的话来说,这些酒有的是酸甜口,有的是香口,有的是浓香口,有的是甜辣口,各有各的特色。
    总的来说,只要是能拿上台面的酒,口味都很好。要是拿到现在来卖,分分钟把文艺小青年收割一波。
    然而这些酒都有一个统一的缺点:副作用太大。
    简单来说,就是容易上头,第二天头疼恶心。这是因为酒中杂质太多的缘故。
    宋代的酿酒工艺已经具备了中国白酒酿造流程的基本雏形,想要改进,只能从细节上进行优化,而李申之最有把握的优化,是设备。
    只要用上了新设备,立马就可以让酒的品质再上一个新台阶。
    广告词都想好了:茗香苑的酒,喝完第二天没事。
    可惜天不遂人愿,收购铁匠铺的时候偏偏出了问题。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宋不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七桃散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桃散人并收藏大宋不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