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涉海职权
针对山东查出的走私,而延伸出的加征关税,在海关总署紧锣密鼓的召开,以确保国朝利益不受损。
同一时间的西苑,一场针对涉海职权的廷议,在悄无声息间召开。
玉熙宫。
“自朕颁布旨意,在天津开海通商,允准欧罗巴诸国海商停靠以来,针对缉私之事,每年都能查出很多。”
朱由校表情严肃,指着眼前一摞摞卷宗,扫视御前所聚诸臣,“这还是在朝廷允许开海下,朝廷特设海关总署,逐步恢复与加强对海贸易征税下,三大舰队、沿海水师、各地海巡道查获的走私海贸。”
“都好好的瞧瞧,这是何等的触目惊心啊,朕有时就在想啊,国朝征收对应赋税,究竟流失了多少税银?”
以陈士奇、张国维为首的军务院诸臣,以金铉为首的上书房诸臣,以陈明遇为首的南书房诸臣,此刻无不表情各异的盯着眼前卷宗。
那卷宗一摞摞的堆放着。
可看起来是那样叫人心惊。
且聚集的这帮大臣,无不清楚这些缉私卷宗,牵扯到的多以北方海疆相关,长江以南,不,应该更准确的来讲,是过了山东海域,就极少牵扯到缉私了,不是说这些地方之外,就没有走私了,恰恰相反,这些地方的走私只怕更多,奈何直属中枢的海上力量,即便是到现在,那也多聚集在北方诸省沿海。
其实有不少大臣都清楚。
造成东南诸省动乱的根源,就在于天子要查一些东西,像将逸散的给逐一收回来,所以才造成这等境遇。
“朕就是太清楚某些人的德性与嘴脸,所以在水师的基础上,特设了大明皇家海军,筹建在北三大舰队,后增设在南三大舰队,以明确海军对远海远洋职权。”
看着诸臣的反应,朱由校继续道:“而水师则专司近海近岸职权,通过不留余力的方式扶持造船业,让船舶清吏司扩建诸坊诸厂,甚至命部分有司拿出部分税银,以作为专项军费拨付,这为的就是发展海上力量,以减少这类损害国朝利益的事发生。”
“可结果呢?”
“依旧是跟先前一样,哪怕海军、水师每年都展开缉私,可仍有人选择铤而走险,说到底,这为的不就是利吗?”
山东查出的事,要说不生气,那是假的。
但朱由校也清楚,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明确体系,规范制度,让一切有迹可循,让对应的有司,去干对应的事,这样出现对应的事,就能找到对应的人,而不是叫谁去相互推诿。
“朕今日召你们过来,没有别的,要聊的就一件事!”
朱由校眼神凌厉道:“今后涉及海上缉私,要特设专门的有司去负责,朕想好了,就叫海警总署!!”
“海军,水师,海警各自职权要明确,缉私这块儿,待到海警总署形成规模,海军与水师要逐步退出缉私。”
一言激起千层浪。
殿内诸臣听后,无不露出惊诧的神色。
为了缉私,而专门筹设海警总署,这是明显是闹大了啊。“陛下,此事是否再考虑下。”
金铉犹豫刹那,上前作揖道:“涉及海上缉私事宜要进一步加强,这的确是国朝要做的事情,但特设新署以专管,这只怕会引起很多事情。”
“不说别的,就海巡道这块,筹设海警总署的话,那两者部分职权就重叠了,甚至这样做,还要专门增扩一批海上船只,这对朝廷的负担是极大的。”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些大臣上前附和道。
其实从大明皇家海军特设以来,牵扯到海上这一块儿就出现了一些重叠,如现有的海巡道,海防道,这在北方诸省沿海就闹出一些事情,只不过在一些风波下,该事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金铉他们站出来反对,其实不是反对这一决策,而是怕先前的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就又出现新的问题了。
这是不好的。
可显然,他们并不清楚自家天子,对于涉海这块的整体构想。
“海警总署的特设,是不容任何质疑的!”
朱由校语气坚定道:“在海警总署特设后,北方沿海诸省水师,要有计划的展开演武淘汰,凡是不适宜待在水师的,一律裁撤移交至海警总署,先移交,后整饬。”
“在此之际,海巡、海防诸道该移交移交,该裁撤裁撤,既然水师管着近海近岸,那就没必要有这些,今后近海近岸出现任何问题,那就找对应水师。”
“同理,缉私这块出现任何问题,那就找海警总署。”
“国朝在涉海职权方面,过去的那套,明显已不适合今下了,既然不适合,就要及时调整与改变。”
“朕今日召你们过来,不是听你们讲各种问题的,朕是要你们解决问题的,此事以军务院为主,两书房为辅,将朕言明的种种,给朕明确具体的章程,继而派至对应有司去负责执行。”
闹大了啊。
金铉他们听到这里,无不是露出震惊的表情,如果按天子讲的这样来办,海巡、海防诸道恐将会被逐步裁撤,而牵扯到涉海诸权,将进一步的细化,打仗就是打仗,海防就是海防,缉私就是缉私……彼此间是没有任何牵扯的,任何一处出现任何问题,那朝廷就找对应有司去追责问责,根本就不留任何推诿的机会。
可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啊,毕竟牵扯到的层面太多了。
但朱由校有的是时间与耐心。
毕竟按朱由校所想,大明今后想要全面开海,甚至对外扩张,牵扯到海上这一块,就必须要职权分明才行。
趁着现在还有时间,那就抓紧去完善,去健全,等到大明开始主动涉海时,该是谁负责的,那就负责对应一块就是,这样完整的体系构建起来,才不至于说,大明在海上有进展,有突破后,还没有获取对应利益,就迅速的垮掉了,这可不是朱由校想要的。
(本章完)
针对山东查出的走私,而延伸出的加征关税,在海关总署紧锣密鼓的召开,以确保国朝利益不受损。
同一时间的西苑,一场针对涉海职权的廷议,在悄无声息间召开。
玉熙宫。
“自朕颁布旨意,在天津开海通商,允准欧罗巴诸国海商停靠以来,针对缉私之事,每年都能查出很多。”
朱由校表情严肃,指着眼前一摞摞卷宗,扫视御前所聚诸臣,“这还是在朝廷允许开海下,朝廷特设海关总署,逐步恢复与加强对海贸易征税下,三大舰队、沿海水师、各地海巡道查获的走私海贸。”
“都好好的瞧瞧,这是何等的触目惊心啊,朕有时就在想啊,国朝征收对应赋税,究竟流失了多少税银?”
以陈士奇、张国维为首的军务院诸臣,以金铉为首的上书房诸臣,以陈明遇为首的南书房诸臣,此刻无不表情各异的盯着眼前卷宗。
那卷宗一摞摞的堆放着。
可看起来是那样叫人心惊。
且聚集的这帮大臣,无不清楚这些缉私卷宗,牵扯到的多以北方海疆相关,长江以南,不,应该更准确的来讲,是过了山东海域,就极少牵扯到缉私了,不是说这些地方之外,就没有走私了,恰恰相反,这些地方的走私只怕更多,奈何直属中枢的海上力量,即便是到现在,那也多聚集在北方诸省沿海。
其实有不少大臣都清楚。
造成东南诸省动乱的根源,就在于天子要查一些东西,像将逸散的给逐一收回来,所以才造成这等境遇。
“朕就是太清楚某些人的德性与嘴脸,所以在水师的基础上,特设了大明皇家海军,筹建在北三大舰队,后增设在南三大舰队,以明确海军对远海远洋职权。”
看着诸臣的反应,朱由校继续道:“而水师则专司近海近岸职权,通过不留余力的方式扶持造船业,让船舶清吏司扩建诸坊诸厂,甚至命部分有司拿出部分税银,以作为专项军费拨付,这为的就是发展海上力量,以减少这类损害国朝利益的事发生。”
“可结果呢?”
“依旧是跟先前一样,哪怕海军、水师每年都展开缉私,可仍有人选择铤而走险,说到底,这为的不就是利吗?”
山东查出的事,要说不生气,那是假的。
但朱由校也清楚,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要明确体系,规范制度,让一切有迹可循,让对应的有司,去干对应的事,这样出现对应的事,就能找到对应的人,而不是叫谁去相互推诿。
“朕今日召你们过来,没有别的,要聊的就一件事!”
朱由校眼神凌厉道:“今后涉及海上缉私,要特设专门的有司去负责,朕想好了,就叫海警总署!!”
“海军,水师,海警各自职权要明确,缉私这块儿,待到海警总署形成规模,海军与水师要逐步退出缉私。”
一言激起千层浪。
殿内诸臣听后,无不露出惊诧的神色。
为了缉私,而专门筹设海警总署,这是明显是闹大了啊。“陛下,此事是否再考虑下。”
金铉犹豫刹那,上前作揖道:“涉及海上缉私事宜要进一步加强,这的确是国朝要做的事情,但特设新署以专管,这只怕会引起很多事情。”
“不说别的,就海巡道这块,筹设海警总署的话,那两者部分职权就重叠了,甚至这样做,还要专门增扩一批海上船只,这对朝廷的负担是极大的。”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些大臣上前附和道。
其实从大明皇家海军特设以来,牵扯到海上这一块儿就出现了一些重叠,如现有的海巡道,海防道,这在北方诸省沿海就闹出一些事情,只不过在一些风波下,该事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金铉他们站出来反对,其实不是反对这一决策,而是怕先前的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就又出现新的问题了。
这是不好的。
可显然,他们并不清楚自家天子,对于涉海这块的整体构想。
“海警总署的特设,是不容任何质疑的!”
朱由校语气坚定道:“在海警总署特设后,北方沿海诸省水师,要有计划的展开演武淘汰,凡是不适宜待在水师的,一律裁撤移交至海警总署,先移交,后整饬。”
“在此之际,海巡、海防诸道该移交移交,该裁撤裁撤,既然水师管着近海近岸,那就没必要有这些,今后近海近岸出现任何问题,那就找对应水师。”
“同理,缉私这块出现任何问题,那就找海警总署。”
“国朝在涉海职权方面,过去的那套,明显已不适合今下了,既然不适合,就要及时调整与改变。”
“朕今日召你们过来,不是听你们讲各种问题的,朕是要你们解决问题的,此事以军务院为主,两书房为辅,将朕言明的种种,给朕明确具体的章程,继而派至对应有司去负责执行。”
闹大了啊。
金铉他们听到这里,无不是露出震惊的表情,如果按天子讲的这样来办,海巡、海防诸道恐将会被逐步裁撤,而牵扯到涉海诸权,将进一步的细化,打仗就是打仗,海防就是海防,缉私就是缉私……彼此间是没有任何牵扯的,任何一处出现任何问题,那朝廷就找对应有司去追责问责,根本就不留任何推诿的机会。
可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啊,毕竟牵扯到的层面太多了。
但朱由校有的是时间与耐心。
毕竟按朱由校所想,大明今后想要全面开海,甚至对外扩张,牵扯到海上这一块,就必须要职权分明才行。
趁着现在还有时间,那就抓紧去完善,去健全,等到大明开始主动涉海时,该是谁负责的,那就负责对应一块就是,这样完整的体系构建起来,才不至于说,大明在海上有进展,有突破后,还没有获取对应利益,就迅速的垮掉了,这可不是朱由校想要的。
(本章完)